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28节


  啊,大别山,你的“红军姑爷”、“红军闺女”回来了,带着那浩浩荡荡的队伍,扛的不再是红缨枪……

  大别山,多美的地方。北方的战士来到这里,感到真新鲜:山那么绿,水还那么清。这儿山连着山,山连着水。山上林木茂密,毛竹青翠,桐果、木样辉映成趣,金桂、幽兰香飘阵阵,瀑混流水,点缀其间,真个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自然景致不待说,只是各处村镇满目疮痍,房屋倒塌,炊烟了了,难闻鸡犬之声。战士们来到此处,像是入了无人之境,只能偶尔在山涧石壁、庙宇、祠堂附近斑驳的墙上,看到这样的标语:
  “苏维埃是人民的政府!”
  “巩固苏区!保卫苏区!”
  “打土豪!分田地!”
  “实现耕者有其田!”
  当然,人们也发现不少新刷上的反动标语:
  “剿灭共匪!”
  “独子也要应征!”
  “和尚、道士也要当兵!”
  看到这些标语,老红军战士的记忆里,自然翻到了土地革命时期的光辉一页。早在20年代末,董必武、许继慎、曹大骏、徐向前、李先念、徐海东等人就在此地开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了鄂豫皖工农红军,轰轰烈烈地“赤化”了许多年。后来,由于党内错误路线的影响,红军被迫撤出,参加长征。
  对于这一切,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再清楚不过了。汪荣华就是在大别山土生土长,在大别山参加红军的。今天,大别山的闺女回来了,大别山的姑爷也回来了,还有那成千上万的斩不尽杀不绝的红军后代也回来了。
  乡亲们高兴极了。流着泪的大爹、奶奶们,叔叔、婶婶们,流着鼻涕的娃儿们,笑着、喊着、闹着,欢呼着:
  “红军的闺女回来了!”
  “红军的姑爷回来了!”
  “我们谁也不怕了!我们要找蒋光头算总帐!”
  刘伯承的眼睛湿润了。是啊,娶了大别山的闺女,当了大别山的姑爷,12年了还没喝过“回门酒”咧。汪荣华早就成了个泪人儿。过去,在大别山她可没有流过泪,面对凶恶的敌人,她一声也没有哭过。今天,随着干军万马回来了,扛着钢枪、钢炮回来了,她倒哭了。
  要问她为啥哭,这还得从头说。她出生在六安县郝家集,地处大别山山脉的东麓。村西,碧波荡漾的河水日夜流淌不息;山上,茶花飘香,距郝家集12华里的独山镇是著名的六安、霍山起义的发祥地。早在1925年,六安就建立了党的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独山是六安一带党组织活动的中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曾担任过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工委书记的舒传贤和一批在外地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相继返回家乡,同坚持当地斗争的共产党员周捐之、吴保才等团结一起,在六霍地区开展革命斗争,成立了一批农民协会。郝家集也于同年下半年组织了农协。遭到摧残的农民运动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29年10月,在郝家集召开了六县党代表大会,开始酝酿六安、霍山起义。随后,六霍起义首先在独山爆发了。在独山起义胜利的影响下,郝家集农民也揭竿而起。她还清楚地记得,农民起义后,街上红旗飘舞,歌声阵阵,贫苦人脸上露出了笑容。世代饱受凌辱、欺榨的农民扬眉吐气,而地主豪绅威风扫地,反动民团落荒而逃。接着,霍山西镇也举行了起义。在六霍起义胜利声中,于1930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诞生了。从此,皖西北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
  革命洪流席卷皖西北大地,劳动者觉醒了。汪家是一个纯朴的农家,尽管父母亲一年四季含辛茹苦地劳动,如遇年景不好,依然是食不果腹,要缺几个月的口粮。所以,家里人是积极拥护、支持革命的。开始,村里农协开大会,她去听;斗地主豪绅,她去看;耳濡目染,使她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如什么是共产主义呀,共产党是帮助穷人翻身的革命党啦,妇女只有闹革命才能摆脱封建礼教的压迫等等,在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0年春天,活动在鄂豫皖的红军改编为红一军后,于六月间东征,使一度被匪军占领的皖西又回到人民的手中。这时,郝家集的党团支部又恢复了活动。在扩红运动中,村里的青年踊跃参军,少妇送郎当红军,父母送子上战场,人们都以参加红军为光荣。参军青年临走那天,村里象过年一样,爆竹震天,鼓乐齐鸣。她站在欢送的人群里,十分羡慕他们:“若是能当上红军那该多好啊!”于是,她就参加了少年先锋队活动,和男孩子一样,扛起红缨枪,打土豪,分田地,站岗放哨,保卫苏维埃政权,干得十分起劲。可是,不久敌人就开始了对鄂豫皖的第一次“围剿”,白匪进村,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一时间,红色根据地被滚滚的乌云所笼罩。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人民想红军,盼红军,期待着红军重返皖西北来。
