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归政之事,两年前大臣就开始闹腾了,说顺治皇帝福临,6岁即皇帝位,13岁开始亲政!康熙皇帝玄烨,8岁即位,14岁开始亲政!
慈禧太后一直置之不理,就这么拖着。现在,同治皇帝都17岁了,实在拖不了,慈禧太后吩咐:皇帝大婚之后,正式归政。
这样,宫里开始忙着为皇帝筹办大婚,大婚之前,当然先是选妃,从选妃之中挑选皇后。
在儿子的后妃人选上,慈禧太后当然心里有数,因为,这不是普通的配偶,而是一代皇后。
问题是,慈禧太后心里有数,慈安太后心里也有数,而且,一直沉默少言、难有主见的这位慈安皇太后,难得地一次大拿主意,并坚定不移,决不改变。两宫皇太后选中了不同的皇后,公然发生冲突,一时相持不下。皇帝有自己的主张,倾向于自己一直敬重的慈安太后,不相信自己的母亲慈禧太后。结果,这一回合,慈禧输了,皇后的人选完全合了慈安太后之意,也合了皇帝之意。同治皇帝、皇后的祸根,就此埋下。
慈安太后看中的是翰林侍讲学士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这位内务府旗人的崇绮,天资聪颖,精通经史之学,在整个清代,满人、蒙古人之中,能够与汉人在学问上抗衡、并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者,只有崇绮一人!
这位才华出众的状元,工诗擅画,能文能武,多才多艺。在他的熏陶和教导下,女儿阿鲁特氏,端庄贤惠,知书达礼,名冠天下。她不仅美貌惊人,才华横溢,而且熟读天下之书,读书十行俱下,过目不忘。
阿鲁特氏时年19岁,慈安太后一直很关注她,十分喜欢。她容德并茂,满洲、蒙古贵族之家,都认为如果选后,阿鲁特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无人能出其右!
慈安太后认为,她端庄谨默,动必以礼,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慈禧太后看中的是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年仅14岁,却出落得十分标致,姿性敏慧,容仪婉丽。
相比之下,阿鲁特氏美貌不如富察氏,才德却有过之。
慈安太后主张,立后以德,有德之人才能母仪天下。
慈禧太后力主,立后以慧,敏慧之人方能母仪天下。
两宫太后相持不下,谁也不敢多言,只好请皇帝自己作主。
同治皇帝一直喜爱慈安太后,不论高兴还是忧伤的时候,他总是找慈安太后倾诉,总能从她那里获得慰藉。这个时候,让他选择,他当然毫不犹豫地倾向于慈安太后,选择阿鲁特氏为皇后!
慈禧太后十分伤感,心里感到悲凉,浑身发冷。她不明白,怎么儿子会向着慈安,而不向着自己?是这个不能生育的女人,千方百计,夺走了自己的儿子!
慈禧太后恨得咬牙切齿,但依旧不动声色,只是坚持:可立阿鲁特氏为皇后,但必须立富察氏为妃子。
同治十一年二月三日,两宫皇太后发布懿旨,宣布:册立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慧妃,知府崇龄之女赫舍里氏为瑜嫔。
二月十五日,发布懿旨:九月十五日,举行大婚。
纳采、问名、纳征诸礼之后,大婚之日很快就到了。
同治皇帝的婚礼,十分隆重,花费也非常惊人。仅仅纳征一项,光绪皇帝大婚用银2万余两,而同治皇帝仅纳征的奉迎马队就花费银8万余两!
九月十四日,年轻的同治皇帝身穿礼服,临御太和殿,派遣大臣迎候皇后入宫。
亲王任迎亲正使,贝勒奕劻为副使,带着浩大的迎亲队伍,手持册宝,来到皇后府邸,迎接阿鲁特氏入宫,正式册封她为皇后。
大学士文祥为迎亲正使,礼部尚书灵桂为副使,持册、奉册宝,册立富察氏为慧妃、赫舍里氏为瑜嫔。
九月十五日,举行大婚。阿鲁特氏在迎亲大臣的簇拥下,由府邸升凤舆,在銮仪卫庞大、气派的仪仗引导下,鼓乐喧天,从大清门进午门中门,走御道直达乾清门,到乾清宫前降舆。皇帝、皇后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喝交杯酒,进入洞房。
同治皇帝看着端庄美貌的阿鲁特氏,心里非常高兴。
生性风流的同治皇帝举着酒杯,好奇地说:皇后是满洲第一才女,不知道可否吟一首诗仙李白的诗来听听?
阿鲁特氏张口就诵《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皇帝一饮而尽:好!再来清唱《子夜四时歌》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