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二十七天的荒淫,成了他一生中唯一的皇帝经历。 ●一个和无赖抱团打滚的人,登上了盘龙金椅。 ●空有大贵之相的皇后,死在了女医的手中。 ●长久的禁欲,父皇的旨意,使他不得不对这具美丽的胴体表现出高度的热情。 眼看着太子刘奭成天没精打采,一天天瘦了下去,他老爸刘询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算是什么事情嘛!为了一个女人,萎靡不振,还弄出一场病来,他这个太子到底还想不想干了?” 刘询真有点生气了,本来,他就瞧不上刘奭那副优柔寡断的样子,比较起来,他更喜欢他和张捷好生的儿子淮阳王刘钦。刘钦虽然比刘奭小几岁,但生得却是威仪赫赫,颇有帝王之相。刘钦的理政观点也和刘询高度一致,都是讲究以严峻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和刘奭的尊崇仁道、以德治天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钦人也精明能干,办事作风果断泼辣,很得刘询的赏识。刘询曾经当着刘奭和群臣的面,感慨万分地称赞刘钦,说他“真是我的儿子呀!”言下之意,刘奭倒有点变种的疑问呢!有一度,刘询还真的动过念头,想把淮阳王刘钦立为太子,同时把张婕好立为皇后。只不过由于刘奭虽然柔仁好儒,却没犯过什么方向性、原则性的错误,废了他,恐怕遭到群臣的非议,这才作罢。 其实,刘询之所以没有废刘奭而立刘钦,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刘询一直怀念着刘奭的生母许皇后。 刘询并不是顺理成章、平平安安地登上皇帝宝座的。前面我们提到过,汉武帝时曾经闹过一场莫名其妙的“巫蛊之祸”,这场实质上的权力斗争,造成了武帝的儿子戾太子刘据那一支脉的几乎绝根。刘据的生母卫皇后、妻子史良娣、儿子史皇孙等三男一女,史皇孙的妻妾等,都和刘据一勺烩了。就中唯独留下了一个人,那就是汉武帝刘彻的皇曾孙、刘据的孙子、史皇孙的儿子——刘询。 刘询当时才是个褪褓中的小娃娃,虽然幸得活命,却仍然被收系在了专门审理诸侯国案件的郡邸狱中,听候发落。 当时郡邸狱的长官叫做丙吉,这是个心地仁厚的长者,他见刘询不过是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却因为戾太子的案件受了牵连,心中很是不忍,就挑了几个谨慎厚道的女犯人,好好照料这个可怜的皇曾孙,还给他换了一个幽静宽敞的地方。丙吉虽然奉武帝圣旨审理巫蛊一案,对这桩“冤假错案”却采取了敷衍了事、能拖就拖的消极态度,好几年都没审出个子午卯酉来。相反,刘询倒在他的关照下,一天天长大了。 有一次,武帝刘彻又有病了,按照他晚年的习惯,只要一有病,准得往政治方面去找原因,看看又是什么人在暗中做手脚。于是,那一帮惯于看皇帝眼色行事,善于拍天下第一马屁的东西又有机会展示才华了,他们调查来调查去,没有发现什么骇人听闻的新动向,就又打起了在押犯的主意,向武帝报告说,长安监狱里面有天子气,而这就是您老人家的病根儿所在。武帝也是老糊涂了,就派遣了不少使者,分头到长安城各所监狱里去,凡是在押犯,不论罪名轻重,一概杀头,以断绝那股“天子气”。奉命到郡邸狱行动的是内谒者令郭攘,这家伙怀揣圣旨、腰挂宝剑,一心一意想出色完成任务,半夜三更加班工作,谁知夜色中的郡邸狱大门却对他紧闭着,丙吉硬是不让他进去。隔着监狱的大铁门,丙吉还振振有词: “你不就是冲着皇曾孙来的么?皇曾孙,没错,倒是在我这儿关着呢。可你要想杀他,那就没门儿了。我告诉你,就是普通的平头百姓,没有罪名也别想杀他,更何况是皇帝的嫡亲骨肉重孙子!” 整整相持了一个晚上,郭禳到了儿也没能进得去郡邸狱的门。这个被人割去了男人根本,因而心理变态的内谒者令,气得浑身发抖,用他那女人般尖细的嗓子,搁下几句硬话: “好你个老不死的丙吉,你敢抗旨不遵,当心你的脑袋!” 这可不是几句找面子的场面话,郭攘当真到武帝面前,恶狠狠地告了丙吉一个刁状。 他原本以为武帝一定会大发雷霆,给丙吉一个严厉的处分,说不定真会要了丙吉的脑袋,给他这条忠实走狗出一口恶气。 没想到武帝沉吟片刻,点了点那颗毕竟充满着一代英主的睿智的龙头: “丙吉的话有道理,朕险些又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这是老天爷的意思呀!” 这位英主,终于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大赦天下。 刘询的性命,就这样又一次被丙吉保住了。丙吉亲自把遇赦的刘询用车送到刘询的奶奶史良娣的家里,由已故史良娣的家人们抚养。到后来,武帝又命人把刘询接到皇后居住的掖庭。掖庭令(宫中官名)张贺也是个好心人,曾经服侍过刘询的爷爷戾太子刘据,如今一见故主遗孤,自然尽心奉养,用自己的傣禄,资助刘询念书。 正是在掖庭期间,刘询娶了他的第一个妻子。 张贺本来打算把自己的孙女嫁给刘询的,跟兄弟有将军张安世一商量,正在辅佐年轻的新皇帝昭帝刘弗陵的张安世大不赞成: “大哥您傻不傻?都说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呢!那小子是戾太子的后人,这辈子能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穿衣吃饭,就算不错了,您干嘛要把孙女许配给他?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张贺想想也对,这事儿就此作罢。可是看着刘询一天天长大,就冲着故主戾太子的面子,也该给他张罗一门婚事才是呀?自己的孙女不行,干脆寻觅别人家的女孩子吧!找来找去,找到自己的下属许广汉,把这门亲事照顾他吧。 许广汉和张贺一样,也是个宦者,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太监”。也许您要问,太监不是都没那话儿吗?怎么还有孙女、女儿许给刘询呢?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原由,且听我慢慢道来: 西汉时候宦者的地位很低,大部分是由犯了死罪的人充当。根据当时的刑律,那些死罪的犯人,如果自愿,可以用宫刑来代替死刑。