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张丽玲只是觉得当年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在当年做起来,不能让它跨年度。其实她去见横山隆晴的时侯横山隆晴曾经不无嘲弄地要借她一台小型数字摄像机,让她自己拍,那时日本正好刚出了一种小型数字摄像机,拍摄效果不错,可以在电视台播出的,却被张丽玲当场顶了回去:“我不会用这么一个小小的摄像机去面对我的拍摄对象,那对人家不尊重,太失礼。”横山隆晴一愣,心说一个要饭的要挑肥拣瘦,求别人的时候还要求第一的,最好的,这小女子真是一个怪人,至少与日本的女子不一样。后来横山隆晴对这事一直心有所愧:“12月,张丽玲写好了拍摄计划书。拿到我这儿给我看,向我借摄像机。我拿出一台最新型的SONY数码摄像机给她看,说这种摄像机是拍摄电视节目用的,完全可以,一台三十五六万日元,有这么一台就够用。她说,你别骗我了,你真是太过分了。我告诉她,真的可以。后来,年终奖金发下来的时候,她自己跑到商店去,花了三十六万日元买了一台。她不知道怎么用,就边向人请教,边自己拍。圣诞节的时候,她跑到原宿(年轻人聚集的街区)去拍……后来,我看了她拍的数码摄像,的确艺术感觉很好,画面非常漂亮,构图也十分精彩,完全看不出是刚刚接触摄像的新手。” 张丽玲总觉得拍摄纪录片的事情不能瞒着大仓,她就先给桥爪课长说了,桥爪一开始并没当回事,后来张丽玲自己买了摄像机,要去拍摄了,桥瓜还跟着去看。如今说起来,桥爪还对张丽玲拍摄时的表现赞不绝口:“后来我得知她有自己想干的事:拍纪录片。白天干公司的事,晚上和周末用于拍摄。她买了一台数码摄像机,告诉我要到原宿去拍,邀了好几个公司的人,我也跟去看了。那算是热身吧。她穿了一身与公司上班完全不一样的便装,带了可以露出指头的一双手套,完全不亚于专业人员。后来大家回去之后,她还一个人留下来拍。那种热情劲儿是不多见的。” 在张丽玲折腾的时候,张焕琦也没闲着。因为资金和摄像机的困难,张焕琦一度要放弃,可是最终割舍不下,还是咬着牙干,四处寻找机会。他曾回到国内寻找援助,他的母校北京广播学院,答应可以出一台摄像机,免费让他们使用两年,还可以出两个摄像师。他把这个消息带回日本跟张丽玲和横山隆晴商量,问题太多,首先国内的机器是PAL制的,日本是NTSC制,不吻合,一旦机器出点问题,修理起来非常麻烦,跟买一台也差不了多少;其次养着两个摄像师,工资怎么发? 住在哪里?都是可题。行不通,只好放弃了。 虽然困难重重,张丽玲一点也不灰心。自从那次W出事后,张丽玲的信念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她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奇迹肯定会出现,而且她凭直觉,横山隆晴肯定会加入她的行列,肯定会支持她,而她也只有获得横山隆晴和富士电视台的支持才可能把事情做成。于是她一边耐心等待着横山隆晴的态度,一边开始用火一样的热情去寻找和劝说拍摄对象,让每一个中国留学生接受她的采访。 张丽玲再次找到《留学生新闻》的主编赵海成,从他那里搞至厂许多人的联系方式,一个一个去接洽。后来在《我们的留学生活》中独立成集的丁尚彪就是在《留学生新闻》中找到的线索。参加当年北海道大逃亡的下尚彪给馆学生新闻》写了一篇题为《北海道大逃亡》的稿子,张丽玲看到了,顺藤摸瓜,找到了“黑人”丁尚彪,于是就有了那集感天动地的《家在我心中》。 赵海成也被张丽玲的这种热情所感动,改变了当初的态度,陪着张丽玲一同去找人。每见一个人,张丽玲都要说同样的话:拍这部片子的意义,拍这部片子的可能,拍这部片子的代价,拍这部片子的结果…… 赵海成曾说:“你一直无止境地这样说同样的话,太辛苦了,不如用一部录音机把你要说的话录下来,去见人时放给他们听,那样你还可以省点力气。”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