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布谷鸟飞去飞来,一茬又一茬年轻人从杂交水稻科研事业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杂交水稻事业也随着年轻人的成长而发展。 袁隆平意识到自己已不再年轻,所以,他对年轻人寄予了厚望。认为只要年轻人继续干下去,杂交水稻事业的青春将会永在。 袁隆平坚持在杂交水稻的科研事业中选拔和培养人才。早在
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还刚刚起步的时候,他感到单枪匹马无法完成研究任务,就从安江农校毕业的学生中,挑选了李必湖与尹华奇两名学生当助手。当时,正处于
“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学文化、学知识被视为“走资产阶级白专道路”。可袁隆平顶住了滚滚逆流,从“水稻雄性不育”
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仅自己带头顽强学习,刻苦钻研,还鼓励助手李必湖、尹华奇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他对助手们说:
“红,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专,就是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为了帮助助手学好英语,他挤出晚上的时间给他们上辅导课,持之以恒,从不问断。有一次,爱人邓哲患急病,他与尹华奇送邓哲去怀化住院,当晚赶回安江农校后,小尹考虑到老师旅途劳累,劝老师早点休息。可是袁隆平仍然坚持给他补了一个小时的英语课,才去休息。袁隆平对小尹说: “制度是自己定的,贵在坚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外语是无法学好的!” 他注重教授弟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常将一些好书介绍给他的弟子们。这些好书,有遗传学、生物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也有文史哲方面的名著。他说:
“好书如同太阳,能够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有人说,好书可以引为诤友。古人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患。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以为,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大书,生存是一种哲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智者所为。倘若不囿于书,进而举一反三,引发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则是一种生存之中的大境界了。”
袁隆平对他的助手们既严格要求,又悉心关怀。在科研上,他不尚空谈,不搞花架子,而是讲求实效,要求多出成果。他总是为助手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0世纪70年代初期,杂交水稻“三系”刚刚配套,他就将身边最早的两名得力助手李必湖、尹华奇分作两批送进了农业大学深造。两名助手大学毕业后又重返育种和教学岗位,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后来,当条件成熟时,袁隆平又先后多次派他们去美国,帮助美国解决了杂交稻制种中的一些难题,得到了美方的赞誉。现在李必湖已是研究员,担任安江农校党委书记兼任学校杂交水稻研究室主任;尹华奇也是研究员,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主任助理,成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内的技术中坚。他的助手们深有感慨地说: “没有袁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培养教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袁隆平拥有一颗童心。他乐观开朗,思维敏捷,谈吐风趣幽默。他不仅满腹经纶,还有满肚子的故事和笑话。所有的经历和故事一经他叙述,总是绘声绘色,生动有趣。年轻人都喜欢和他开玩笑。
他说起天文知识、地理知识来也兴趣盎然。 他在单位举行的联欢会上跳踢踏舞,引得年轻人捧腹大笑。 他忧国忧民,是一位心怀古今天下事的感时伤世者,但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长年的农业科研工作,使得他善于团结人,善于操着很重的湘音,激情而幽默地侃侃而谈,许多科研助手都是他的忠实听众。
他对弟子们说: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你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事业,真诚地爱着脚下的土地,你就能稳稳当当地站着,顶天而立地。”他说: “我在一家杂志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那么一天,四位工匠凑到一块儿,决定每人出一副对联,说说自己的行当。 “铁匠首先开口,他说:‘两间火烤烟熏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木匠说:‘一把尺能成方圆器,几根直线造就栋梁材’ “刻字匠说: ‘六书传四海,一刻值千金。 “剃头匠说: ‘新世界从头做起,旧观念一手推开。横批是:头顶功夫。’ “听听,他们的话多么有气魄,多么豪迈,他们对自己的行当是多么热爱。” 袁隆平待人平和与宽容。他崇尚孔夫子的中庸之道。他常教诲身边的弟子们说: “任何事物要维系自己的存在,就必须使自己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因为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才能稳定地发展自己。而一旦失去这种平衡,便会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生存和发展必将受到威胁。”
他说: “一个人倘若争取事业的成功,必须懂得宽容大度。极端的境地,使人丧失理智,失去对事物的冷静思考,往往使人滑人荒唐的失败的泥坑。”
“早在几千年之前,孑L子就提倡像曾参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说,