所谓宫刑,就是阉割男子的生殖器,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残酷刑罚,受刑者在被处官刑之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为苟全性命,必须呆在像养蚕用的那种保温条件较好的小黑屋里,不见风光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所以,古书上有时又把宫刑叫做“蚕室”,受宫刑叫做“下蚕室”。至于官刑究竟怎样实施,是只割去男子的睾丸,还是只割去他们的阴茎,或者两者无一幸免,这就不见干正史记载了,只能从零星的文献中窥见点滴。据分析,应该是全部割掉,因为历代常有一些太监阉割不净而夤缘入宫,像明代的魏忠贤,就是因为自己施行阉割术,方法不对,割得不彻底,结果成了孽根尚存的假太监,入宫后才会时有性冲动和不完全的勃起,闹出了和朱由校的奶妈客氏发生暧昧关系、秽乱宫闹的丑事。不过在清代也有不采取阉割方法而净身的,这一般是以幼年男童为对象。据已故京剧大师齐如山先生介绍,男童出生不久,抱入宫中,由阉官用拇指搓磨童子睾丸,起初力量不大,渐渐指力加重,一直到童子痛楚啼哭为止。如此每日三次,经年不辍,睾九随之萎缩,长年如此,即使人已长大,睾丸却已被消化吸收,性能力自然也就丧失了,或者说根本就不曾有过更为贴切。这种破坏童子睾丸而达到净身目的的办法,表面上看似乎“科学”一些,也“人道”一些,但这些都是政治上的专制、道德上的野蛮和科学技术上的耻辱。 西汉时大概还没有发明那种破坏童子睾丸的方法,而且即使发明了,对已经成年的死罪犯人也不适用,因此还是施用手术法。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刑受害者,就是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名言的那位伟大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先生了。他在受宫刑之后,壮志不衰,发愤著书,才有了那一百三十篇《史记》流传千古,也使他这“刑余之人”流芳百世。至于其他的受刑者,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他们大多由于失去了性能力,而被送入内宫,成为一种“中性”的、供人役使的奴隶,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太监”。严格说起来,“太监”一词最初并不是阉人的代名词。“太监”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唐高宗龙朔元年,即公元661年,当时的皇帝李治曾经搞过一次宫廷办事机构的小小的“改革”,下诏把掌管皇家车辇、服饰的殿中省政称为中御府,把国子、少府、军器、将作、都水五监的一、二把手改称为“太监”、“少监”。太监的称谓正式宣告诞生。不过,这时的“太监”,并不一定都是由阉人充任。到了明代,才出现了宦官机构二十四衙门中的十二监,即: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这十二监的长官,才是真正的“太监”,都必须是被阉割过的男子,后来,人们把那些并不担任“太监”的宦官,也叫做“太监”,不过是一种“尊称”而已,就好像把并不担任“将军”职务的军校尊称为“将军”一样。 许广汉和张贺,都是因为犯了死罪而用宫刑代死的,在受宫之前,那话儿曾发生过作用,这样一说,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西汉的宦者还会有儿女了。许广汉年轻时在昌邑王刘贺的手下当过负责侍从职务的郎官。这个“郎”,是当时年轻人跻身上流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梯,一般的大官,都是从郎这一级慢慢提拔起来的。可惜许广汉刚踏上这个阶梯,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从此失去了青云直上的机会。事情的起因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一个马鞍子。有一次,他跟随汉武帝去往甘泉宫,恰好他的坐骑没有鞍子,急中生智,就顺手拿了别的郎官的马鞍子来用。结果自然是被告发,而且被议定为“随皇帝出行而犯盗窃罪”,按律当斩。壮志凌云的许广汉当然不愿就此结束性命,好在还有一条以官代死的路好走,在“性”与“命”之间,他很理智地选择了后者。咋呼一刀下去,斩断尘缘、割去孽根,许广汉成了“了”无牵挂的人。在蚕室熬过一百天,出来当了个掌管宦官事务的小官“宦者丞”,谁知好运不长,这位老兄再一次犯了错误:有一次左将军上官桀谋反,许广汉奉命搜查他的罪证,在上官桀府邸中一间不起眼的偏房里,他看见了同样不起眼的东西——几千根绳索。这明明是一次绝好的将功折罪的机会,可惜又被他错过了,他根本没细想,上官桀又不是开绳麻商店的,要这么多绳子干什么?就是上吊,有一根也就够了。等到第二批搜查人员向上司汇报,说那些绳子就是上宫桀谋反的铁证,是用来捆绑忠于皇帝的大臣的,这时候,许广汉才跳着脚地骂自己笨蛋,那话儿没了,难道连眼珠子也没了么?下过蚕室,难道联想能力也随着性能力一起被阉掉了么? 于是又被论罪,被贬为在掖庭看管罪犯的小吏——“暴室啬夫”。许广汉也够窝囊的了,错误是越来越多,官却是越当越小,连身上的零碎也是越混越少了。 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的时候,张贺找上门来了。 “许老弟,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量商量。” 张贺是许广汉的顶头上司,如今亲自登门造访,说话又这么客气,弄得许广汉受宠若惊,忙不迭地让座,敬茶,还把女儿许平君叫出来: “快,叫大爷。” “不用不用。” 张贺笑眯眯地看着丰韵初具的许平君,点头称赞: “这丫头就是平君?今年有十六了吧?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呀!” 许广汉叹口气: “您还夸她呢!这丫头命太硬,这不,前些日子刚跟内者令欧侯家订了亲,正说要送过门去,我那贤婿就驾鹤西游了。” “我正要跟你说这件事呢!”张贺正好接过话头,“走,上我那儿去,咱哥儿俩边喝边聊。” 