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35 


  运筹帷幄太原城下。出席西柏坡“九月会议”,群英相聚

  无巧不成书。7月21日,太原战场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在这一天,晋中战役胜利结束。我解放军将士,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命令,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像潮水般地从晋中平原向北涌来,逼近阎锡山的老巢——太原城。解放区的人民敲锣打鼓,祝贺晋中大捷,预祝早日攻克太原,解放全山西。太原城里的居民百姓奔走相告,喜上眉稍传佳音:
  “徐向前的队伍要打太原了!”
  “阎锡山土皇帝快当不成了!”
  “俺们翻身解放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第二件大事:在这天,徐向前等领导人就准备发起太原战役,给中央军委、华北局和华北军区作了如下报告:
  (一)我收复榆次、太原县城及控制南机场后,太原市外围的作战业已基本结束。我主力现已接近太原郊外筑垒地带,今后则将进入攻取太原外围据点的阵地攻击战。总之,晋中保卫麦收战役已结束,进攻太原战役的准备阶段已开始。
  (二)阎匪太原外围据点工事,南起王村、亲贤村、狄村、椿树园、北至韩寨、西庄、新城、凤阁梁、后沟,东起孟家井,西至石千峰、白家庄、西铭,长宽各二十公里左右。据点棋布,堡垒林立,且多系洋灰作成,一般颇为坚固。
  (三)阎匪主力除我此次歼灭约五万五千余人外,其余兵力计四十九师、四十五师、六十九师全部,六十八师、四十师、八总队残部及三十八师一部或全部(正空运中),阎匪直属部队以及十二个保安团,至少在六万人以上。此外,由外县带到太原民卫军约万余人,在太原市组织者不详。另由西安空运太原之三十师一部及由忻县南下之三十九师尚不在内。另阎匪兵农合一执行后,每师都有一个新兵团,故补充及时,各师兵员数量充实。
  (四)现我各纵最大问题为兵员不充实。八纵六十五、六十六、六十八、七十、七十二等团战士只八百人左右,每团机枪兵只百余人;十五纵一二九团三个连,每连只六个机枪兵。全兵团一千人以上的团只有两个。干部伤亡甚大,八纵二十三旅六十七团,全团连级军政干部只剩下三人,营级干部只剩下一人;六十八团团干部全部负伤;六十九团连干部只剩下四人;
  必须补充休整后方能继续战斗。
  (五)根据上述情况,在攻取太原作战以前,必须经过一个适当休整准备阶段,完成下述工作:补充兵员(争取俘虏,我方伤员归队),整顿组织,调整装备,后方准备,弹药准备,及攻坚战术技术训练等工作。同时抽派一部继续完成控制机场,攻取东山、西山某些据点及工矿任务。
  (六)攻取太原之作战原则拟定如下:切实完成对太原市之包围围困,控制南北机场及若干外围工矿,断绝其外援及粮弹、燃料补给,逐步攻取必要的外围据点,消灭其有生力量,瓦解动摇敌人,以造成攻城有利条件,开辟攻城通路,完成攻城准备,然后一举攻取之。
  中央军委很快同意这个作战方针的计划,并命令组成以徐向前为书记、周士第为副书记,陈漫远(兵团参谋长)、胡耀邦(兵团政治部主任)为常务委员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华北一兵团及晋西北七纵队、晋中军区部队和华北炮一旅,“全军应即进入休整及补充兵员,暂定休整一月,情况许可再延长之”。
  7月23日,徐向前主持召开了太原前委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了部队的整训计划,拟定了进攻太原的作战指导原则。
  徐向前在会上归纳作战指导原则时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切实完成对太原市的包围围困,控制南北机场及若干外围工矿,断绝其外援及粮弹燃料的补给;在军事上逐步攻取必要的外围据点,消灭其有生力量;从政治上瓦解动摇敌人,以造成有利条件;开辟攻城道路,完成攻城准备,然后一举攻取它。”
  第三件大事:在这一天,一架银灰色的“中正号”专机冒雨从济南军用机场升空。飞抵太原。
  蒋介石“总体战”的“新战略”被人民解放军彻底击破,所谓的“分区防御计划”正面临破产,在这种巨大失败的压力面前,蒋介石飞来跑去,安抚军心。为了给阎锡山吃“定心丸”,他一下飞机就许诺向太原空运援军。蒋介石在接见山西国民党高级军政要员时说:“太原是全中国的‘反共模范堡垒’,所有国军将领都要向阎司令长官学习!”
