123456网文网 >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 |
同盟的欧洲序曲(2) |
|
则认为“秀才不能造反,军队不能革命”,应借会党力量为可靠。双方各执己见,辩论了三天三夜之久,最后达成谅解,“定为双方并进”。 讨论会结束,留学生盛筵招待孙中山。香槟酒数巡之后,大家根据孙中山提议,畅谈建国要义,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夜深了,孙中山提议成立革命团体,得到响应。孙中山于是亲拟一份誓词: 具愿书人×××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倘有食言,任众处罚。 天运 年 月 日 某某押(指印) 主盟人:孙文 由朱和中开始,依次亲笔立据。朱和中看到孙中山亲书的誓词,忍不住笑着说:“康梁说先生目不识丁,今见誓词简老,书法遒劲,知康梁之见忌而思毁之也。”孙中山回答:“我亦读破万卷书也!” 宣誓完毕,孙中山把联络暗号告诉30多位加盟者: 问:君从何处来? 答:从南方来。 问:向何处去? 答:向北方去。 问:贵友为谁? 答:陆皓东、史坚如。 这也表明在孙中山的内心深处,一直铭记着那些最早付出生命的革命者。比利时留学生的革命团体一经成立,孙中山又到德国、法国去开展工作,在留欧学生中形成了一支有组织的革命力量,“革命党人之声势为之一振”。 孙中山在法国期间,还有一个插曲。在巴黎,一天,孙中山午餐归来,忽然发觉皮包被割破,加盟者的誓书和重要文件被一窃而空。孙中山怀疑留学生全体背叛,又急又气,马上电告比、德加盟者,责问:“若有悔心,曷不明言?纵欲收回盟据,亦应好说,何须用此卑劣手段?” 比利时留学生马上派遣胡秉柯赴巴黎。当时孙中山已迁往别处,胡千方百计才与孙中山会面。当时孙中山甚怒:“我早知读书人不能革命,不敌会党。”这句话倒表明孙中山一直存在的对依赖知识分子发动革命的怀疑,而失窃事件使他刚刚建立起来的欲在知识分子当中发展革命力量的想法有所动摇。 胡秉柯耐心地向他解释:“比京全体同人得知这件事,即公推我前来向先生表明态度:比京全体同人中,无一人参与盗窃盟据的事,也无一人有后悔之心。”正在谈论间,孙中山收到了柏林加盟者的信件:“叛党只此四人,全体未叛。” 原来,因众意难违而加盟的留德学生王发科、王相楚,三分钟热度过后,冷却下来一想,又心生悔意。两人匆匆跑到巴黎,与也是刚刚入盟的汤芗铭、向国华密商。受二王影响,汤、向二人也打了退堂鼓。他们决计由汤芗铭、向国华出面“邀请”孙中山外出午餐;王发科、王相楚则乘机潜入孙中山的房间,割破他的皮包,拿走了所有欧洲革命成员的盟据和一封法国政府致安南总督的介绍信。两人如获至宝,马上呈交清驻法使馆,当作将“功”赎罪的明证。 有趣的是,驻法公使孙宝琦没有忘却驻伦敦公使龚照瑗上次的教训。他不愿意给自己惹麻烦,训斥了他们一顿,把介绍信的内容密电清廷以后,又派人把原件送还孙中山。 1905年4月中旬,孙中山第二次来到布鲁塞尔,经贺之才介绍,走访了第二国际。孙中山与执行局主席王德威尔得、书记处书记胡斯曼会晤,提出了接纳他的革命组织为第二国际成员的请求。孙中山扼要地解释了他的组织的目标和纲领:“第一,驱除篡权的外来人(指满族统治者),从而使中国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第二,土地全部或大部分为公共所有,就是说很少或没有大的地主,但是土地由公社按一定章程租给农民,……每人依其财产数量缴纳租税。”目的在于“防止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的现象,就如欧洲各国所发生过的那样。” |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