到了张家,推杯换盏先喝了一气,张贺是欲擒故纵,闭口不谈正事,山南海北地胡侃,倒是许广汉沉不住气了: “张大人,您唤卑职前来,不是要商量事情吗?怎么……” “许老弟,稍安勿躁,这就说到正题了。刚才在你家,听你说起令爱平君许嫁欧侯家,欧侯的儿子未及迎娶就一命呜呼,这件事不知老弟你怎么看?” “这………实不相瞒,卑职和拙荆都认为此女命硬,天生克夫,正商量着找一座尼姑庵,送小女出家呢。” “不可不可!千万不可!”张贺连忙打断了许广汉的话,“老弟啊!你太糊涂了!令爱之所以未过门而丧夫,不是她的命硬,而是欧侯之子命薄,无福消受令爱这大贵之人!” “当时曾有一位卜者,也是这样说的。”许广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说小女的相貌奇特,是大贵之相。” “卜者之言不虚!刚才我也试为令爱相过一面,令爱面如满月,气清色秀,神采射人,此乃朝霞之面,相书有云:‘面有神光射人目,男贵公侯公贵后’。令爱果然是大贵之相,大贵之相!” “大人不要取笑卑职了,说什么男贵公侯女贵后,您看我们许家,从我这儿起,就屡遭华盖遮顶的霉运,沦落为刑余之人,一辈子也别想出头了!一败涂地的许家,又有哪位贵胄豪门肯来下顾呢?” “有!有!”张贺一拍大腿,身子也向许广汉凑了凑: “在这掖庭之中,就有这样一位贵胄公子!” “谁?”许广汉的两眼也放出光来。 “皇曾孙,刘病己!” 刘病己就是刘询当皇帝之前的名字,后来他继承昭帝刘弗陵,登上大宝,认为病己这个名字不雅,才改名为刘询。 “他?”一听说是刘病己,许广汉的满心希望顿时破灭:“他不过是废太子的遗孙,一个被人遗忘了的旁枝,能有多大出息?” “话不能这么说,老弟。刘病己虽说只是废太子的遗孙,可他毕竟是已故孝武皇帝的嫡亲曾孙,和当今天子(昭帝刘弗陵)也算是堂祖孙,血缘关系很近呢!当初,如果不是那场巫蛊之祸,说不定他会因为是废太子的皇孙而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呢!” 说到这里,张贺觉得自己有些失言,似乎对当今天子刘弗陵大为不敬,连忙往自己嘴上抽了两巴掌: “打嘴!胡说八道些什么!打,该打!” 打完了,又觉得受了委屈,补偿似地塞了一块肉进去,一边嚼,一边含混不清地继续开导许广汉: “可是话又说回来,不管谁当皇帝,病己总是刘家的金枝玉叶,别看他现在倒霉,将来准有出头之日,封王也许谈不上,可至少得给个关内侯干干吧?” 许广汉似乎明白了张贺的用意: “张大人的意思,小女的所谓‘大贵’,敢情就着落在病己皇曾孙的身上?” “没错!怎么样,我出面给你们两家说合说合?” “这………还是回去先跟拙荆商议商议,再给大人回话如何?” “嗐!跟她商量什么?许家还不是你说了算!” “大人有所不知,卑职一向很尊重妇女意见的………” “气管炎?老弟!你还怕什么老婆?像我们这种刑余之身,有老婆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不过,回去商量商量也好,走个形式就行,她要敢不同意,你把她休了!” “是是,就依大人………” “别再叫我什么大人了,老弟,我还不是捧你,你要真听老哥的,做成了这头亲事,将来指不定谁管谁叫大人呢!” 再干了杯中酒,许广汉悠悠忽忽地回了家。果然,老婆对这头亲事根本否决,以她的意思,刘病己哪能算是什么贵胄公子?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我女儿一朵鲜花,怎么能插在这堆牛粪上? 许广汉也是酒壮惊人胆,装腔作势用离婚相威胁,好歹镇住了老婆,第二天就把胜利消息报告给了张贺。没过几天,刘病己就喜从天降地搂着娇滴滴粉团团白嫩嫩香喷喷的许平君,当上了新郎官。 许平君嫁给刘病己之后,小两口恩恩爱爱,很是鱼水和谐,时间也抓得很紧,刚一年就制造出了爱情的结晶,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刘奭。可能真是由于许平君有大贵之相,小两口还沉浸在新婚得子的幸福之中,就又传来喜讯:皇帝刘弗陵驾崩了,溢为昭帝。 对于刘病己来说,昭帝的驾崩,千真万确是天大的喜讯,因为昭帝死时较为年轻,后宫那些皇后嫔妃,虽说人才济济,可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没有一个为昭帝生产出可以继承大统的嫡亲皇子来。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准备从已故皇帝的支子孙中择优录取,选一位品学兼优的来坐龙台。 第一人选是昌邑王刘贺,许广汉用男人根本换取那个昂贵的马鞍子时,就是在他手下当的郎官。刘贺是武帝刘彻的孙子,论辈份是昭帝的侄儿,正宜继承昭帝的未尽事业。不过太后和朝臣们对他的品行不太放心,决定先考验考验,再行定夺。于是派出了一大堆文武要员,包括当时已升任光禄大夫的丙吉在内,火速赶往昌邑,以主持先帝丧礼的名义,征昌邑王刘贺进京。刘贺当然明白朝廷的用意,主持丧礼的下一步就是登极坐殿,根据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则,把昌邑王府的全班人马尽数携带上路。浩浩荡荡,开奔京师。路上据说光侍从们的马就累死了不少,“相望于道”。刘贺既知皇帝宝座非他莫属,就提前行使起皇帝的权威来。一路上作威作祸,在济阳向当地行政长官索要“长呜鸡”,离开济阳后又购买“积竹杖”,到了湖县,更命王府的家奴征寻民间美女,用衣车载了带往京师以备享用。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广明东都门,郎中令龚遂提醒刘贺: “王爷,这儿是长安的外城东门,按照规矩,奔丧应该‘望见国都哭’,您应该痛哭。” 刘贺本来就没什么悲伤的,马上就要当皇帝了,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 “我嗓子疼,不能哭。” 车驾又到了长安的内城门,龚遂再次提醒: “这回是真正的国都了,您好歹哭两声。” “内城外城还不是一样?我的嗓子也还是一样疼,哭不了。” 其实刘贺想的是,太后远在宫里,我这么早就哭,岂不是浪费感情? 到了未央宫东阙门外,龚遂第三次提醒: “大王您看,您的行帐就在未央宫东阙外驰道北边,从这儿下车步行也没有几步路,您应当下车,冲着阈门西向跪下,哭到充分表露心中的哀痛为止。这就是‘礼’所说的‘哭帐’。” 这次刘贺不敢再说嗓子疼了,因为太后就在未央宫里,哭得不好,皇帝的宝座就飞了,于是点点头,下了车。 