  阎锡山受宠若惊,当即要以“火海战术”打败徐向前的“人海战术”。蒋介石还给刚从西安空运来的第三十师团以上军官每人发金元券5000元(合法币150万元),作为对嫡系的犒赏。
  历史上巧合的事何止这三件!
  太原,是徐向前家乡的省府,太原还有他青少年时的母校。蓝蓝的天,蓝蓝的梦,一件件往事都清晰地留在徐向前的记忆中。历史的车轮转过30年,徐向前统帅9万大军兵临太原城下,将最后和他的“老师”决战。阎锡山的命运已紧紧操纵在徐向前手中。
  8月4日至9日,徐向前抱病主持了在榆次相立村举行的第二次前委扩大会,团以上干部都参加了。大家看到徐司令员身体瘦弱,都为之担心,但看他的精神那么好,又都增强了攻打太原的决心和勇气。古人云:“胜败不在兵之多寡,在主将尔”,实有道理。
  会议开了6天。徐向前作了《晋中战役总结报告》后,号召全体指战员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围困、瓦解、军事攻击”的攻取太原的指示,搞好整训,尽快完成攻打太原的各项准备工作。
  8月11日,军委在批复前敌扩大会议报告和整训具体计划的电报中提出:“向前同志即利用整训期间来后方休息,本月中旬后,先来华北及中央一谈。”
  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想见徐向前,徐向前又是多么想见中央首长啊!
  1946年11月,在欢送徐向前先行离开延安去绥德的时候,毛泽东说:战争还要打3年、5年或者10年,大家要有这样的精神准备。如今,解放战争已经打了三年,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由战略进攻即将转入战略决战,在这决战前夕,他很想见到中央和军委首长,共商大计。同时,他也想利用部队整训的机会,到石家庄的和平医院检查治疗自己的疾病,为解放太原作准备。就在8月16日他决定上路的头一天,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太岳军区部队正式升编为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第十五纵队。这支部队是徐向前看着成长,又一手带着壮大起来的。他的心情和十五纵队的指战员们一样高兴,于是欣然提笔疾书祝贺:
  “钢是炼成的,钢铁般的队伍是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锻炼出来的。我们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军事和政治,不怕艰苦,排除困难,才能锻炼成为毛泽东式的、钢铁般的队伍。”
  他想到十三纵队过些日子要召开晋中战役祝捷庆功大会,自己参加不上了,便又写了一幅祝词:
  “争取更大的胜利,消灭更多的敌人,为功上加功,为光荣上加光荣而奋斗不懈——敬赠给十三纵队的战斗英雄们。”
  启程的日子到了。可是徐向前并没有急着上路,下午5点多钟,他风尘仆仆地赶到十五纵队成立大会的会场。
  越战越勇的这支地方部队,今天正式升级为野战军了,指战员们个个欣喜若狂。徐司令员出现在会场时,全体官兵起立,爆发出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徐向前脸上挂着微笑,忘掉了一切病痛,打开自己的小本本,按事先准备好的提纲,作了题为《升级是一个喜事》的长篇报告。
  他多次引用毛泽东的讲话,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历史,生动具体地说明地方武装、游击队升为正规军的意义;他用指战员们亲身经历过的一些战斗,教育大家要提高军事素养,要学会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本领;他在讲到政治工作时,要求提倡尊干爱兵,战场上少死人,打胜仗是最好的爱兵,当然这样的指挥员也就受到战士尊重;讲到攻打太原时,他既自信又风趣地说:“我们要打下太原,还须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甚至于比打临汾还要艰苦一些。”“阎锡山不是傻瓜,吃了亏后也聪明一点了,所以要死守太原,工事又做得多,这就不好打,还需要相当时间、相当代价。能不能不打?非打下太原不行!胡子白了也要打下来,说胡子白了是表示我们有决心,并不是真的要打到胡子白了,那还得了?!”
  会场一片欢笑。徐向前作完报告,身披火红的晚霞,启程去石家庄。
  石家庄和平医院是从延安迁来的。徐向前和一些医生认识,他一进门就提出,要给他来个“速战速决”。医院各科医生对徐向前身体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照了他三年前的病例,发现他不仅旧病复发,而且消化功能极差,每餐只能少量吃些麦片粥一类的流食。一位日本医生诊断的结论是:“病情到了极点,”并提出诊断意见:至少静养两三个月,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工作。黄杰根据医嘱,劝丈夫多休息一段时间。徐向前望着从军区后方赶来护理自己的妻子,微微一笑说:“医生的话不能不听,三年前我在这个医院住那么长的时间,是最听话的。
  但也不能全听医生的,我还要去中央参加会议呢!”
