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5.钟磬悠扬


  千山多古刹,素有五寺、六庵、十观、十一宫之称。五寺者,为祖越寺、龙泉寺、香岩寺、中会寺、大安寺;六庵者,为鎏金庵、南泉庵、洪谷庵、木鱼庵、伴云庵、遁颐庵;十观者,有无量观、玄真观、圆通观、普安观、青云观、慈祥观、凤朝观、白云观、武圣观、双龙观;十一宫者,有西海宫、五龙宫、朝阳宫、斗姥宫、太安宫、泰和宫、圣清宫、圣仙宫、天宝宫、东极宫、晏清宫。五寺者,为佛寺;十观者,为道观;六庵者,为女尼庙;十一宫者,为神庙,隶属于道教,为道观的一支。这些释、道、尼庵、神庙,均各具特色。其中,无量观规模最大,为道观之首;祖越寺,建立最早,为诸寺庙之祖;龙泉寺,为佛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佛寺之最;普安观,临五佛顶,为千山地理位置最高的寺院;中会寺,居五寺之中,为佛家核心庙宇;大安寺,以雄旷称奇;香岩寺,以名胜最多出众;五龙宫,为十一宫神庙中最为宏阔的一座,居千山之核心地带;南泉寺,以门前四十级石阶和数百年古柏苍松称著;木鱼庵,有石呈空心,敲击时其声若木鱼,天下称奇,它也因此得名;慈祥观,以寺院建筑临坡倚山、错落有致闻名。
  千山多奇石、怪洞、伟树。其奇石者,有狮子岩、振衣冈、睡猫石、夹偏石、无根石、吐符应生石、木鱼石等。怪洞者,有香岩寺后山的老祖洞、龙泉寺前山的了凡洞、无量观侧的罗汉洞、普安观旁的玉泉洞、木鱼庵外的朝阳洞;还有凤朝观东北角的冷洞,深不可测,可通二百余里外的医巫闾山;香岩寺西南角的冰洞,即便盛夏酷暑,洞口尚含凉冰,即使隆冬严寒,洞口仍吐热气;有的洞还洞中有洞,若观音洞等。伟树者,有香岩寺的蟠龙松,形若蟠龙;慈祥观的扫帚松,状同扫帚;无量观正门西侧绝壁上的可怜松,生得实在可怜,危畏若坠;南泉摩的古柏,竟不知年。
  千山多奇景,仅称“天”字景者,就让人数不胜数,闻之无尽。如,无量观西山上的“一步一登天”、“一线天”、“三十三天”,直至“天上天”。曾有诗云:“别有名天三十三,兴来拾级任登攀。举头试望绝高处,一色苍茫接蔚蓝。”尤值得一提的是,无量观西山卧虎峰西北的“一线天”,为一巨大石罅,形若神斧劈就,两侧石壁高十数丈,长数十丈,罅缝宽尺余,仅容一人身,二人对行皆擦肩;石壁间距上下均等,呈平行状;罅底有石级百余阶,斜坡而上,步步登高;旅人走到这里,无不思绪绵长,想到人生在倾压中挺拔直立,其韵味是何等艰难与深邃。
  千山多奇峰。著名者,有仙人台、五佛顶、莲花峰、月牙峰、狮子峰、弥勒峰、净瓶峰、钵盂峰、海螺峰、卧象峰、献宝峰、鹁鸽峰、三台峰、漱琼峰、松苔峰、上夹峰、下夹峰、笔架峰等。其中仙人台为最高巍,乃千山第一高峰;五佛顶次之,为千山第二高峰。
  千山集寺庙、秀石、幽泉、园林于一山,其胜不可数,为关东诸山之冠,辽东名胜之首。历来多有赞语。有称其为“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无泉不名”;有誉其为“峥嵘突兀者,千山之奇峰也;窈窕悠远者,千山之极谷也;青翠阴森者,千山之丛林也;绚丽庄严者,千山之古刹也”;还有谓其为“花香鸟语,和风漱泉,径路萦回,烟云变幻,好景纷呈,触目毕现”。千山,也实在着人留恋。清工部尚书曹玺之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在其著述《栋亭诗钞》封首之署名前的籍贯处即贯以“千山”二字,可见其早以名扬天下了。