一场痛哭,果然中规中矩,天地为之变色,阴云中,竟也洒下几丝雨来。 太后在未央宫里听到刘贺那呼天吁地的杨哭,惨然点头: “这孩子果然尽孝,就把皇帝玺缓给了他吧!” 刘贺平空得了皇帝宝座,未免有点得意忘形,皇帝玺绶还没悟热,就大张旗鼓搞起腐化来了。他把后宫里昭帝留下的那些嫔妃,挑年轻貌美的进行接收,全不顾自己“热丧在身”,也不念她们和自己是婶婶与侄儿的关系,二十七天的时间里,夕夕温柔、夜夜风流,很有点要替昭帝补施雨露、代偿欠债的雄心大志呢! 但他忽视了一点,他以支子孙的身份继承皇位,本该遵循“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古训,是真是假先干点什么正经事,把基础打牢再说,只要皇帝的位子坐稳了,要搞歪的邪的还不由着性子来?可他偏偏急不可耐,过早地贪恋花天酒地,忘掉了自己这时正如众矢之的,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呢! 于是,二十七天的荒淫,就成了刘贺一生中唯一的“皇帝”经历,也成了他被废之后的永久回忆。 刘贺被废,朝廷开始了第二轮新皇遴选。这次从武帝的孙子辈向下找,一直找到了曾孙辈。而武帝曾孙中,最有帝王气象的就是病己了。所谓“矮子里面拨将军”,刘病己正是这样的“将军”;又所谓“山中无虎猴称王”,刘病己就是称王的猴子了。 刘病己自从和许平君成亲之后,仍然不改他的一贯作风,每天斗鸡走马,史书上为尊者讳,说他“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这“亦喜游侠”四个字,是班固老先生绞尽脑汁琢磨出来的,其实就是喜欢和一帮市井无赖搅和在一起,打打群架什么的。他曾经因为跟无赖打架闹事,被人家扔到了做盐用的卤池里,搞得狼狈不堪。这就是《汉书·宣帝本纪》中所载的“尝困于莲勺卤中”七个字的来历。他也曾经闲极无聊,每天在本朝几位先帝的陵寝所在县治游逛,足迹遍及长安附近的三辅即京兆尹、左冯诩、有扶风管辖的地区,并因此而充分了解了“阎里奸邪、吏治得失”,对于他后来的治理天下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刘病己本来并未奢望能够登上宝座,否则他就会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亲君子而远小人”了,也不会委屈求全地和一个阉人的女儿成亲了。不过这一点他倒真应该庆幸,因为这个阉人的女儿的确不错,不光能在闺房之乐方面为他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而且对他的落魄潦倒也毫不在意,真正和他共患难、同卑贱。 也正是由于许平君的种种好处,使得她在刘病己变成刘询、那个曾经被困卤池的无赖小子变成大汉天子之后,仍然能紧紧抓住这个贫儿乍富的男人的心,让他为她颠倒为她狂。刘询当上皇帝之后,许平君被封为仅次于皇后的捷好,而皇后的位子仍然虚席以待。 当时把持朝政的一位重臣,大将军霍光,很有意思把自己的小女儿立为皇后,群臣考虑到霍女与皇太后上官氏有亲戚关系,也就不表示什么异议。 轮到刘询表态,他却声东击西,不册立霍氏为后,反而下诏让群臣为他去访求“微时故剑”,也就是他贫贱时曾经用过的一柄剑。 皇帝身边的人,一个个安上尾巴就是猴,哪有体察不出这道“求剑诏”的深刻寓意的?以皇帝的九五之尊,富有天下,如此耿耿不忘所谓的“微时故剑”,分明是另有所指,不忘“糟糠之妻”的意思嘛! 许平君这具有大贵之相的阉人之女,就这样被拥立为皇后,许广汉也父因女贵,被封为昌成君,张贺见了他,果然要改口了呢! 不过开始的时候,许广汉并未依照惯例被封以侯位,问题就出在大将军霍光那里。霍光对于许平着取代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当然是心怀不满,但却说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可是绝不能再看着许广汉爬到侯爷的地位上: “皇后之父是刑余之人,不宜封侯,这样会被外邦耻笑,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 话是这么说,可汉家历来的传统,就是对外成以恩泽相待,以求他们忠心不贰地辅佐自己的姑爷或外甥,他霍光不也是因为身为外戚而青云直上的么? 霍光阻止许广汉封侯的计划暂时成功,接下来,就该对许皇后本人的地位进行颠覆了。正巧许皇后怀了第二胎,孕期中自然免不了有些妇科的疾病,霍光的老婆一看天赐良机,就和女医淳于衍商议,趁着淳于衍入宫为许皇后看病的机会,弄了一剂虎狼毒药,害许皇后撒手人寰。可怜许皇后空有大贵之相,辛辛苦苦熬到皇后的地步,只有三年,就死在了女医之手。 许皇后一死,霍光的女儿乘隙而入,成了刘询的第二位皇后。她继承了其母的衣钵,在阴谋诡计的造诣上可说还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快就利用权术、媚术赢得了刘询的宠爱,达到了专宠房宴的地步。 虽然这样,刘询毕竟难以忘怀温柔贤顺的许平君,这在封建社会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受乌及屋,刘询在许皇后死后不久,把他和许皇后生的儿子刘奭立为太子,刘奭的老爷许广汉也被封为平恩侯。这时霍光已死,也就没有人去追究什么刑余之人不宜君国的问题了。只有霍光的老婆,对册立刘夷为太子很是愤懑了一阵,还弄到气得吐血的地步,可毕竟无力回天,只好故伎重演,让女儿霍皇后设法把太子也毒死。 刘询本来就对许皇后的暴死怀有疑问,对当时还在幼年的太子刘奭,也就格外关照,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霍皇后空有万般毒计,刘奭却死里逃生安如泰山。后来毒杀许皇后的案子东窗事发,霍光的老婆狗急跳墙,组织了一帮娘家人造反,阴谋未遂,满门遭诛。好不容易混到皇后的那个霍家女儿,也被一纸诏书,贬到冷宫“专宠房宴”去了,那诏书的词令十分冷峻: “皇后蛊惑皇上,不遵守为母为后的规矩,心怀不仁不德的鬼胎,挟带毒药和她母亲合谋欲加害太子,哪里还有半点做母亲的恩爱?这种人,怎么能够侍奉皇帝?又怎么能够继承天命?令人痛心哪!把皇后的玺绶交给有关机构,让她到冷宫去反省吧!” 霍皇后战战兢兢,在昭台宫遭了十二年的冷遇,又被降了一次待遇,贬到了云林馆,这下她再也没有脸面苟活人世了,就在凋敝破败的云林馆里自杀身亡,找她那成事不足、坏事有余的老娘哭诉去也。 