  1931年的春天来了,毛竹节节高,山茶叶儿绿。和煦的春风传送着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喜讯:3月,双桥镇大捷,消灭了敌三十四师,敌师长岳维峻被俘;金家寨、英山城解放了,敌新编第五旅大部被歼;红军打下了麻埠,击溃了守敌和反动民团。4月,红军主力挥师皖西,独山守敌一个团被打死打伤2000余人。“红军回来了!”乡亲们为胜利所鼓舞,奔走相告。凯歌声中,独山区青年掀起了参加红军的热潮。这时“当红军去”——这个埋藏在她心底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旧历五月的一天早晨,阳光是那样的明亮,河水也好像在欢唱。告别了故乡,告别了亲人,她怀着喜悦的心情应征投奔红军。她到了独山镇苏维埃政府,随后被送到皖西北道委所在地麻埠。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的集镇,街上是熙熙攘攘的青年男女,墙上到处写着“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等标语。
  红军欢迎自己的女儿!红军欢迎自己的女兵!
  她心里可乐坏了,差一点掉了泪。是啊,从今天起就是个红军女战士了,多年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怎能不高兴呢!
  当上了红军,就参加扩红,参加打土豪,分田地,闹得真红火。可是,好景不长。敌人的多次“围剿”,张国焘等人的错误路线,迫使红军的女儿踏上西进北上的征途。
  当红军真艰难!
  1935年4月下旬,经过20多天的苦战,汪荣华所在的红四方面军胜利地渡过嘉陵江,打乱了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这时,张国焘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在红军主力胜利渡江,东线红军、游击队和省委机关撤离时,张国焘借口所谓“坚壁清野”,不顾红军指战员的反对,强令部队将沿途的房屋、资财付之一炬。一个个村镇浓烟滚滚,群众携儿带女无家可归。在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时,她也随部队踏上了万里长征的征途,向西转移。5月,红一方面军在党中央、毛泽东的率领下,胜利地渡过金沙江,准备经西康北上,同我们四方面军会合。这时,四方面军也决定向岷江地区发展,策应一方面军北上。经过艰苦的转战,于6月中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准备按中央的方针继续北上,以建立新的根据地,促进抗日高潮的到来。
  可是,两军会师带来的欢乐气氛,不久就被张国焘的反党行径所冲淡了。由于张国焘极力阻挠北上,在懋功地区停留了两个月之久。后经中央同张国焘的多次斗争,北上的方针才得以实施。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一、四方面军分成左、右两路,向阿坝和班佑地区开进。
  这时正是初秋。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是纵横数百里的茫茫草地。进入草地后,不仅没有道路可走,连水也喝不上,沼泽地里的水大都有毒,再加上粮食短缺,病号日增。经过5天的行军,左路军于8月下旬到达阿坝地区。
  深秋来临,寒风凛冽,草地一望无垠,天气变化多端。红军身着单衣,在沼泽地里行军,两脚泡在又臭又凉的水里,其艰苦程度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草地不仅气候多变,有些地方还有不容易被人识别的泥潭,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遭到没顶之灾。
  草地是艰苦的,草地也是浪漫的。汪荣华清楚地记得,她和总参谋长的罗曼史就是在草地上开始的。
  那是在6月中旬,一、四方面军于懋功会师后,汪荣华所在部队驻在川康边界的杂古垴。一天早晨,她们刚刚吃饭就接到通知,要机关工作人员整装列队,欢迎中央代表团。
  这天早晨,阳光灿烂,碧空如洗。山寨的街头,站满了欢迎的人群,等待着中央代表团的到来。上午9时左右,中央代表团来了。顿时,从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阵响亮的口号声和掌声,整个山寨沸腾了。中央代表团有十几位同志,其中有两位尤其引人注目:一位是头发斑白、有学者风度的林伯渠同志;另一位是戴着眼镜、有军人气质的同志。汪荣华问身边的同志:“那个戴眼镜的是谁呀?”
