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梅朝荣品诸葛亮 >
二十


  诸葛亮怕别人不忠,可他这样作就能视为忠心了吗?漂浮在表面上的是他勤勤恳恳,结果是如此工作导致的后果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有谁能保证诸葛亮事必躬亲不是为了集权?

  权力一直是当政者最关心的事情。有了权力别人才能以你马首是瞻;有了权力才能享受特殊待遇;有了权力才能有别人想像不到的优越感;有了权力也有从身政治生涯回报的成就感。君子有了权力会更加勉励自己,小人有了权力会更加放纵自己。中国主流文化里学而优则仕的人才选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种劣根性的破坏力,为了保住自己政治上的位置、学术上的位置,具有这种劣根性的知识分子总在有意无意地干着嫉贤妒能、戕害人才的勾当,从战国时的庞涓到现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要还没有被后来者所打倒,这些人的身前身后名都算得上是堂皇而至于高尚。诸葛亮的事必躬亲恐怕也未必真像人们所想像的那么崇高。

  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做事原则,其实就是在破坏和谐有效的工作机制。造成权利的高度集中,大权独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杖二十以上亲决",其负面效果就是直接导致蜀汉朝廷在一旦缺乏了像诸葛亮这样强势而又出色的政治人才以后,政治上整个统治机构出现了"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的局面,经济上则是'经其野,民皆菜色',对这样的后果,诸葛亮这个蜀汉政权的实际统治者、所有既定方针的制定者,应该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诸葛亮自出山以来,就权力欲极浓,他认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自刘备请出诸葛亮以来,特别是经过赤壁之战,他贪天之功借得东风,到后来收荆襄等地,立了些功劳后,刘氏集团内部几乎凡事就他一个人说的算了,这种局面在刘军中已成为定式。

  换句话说,也就是成为了习惯,诸葛亮说一句话能顶得上别人一车话管用,渐渐地别人就不说了,反正说了也没用。主公不听就算了,反而又得罪了军师,这种买卖不做也罢。

  再说前期过程中,诸葛亮在行军部署中却实有他独到之处,毕竟节节胜利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习惯听军师的了。军师让往东别人就不赶向西;军师说打狗别人就不赶撵鸡。而习惯也有好有坏之分,好的习惯不遵守、不改进也会变成坏习惯,不有那么一句话:赶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军师说一不二、一字千金、金口玉言,如果不知哪次做出指鹿为马的事,恐怕也不会有人敢说什么。如此优越的权力,对于君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鞭策,激发他更好地去工作;对于小人来说这就是一把利剑,一把杀人的剑,能够很好驱除阻碍自己发展的绊脚石。

  人们应该很清楚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他本身是个书生,可他自出山一来,就变了身份,他是一个军事家,一个政治家。军事上来说,自古有兵不厌诈之语,说白了就是打仗的时候是可以说谎的,不但可以而且是看谁说的谎能够骗了对方。那个政治家呢,不想多说了,有人相信政治家所说的话吗?

  诸葛亮在五丈原的军中自己活活累死。说好听点,是忧国忧民,鞠躬尽瘁。说难听点,就是权力欲过于旺盛,舍不得放权给他人。蜀中大小事物,每天不说有上千个也得有上百个之多,而他却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目,惩罚二十板的小事情还要请示。不用说诸葛亮是个凡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够他忙活一阵的。

  事必躬亲的结果必然是权利的高度集中,诸葛亮自己累的要死,他手下和其他大臣既没有权利,也不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得到锻炼,为下一批接班人铺好路,致使蜀国到诸葛亮死后,人才凋敝,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史实上的诸葛亮之所以最后堕落到廖化当先锋的境地,就是他事必躬亲怕放权的变态心理直接影响下的结果。鞠躬尽瘁的背后实质是事必躬亲,事必躬亲的原因是对下属的不信任,无能的固然不能够信任,有能的则更不能信任。

  或者,有人会提到姜维,事实上姜维在诸葛亮的心里不过就是"鹰犬之任",诸葛亮死后命令统率全军回朝的是那个杨仪,诸葛亮的继承人是蒋琬,然后是费祎。后来被刺客宰了的费祎,在压制姜维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吾等不如丞相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只有持这种观点的人,才是诸葛亮觉得能够托国的人,不然就至少是个浮躁。

  姜维能够得诸葛欣赏的原因还有两个,一个是资历不如,只身来蜀,没有依靠;另一个是因为诸葛亮当年兵败于张郃的时候,得姜维和拔西城县数千老百姓入蜀是唯有的政绩,如何不需要夸大呢?姜维这样的人才在蜀国的用人体制里能够最后掌权只能说是运气好,适逢其会罢了。

  至于刘备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已经早被诸葛亮视为政敌排挤在外了。诸葛亮非常害怕权力外放,哪能给李严太多权力,当然他也不能帮诸葛亮做事了。

  诸葛亮事必躬亲的背后,是政治斗争的真相。他事必躬亲的目的,是权力的高度集中。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