“人这一生啊,不可能至善至美,但倘若你能时时反省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接近真理,那便是人生的幸福境地。” 在科研事业中,他倡导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崇尚人才的优化组合。他说: “我国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魏公子列传》,完全可以当做一部人才学,而且,其中阐述的某些观念还是很超前的。 “司马迁笔下的魏公子,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因此来投奔他的人很多。他主张,人无论贵贱、尊卑、贫富,也无论长幼,只要有本事,就可以为同一事业去共同奋斗。他将看大门的、杀猪的与豪富共同组成一个无坚不摧的战斗群体。
“魏公子特别看中政绩,不看官衔。诸如,侯赢,小吏也;朱亥,布衣也。可以说,他们都无显赫的地位可言,可是他们出的点子就是管用,事情在他们手下能够办成功,这就是人才。
“我很赞同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中阐述的观点,我不大赞同当前流行的‘说你中时,不中也中;说你不中时,中也不中’的用人格言。在我看来,你有科研成果,你有业绩,便是中;否则,便是不中。”
袁隆平的得力助手罗孝和说: “袁先生在科研事业中,没有门户之见,从来都是搞‘五湖四海’,我便是他搞‘五湖四海’ 的受益者之一。” 袁隆平每当提到罗孝和,更是赞不绝口。他称赞罗孝和在科研中态度谦虚,是有大智慧的人。 他说,小智慧是狂傲的,而大智慧却是谦逊的。所以,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应是谦虚的,不应该是狂妄傲慢的。要干成一番事业,需要极清醒的头脑、极坚韧的自制力和极淡泊的心境。
罗孝和原是一位农家子弟,从播种、插秧、中耕、施肥到收回盘中的稻米,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他都随父亲干过。所以,他对水稻的感情异常深厚,说起水稻来,他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罗孝和从不小看碗中那白灿灿的米粒,他以为那是父辈的辛勤汗水凝成的,那里包含着父辈从耕作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近乎相濡以沫的感情。所以,罗孝和在培育杂交水稻的科研事业中,总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
早在20世纪70年代,罗孝和培育“三超稻”时,只增产稻草不增产稻谷的经历,在他内心深处如同经历了一场地震。他横下一条心,重新更换组合。他压缩“二九南A”不育系,扩大
“’V20A”、“珍汕97A”;恢复系则用“LR26'’代替“LR24”
和“LR66l”,从而培育出了“威优6号”和“汕优6号”。经过更换组合以后培育出来的这两个新品种,抗性好、生育期短,优势非常明显,很快被湘北湖区稻农认可,并在那里稳固地扎了根,最早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组合。
与此同时,罗孝和还协助袁隆平育成粳稻不育系“黎明”,给辽宁配出粳稻杂交组合“黎优57”,80年代种植面积数百万亩,这一成果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981年,籼型杂交稻获
“国家特等发明奖”。 80年代,罗孝和协助袁隆平进行水稻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两系法杂交稻是袁隆平与罗孝和首创,与三系法杂交稻相比,具有配组自由、种子生产程序简化、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但技术难度很大。这项研究于1987年被列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全国10多个省区在海南岛南红育种基地协作攻关。在艰难的开创工作中,罗孝和是袁隆平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他时常是24小时守候在稻田中,观察稻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这期间,他曾突然接到家中的急电:
父病危,速归。 留还是归?思想斗争十分激烈。 袁隆平和诸多同事倾向他归,而他自己却坚持留了下来,继续他的科学试验。 几天以后,他接到了家中第二封电报: 父病逝。 罗孝和放下电文,泪水挂满双颊。他给家中发去一纸电文: 待我试验成功,家祭慈父,以忠报孝。 这天夜间,罗孝和怀着悲痛的心情,身披月光向海边走去。海边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蒿草。他看到海南的蒿草,便想起家乡山坡上、田埂里、道路两旁生长着的蒿草,它们年年月月生长繁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初夏季节,父亲总是割下许多蒿草,晒干后,编成草绳,在夏季的夜晚,点燃草绳,驱赶蚊蝇。
在他的家乡有许多种蒿草,大多以气味命名。例如香蒿,顾名思义,香蒿的叶子发出浓浓的香味。他家的墙角里,父亲种植了几株高大的香蒿,每当夏天的夜晚,在庭院里乘凉时,他坐在父亲身边,觉得吸入鼻腔、渗入胸怀的都是浓浓的香蒿的味道,真是畅快极了,充满了温馨的天伦之乐。
苦艾蒿是一味中药,有清凉解暑的功效。每年端午节,慈祥的父亲采来大把大把的苦艾,插在门框上,等到苦艾晒干,父亲又精心地把干艾收起来。待阴历除夕,老人家把苦艾叶放进木盆里,冲一盆热水,要儿子洗澡,说是可以洗去一年的尘垢,保佑来年不生病。
罗孝和的父亲虽然读书不多,但豁达大度。他老人家说过,
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可贵,是以奉献为标志的;一个人是否被人尊重,是以能不能对他人有所贡献为前提的。正如水稻的生长,其根系向地下延伸,吸取营养,是为了稻株向上生长,而后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结出稻谷。结实的株苗,是有益于人类而受人类尊重的;而那些疯长的稗草则是被人们鄙视而加以铲除的。所以,一个人在获取生活必需品之际,养成大公无私为他人做贡献的品格,是可贵的……
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老父亲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地在罗孝和的耳边回响。他眼含热泪向着咆哮的大海,向着朗朗的明月,深深地鞠躬,愿父亲那纯洁高尚的灵魂,升向苍穹,融入大海!