  “刘伯承总参谋长。”
  汪荣华一听,伸了伸舌头。姑娘哪里知道,这位将军会是她未来的丈夫哩。
  不久,汪荣华被调到总参谋部四局工作,和刘伯承见面的机会多了,经常在一起行军。在军务繁忙的情况下,刘伯承还抽空教她学政治,学文化,讲历史。刘伯承的诚实朴素,平易近人,办事严谨,知识渊博,使她十分敬重。尽管当时刘伯承正遭受张国焘的迫害,可是一点也看不出情绪低落。刘伯承对革命前途,总是充满信心。由于彼此接触较多,由熟悉而产生了感情。当刘伯承提出婚姻问题时,汪荣华开始有些顾虑,觉得俩人之间的经历、学识等相差较大,不太合适。刘伯承诚恳地解释说:“我们的结合是自由恋爱,我们都是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志同道合,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经这一解释,汪荣华毅然地答应下来。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问:该书前面的章节曾说到刘伯承是个有家室的人,还曾被儿子告密过,这些情况女方知道吗?
  问得好。虽说当年红军没有婚姻介绍所,但对男女的结合还是十分认真、严肃的。1983年冬天,任弼时的夫人陈宗英老大姐,曾经告诉笔者:
  “当时,我和弼时同志都是见证人哩。别看伯承同志指挥千军万马,但在姑娘们面前还是蛮拘谨的。他在四川家乡原有一个夫人,抽鸦片,1927年就脱离了关系,还有那个不争气的儿子。1930年他回国到上海,组织上曾安排一位女同志同他一道工作、生活,到苏区后失去了联络。当时,组织上考虑到他年纪大,身体多病的情况,希望有个女同志帮助他。汪荣华是个很好的女同志,他们又有感情,结合是很自然的事。”
  其实,红军的婚事并不浪漫,而且还有不少的磨难。
  当时刘伯承因反对张国焘的逃跑主义而被软禁,被撤销了总参谋长职务,让他到“红军大学”当校长,实际上是军事教员,因而他们无法结婚。
  秋去冬来,天气渐渐地冷了。红四方面军回到四川后,由于张国焘推行机会主义路线,军事上屡遭失利,无法在四川立足。张国焘见南下碰壁,不得不同意北上。这样,红军从川西出发,经达维、懋功向西北转移。西进途中,红军不仅要同沿途敌人作战,还要翻越雪山。1936年7月在甘孜地区,二、四方面军会合了,随后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红军再次穿行茫茫草地,再尝沼泽之苦。在快过完草地时,刘伯承去二方面军工作,汪荣华也随着来到甘肃成县曲子镇。
  1936年秋天,是个秋风送爽、大地铺金的好季节。中秋前后,当全军沉浸在三大主力即将会师的欢乐之际,在曲子镇这个靠近清源河的甘南小镇,刘伯承和汪荣华结成了终身伴侣。婚礼十分俭朴,没有丰盛的酒宴,没有崭新的被褥,没有红烛新房。但是却有满坡烂漫山花的摇曳,有清源河水汩汩伴唱,有战友们衷心的祝愿,他们感到非常幸福。数十年后,汪荣华回忆起草地上初恋的时光,完全沉湎在忘我之中,她深情地说:“在我和伯承同志相识的那段时间里,从杂古墒相见,到共同走过雪山草地,经历了人间罕见的艰难困苦。在这样的环境里结婚,我们感到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富有诗意。”
  今天,“红军闺女”回来了,“红军姑爷”回来了,千军万马回来了。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了却那份温柔的故乡情,也不仅仅是为了圆那温馨的寻根梦,他们要演出一场令国人惊叹的大活剧!要在大别山重建革命根据地!
  每天夜晚,刘伯承在如豆的木梓油灯下,用放大镜刻苦阅读、精心体会毛主席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的指示:“到国民党区域作战争取胜利的关键,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战机,勇敢坚决,多打胜仗;第二是在坚决执行争取群众的政策,使广大群众获得利益,站在我军方面。只要这两点做到了,我们就胜利了。”同时,着手草拟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计划和部署。
  8月30日,刘邓向部队发出指示,号召全体指战员“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
  好一个“义无反顾”!