刘奭从霍后的虎视眈眈下幸免于死,更加惹起了刘询的怜爱之心,为了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刘询又立了第三任皇后,这就是太子刘奭的养母,后来被溢为邓城太后的孝宣王皇后。 此刻,刘询眼看着刘夷为了司马良娣之死而忧郁成疾,在痛恨儿子不成器的同时,也不免生了舐犊之情,他把王皇后叫来,想和她商议一个彻底的解决办法。 “太子的近况你知道不知道?”刘询倒是开门见山,直接用养母的职责来考核王皇后。 王皇后之所以能以中人之姿成为刘询的第三任皇后,她心里当然很清楚,这完全是因为抚养太子的历史重任需要她这个既没有亲生儿子、平时又行事谨慎的人来承担,说白了,这不过是一个机遇而已。虽然她的祖上也曾追随高祖刘邦在沛县起义,刀丛剑树中一路厮杀到了长安,以军功被封为关内侯,但到了她父亲王奉光这一辈,却已经毫不见那猛士守四方的英武气概了。王奉光不过是荫袭祖上的功爵、成天走马斗鸡之辈。也正是因为斗鸡,才和当时的刘病己,现在的刘询成了有过几次交往的风尘朋友。王奉光有个女儿,当时十几岁,每到要出嫁的时候,总是要把对方给“克”死,于是就又成了“大贵之相”的注脚——我也纳闷,怎么我们书中出现的几位女性,都有过这种欲嫁而夫亡的守望门寡的经历?而且她们最终都真地成了皇后,当真大富大贵起来。这里面有两点疑问,或者说两种可能:一种可能,班固老先生在撰写《汉书》时要了点“善意的”花招,作了点“必要的”艺术加工,把后妃们的经历神秘化了,以此来塑造他笔下这些贵人的贵相,就仿佛十年浩劫中的那些样板文学作品一样,主人公必然是根红苗正、苦大仇深。这种笔法偶然用用倒也能够得逞,用得多了就适得其反,令人怀疑起它的真实性了。另一种可能,当然也是比较血腥一点、恶劣一点的可能,就是这些贵人后来的丈夫们,因为仰慕,或者说垂涎她们的美色,横刀夺爱,雇杀手追了那些倒霉蛋的命,让他们不能染指这些贵人的国色天香。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因为在那个人吃人的社会中,什么肮脏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除了上面这两种可能之外,我们当然也不排除第三种假设,那就是班固老先生的确是一个诚实的作者,他说的一切都是可信的,那么,这些女人的近似的遭遇,只能用巧合两个字来解释了。这是题外话,先不去管它。 再说王奉光这位大贵的女儿,后来进了刘询的后宫,成了一位捷好,许后、霍后相继辞世之后,她又成了现在的王皇后。虽然贵为皇后,但刘询只是把她当作太子的养母,对于这种微妙的地位,王皇后是心如明镜的。因此,她很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并不是奉献给刘询以床第之欢,后宫里美女如云,其中不乏精谙房中之术者,她不必为此而操心劳神费力气。她的任务,就是把太子抚养好,不要出任何差池。对于这一点,王皇后是尽职尽责的,即使是太子刘夷长大成人,搬到东宫另立了门户,王皇后也不敢大意,手下的耳报神们往返穿梭于东宫与掖庭之间,太子那边放个屁,皇后这里就能听见响,情报就这么准! 如今见皇帝问起太子的近况,王皇后立刻如数家珍地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从司马良娣的病故,到太子刘奭的郁郁寡欢、萎靡不振,无一遗漏。 甚至,连刘奭因为听信了司马慧临终遗言而迁怒于董良娣等一帮姬妾,从此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禁欲主义的事情,王皇后也说了出来,以此证明她这个养母的烙守职责。 “怎么,太子他当真为了一个良娣而坚守空房,不近女色了?”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东宫那些妮子们个个怨声载道呢!” 刘询摇摇头,对儿子的愚昧大大地不以为然: “皇族不比百姓,哪来那么多小儿女的痴情!” 王皇后联想起自己的境遇,自己被立为皇后以来,又几曾蒙受过皇帝的雨露滋润?她的心田已经干涸了,但这种春怨,无论如何是不能直截了当地向皇帝诉说的。只能迂回作战,旁敲侧击: “臣妾倒并不以为如此,皇上您对许皇后不也是这样一往情深么?臣妾这么多年了,也不是感觉不出您对许皇后的这种儿女痴情………” 刘询听出王皇后的哀怨之音,他龙睛微乜,看了看面前这个已届中年的女人: “这倒是朕的粗心了,朕忘了你也一样需要朕恩泽……” 王皇后的粉靥一下子红到了脖颈,她喃喃而语: “臣妾不敢,臣妾自知形秽,不敢奢望陛下圣宠,只是想说,太子在不忘故情这一点上,倒实在与陛下如出一辙呢!” 女人羞红了脸,是最美丽的时刻,即使她的形容多么丑陋,在这一刻也足以打动任何男人的心。何况,能够被列为后宫之首的女人,原本就有着八九分姿色呢? 刘询感到一般冲动油然而生,他意识到自己原先对这个女人的冷落是怎样的一个失误,他决定要弥补这个损失,条件当然是王皇后在太子这件事上为他出上一个好点子。 “身为皇后,首当母仪天下,在这一点上,朕以为卿是十分称职的,卿端庄谨慎,倒的确是天下人妻人母的典范呢!” 王皇后大概这辈子是第一次受到皇帝这样的表彰,她的粉面更加红润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充塞了她幸福的心房。 为了不辜负“母仪天下”这四个字的褒奖,她决定把这些天来脑力劳动的成果无私奉献给刘询: “臣妾以为,太子之所不忘司马良梯,儿女痴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司马良娣死后东宫没有一个能够领袖群芳的出色人物。司马良娣那妮子,臣妾见过,的确是我见犹怜的一个尤物,东宫那些庸脂俗粉,没有一个比得上她的。她的死,给太子的心灵造成了一块空白,我们要做的,就是设法填补这块空白………” “你的意思是说,为太子选一个胜过司马慧的女孩子,转移他的感情?” “皇上圣明,男人的心是最容易变的。喜新厌旧,可说是天下男人的通病,更何况太子所念念不忘的旧情,早已香魂飘缈,只要有合适的人选横空出世,臣妾敢担保,太子很快就会移情别恋………” “唔,卿言之有理,好,就责成卿落实此事,事成之后,朕会重谢你的!” 这“重谢”两个字,刘询说得极富暗示色彩,一下子勾起了王皇后的幸福憧憬,她几乎要马不停蹄地回到后宫,开始实施为太子物色佳偶的计划去了。 