罗孝和终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育成全国第一个实用的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它具有优质、多抗、高配合力、广亲和的特性。“培矮64s”的诞生,打破了粳型两用核不育系的地区局限性,改变了当年籼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不稳的艰难局面,“培矮64S”的育成为籼型两系杂交稻的育成和优势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两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不久,“培矮64S”被全国十多个省(区)用来配制强优组合,并成为全国应用面积最大的两用核不育系。 袁隆平不愧为伯乐,当他自己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热诚地推荐罗孝和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袁隆平在呈报表上为罗孝和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
罗孝和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奋战了30年,为杂交水稻 特别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成应用建立了卓著的功绩,是籼 型三系杂交稻的重要功臣,杂粳稻的开拓者之一,两系杂交 稻的功勋干将…… 由于袁隆平的鼎.力举荐,2002年2 月1日,罗孝和光荣地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如愿以偿地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然,这是后话。 袁隆平总是豁达宽厚地与他的助手们相处。他把自己比做一条鱼,把他的助手们比做水。鱼是离不开水的,只有水域宽广,鱼才可以在水里自由游弋。
袁隆平的另一位得力助手尹华奇,于20世纪80年代被美国得克萨斯州聘为杂交水稻顾问。由于尹华奇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美国当局曾有意将这位风华正茂的科学家留在美国。袁隆平听说后,风趣地说:
“鱼儿离不开水。倘若肥水流向外人田,我这条鱼就快变成泥鳅了。” 袁隆平借访美之机,热诚地将他的大弟子尹华奇重新召回到他的麾下。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早籼稻米质差的问题人所共知,由来已久。填饱肚子就心满意足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如今人们渴望提高生活质量,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所以,提高早籼稻米的质量已迫在眉睫。具有远见卓识的袁隆平及时捕捉到了这一信息,故将他的得力弟子尹华奇从美国及时召回,为他立项,专攻早稻米质改良。
尹华奇终于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他通过两系法,用美国的爪哇稻与核不育系配组,培育成了高产、优质的两系法早籼稻新组合“香两优68”,在湖南进行大规模种植示范,获得大面积的丰收。为此,全国“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在湖南召开。会议组织南方稻区各省区的代表和专家参观了湖南长沙至岳阳10多个乡镇10多万亩两系法杂交早稻示范现场后,都感到精神振奋,为走出早稻米质差的困境增强了信心。专家们在长沙县黄兴镇新冲子村看到农民刘忠武播种的1.7亩‘‘香两优
68”,每亩有2.6万株基本苗,经过测算,预计亩产可达524公斤。我国湖南两系法杂交优质早稻10多万亩连片种植,长势喜人,这项技术基本成熟,可以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为解决我国南方早籼稻大量积压问题带来了希望。
袁隆平慧眼识珠,善于开掘每位助手的潜能,所以能够获取如此辉煌的成果。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前任党总支副书记谢长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汶样写道: 名师出高徒。在导师袁隆平的培养下,湖南杂交水稻研 究中心、安江农校以及海南育种基地,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一 定理论水平和丰富育种经验的技术力量,成为“绿色王国” 中的一群新星。在导师袁隆平的指导下,李必湖25岁的助 手邓华凤,于1987年在安江农校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发现 了神奇的光敏不育株,现已育成安农S-1光敏不育系。这 一新成果,使中国的杂交稻研究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 正是袁隆平长期坚持育种又育人的必然结果。 通过杂交稻的育种实践,培育了一批叉一批人才。这一 批批人才的涌现,又促进了杂交稻的育种科研。为实现袁隆 平杂交稻育种的新战略设想,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是一个崭新的产业,这个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杂交水稻专业知识,包括育种、繁殖、制种、栽培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为推广杂交稻而产生的全国各级种子公司及行政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中的高级管理人才。现在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就拥有高、中级科技人员81名,其中院士1名,研究员8名,副研究员34名,助理研究员38名,客座研究员、教授9名。袁隆平还亲自带出了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以袁隆平所在单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持单位的全国协作网所拥有的高级技术骨干就更多。从两系杂交稻突破阶段列入“863”计划以来,全国共有23个协作单位,荟萃了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的技术精华,它们协同攻关,既成就了杂交水稻事业的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也造就了成千上万的高级育种、繁殖、制种、栽培、基础理论研究乃至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高科技领域的专家团队。
袁隆平作为一个成功的登攀者,我们看到了留在他身后的~串串闪光的脚印,我们也看到了从那峰峦上升腾起来的璀璨的群星。诸如罗孝和、尹华奇、李必湖、邓华凤等,他们与袁隆平一样,曾经是一个个凡人,但是,他们在袁隆平的带动下,终于不同凡响,成为嵌镶在太空中的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