  好一个“全心全意”!
  具体讲来又体现在以下六条:
  “其一,我军已胜利地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的任务。敌人的追截计划完全失败。今后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可能点。
  “其二,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过程。没有半年以上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住脚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戒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
  “其三,向全军说明,我们完全有胜利把握。首先是有陈赓兵团在伏牛山、豫西、豫南广大地区和华东大军在陇海路南北互为配合。其次是我们当面敌人只有23个旅,兵力分散,战斗意志薄弱,此次尾我南下失败。战略上愈显被动。再次是大别山还有长期革命传统。有游击战争基础。我们有许多本地干部。特别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军上下一致的决心和信心,胜利是有把握的。虽有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其四,应向全区群众说明,我们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他们的子弟兵在华北空前胜利了,壮大10倍。说明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条件。说明我军决不再走。我们的口号是:与鄂豫皖人民共存亡,使鄂豫皖人民获得解放。’
  “其五,在军事上,我们在最初一个月内,不求打大仗,而是占领一切可能占领的城镇,肃清土顽,争取打些小胜仗(一两个团,一次一次的歼灭战)。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大家熟悉地形,习惯生活,学习山地战,为大歼灭战准备条件。但是必须了解,如果我们不在半年内歼灭10个旅以上的敌人,就无法使群众相信我们不会再走,而敢于起来斗争,我们也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任何时候,全军都必须有高度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的准备。
  “其六,充分发动群众及其游击战争,同我们一块斗争,是实现我们战略任务的决定条件。而我军严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军风纪,是树立良好影响使群众敢于接近的先决条件二各部必须专门检查实现,万勿忽视。”
  六条指示,今天读起来可能不如小说有趣,但却是当时改变中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制胜方略。诚如刘伯承所说:“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没有半年以上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住脚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戒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在半年内,还有困难须要我们上下一心去克服。”“只要我们有思想准备,几个回合后,一定能站住脚,能建设成巩固的根据地。”
  从1947年9月至1948年3月,经过7个月的艰苦斗争。刘邓大军粉碎了敌人的追击,实施了战略展开,粉碎了敌人的重点围攻,歼灭了大量的敌人,终于在大别山站住了脚,重建了这个革命根据地。其间,经历了四个回合的艰难斗争。