  9月初,徐向前接到要他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加中央会议的通知。他离开石家庄和平医院,来到西柏坡。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知道徐向前一直是抱病在前线指挥作战,对他十分关怀,一再叮嘱他注意休息、注意饮食。治疗是很重要的,调养也不可小视。他当时自我感觉很不好,有时竟出现咯血,呼吸也不顺畅,怕支持不了几个月就得倒下,影响攻打太原的战役。趁会议还没召开,他向刘少奇谈了自己的顾虑。
  刘少奇说:“你的身体中央很清楚,但现在实在抽不出人去顶替你。开完会后,你先回石家庄住院,休息一下,争取把太原打下来,再好好养病。”刘少奇一边说,一边用充满慈祥和期望的目光看着徐向前清瘦的脸庞和体单力薄的身躯,本来还想说什么,却戛然停住了。
  徐向前理解少奇的心情,坚定地说:“我治疗一段时间就回前线!”
  正式开会前,先举行预备会议。来自华北、华东、中原、西北的党政军负责人先后汇报情况。
  7日,徐向前发言,汇报华北军区第1兵团的战况。当他说到参加晋中战役作战的部队只有55950人时,毛泽东微笑着打断他的汇报,惊喜地说:
  “唉呀!你们还不到6万人,一个月消灭阎锡山10万,单是正规军就搞掉他8个整旅。你说一说,你们那个晋中战役是怎么打的?”
  毛泽东插完话,点燃了一支香烟,看着徐向前。经常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每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就表示他爱听,想听,汇报的人可以放开话题讲下去。可徐向前没有这样做,他从来都是打胜仗了,把功劳记在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帐上;仗打坏了,先从自己的带兵上、指挥上找原因。他随着全场的笑声,讲了部队干部战士英勇作战,讲了山西人民的大力支前等情况。当大家感到徐向前应该讲讲他的成功指挥时,他的话题却转向攻打太原的设想。他说:
  “敌我炮火大体相等,兵力也相等,我共9万多,敌也9万多,其中民卫军1.5万,因此打起仗来是有困难的,但打是一定要打下来的。我已给部队说过,我们长出白胡子,还是要我们打下来。”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口烟,会意地点了点头。
  中共中央这次会议是在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后举行的。8月3日,蒋介石在开幕式上终于承认:“就整个军事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要振作军心,提高士气”,“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为此,调整了重点战区,规定了重点战区的主要任务;决定加强以徐州、济南、太原等主要城市为战略要点的守备兵力和防御工事,使解放军“啃不烂”;组成以精锐主力为骨干的若干个机动作战兵团,加强应援力量,使解放军“吃不掉”。企图以此挽回颓势。
  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西柏坡中直机关小食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7人、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14人,重要工作人员10人,已经中央任命为华北一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也列席了会议。这是自日本投降后,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
  徐向前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董必武、彭真及贺龙、邓小平、叶剑英、聂荣臻、薄一波、邓颖超、杨尚昆等同志,备感亲切,内心充满喜悦之情。
  会上,毛泽东于8日、13日分别对会议作了报告和结论。
  刘少奇就《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建设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会议主要是根据解放战争转入总反攻的新形势,规定党的战略方针和任务。要求将全党全军的思想,统一到“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建军500万,大约5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战略轨道上来。