  千山开发尚古。流下来的传说中,就有秦庄襄王赢楚的三公主来千山修炼,至今已有二千余年了。相继在汉代《三国志》中亦有记载。祖越寺,始建于唐代;龙泉寺,壮阔于隋朝;中会寺、南泉庵,兴建于明;无量观、五龙宫、产生于清。其他寺庙,亦均出现于宋、元、明、清季。
  正因为其古老,更为苍凉古迈之关东增添一丝秀色,亦为游旅生就一分引人之情味。
  陈月琴出家前,其祖姑陈兰君释玄子,曾把她带到千山游览。千山五寺、六庵、十观、十一宫,计三十二座寺院及其遗址,她都游览过了。最后相中了木鱼庵。木鱼庵又是她祖姑住持的地方。所以,待她后来剃度为尼、削发出家时,便将木鱼庵做为自己住持的地方了。
  话说陈月琴与王尔烈在千山接触、久别重逢后,便往来不断。有时,月琴扮成男装以学友名义前来幽会尔烈;有时,尔烈着成女衣以尼友身份前去寻找月琴。月琴前来龙泉寺,不是在吐符应生石下或狮子峰石下谈心,就是在西阁书房倾吐;尔烈前去木鱼庵,不是在睡猫石边或木鱼石上交臂,就是在罗汉洞里相欢。千山山石莽莽,草木森森,景致幽幽,自是情侣的好去处。他俩自然也是欢快无比。
  乍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元空方丈并不觉。
  一日,他来到西阁书房省视课业,忽见那个书生模样的“学友”又来了。待再看时,发现这个书生的形样有些不对。又看看王尔烈,则有些窘困和忸怩。待那人离席搭后眼一望时,他不觉大吃一惊,这还了得!
  乍开始的一个时期里,释玄子禅师并不知。
  一日,她来到罗汉洞里进香火,忽见那个女尼模样的“道友”又来了。待再看时,发现这个道友的行为有些扎眼。又看看陈月琴,则有些慌恐和不安。待那人离洞用后眼一瞄时,她不觉大吃一惊,非同小可!
  于是,她派身边女尼释绿了随后前去盯视。
  于是,他派身边和尚释晋丘随后前去探察。
  绿了和普丘途中,在中会寺相遇了。
  他俩本来相识,将所见到的情况一说,便又都各自地返回到各自的庙里去了。
  元空方丈听了,并未立即发火,而是将王尔烈叫到龙泉寺讲经堂,向他讲述起一个古老而悠远的故事。
  他说,辽阳南的辽南一带,有一座山名叫望儿山。那座山,当人们从南面去眺望时,就会发现它像一个老母亲立在那里向南了望。望什么呢?望她的远出未归的儿子。
  传说,很早以前在望儿山下这个地方,住着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清苦贫寒的生活。老母日耕夜织,省吃俭用,供儿读书;儿子刻苦攻读,又很孝顺,只盼望能够科场取中。后来,逢科考之年,儿子乘船跨海进京赴试。不幸途中遇险,船沉人亡。在家中的老母并不知道此事,只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登山眺望。
  也许是由于望久了吧。在眺望时,竟幻化出一些图景来。
  一次,她竟然地望到她的儿子归来了。那是在茫茫的大海中,扬起了一片白帆。风浪中,她的儿子向她奔来了。
  她惊喜地向儿子问道:“儿啊,咋回来了?”
  儿子答道:“遇到了风险,不能前行了。”
  她又问道:“那么,功名呢?”
  儿子答道:“暂时不取了,先在家陪伴老母。”
  她不满意了,说道:“进取向上,岂能半途而废!”
  儿子见母亲不悦,便退去了,旋即不见。
  又一次,她竟然地又望到她的儿子归来了。还是在那茫茫的大海中,又是扬起了一片白帆。风浪中,她的儿子向她奔来了。
  她再次惊喜地问道:“儿啊,这回可是真地回来了?”
