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粟裕战争回忆录 > |
第十一章 苏中战役后的华中战局和宿北战役(6) |
|
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 有一位同志问我,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为什么不那么出名? 我的回答是,那是被其他更大的战役挡着了,其实这两仗是很重要的,打得很出色的。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与山东野战军会师苏北,初期作战告一段落,战场由前部转入纵深,这可以说是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开端。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这一转折的标志,鲁南战役是宿北战役的继续。从宿北战役开始到鲁南战役结束,经过一个月零五天,我们胜利地实现了我军的战略意图。以后进行的莱芜等战役则是它们的发展。 这里,我对“转折”这个概念作一点说明。人们往往注意战争全局性的转折,例如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却不大注意一个战区和一个战役的转折。关于战役转折点问题,我在《豫东之战》一文中说过,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我要着重说明的是,在战争全局的转折和战役的转折这两个高低不同层次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层次,就是战区的转折。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全国性的战争中,必须划定几个战区,拿华东战区来说,人口、面积相当一个中等国家,华东我军兵力也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战时兵力,在中央的总的战略方针下,有相对独立自主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战区内,依据敌我双方的变化,又形成若干段落。在这一个段落与下一个段落之间,形成了战区的转折。这时,战争的许多方面,如作战对象、作战地域、作战规模、作战方法会发生变化,各方面的关系表现得错综复杂。作为一个战区的指挥员,要注重各个段落之间的转折,这是在战区指挥上,最不容易掌握的时节。 我为什么说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呢? 第一,华中野战军主力已撤离苏中战场,随着战局的发展,还可能再撤出苏北(军委已向我们提出入鲁作战的问题)。这样,整个华中将处于敌后,华中将以游击战和部分的运动战来配合正面战场。这是一个大变化。我们要充分估计到这个变化对土气、民心所产生的影响,打一个大胜仗,以利于转好思想弯子。 第二,我军撤出两淮后,华中野战军主力到达苏北,山东野战军也从运河线上撤到运河以东的苏北地区。两军会师,这就改变了过去各自在淮北、苏中作战这一情况,两军由战略上的配合,转变为集中在一起进行战役上的协同。两支野战军领导机构,也合并为一个。两军会合后在哪里作战,设想过三个方案,一是消灭自运河线东犯之敌以后,兵出运河以西淮北地区;二是北撤山东,消灭鲁南之敌;三是山野回鲁南应敌,华(中)野留淮海区作战。以后决定了先在苏北淮海地区打一仗后再看,并且具体选择了在宿北地区打一仗。这一选择是否正确,需待实践检验。 第三,这次作战是两支野战军会师后在战役上初次协同作战,这也是一种初战。这仗打胜了,兄弟部队之间就产生了彼此的信任,两支野战军合并后的新的领导机构和所属部队也就产少了上下之间彼此信任。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相反,如果这一仗我们被打败了,上下之间和兄弟部队之间就容易相互埋怨,就要化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弥补过来。“慎重初战”的道理也适合宿北战役。因此军委、毛挥东同志来电严令我们:“只许打胜,不许打败”。这次战役胜利,对以后作战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第四,还行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问题。继淮南、淮北被敌人占领以后,华中首府两淮又失守,敌人对我们形成半圆形包围的态势,敌人兵力又处于很大优势,蒋家王朝的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十一师也调到苏北战场上来了,我们处于被动状态。毛泽东同志说过:“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这次战役将决定我们能否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将战役的主动权夺取到手中。 第五,从学习大规模歼灭战角度来说,华东战场从前沿逐步转入纵深,正面战线逐步收缩,兵力也随之集中,歼灭战的规模将逐步扩大,中央、军委要求我们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这需要积累经验。苏中战役歼敌五万余人是七仗的总和,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如黄路一仗,也仅歼敌两个半旅,一万七千余人。宿北战役比如黄路这一仗规模大得多,这一仗打胜了,就可以成为两支野战军集中后战役规模越来越大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为歼敌由小到大的一块中间阶石,踏上了这块阶石,再上一步去路更高的阶石,就比较好办了。 以上各点都说明了在华东战区转折时期,宿北战役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我以为这是在评论宿北战役和华东战局时应予重视的。 |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