  气壮山河的第一个回合:国军疲于追击似饿虎,共军战略展开如鲲鹏。刘伯承形象地说:“开动歼灭敌人,发动群众这两个车轮。”渡淮以后,刘邓所属部队以三纵展开于安徽西部;以六纵的2个旅展开于湖北的东南部,乘虚迅速抢占中心地区数十县;以一纵4个旅及中原独立旅,二纵的3个旅及六纵的1个旅共9个旅的兵力,在大别山北部掩护战略展开,同时每纵队分遣一个团作地方部队,就地展开。蒋介石哪里想得到,共军的展开之势如鲲鹏,气壮山河,势不可挡,顿感大局不妙。蒋介石为阻挠共军在大别山立足生根,慌忙以23个旅的兵力跟过淮河,尾随直追,企图乘共军立足未稳,争夺大别山这一战略要地。刘邓大军以大别山北部的部队并抽调在皖西的三纵主力,同国军打了三仗:9月上旬在河风集地区,打击了战斗力较弱而又孤立的滇军回个师;中旬在中铺地区又歼1个团;下旬又在光山附近打击了东援之敌1个师。经过这三仗,把大别山国军的全部机动部队调来或抑留在大别山北部,掩护了主力在大别山南部鄂东和皖西迅速展开。这一回合,把国军的追击遏止住了,我军主力实行了战略展开。担负掩护的部队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被掩护的部队完成了展开的任务。这一回合,把国军阻止在大别山北部,刘邓大军展开达到长江边。这一回合的较量,先后解放县城23座,歼灭了敌正规军6000余人,反动地方武装800余人,并且建立十几个县的民主政权。
  神出鬼没的第二个回合:是敌军东奔西跑,施展合击与追击,我军机动灵活,突围与歼灭追敌相结合。刘邓大军主力在大别山北部掩护展开并打击国民党军,国民党军企图对这一地区来一个合围。9月27日,已经查明,国军七师、四十师的两个半旅,由麻城向沙窝北进;四十八师、五十八师集结商城;八十五师及五十二师主力集结潢川、罗山线、国民党军以约7个师的兵力,对大别山北部刘邓主力进行合击。这时鄂东、皖西敌人只有少数正规军防守。刘邓大军决定分东、西两路向南突围。突围不是单纯的、消极的突围,而是有目标的、积极的突围。主力向南机动,机动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敌人,造敌弱点,把它歼灭之。刘伯承的部署是:以一、二纵队主力及中原独立旅俟敌七师、四十师进至麻城、沙窝之间时,南出黄安、麻城地区;三纵应俟七师进至麻城、沙窝之间时,出皖西地区,寻机歼灭小股之敌,路线自行选定;六纵对七师、四十师不要正面作战,主要打敌辎重,尔后应相机歼灭麻城之敌。
  当各纵队按部署行动时,东路突围的三纵又接到刘邓首长指示:“趁敌西调,皖西空虚,迅急回师,放手歼敌。”三纵得到命令后,立即由商城、固始出发,冒雨兼程东返,寻机作战。结果带走了敌战斗力较强的桂系第七师、第四十八师,并在六安东南的张家店歼灭了敌人八十八师师部及所属的六十二旅全部,俘旅长汤家揖。
  刘伯承亲自率领西路的一、二纵主力,中原独立旅和六纵一部,共7个旅的兵力,乘虚出鄂东,寻机歼敌。此时大别山北部只留下一、二纵各1个旅,伪装主力积极迷惑国军。这时鄂东及沿长江一带敌人很空虚,麻城、黄破两地区只有4个半旅;汉口以北只有1个师,从黄破到麻城的拦阻线很薄弱。在江南,国军兵力更加空虚,只有要点九江摆了一个青年军二○三师的二旅和新十七旅。共军西面突围部队,以中原独立旅和一纵一部为先锋,于10月1日奔袭经扶(今新县),歼敌保安团,打开向南机动的道路,直奔黄安(今红安),沿途消灭土顽,冲向敌黄破、麻城拦阻线,接着刘邓所部一纵主力和二纵一部,于10月8日歼灭了歧亭、柳子港敌五十六师新十七旅旅直和第一、二团;10月10日,国军的“双十节”也没有过好,刘邓大军的一纵一部攻克李家集,国军五十二师一个营就这样报销了。这样,刘邓首长便挥师直指长江北岸。10月20日命令各纵沿长江北岸春、广济、黄梅、宿松之线展开,以半个月的时间解决冬衣,尔后集结,寻机歼敌。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中原独立旅和一纵一部在蕲春东北之竹瓦店歼敌青年军二○三师第二旅从江南伸过来的两个营,一纵另一部解放长江北岸重镇武穴,六纵进驻团风。皖西方面,三纵一部也解放了安庆西南的望江及华阳镇。