可是刘询还是不太放心,他叫住了正欲离去的王皇后: “这件事不要惊动民间,以免引起百官的非议,毕竟他还只是个太子,没有必要像皇帝选妃那样兴师动众,我看,就从你身边挑几个好人家出身的宫女,模样俊秀固然是第一条件,但品行端正、知书达礼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质,这一点非常重要!要知道,太子是一国的储君,太子的姬妾,很有可能将来成为皇后,光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是不够的!” 王皇后其实也正想从自己的掖庭中选择几个宫女,刘询倒和她想到一起去了。于是她脆脆地答应了一声,屁颠屁颠地履行使命去了。 皇帝的后宫果然不同凡响,人才储备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几乎没怎么费劲,就选出了五位佳丽,当王皇后把意图对这五位姑娘说明之后,立刻引起一片轰动! 其中最激动的,就数我们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王莽的姑姑——王政君小姐。王小姐这年芳龄十九,正是少女怀春的豆蔻年华,在当时那个年代,像她这般年纪的女孩子,早就名花有主,个别激进一些的,恐怕两三个娃娃都生过了,可她却“养在深宫人未识”,至今没有被匠比特的神箭射中过。尽管我们在前面一章知道了她曾经接连“克”死了两个没来得及簪金花披红绸洞房小登科的倒霉蛋,但那时候封建得很,未婚夫妻连面也不让见的,所以她少女的心扉还没有为哪一个男人敞开过,她皎洁的玉体也还没有被哪一个男人一亲过芳泽。一句话,她还是个雏儿,一个情窦初开却又无的放矢的雏儿。 不过,听了王皇后的话之后,我们这位雏儿的羽毛却顿时耸立了起来,发出红润艳泽的光芒来,两只未曾翱翔过的稚嫩的翅膀也跃跃欲试地抖动着,大有一飞冲天的意思。 当然,女训教导她是不会忘记的,内心的激动,并不像另外四位佳丽那样不加掩饰地暴露无遗,相反,她却把一双凤目慢慢地抬起来,像一个舍不得离开娘的孩子那样,流露出依依难去的神色,并且把这种神色非常巧妙地传递到王皇后的眼中。 王皇后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女孩子与众不同的异样反应,她细细端详着王政君,发现王政君的眼睛十分美丽,就像文人骚客们经常形容的那样,如同两泓秋水。 秋水这个词用在此刻的王政君身上,无疑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王皇后很快就看到,王政君的眼睛里当真涌出了两股不大不小的清泉,她哭了。 如果粗放一点,说这是因为得知有望成为太子妃而喜极转悲的激动的泪,也未尝不可。但王皇后以她那中年女人特有的细心,发现了王政君眼泪背后的情愫,她断定,那决不是喜悦,而是真正的悲伤。 “小妮子,你莫非不愿意侍奉太子?” “奴婢不是不愿去侍奉太子,而是实在舍不得离开皇后您哪!奴婢到掖庭一年半,无时无刻不把您当做我的亲娘一样看待,我不要离开您老人家……” 说着,王政君的眼泪又下来了,那一片孺慕之情,当真能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王皇后和王政君是一对母女,而女儿在出嫁离家之前,通常都要用眼泪来安慰母亲的,哪怕这种眼泪实际不过是被盼望洞房花烛的迫切心情催出来的而已。 见到王政君芳心欲碎地哭泣着,王皇后的心也酸楚起来: “好个有仁有义的妮子,这一年半的光阴,我早就看出你是个孝顺孩子,不过,你若能去侍奉太子,就算是我刘家的儿媳妇了,婆媳之亲,不也很近么?” 王皇后的话说到这个份上,王政君也就见好就收了,戏不能演得太过,太过就容易出现画蛇添足的败笔,这就有违王政君的初衷了。 于是,她恰到好处地收住泪,泪汪汪的大眼睛里,此刻改映出羞涩的神情: “怪难为情的,皇后,我,我,我还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裙可以会见太子呢。” “哈哈,这好办极了,我会给你准备一件漂亮的裙子,让你潇洒走一回!” 皇后果然不曾食言,在太子进宫相亲的前一天,一件漂亮而又不艳俗的裙子,送到了王政君的手上。 刘奭并不知道这次例行的进宫向母后请安竟然变成了相亲,所以他尽管对请安时有五位俏丽的姑娘在场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惊奇,却并没有过分注意她们。因此,当皇后身边的女官长御追出来询问他意向属谁的时候,刘奭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弄不懂长御这话是什么意思。 长御既然衔了皇后的钧命,自然要负责到底,于是,她露出一副对青年人的羞涩十分理解的样子,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 “太子殿下不要不好意思嘛,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这个问题上老百姓和皇亲贵胄没有什么区别。” “你说什么?婚?嫁?谁婚?谁嫁?” 长御嫣然一笑: “谁婚,当然是殿下您婚啦!至于说谁嫁嘛,那就看殿下相中那五位姑娘中的哪一位了!” 刘奭这才明白这次请安为什么要安排五位佳丽侍坐在母后身后了,他险些把心里的抱怨吐露在长御面前: “搞什么搞!简直是乱弹琴嘛!” 当然,刘奭并没有愚蠢到会当着长御的面表露自己心中的这种不满,第一,今天的相亲肯定是母后甚至是父皇的意思;第二,长御是母后的贴身女官,这种不满稍有表露很快就会被添油加醋地传达过去;第三,从心里说,养母王皇后对自己一向不错,犯不上为这件事让老人家不痛快。 可那长御却还眼巴巴等着太子爷的回话,看她那着急的样儿,倒像是在给她自己找对象! “你是问我看中了哪一位对吗?” “是,这也是皇后让我问的。” 刘奭想了想,似乎并没有哪一个姑娘能比得上他的慧儿,不客气地说,甚至没有一个姑娘给他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但他总不能说一个也不行,那样也太伤老太太的心了。 于是他信口说了一句: “此中一人可。” 我们不得不慨叹古人造出的方块字的伟大,这短短的五个字竟让聪明如斯的长御费尽了心血! “此‘中’一人可?是说这五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还可以呢,还是说坐在‘中间’的那个人可以?” 