  儿子答道:“不,你的真儿子并未有回来。”
  她听了,问道:“那么,你是谁?”
  儿子答道:“我是你儿子的魂灵啊。”
  她大惊,问道:“那么,我真正的儿子呢?”
  儿子答道:“他已经落海淹死,永远也回不来了。”
  母亲有些凄然,苍茫中,儿子又不见了。
  第三次相见,那是在一个日出的早晨。还是在那茫茫的大海中,又是一片白帆扬起。风浪中,她见到她的儿子了。
  此时,她的儿子身着锦袍,腰扎玉带,头戴纱帽,满面春风地来到了她的面前。
  她又是欣喜地问道:“儿啊,你咋才回来呢?”
  儿子答道:“我已经考中,独占鳌头,夺得状元,并且在外面作官了。”
  她听了,说道:“这么说,是你没时间回来看妈了。”儿子答道:“是的。我这回是来接你的,咱好永远在一起,以享天伦之东。”
  母亲听了,满心欢喜,不由得呵呵大笑起来。
  哪想,她的这一声大笑,竟然将她惊醒了。这时她才发现,此乃是个南柯一梦。待她睁眼再去望时,眼前又什么也都没有了。只是有着那迢迢的大地,茫茫的海洋。
  此后,老母亲照样地登山望着,一次又一次,只将荒坡都踩成了道。
  随着她一次次地登山眺望,她也一天天地变得年迈了。
  一日,她又艰难地登上了山顶。
  这是她最后一次登上山顶了。待她爬上山顶时,竟闭上了双眼。说来也奇,老人死后,身子并未有倒下,而是直直地站立着。日久,便化作了这山。
  从此,这山便被唤作望儿山。
  世上的事情无独有偶。在此山南还有一山名叫“馒首山”。因为它长得像一个圆圆的馒首而得名。人们都说,那是给这位老母敬献的供品,以体量她做母亲思儿的一片心。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是用来说明此种情况的。民谣云:
  天为蒸笼地为锅,
  柴在深山水在河。
  万里云霄皆为气,
  敬母献此大饽饽。

  可怜天下父母心哟,这里面充满着无尽的凄惋和悲凉。
  王尔烈听到这个故事后,扑通给老方丈元空跪下了,说道:“师父,你不要说了,我全明白了,这是在说我。我今后,一定把心收回来。用在学业上,不辜负你的一片期望就是了。
  我知道,这也是父母的一片期望呵。”
  元空法师听了,弯腰将王尔烈扶起,说道:“知道就好。
  有些事情,待我以后慢慢地对你讲。”
  与此同时,木鱼庵禅师释玄子也将红了找来。她也没有发火,而是向红了讲述起一个撩拨心机的故事。
  她讲的是《西厢记》书外的趣谈。
  她说,《西厢记》成书前,即有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传世。《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一传奇小说。盖写白衣书生张生与相府闺秀崔莺莺于蒲州普救寺相遇,一见钟情,月下相期,幽会相宿;然而美缘并未作美,最后以莺莺另嫁、张生别娶告终。曾有人,将张生说成是元稹的友人、以《枫桥夜泊》诗扬名于中外、并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唱彻于古今的唐代诗人张继。其实,这个说法被元稹的自身经历和思想境况给否掉了。元稹成名后,为寻求靠山,娶了尚书右仆射韦夏卿的小女韦丛为妻。在这之前后,他曾抛弃了一个他曾热爱过的少女。《莺莺传》,既做了此番描摩,又做了那番掩饰,为自己始乱终弃行径做巧妙辩解。这点,正是他自暴自遗的反映。这是《西厢记》书成前的书外的一桩趣事。《西厢记》书成后,又生出一些轶闻趣事来。