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颇感意外的是,怎么恭亲王在这里?还有这么多朝廷大臣?大臣们在这里议事,为什么不叫我等顾命大臣到场?真正岂有此理!
载垣怒火中烧,大声质问:外廷臣子,何得擅入内廷?
恭亲王眨一下眼,冷静地回答:皇上有诏。
端华大笑,冷眼看着恭王,揶揄地反问:我辈未入,诏从何来?
恭亲王冷笑一声,喝道:大胆!来人呀,拿下!
载垣大声叫喊:谁敢啊?
端华也声嘶力竭叫喊:谁敢者?
几名全副武装的侍卫,应声而出,没等载垣、端华反应过来,就将他们摘去顶戴花翎拿下,毫不客气地押出内廷,推出隆宗门,关入宗人府锁禁。
载垣、端华二人来到隆宗门时,还在左顾右盼,看随从和肩舆在何处?
侍卫怒喝:看什么看?随从早就驱逐了!
恭王知道时间就是胜利,一切必须一鼓作气,快刀斩乱麻。他立即吩咐亲信卫兵,火急前往,传谕正在回銮路上的睿亲王仁寿和醇郡王,密令他们相机擒拿护送先帝梓宫的肃顺。
内阁大学士贾桢、周祖培,尚书沈兆霖、赵光等人,奉恭亲王之命,连夜拟疏,共同奏请皇太后亲操政权,垂帘听政,以振朝纲。
统兵大员胜保,也奉恭亲王之命,率先上奏,叩请皇太后亲理政务,并简近支亲王辅政。
统领大军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也正式致函朝廷,表示不能听命于八大臣,而是听从两宫太后和皇上调遣。
朝廷文武大臣、封疆大吏联名上疏,拥护两宫太后;拥兵一方、负责京畿安全的王、大臣明确表态反对八大臣。
恭亲王真正是一位德高望重、富于凝聚力的核心人物,他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肃顺之流,真是无处可逃。
载垣、端华已经收捕,没有反抗之力;肃顺之捕,指日可待,一切似乎已成定局。
慈禧立即发下了一道谕旨,捉拿肃顺: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奉旨:
著派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 将肃顺即行拿问。酌派妥员,押解来京,交宗人府听候议罪。钦此。
肃顺一行护送着先帝的梓宫,慢悠悠地行进在通往京城的密云县大道上。
睿亲王和醇郡王接到密旨之后,立即行动,连夜带兵包围肃顺就寝的大院,砸碎院门,闯进院中。
肃顺在寝室内破口大骂:哪来的畜牲!活得不耐烦了?竟敢砸老子的院子?不知道老子是谁?来啊,把他们给我捆起来,活埋了!
肃顺正拥着两个美丽的小妾,在床上嬉戏,他不能容忍有人敢于跟他这位手握重权的人物较劲,更不会想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捉拿他。
寝室门被砸了,肃顺不敢相信,也不会相信,在他的院子里,在他的寝室门前,竟然出现了一队人马,一个个全副武装,面无表情。
众人一拥而上,将肃顺捆绑起来。
肃顺回过神来,破口大骂,最后恶狠狠地叫道:悔啊!悔不早早收拾这个贱婢!
全副武装的侍卫,将肃顺押送宗人府。
肃顺见到载垣、端华,气不打一处来,瞪着金鱼一般的大眼睛吼道:如果早听我言,何至有今日!
载垣、端华低下了头。端华轻声说: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
载垣瞪着大眼睛,埋怨端华:我的罪名,都是因为听了你的!
肃顺哼一下,不屑地说:你们要听我的,除掉那贱货,就不会是这样的下场!
近臣奏问:肃顺的两个小妾怎么办?
慈禧太后平静地说:埋了。
史学家这样记载这一段史事:是肃顺殆早有去慈禧之计,未及行,而为人先所乘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