长御正想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刘奭却丢下这个谜团扬长而去了。 这下可真让聪明伶俐、善体人意的长御坐了蜡了! 她不敢把这五个字的答复就这么回禀皇后,无论如何,她也得猜出这个谜底来。 也别说,我们这位长御毕竟聪明透顶,她回想起今天在座的五位候选人中,似乎有一位较为出众,那姑娘穿的是一条镶了绛红色边的长裙,显得十分扎眼,坐位也离太子最近,莫非,太子的“此中一人”指的就是她? 没错!那姑娘平时文静端庄,正好和皇后的性格相仿,而且,也姓王,说不定,还是王皇后的什么远亲呢! 长御越想越有道理,把自己连猜带蒙的揣测当成是刘奭的意思,兴冲冲报告给了王皇后。 王皇后点点头,望着正扭捏不安地玩弄着红边裙角的王政君: “我说什么来着?知子莫如母,我虽说不是太子的亲娘,可毕竟是一手把他带大的,他的心思,还能瞒过我去?” 有道是救人如救火,既然太子急需有人去填补司马良娣的空白,而这个人恰好又是太子表示满意的王政君,当下并不耽搁,派了两个内廷的官员,一驾轻车,就把王政君送进了太子宫。 不知道后世街上流行的红裙子是不是由此而起,反正在当时,后宫里很是流行了一阵红边裙子。那些深宫幽居的少女们,都企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像王政君一样,被一条与众不同的裙子带到白马王子的身边。 刘奭做梦也没想到母后的行动这么快,刚刚说了一句“此中一人可”,话还没落地,那位“可人儿”就送上门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大汉以孝治天下,难道说还能拂了母后的一片热心肠不成? 稀里糊涂,管它三七二十一,先搀入洞房再说。 王政君却不想这么草率行事,不管怎么说,该轰轰烈烈,让人刻骨铭心、永志不忘才行。 春宵一刻值千金。 如此昂贵的时刻,自然应该有红灯绿酒,方可尽欢。 红灯有了,就是曾经照耀过刘奭与司马慧鸳鸯春梦的那对红烛。可怜的红烛,你们曾经为司马慧的痴情滴过欢欣的泪,如今,照着这一对新人,你们又该作何感想呢? 绿酒也有了,却不是司马慧在漫漫长夜中与刘奭交杯对饮、排遣幽思的那一壶了。虽然依旧装在司马慧最喜爱的翡翠杯中,但新酷的泛着白沫的碧酒,那香那醇,还能比得上陈年的佳酿么? 此时此刻,刘奭的心情十分复杂。今宵碧酒,勾起对往昔燕好的痛楚回忆,被翻红浪,帐掩春光,丙殿这张合欢床,曾带给他和司马慧多少欢愉、几度颠狂! 但毕竟伊人已逝,阴阳隔阻,纵然贵为太子,也不能向白骨、活死人,把司马慧从阎王老子的手里再召回来,伴他重谐鱼水,再效于飞了。 何况,旧日红烛,正映照出眼前这位新娘的姣好面容和婆娑腰肢,眉清,目秀,唇香,腮红,胸酥,腰细,臀美,足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标准的美人儿。 再看她神态,于端庄中透出几分腼腆,丝毫没有寻常姑娘一步登天时的那种轻浮狂傲,一双秀目低垂着,睫毛不住地无声颤动,挺秀的鼻尖上,渗出几粒晶莹剔透的细碎汗珠儿,倒也令人顿生怜爱之心呢! 尽管刘奭依然不能忘情于司马慧,但他毕竟是青春年少,几个月苦行僧般的禁欲生活,已经把他的精力禁锢得可以.这几个月养蓄下来的精力,如今被红烛碧酒所营造的特殊气氛引导着,沿着经脉在刘奭的周身蠢动着,弄得他血管贲张,心猿意马。 他不自主地移了一下身子,凑近了王政君。一股异香立刻袭入他的鼻窍,比御医们素常标榜的灵丹妙药还要灵验,他的心脏顿时紧缩起来,他甚至听到了自己的热血哗哗流动的声音。 刘奭抽动了两下鼻子,贪婪地吸嗅着王政君的馨芳。 不能断定那天晚上王政君是否使用了香水之类的东西,但有经验的男士们应该可以想见,处女特有的体香对一个生理功能正常的男士会产生何等的魅力,而偏偏又很不凑巧,我们的王小姐,正是这样一位处女,她的体香还没有被掺杂进其他人的异味。因此,刘奭从王政君的体香中获得了极为强烈的诱惑,这种诱惑是如此强烈,以致于在这一瞬间,刘奭已经忘记了他所面对的不是司马慧而是王政君了。 其实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刘奭如果要想保住自己的太子地位,就必须接受面前这个陌生的女孩子,必须对她表示自己的高度“热情”——如果说还谈不上“爱情”的话—一因为在她婀娜多姿的美丽胴体之外,还有母后甚至父皇的旨意在遥控指挥着今晚的这一场男欢女爱,这种父母严命的有力干预,也使刘奭不得不暂时忘记他的慧儿。 于是,已经和王政君坐得很近的刘奭,试探地又把自己的身体向这个腼腆的女儿贴近了一些。 可是,王政君却似乎搞不懂这个动作的暗含春意,她退缩着,躲避着,把自己的娇躯移了开去。 刘奭果然上当了,他把王政君想得太简单了,他不知道,这个在掖庭度过一年多寂寞光阴的女孩子,曾经不止一百次地设想过自己的第一个夜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博得对方的好感,才能使对方对自己产生进一步的兴趣,“欲擒故纵”,“欲迎还拒”,这几个字,早已在王政君的心中像烙饼似地翻了多少个个儿了。当然,王政君最初设计方案中的“对方”,不是指刘奭,而是他的老爸刘询,但这对于今晚的实践并没有太大关碍,针对老爸的谋略,用在儿子身上也许会更加成功。 这一个小小的阴谋充分体现了王政君的聪慧甚至是狡黠,王政君表现出的冷淡按计划被刘奭理解为“不谙情事”,一向被父皇指责为“柔弱”的刘太子,此刻扬起了征服者的暴力大旗,下决心要驯服这只不太那么温顺的猎物。 刘奭不再进行温文尔雅的试探,他伸出手,狂野地把在一臂距离之外的王政君拽到自己怀里,露骨地在她身上摸索着。 王政君应该研究过数学或者其他什么对于选择最佳距离有益的学问,她刚才的躲避和退缩,使自己的位置恰到好处十分合理,刚好能被刘奭够到,而她的重心又显得那么笨拙而巧妙,一拽之下便顺理成章地倒在了刘奭的怀抱中。 失去重心的王政君,并没有同时失去她的慧心,依然冷静地执行着她的既定方略,面对刘奭有些慌乱无章和不得要领的摸索,她精辟地点了一下题,把刘奭徘徊在她脖颈、肩头和胸前的双手,看似无意地向下推去,恰好停在她的裙带之际。 西汉时妇女的衣着,与春秋战国时有了很大的不同。春秋战国时,男女衣着通行“深衣式”,史书上称“深衣制”,其造型是上衣下裙,但却连系在一起。到了西汉时,染织工艺、刺绣工艺空前发展,由此推动了服饰的变比,从用料、装饰到造型都逐渐从质朴走向华丽。最大的变化是,上衣和下裙不再连系在一起,而是各自独立,样式也繁多起来。