《西厢记》十里长亭送别段中有这样诗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层林尽梁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传说王实甫写到这里时,构想甚苦,思竭意枯,遂仆地而死。他死后,其作并未完成,从此中断。其余下的未成功部分,为关汉卿拾笔续之。其实,此说并非传说,但亦并非实闻,历来多有争论。有说,《西厢记》并非为王实甫作,乃出自关汉卿手。持此说者,以元代学者《中原音韵》一书为依据。该书当谈到“乐府之感、之备、之难”时,只提到元代的作家“关、郑、白、马”,并没有提到王实甫。“关”为关汉卿,“郑”为郑光祖,“白”为白兰谷,“马”为马致远,乃元代四大杂剧家。此说本难成立,无需多议。但又有一说突起,那就是《西厢记》作者为关、王二人说。持此说者,还明确指出,“王作关续较为可信”。《西厢记》传世后,曾惊动了历代不少文人秀士。明代中期诗人兼画家唐寅,曾为《西厢记》作《莺莺遗照》。明代末年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为《西厢记》作批。徐士成、徐文长、凌蒙初等,曾为《西厢记》刊刻、集注、作评。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闵振声刊刻《千秋绝艳图》,卷首即为“宋画院待诏陈居中摹”《崔娘遗照》,并有也弁题诗,云:
  翠细云髻内家妆,
  娇怯春风舞袖长。
  为说画眉人不远,
  莫将愁绪对儿郎。

  诗,又云:
  修娥粉黛暗生香,
  泪眼盈盈向海棠。
  待到月斜花影散,
  一番春思断人肠。

  释玄子的滔滔不绝的介绍,使红了震颤了。不瞒释玄子为大家闺秀,名门才女,所识是多,所知是广,她心中暗暗佩服。她想,自己虽然也读了些书籍,但相比之下,所知甚少。
  正待红了做此番思索时,又听释玄子说道:“不过《西厢记》终归是《西厢记》,书本终归是书本。到后来,崔莺莺与张生还是终成大器的,张生发愤读书,终于科场获捷,二人姻缘也走向美满。”
  红了,乃是千精百怪的姑娘。她听了这番话后,急忙给释玄子跪下,说道:“祖姑,你的话我全明白了,你的用意我全领会了。我决不辜负你的殷殷期望。我会很好地处理这件事情的。”
  释玄子听了,伸手将红了扶起,说道:“领会了就好,有些事情待我以后再向你讲清楚。”
  这次谈话过后,两厢都有了改变。
  红了还俗,脱却了虚家裳,着上了女儿装,深居故里秀闺,操起花针女红,端起书本诗章,悉心做起女儿的事情来。王尔烈静默于龙泉寺西阁,潜心读书,足不出户,收住意马心猿,决心闯出一番大业,铺开一幅鸿图来。
  事过不久,由王家提媒去陈府说亲,两厢便正式结为秦晋。
  当然,在这个事情上,王尔烈的二嫂曹彩凤是大力支持的,起着主要作用的。她首先说服了老夫人崔云鹤,又托了妥靠媒人前往陈月琴家,做细致说和,打通了彼此的思想顾虑和隔阂,消除了疑虑。使得陈家愿意将女家嫁了过来。
  当然,在这个事情上,木鱼庵的禅师释玄子是关键的一个,她回到家后,亲自向陈月琴的父母讲明了此事的利害,并说道:“陈王两家联姻,实在是喜上加喜,好上加好。王尔烈将来必有大就,前程无量。”
  当然,这样做也是两全齐美的事。作为龙泉寺和木鱼庵这两座千山中的清净禅林来说,那是遮过了其所谓的丑事;作为王尔烈与陈月琴这两个有情人来说,也终于实现了夙愿。
  王尔烈与陈月琴成婚后,刘淑香为长,陈月琴为次;刘淑香为正,陈月琴为偏;刘淑香为妻,陈月琴为妾。但是,陈家经过释玄子的说服,也不反对了;陈月琴更是同意。刘淑香乃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更是以陈月琴为妹妹相称,好不亲热。