  兵贵神速。几个来回的周旋,国军就晕乎了。刘邓大军一下子控制了长江北岸300里,威震大江南北,安庆国军一夕数惊。南京方面也能听到炮响,在朝官员坐卧不安。蹲在庐山的蒋介石听到炮声,深恐共军渡江,便急令二○三师从九江伸至黄梅、蕲春警戒;又急令其四十师和五十二师的八一二旅,经宋埠、歧亭沿公路经总路咀、上巴河、浠水,向蕲春、广济方向盯梢而来,企图拊击共军侧背,阻止渡江。
  国军四十师辖三十九旅(欠1个团)、一○六旅,连同八十二旅在蒋介石的急促驱策下,孤军冒进。刘邓首长认为,这是歼灭该敌的大好时机,应趁机打一个较大的歼灭战,把国军的气焰压下去。在国军由浠水向广济进犯时,刘伯承即一面组织指挥员侦察地形,准备战场,集结兵力,准备歼敌;一面侦察周围敌情动态和这股敌人进展的情况。
  根据国军的行动路线,刘伯承决定把敌诱到地形险要的高山铺设下一个口袋阵,杀一个“回马枪”,在运动中全歼这股敌人。为了准备战场,10月24日,刘邓对高山铺作战作了基本部署,指出:六纵尾敌,并以一部分兵力与敌保持接触,迟滞敌人,以便主力集结;一纵集结于广济,二纵集结黄梅西北地区;三纵陈(锡联)曾(绍山)即率现有4个团,限28日到这张家庄待命,对桂系留皖西部队积极钳制之。10月25日,刘邓首长发现周围敌人没有什么动静,仍是原来的敌人孤军冒进,于是又进一步作了战斗部署,指出:杨(勇)苏(振华)应扼制敌人于高山铺西北地区,迫使敌人展开,并抓住时机割裂之,而置重点于敌右侧背,杜(义德)韦(杰)应乘敌展开之际,从敌背后间隙中插入割裂之,而置重点于敌左侧背,并速与杨苏联络,受其指挥。二纵限26日黄昏前到达桐梓河以西地区集结待命。26日晨,指示陈再道,该主力改向广济西南许家铺、新屋咀地区,其先头部队由杨苏指挥,参加歼灭八十二旅的战斗。
  刘伯承周密部署以后,派出一支小部队,化装成地方游击队,诱骗国军。国军以为有便宜可占,紧追不舍,共军边打边走,终于把国军引进了预设在高山铺的口袋阵里,被分割包围。27日,刘邓大军发起总攻。这一战役,歼敌一个师部和两个半旅,共12600多人,击落敌机1架,胜利地结束了第二个回合的斗争。
  来回绞杀的第三个回合:国军气势汹汹重点“扫荡”,共军内线坚持反“扫荡”和在外线再展开,在友邻的平汉破击战役的配合下,粉碎敌人的重点“扫荡”。1947年11月底,国军以14个整编师共33个旅的优势兵力,在国防部长白崇禧的九江指挥所统一指挥下,开始对大别山进行重点进攻和扫荡。蒋介石这次围攻大别山,采取的方法是以一个强大纵队寻我主力,其余分散清剿,两者互相衔接,全力扫荡。
  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扫荡计划,刘伯承根据敌我双方情况,制订了作战方案:(1)以主力宽大机动,待敌疲困时,歼敌一路;(2)以一部主力(二纵),在外线分散活动,坚决打敌弱点;(3)军区、分区以一部适时转移到外线,大肆活动,特别是断敌补给线,留适当兵力在内线,以积极进攻的游击战术,疲困敌人,保护群众,实行空舍清野,反清剿,侦报敌情。这时陈粟、陈赓两军就实施平汉线郑州、信阳段的破击战役,调动进攻大别山的敌人回顾其要点和要线,以拖散敌人,协同大别山我军粉碎敌人重点扫荡,大别山部队则以内线坚持反扫荡和外线再展开三个地区,来协同友邻的平汉战役,撕破敌人的阵势。即是适时从晋冀鲁豫南下的后续部队十纵和十二纵,分别向桐柏区、江汉区展开,以一纵由大别山内线转出,向北前进500里,北渡淮河,在淮西区(淮河以北,沙河以南)展开,同豫皖苏军区联成一片。刘邓指挥部也一分为二,由邓小平政委、李先念副司令员和李达参谋长组成小型前方指挥部,指挥大别山内线开展游击战争;刘伯承和张际春副政委率后方指挥部随一纵移至淮河以北,指挥各纵队。这样,国军一个月围攻大别山处处扑空,其进剿部队到处受到袭击,立煌、太湖、英山、宿松、岳西等城,接连被共军袭击攻占,守广济城的青年军被歼灭。共军再展开部队卡住了淮河,进入了桐柏山、大洪山,越过汉水,直抵潜江、石首,在武汉、宜昌间向南鼓出一个“肚兜”,与武汉、南京间向南鼓出的“肚兜”东西呼应,威胁国军长江防线和大巴山防线。破击平汉路南段作战大胜利之后,共军继续向许昌、信阳间扩张战果,连续歼灭了敌第五兵团整编第三师,给国军二十师以歼灭性打击。
