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梅朝荣品诸葛亮 > |
七 |
|
那时的诸葛亮有个很奇怪的习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魏略》)。放到今天,谁要是动不动当众抱膝长啸,肯定会被认为是脑子有问题。然而,在当时标榜名士风流的社会风气中,再加上他的亲友团对他的力捧,人们认为这是孤高冷傲的表现,自然这个赶时趋俗的举动又为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形象树立添了砖加了瓦。然而,真正动过脑筋的人应该能够想得到,既然长啸,就是有意"啸"给别人听的,如果真不想让人听,就应当到深山老林空寂无人的地方,而没有必要到在当时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很重要的襄阳城郊来惹人注意。 孤高冷傲的"抱膝长啸"并不意味着"淡泊名利",相反那正是一种长时间欲求功名而不得、无法施展抱负的压抑心理的发泄。韩愈曾经说过:"不平则鸣",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气,才会"抱膝长啸"。如果诸葛亮真的心态宁静平和的话,肯定不会故作"长啸"这种异于常人的举动来博取世人的关注。 就是凭借着这些沽名钓誉的非常手段,诸葛亮受到了刘备的青睐,直上青云,进入了蜀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开始了他一生当中实实在在的名利之旅。如鱼得水的权力生活,让他走进了名缰利锁,开始了艰苦的争权夺利、谋算当世的生活,从此再也不想回卧龙岗了。 古往今来,名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少有些才学、有些能力的人都逃不掉名利的诱惑和束缚,《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中的一句就是这么说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可谓是堪破了世情。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英雄难过名利关,越是聪明、优秀的人,越容易掉入名利的圈套,把名利看成是一生的目标,耗费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它,甚至为连性命都敢舍弃,身死而心未死。 古代有一个王国,根基不稳,经常受到外族的犯边滋扰。于是国王就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进而安定边疆。 国王颁布诏书,内容是:民间要是有肯为国出力者,皆有重赏。不出十天,就有三个年轻人应召而来。高个子的叫若木,善骑术;矮个子的叫宾蒂,善射术;中等个的叫天定,善于谋略。于是国王让他们三个带领大军开赴边疆了。 日子不多,边疆的喜讯不断传来,三个年轻人屡建奇功。一个月以后,边疆得到了安宁,四夷全都宾服。得胜之师回到都城,国王要给将士论功行赏。国王对三个年轻人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若木说:"我要做大将军,为陛下镇守边关!" 宾蒂说:"我要做尚书,替陛下分担国事!" 天定却说:"我一不当官,二不领兵,三不要钱。我只希望陛下能赐我一群牛羊和一块牧场!" 国王很惊诧,一一满足了这三个年轻人的要求。 过了若干年,天定正在牧场上吹着笛子,欢快的牧羊的时候,消息传来,若木和宾蒂因为权势熏天,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全都被陷害入狱了。 名利终究是人生的枷锁,很多人受尽其累却不知悔悟。真正的生性淡泊的人,即使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会要求做封疆大吏、位极人臣,只想重新回到过去快乐无拘的生活,吹笛牧羊,不受名缰利锁的羁绊,自由自在,更不用绞尽脑汁地谋划和算计,何乐而不为?然而,诸葛亮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是怎么说的呢?"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表面上推辞加九锡,却说成了"虽十命可受",意思是如果灭魏的话给自己加十锡都不算少,这种对功名的重视和执著已经跃然纸上,无法掩饰。 事情往往是,能够淡泊的,对手中的名利,想放下肯定心中不舍,最后落到个"眼前有余忘缩手,身后无路想回头"的地步,骑虎难下时,后悔也晚了。秦相李斯在腰斩前,对他一起俯首就刑,奔赴黄泉的儿子,在临终,也就是临别时,说了一句有名的话:"牵犬东门岂可得乎?"一辈子争名夺利,最后被害身死时才开始怀念起自己未发迹前和儿子一起牵狗去东门狩猎的自由岁月,直到腰斩这一刻,才悟道,才明白,岂不是一个大大的悲哀?如果一直纵狗猎兔至此,在老家上蔡啃干馍,喝糊糊,听梆子腔,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 人生的所求所为,名利也好,淡泊也好,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原因,人生百态,法无定法,理无定理,"是非成败转头空",孰是孰非,也难一言以蔽之。 然而,不容置疑的是,名利的确是一种迷药,让有志之士为之执迷不悟,甚至至死不悔。不然岳飞怎会在一生戎马、身经百战时,却在感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只叹白首为功名?"不然辛弃疾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干云,怎会化作"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无奈辛酸呢? 名利的确是一个难以摆脱、难以识别的圈套,圈住了古今中外众多有为之士的身,也圈住了他们的心。 |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