  据说,在王尔烈与陈月琴成婚那天晚上,待远亲近邻走后,曹彩凤来到了洞房,面对着他俩,还曾戏作一联。其联云:
  豆豆还是豆豆,只是金莲在手两脚有些修长瘦小;
  联中的“豆豆”,系指豆腐,影射当年王尔烈与陈月琴在豆腐浆岭下豆腐浆河滨相互所对答联中的话;“金莲”,系指陈月琴,是说她经过千山出家、攀登山岭,双脚已变得又长又瘦,暗喻她长得更窈窕更秀气了。
  王尔烈更是明白。不过,他听了这联后,却立即回敬一联,答道:
  饽饽仍为饽饽,却见玉浆下肚两臀显得宽厚肥大。
  这联中的“饽饽”,系指当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曹彩凤让王尔烈去谷田里送菠萝叶饽饽以敬虫神祈祷年丰事;“玉浆”,系指当时答联中所说“二更二点二嫂二搂二亲二兄”句,暗喻她已身怀有孕,因而臀部发大。事实上,曹彩凤也确实是有了身孕,都已经显怀了。王尔烈以此作笑谈,也实在是奇妙绝伦了。
  这会儿,陈月琴见他叔嫂二人以联相对,也觉有趣。只是不知王尔烈所和的下联为啥意思,但是也明白不是好话。她本是打算也就此和上一联,只觉得自己是个新娘,不便多嘴。于是,她对曹彩凤说道:“二嫂身子发福,岂不是件好事!”王尔烈听了,说道:“对对,身子发福,有味有味,二嫂二更更得搂二兄了。”
  曹彩凤一听,脸忽地变红,骂道:“驴鸡巴撞钟,要好种没好种。”
  王尔烈听了,嘴马上张开,笑道:“狗蛋子敲磬,盼佳人有佳人。”
  在这副联中,上联前部为乡谣,下联前部为俚语,恰好相对;上联后部的“好种”乃“号种”的谐音,下联后部的“佳人”乃“假音”的谐音,亦恰好相对。全联浑然一体,恰当好处,实在妙绝。虽有些不雅,但用在如此环境中,也是妙趣天成了。
  王尔烈与陈月琴完婚后,照样在千山龙泉寺住读,他的督学师傅还是元空方丈。
  不用说,这段时间里,王尔烈的学习自是安下心来,其学业也是突飞猛进,元空见了也自是由衷地高兴。
  光荫荏苒,岁月倥偬,不觉到了转年三月。
  一般说来,旧时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其实也不尽焉,若赶上皇上、太上皇、太皇、太后大寿寿诞之年,或者皇上大婚、国家有重大隆庆之典要颁布于天下者,以为喜庆,朝廷往往还要设恩科,增加一科考试,以示皇帝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学子的爱护,亦显示其大仁大德,文韬武略。如,雍正元年(1723年),为胤祯继位之年份,为了庆贺,皇帝下诏书,告示天下,举行恩科乡试、会试,即为加试。
  这年三月,王尔烈正在龙泉寺西阁读书,忽听得外面寺院里一通钟鸣,随即元空走进屋来。
  王尔烈拜见了师父后,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道:“今年是乾隆十五年,朝廷要举行庚午科考试,我打算赴试,以验视一下自己的功底,不知老师意见如何。”
  元空听了,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回答他的话,而问道:“方才,钟鸣几通?”
  “一通。”王尔烈道。
  “鸣一通,你能背诵几篇文章?”元空问。
  “一篇。”王尔烈答。
  “不中,相差太远了。”元空道。
  王尔烈有些不信,便勉强赴试,结果名落孙山。
  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科考试前夕,龙泉寺院里又传来了一通钟鸣,随即元空师父走进屋来。
  王尔烈又向元空要求,打算参加本科考试。
  元空问道:“方才,钟鸣几通?”