  稳打稳扎的第四个回合:国军忙忙叨叨反复“扫荡”,共军我行我素继续坚持繁殖游击战争,配合全军进行新式整军。白崇禧在合击扑空之后,往往朝令夕改,一日数变,且表现急躁,一触即跳。在刘邓首长指挥下,野战军主力在地方武装密切配合下,采取敌进我进,适时分遣与集结,内外线相结合的灵活机动的战斗方式,粉碎敌人的合围与清剿。各部队还以小部队结合地方武装,伪装主力,以袭扰、疲困、迷惑敌人,争取主力机动转移、休整与寻找战机。组织精干小分队,破坏国军一切可以利用的公路、电线,焚毁敌兵站、仓库,阻绝其补给交通。
  刘伯承高兴地说:“四个回合的胜利,不要单看自己,还要看到友邻的胜利。看到新式整军过后,东北的几个大胜利,特别是四平街的胜利;看到西北战场上的胜利,特别是打死胡宗南的二十九军军长刘勘,歼灭一个军部、两个师部、五个旅的大胜利。我们也要看到陈粟、陈赓解放洛阳的胜利,山东胶济西段的大胜利。”“要看到我们的利剑插进了敌人的胸膛,我们以釜底抽薪的战略行动,调动了敌人回援其根本重地,这是一个关系到全局的战略胜利;而不要只看到自已被敌人咬掉一个指头,烧伤了一点子手皮。釜底抽薪不烧伤手,那才是笑话哩。”
  如此写起来,好像四个回合蛮轻松,其实是险象环生,层出不穷,刘伯承本人也险些葬身于大别山哩。
  那是1947年12月14日。
  刘邓大军野司后方指挥所按照预定的行军路线,赶往光山县西南北向店宿营。不料,刘邓分兵的行动已被蒋军发现。国军十一师奉命赶往淮河边堵截。
  这晚,天黑得如墨似漆,伸手难见五指。刘伯承到达北向店时,已经是后半夜,村子内一片寂静。他询问了与一纵队二十旅五十九、六十二团的联系情况后,放心歇息下来。
  第二天一早,没有到起床的时间,刘伯承就醒了。他带几个人走进村子里,和一个早起拾粪的老农碰了面。他招呼说:“老大爷,起得早啊!你是哪个村里的人呀?村里住队伍了吗?”
  老农回答说:“老总,我就是邻村的,村里住上了队伍,俺得多照应着点呀!您老也起得早啊!”
  刘伯承立即警惕起来,他马上说:
  “队伍打扰你们啦!他们在干啥子呀?”
  “看您老总说的,部队住下还不吃不用的?只可惜俺庄树木太少,弟兄们把几棵枣树都砍倒了,还说不够修工事,我这就去张罗,看还有啥木料能使!”
  这时,他完全明白了老农报告的情况,邻村子里肯定住上了国军的队伍,但他马上机敏地向老农说:
  “老大爷,那你快忙去吧!我到前面看看!”说罢,立即派一个参谋去弄清情况。两三分钟时间,参谋不见转来,“乒、乒”两声枪响,他的判断更证实了。他快步转回,立即命令警卫员通知中原局转移,然后率领野直机关镇静地转移,拂晓安抵二十旅驻地。命令该旅坚守,掩护中原局转移。
  幸好当夜天特别黑,他们发现了国军,国军一时还没有发现他们。负责警卫任务的杨国字处长,机警地指挥机关转移,布置战斗部队掩护。同时催促刘伯承赶快上马转移。刘伯承问:“张际春副政委和中原局其他领导同志是不是已经转移?”杨处长说派人去联系了,他再三催促,请刘司令员上马先走。刘伯承就是不上马,他以坚定的语气说:“党的中原局还在这里,不联系上中原局和际春同志,我是不走的!”
  在坚持大别山斗争中,多次遇到过这样的危险情况,刘伯承总是首先想到部队的处境,想到机关的安全。总是想到自己的战友,首先安排别的领导同志脱离险境。身边的干部、战士,对这样感人至深的情景,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5分钟过去了,刘伯承不上马,10分钟过去了。刘伯承还不上马……终于,派去联络的王参谋气喘吁吁跑回来报告说:“张副政委和中原局机关已经转移。”此时刘伯承才跨上那匹枣红色战马,在夜色中悄悄离去。
  部队急行军从光山城附近插过去,向淮河进发,可能是敌人随后发现了问题,天一亮,就派一两架飞机来追踪侦察。正在这时候,低空中升起了一团团浓雾,使敌机不能发现部队。在雾气中,刘伯承安然骑在马上,风趣地说:
  “这真是托马克思在天之灵的福!”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