根据出土的汉代人涌得知,汉代服装造型有短身披肩的,有束腰、短袖、袒胸的,也有窄袖、宽领、长衣拂地、腰带下垂的,狩猎骑行和奏乐、舞蹈的服装则多半是宽大的衣袖。至于妇女的平日服装,一般是上身穿襦(ru),襦很短,几乎不过腰,下身穿裙,裙一般很长,而且越是富贵人家的妇女,这裙就越长,一直能拖到地面。这种装束,配之以刻意梳妆的高耸的云髻,更加突出了妇女的苗条和美丽,以致于当时的一些友邦,也把中国的服装学习了去,并保留下来做为自己的民族传统服装,像现代朝鲜和韩国的妇女穿的民族服装,就和两千年前中国妇女的装束非常相似。 王政君那晚,就是这种上孺下裙的装束,上衣的襦,当然很短,丰满的酥胸被衬托得愈加迷人,下衣的裙,自然很长,纤细的柳腰被别有用心地突出了出来。至为关键的,便是腰际的那一条裙带,这是她的一道马其诺防线,尽管她做出了推拒格挡种种抵抗姿态,但当刘奭的双手被她推到腰间,并很轻松地解开这条裙带的时候,马其诺防线便宣告崩溃了。 王政君从腰部的感觉中确认防线失守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石双鸟方面是如此精当,令人不敢相信会是出自一个未经云雨的雏儿: 她先是娇呼一声,看上去是在惊诧于危险的处境,实际是在提醒刘奭注意,你已经初步得手了,应该再接再励、乘胜追击。 然后动作迅速而又不失风度地站直了身体,看上去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实际是不着痕迹地让长裙自然滑落到脚面,以便扩大刘奭的初步战果。在她站起身的时候有一个故意的疏忽,她并没有用手去拉住那条被解除了裙带束缚的红边长裙。 接下来,王政君迈开她的莲足,看上去像是要逃离这个充满危险的地方,实际上她的迈步很学问,不是抬起脚跨出那已经下滑到脚踝处的长裙,而是贴着地面,这样很自然地像是被裙子绊了一下,又很自然地娇躯一歪,倒了下去,当然,这倒的方向是很讲究的,不是向前,而是向后,因为那张合欢床是在她的身后。 最后,在倒向合欢床的一瞬间,她伸出藕臂,向身侧揽去,看上去极像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而作的努力,实际上她揽臂的方向和目的都十分明确和准确,恰好揽住了身侧的刘奭,而且恰好随着她娇躯的倒在合欢床上,也把不知所措的刘奭带倒在她的玉体之上。 这一切发生得十分迅速,而且一气呵成,决无顿挫滞涩之感。 在她娇呼、起身、迈步、倒下这一连串动作的进行中,刘奭的确有些茫然,有一瞬间他的脑子甚至是一片空白,不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此刻他该做些什么。 但当他随着王政君一起倒在床上的时候.那种茫然、那片空白被身子下面那具实实在在的肉体驱逐得无影无踪了,现在发生了什么他清楚了,此刻应该做什么他更明白了。 那具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处女的胴体,就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檀唇微启.吐气如兰。酥胸起伏,温香迷人。玉腿修长,撩动春情。星目顾盼,惹动遐思。 征服者被这情景打动了,这一切,同他与司马慧的嬉戏状况何其相似!所不同的,只是王政君那稍感陌生的身体和略嫌生疏的动作,告诉他,这里是一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是一片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大军,向这片荒芜却又丰沃的原野进发,垦荒者的足迹,踏遍了这片原野的每一寸角落。最后,终于深入到它的腹地,开始了最后的征服! 刘奭此刻又成了他一向在这种时候惯常扮演的雄兽角色,尖牙利爪,毫不留情地搏戏着他的可怜的猎物,全无怜香惜玉之情。 其实,在他狂野的动作中,还隐含着他对父皇、母后送一个陌生姑娘来顶替司马慧这一举动的几分不满,那暴风骤雨般的侵入与征服,实际上也带有一些逆反心理作怪的色彩。 但是,当他体会到这猎物给他带来的紧握式的快感,当他听到这措物苦楚而又欢悦的娇唤,当他看到锦褥上那斑斑桃花痕迹的时候,他开始有了一种负疚的感觉。他知道,猎物是无辜的,尽管这猎物弄了一点心机,但那终是一个少女可以被谅解的狡计,追究起来,她并没有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 不管怎么说,王政君毕竟向他奉上了少女的童贞,默默地忍受了他那雄兽般的蹂躏,甚至在明明知道自己不过是他发泄的一件工具、一件替代品的情况下,也还是圆满地让他得到了满足,到达了巅峰。 这后一点,刘奭尤为过意不去,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在刚才得意忘情之际,他曾经把身下这个女孩子叫做“慧儿”! 当时他的心里,的确是把王政君当做了司马慧的,只是在他叫出了“慧儿”这两个字的时候,他才察觉到自己的失态,因为这女孩子显然不是司马慧,她的身体是刘奭所并不熟悉的,她的反应也是刘奭所感到陌生的。 但她似乎并不介意,相反,她好像还含含糊糊地答应了,并且好像还说了一句什么“我今后就是殿下的慧儿了”之类的话。 刘奭的心软了,他望着和自己躺在一张床上的这个陌生的女孩子,看着那被雨梨花不堪狂骤的娇柔模样,他长叹一声: “唉!缘份哪!” 王政君虽然早就盼望着征服一而且也为这种征服的顺利实施用尽了一个少女所能想到的一切狡猾伎俩,但她毕竟是第一次!这第一次给她带来的那种欢愉、痛楚、羞涩的复杂感觉,使她不敢再大胆地直视刚刚还与她有过亲热举动的这个男人,很自然地,她紧闭凤目,假装睡着了。 刘奭下床拾起那条红边长裙,满怀疚意地搭在床头的横杆上,然后默默地躺在了王政君的身边,心里一直在想着今后该怎样对待这个已经成为他的一部分的女孩子,就这样睁着眼睛,一直到天明。 而王政君这一夜,也并没有睡着,她同样在想,这个占有自己处女之身,名份上是自己丈夫的男人,今后会怎样对待她呢? 只有床头横杆上那条红边长裙睡得安稳,如果它也有思想,它一定会这样总结的: “谢天谢地,我的光荣使命总算顺利完成啦!从今以后,我大概会被可爱的女主人珍藏起来,高兴的时候,也许会把我请出来,满怀深情地看上一阵子,来一番难忘今宵的美好回忆……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