  “一通。”王尔烈答道。
  “鸣一通,你能背诵几篇文章?”元空问。
  “三篇。”王尔烈答道。
  元空听了,说道:“学习有进展,可以下山赴考了。”
  结果,王尔烈科场获捷,取中拔贡第一名。
  原来,清代科举制度中,州、府、县级考试时,也就是最初的一级考试,其取中者为贡生。贡生分为五种,其中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通常称为五贡。五贡,皆算正途出身资格。另外,还有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为例贡。在清代的五贡中,以拔贡科名为最高。
  王尔烈参加拔贡考试的地点,即在知州吴秉礼主持修建的辽阳儒学学馆的考棚里。这里,也是少年王尔烈以诗联激励吴秉礼产生修建辽阳儒学学馆与考棚的地方。这次王尔烈来这里赴考,自然是多了不少感慨,此不必多说了。
  王尔烈拔贡考试获捷后,仍在千山龙泉寺西阁攻读。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丙子年。这年,适逢皇太后五十五圣寿,为了庆贺,皇帝诏示天下,举行恩科乡试、会试。王尔烈再次向元空师父要求,打算下山去科场赴试。
  元空问道:“钟鸣一通,你能背诵几篇文章?”
  王尔烈答道:“四篇。”
  元空说道:“不足取,相差甚远。不过,你也可以前去参加一次考试,以便取得些经验阅历,也好为下次考试作些准备。”
  这次是乡试,为举人考试。
  果然不出元空所料,王尔烈又是个名落孙山。
  自此次考试以后,王尔烈再也不提下山考试的事了,一心攻读课业。
  乾隆三十年(1765年),朝廷举行乙酉科举人乡试。
  这年正月,王尔烈正在龙泉寺西阁书房认真攻读,忽然听得寺院里钟声一阵紧似一阵。
  王尔烈听了,心想,师父元空又快要来了。
  果然,他刚这样想过,元空便推门走了进来。
  师生二人见过面后,元空便向王尔烈问道:“现在,钟鸣一通,你能背诵几篇文章?”
  王尔烈答道:“不多,仅能背诵五篇文章。”
  元空笑道:“这回可以下山赴考了。”
  接着,元空又说道:“上几次科考,我本想让你下山赴考。那几次,除第一次举人考试外,也会取中的。但是,都不会取得最好的结果。这次考试,你去参加吧,会给老师争得来一个好名声的。”
  王尔烈问道:“能取中第几名?”
  元空说道:“我已经写出了一帖,压在龙泉寺大雄宝殿的金字牌匾后面的香匣里,外面用锁锁好。待你考试回来,榜发下来,咱俩一起开锁取帖,看我写得对否。此时,就不告诉你了。”
  王尔烈听了,说道:“我明白了,这是师父对我的激励,待我参加考试考出个好成绩,也好以此感谢老师的恩典。”
  这次乡试,在盛京参行。
  王尔烈在这次乡试中,获同科举人第一名,即为解元。
  待他荣归后,来到龙泉寺谢过了师父元空,二人便来到大雄宝殿,取下放在那块金字牌匾后的香匣,开锁取出那帖。王尔烈从元空手中接过那帖,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用朱笔写道:“乾隆三十年乙酉科举乡试,辽阳王尔烈必中解元”落款是“元空”。
  王尔烈看了后,打心里往外佩服师父元空的眼力和妙算。于是,他随即问道:“以前两次,为州、府、县试及乡试,考取的是贡生、举人。我尚不知下次考试,也就是京师会试,参加进士考试,那时的情况又该怎样了。”
  元空说道:“前两次考试,拔贡第一,举人第一,仅是地方小试也,不值得骄傲。更重要的是下次会试,天下举子集中于京师,人才荟萃,济济一堂,那才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呢。”
  王尔烈听了,说道:“师父所言极是。我只是不知师父尚有何指点。”
  元空听了,问道:“现在,钟鸣一通,你能背诵几篇文章?”
  王尔烈道:“钟鸣一通,能背诵五篇文章。”
  元空听了后,沉吟一下,说道:“钟鸣一通,能背诵五篇文章,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说明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功底。不过,会试是要取中进士的,仅此可就远远不够了。”
  “那么,钟鸣一通背诵几篇文章为宜?”
  “十篇。”
  “十篇?”