  党中央提出了解放战争第三年歼敌115旅(师)的作战任务。其中华东野战军歼敌40个旅(师),攻占济南和苏北、豫北、皖北地区的若干大小城市;中原野战军歼敌14个旅(师),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干城市;西北野战军歼敌12个旅(师),并锁控胡宗南集团;东北野战军和华北第2、第3兵团歼敌35个旅(师),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市以外的一切城市;徐向前华北第1兵团的任务是歼敌14个旅(师),攻占太原。会议结束后,徐向前让胡耀邦先行回兵团传达“9月会议”精神,他又回到了石家庄和平医院。
  太原,并非是“太平原野”的缩写。它在中国版图上的存在,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既写下了人民生产、生活和发展的诗篇,也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流血的战争。这里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占领太原时期,修了数不胜数的防御工事。日军投降后,阎锡山为了反共反人民的需要,以留用日本技术人员为名,收编日军3000多人,专门设立“碉堡建设局”。用日本军人帮助他训练军队和指导修筑防御工事。为了用美好的语言来粉饰战争,还巧立名目:在山头上修筑“守山堡”,在山坡上修筑“护山堡”,在山脚下修筑“伏地堡”。北起周家山、南达武宿;
  西从石千峰,东至罕山,在围城的“百里防线”上,依山就势,修筑了种类繁多的各种钢筋水泥碉堡5000多座。这些碉堡用坑道、交通沟和战壕相联,越接近城垣,碉堡的密度就越大。在南北机场等数十处重要据点,均以大碉堡为核心,以地堡群为卫星,环以外壕、劈破及一、二、三列桩铁丝网,蛇复式铁丝网和雷区,组成防御体系,号称“小要塞”。而太原东部的重点防御方向上,在牛驼塞、小窖头、淖马、山头构筑了更加坚固的防御阵地,号称“四大要塞”。太原,算得上名符其实的“碉堡城”了。
  阎锡山在陪同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外国记者参观太原城防时,曾夸下海口说:“地球转动一天,工事就要加强一天”。“要把每个阵地,都修成能经得起一万发炮弹轰炸的永久性工事”。
  一个美国记者,越看越惊奇,越听越惊奇,他用洋味十足的中国话说:“任何人到了太原,都会为数不清的碉堡而吃惊。
  高的、低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密集火网。”
  阎锡山为死守太原,在不惜血本修筑防御工事的同时,还对部队进行了扩编和重建。他把从西安来的第三十师,扩编为第三十军,把从榆林来的第八十三旅、改为第八十三师,两部的将校坐地晋升加薪,以笼络“客军”。他还派人四处招兵买马,收贤纳士,大抓兵丁,重新恢复了第六十一军军部,重建第十九、三十三、三十四、四十三等4个曾被彻底打垮的军部和8个师、两个总队。其中所谓的“亲训师”又从坟墓里爬了出来,出现在太原。为加强诸军兵种协同防御作战的需要,又新编了工兵师、重迫击炮师和机枪总队。还把被解放军俘虏后释放回来的残兵败将,编入“雪耻奋斗团”,总兵力约10万人。
  太原城防坚固,守敌也很顽固。以阎锡山为首的国民党的一批将校,拒不接受解放军的任何和平解决太原的方式。在徐向前没去西柏坡参加“九月会议”之前,就发生过这样一件惨事。
  在阎锡山四面被围的情况下,为争取和平解放太原,华北局和军区派出工作组,来到太原前线。军区副参谋长王世英想利用自己曾是山西国民师范生,抗战初期又曾在太原八路军办事处机关当处长,与阎锡山等人经常打交道的旧关系,亲自潜入太原,与阎锡山谈判。
  徐向前听了王世英的想法,摇了摇头说:“你很大胆,但不能进城去!”徐向前如此果断,是因为他对阎锡山太了解了。徐向前曾亲自做高树勋的工作,做被俘的阎军高级将领的工作,想通过这些关系争取阎锡山,但毫无成效。徐向前认为,如今虽兵临太原城下,但阎锡山还有可观的实力,是绝不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
  王世英和军区工作组人员也感到徐向前的意见有道理,但又想试探一下,看阎锡山的态度有点什么变化没有。于是,便请来了阎锡山的一位老师,问他愿不愿进城见阎锡山,动员他和平解放太原。这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满口答应:“行!阎锡山是我的学生,你们又曾是阎锡山的学生,我看差不离。”于是,军区工作组以徐向前的名义,给阎锡山写了封信,大意是:
  太原已被人民解放军包围,成了一座孤城,劝他认清情势,以太原30万父老兄弟姐妹的性命为重,还是和平谈判解决为上策。
  老秀才进城后,当面将徐向前的信交给了阎锡山。阎锡山大发雷霆,对部下说:“凡是共产党派来说和的,一律杀掉!”那位老秀才,死在阎锡山的屠刀下。
  老先生被杀的消息从城里传出来,震惊世人。徐向前对王世英说:“你看,阎锡山对上可杀老师,对下是不会放过你这个学生的。你要是进城去,脑袋早已搬家了!反动派不打不倒,我们在太原只有一条:‘打’!”