  “对,钟鸣一通,要将十篇文章刷地全部背诵下来,中间不带障碍。那样,才说明你已经达到操纵自如的熟练程度了。”
  王尔烈听了,没有多问,只是用心攻读课业。
  王尔烈科场考试,虽然科名很高,但是并不顺利。他取中拔贡第一时,已是26岁了。待他取中举人第一时,已是38岁了。
  他取中举人第一乡试解元后第二年,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被任命为平谷县(今属北京)教谕,待开缺时补之,仍留在千山龙泉寺西阁读书。
  这个时期,王尔烈的生父王缙正在深州学政任上,从父王组正在甘州知州任上。依着他俩的意见,是想走走关系,让王尔烈出来就仕,但是王尔烈未允。他在信中,向他俩讲明了自己的想法,又说明了师父元空指教的得力情况。二人听了,觉得也是道理。出来作官,确实不如留在学馆就读更聚精会神些。于是,他俩便同意了。
  转眼又是六年。
  这年是乾隆三十六年(1711年),干支为辛卯年。上年,适逢皇太后八旬万寿,皇帝诏示天下,特举行恩科乡试、会试。
  这年王尔烈已经四十有四了。
  这年正月,王尔烈正在龙泉寺西阁书房读书,忽听得寺院内一通钟鸣。这次钟鸣,比历次声音都宏亮,都急促,持续的时间也长。他听了后,心想,这一定是师父有意安排的了。
  果然,不多时,元空便走进屋来。
  这个时候,元空已经88岁了,满头白发,霜须飘洒胸前,但精神闪铄,面膛红润,气宇轩昂,不减旧时。
  王尔烈见师父来到,便急忙离位,拜见过后,将元空让到上首落座,随后泡上茶来。
  元空也没有客套,落座后,执起茶杯,用杯盖划了划浮在水面上的茶花,用唇沾了沾,接着说道:“此时,课业准备得怎么样了?”
  “比上次乡试,稍有些进步。”
  “钟鸣一通,能背诵文章几篇?”
  “谨遵师教,已达到当年的教诲。”
  “那么说,可达到十篇了?”
  “略有超过,可达到十一篇。”
  元空当下考察,发现王尔烈在钟鸣一通的时间里,竟能背诵下十二篇。元空大喜,说道:“今年是辛卯年,正值上年为皇太后八旬万寿,圣上特设恩科乡、会试。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可以下山与试了。”
  王尔烈听了,说道:“六年前,弟子参加乡试时,师父曾给弟子占一帖,言必中解元,榜发,果然应验。只是这次会试,不知情况如何了,还望师父明示。”
  元空没有当即答话。待他呷了一口茶后,又用手巾沾了沾嘴唇,用手捋了捋胸前胡须,说道:“我已经断过了,你这次赴考,可以获捷,大魁于天下,连中三元。”
  王尔烈听了,面容有些喜色。但是,他深知取得如此成果,是非常艰难的,实在不容易。因此,他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望着师父。
  其实,王尔烈的所感不是没有道理的。旧时科举考试,不仅考试极难,就是所设名额也是极有限的。就说五贡考试,一个州、府、县内,也只能是取中三四名,乡试举人考试,一省也只能是取中十余名;而会试进士考试,最多全国取三百余名,少者也就在百十名。在这里能够取得一席功名,谈何容易。有的人,则是攻读了一辈子书,参加了无数次考试,到最后还是一名生员。这种情况,实在不少。据福格《听雨丛谈·乡会试掌故》载:“道光六年丙戍会试。总裁:阁臣蒋攸餂、尚书汤金剑、王鼎、副宪陆以庄。二甲一名进士麟魁,字梅谷,为满洲人中传胪之始。是科广东举人陆云,年一百四岁,三场完竣,未经中试,赐国子监司业衔。”由此可见,科举学业之艰难。
  这会儿,元空见王尔烈静静地望着他,便接着说道:“不过,你的前面有阻啊。”
  王尔烈一听说有阻,便问道:“可否避开?”