  “九月会议”前后,华北一兵团在太原四周进行了整训补充工作。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机关进一步充实加强,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均已到职。后勤部正式成立,裴丽生任后勤司令员。
  通过整训练兵,基层干部和战士的战术技术迅速提高。徐向前在去石家庄和西柏坡前,曾在干部大会上对训练工作讲了话,他指出:每次作战中干部的伤亡比例都大,这是为什么?
  主要原因总有勇无谋,不讲战术。晋中南庄战斗中,7个营级干部负伤,有5个是不应该的。通过敌人火力封锁的一条街道,第一个被打倒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仍继续通过,就不知变个战术,结果一个接一个倒下去。有的干部在战场上,又当通讯员,又当观察员、战斗员,恰恰把指挥员的责任忘掉了。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打太原。
  根据徐向前的讲话精神,兵团专门发布了《进攻太原的战术指示》,提出了十条要求:
  充分准备,精心计划;
  进攻防御,都要精通;
  军事民主,服从命令;
  隐蔽突然,敏捷机动;
  主要方向,力量集中;
  插入切断,连续进攻;
  发挥爆破,步炮协同;
  互相援助,一致行动;
  全歼敌人,建立战功。
  由于干部加强了战术训练,也带动了战士的技术训练,全兵团战斗连队100%的人掌握了射击、投弹技术,70%的人掌握了爆破技术。
  兵团后勤部成立后,对作战物资的准备卓有成效。他们提出:“后方多流一滴汗,前方少流一滴血”的响亮口号,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筹集大小檩子(比较细的圆木)30余万根,门板30多万块,麻袋30多万条,炸药800余万斤,运输队、担架队得到充实和加强。
  大力加强了对太原防御体系和兵力部署的侦察。一是由兵团领导和有关部门与赵承绶等被俘高级将领谈话,用政策开导,使其提供情况;二是派出侦察员与城内地下情报站沟通联络,随时掌握敌军动态;三是从不断瓦解过来的阎军官兵中,了解最新情况。通过多种侦察手段,基本摸清了敌人的防御体系和兵力部署。
  各项战前准备工作就绪后,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周士第和兵团前委在徐向前住院期间,于9月下旬向中央军委报告了攻打太原的作战方案,其要点为:
  (一)以围困瓦解攻击逐步消弱敌人,然后一举攻下太原,争取三个月内结束战役。
  (二)进攻步骤分三步。第一步突破敌之第一防线,以火力控制南北飞机场,断敌外援;第二步攻占必要的外围据点;第三步攻城。
  (三)攻击方向选定于东南、东北两处,以东南为主要方向。以两个纵队用于东南,一个纵队用于东北。
  (四)对于攻城防害不大之据点,尽量不打。战术上力求连续攻击,分割包围,结合政治瓦解,歼灭敌人。
  预定10月18日发起攻击。
  毛泽东把这一作战方案批给徐向前,并派人专程送到石家庄和平医院。徐向前阅后,复信如下:
  聂薄滕赵(尔陆)并请电话转毛主席:
  一日信及转来主席指示和一兵团前委电均奉悉。
  对攻取太原的计划,我因地形尚不熟悉,没有别的意见。
  前委九月二十八日电中计划,分三个步骤作战,很好,但主要精神是连续一直打下去,直到夺取城垣为止。假如情况允许的话,这样做是最好的,但假如第一步计划或第一、第二两步计划都完成了,而到实现第三步计划时那就比较好打了,但仍存在一个兵力对比问题。假如第一步计划完成后,实现第二步计划时即遭到较大障碍,不能按预期计划进行,即只有先围攻使敌更疲惫后再猛攻之。总之,首先争取一直连续的打下去,在最快时间内全歼敌人是上策,先打再围带打而下之即消耗较大是中策,下策即必须增加力量再攻下之,即影响别线作战,只是最后之一途。
  关于兵力分配与使用上,我亦同意前委决定,时间于十八日开始亦可以。因时间已迫近,我亦无时间再休息,拟于七日夜即赴前方,待太原攻下后再抽暇休息。
  关于弹药问题,前已谈过,我没别的意见,前方必须照顾后方的生产力与财政力,亦属重要。其他一些详情待我到前方再报告。
  我仍本着不急(急躁)不缓(紧张的工作着)的精神去工作,一定坚决的完成任务,请放心。
          谨复并致  布礼                       徐向前                      十月三日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