  元空道:“实在难以避开。所阻者,乃通天之人物也。”
  王尔烈道:“那样,岂不坏事。”
  元空道:“非也。你所以能出头露日,正是赖此人矣。”
  王尔烈道:“此人是谁?”
  元空道:“只可会意,不可说之,让事情慢慢地应验去吧,也好做以考究。”
  王尔烈见元空不想说出,也不好再问了,只说道:“师父所言极是,弟子记下了。”
  元空道:“今年是辛卯年,日出卯时,是你的吉时,大胆地应试去吧。”
  元空说罢,走了。旋即,寺院里传来一片钟磬声,倒也悠扬。
  王尔烈离开千山龙泉寺,到家收拾一下,便赴京科考。晓行夜宿,不几日便来到锦县地界。
  锦县,清代称大凌河城。出了大凌河城,东行六十余里,来到了一个叫秃老婆店的地方。
  原来,这里本无名,唯有一座三间草舍,守着京奉大道。这座草舍里,住着母子二人,姓李,相依为命。老母已年逾七十,落发为秃,人都以秃老婆唤之;子年三十,尚无他业。由于这里是京奉咽喉,西接山海关,东连盛京,车马行人很多,附近又无有栈房,行人逢上晚间,只好来李家找宿。母子见此,亦为生计,便开起客店来,尽管是茅舍,生意倒也兴隆。
  乾隆十九年(1755年)八月,乾隆帝东巡陪都盛京,路过这里。时值炎日当午,一路饥渴,便停下辇来。随即,让身边侍臣去寻些菜蔬之类东西来。乾隆帝也走下辇来,借以观赏一下乡间风光。
  出去寻菜蔬的侍臣,四下看了一下,见附近只有此一家,便走了进去。老媪听了侍臣的问话后,答道:“我处不种菜蔬,无以贡献。”
  侍臣将此话转告给乾隆帝。乾隆帝甚怒,便差人将老媪召至跟前,问道:“何出此言?”
  老媪闻言,不惊不慌,答道:“地各有主,民各有方,不租不课,何敢自耕。”
  乾隆帝一听,转怒为喜,知道此乃安分守己良民。于是,他令人将辇上的御马卸下一匹,又把老媪的儿子唤到跟前。告诉其子说:“你骑上此御马,限两个时辰,绕此跑上一圈。然后,将圈内之土地,尽行赐予于你。”
  李氏母子照办了。
  接着,乾隆帝又令铺下纸张,挥笔写下“秃老婆店”四字,并加盖“皇帝之玺”大印,遂交给老媪,这才离去。
  老媪母子二人皆不识字。自以为土地有用,而笔墨无为。正好,他们草舍门上的纸坏了,便将乾隆帝写过字的纸张贴于门上,用以避风挡寒。
  一日傍晚时分,一进京赴考的举子来到这里。他登门一望,一下子看到了门上的字和所加盖的“皇帝之玺”大印,便急忙跪下参拜。
  老媪不知,便问他道:“何以如此?”
  举子道:“此乃当今圣上的御笔,安能如此对待?”
  老媪问道:“那么,当如何对待好?”
  举子道:“当镌刻成匾额,悬于门首。”
  听了这话,老媪照办了。不久,“秃老婆店”便闻名于关里关外了。
  “秃老婆店”也很快地阔绰起来。几年间,便变成了一片乌瓦青砖建筑,成为京奉间有名的客店。
  这日,王尔烈来到这里,见天色已经不早,前面又是山峦起伏,没有客栈,便只好住下了。
  翌日清晨,待他用过早饭,准备启程赶路时,忽见门外有一个拾柴的樵夫,背着一肩山柴,满脸流着热汗迎面走了来。
  对于前面的道路,王尔烈并不清楚,随即上前施礼,问道:“请问老者,前面路途可谓平坦?”
  这个樵夫,不是一般人,乃是个落第的秀才,颇知诗书。他听了问话后,举目一望,见是个赶考的举子,便顺口答了一句:“身后无石地。”
  王尔烈一听便明白了,这是老者出的一联。联中的“石地”,是双关语,是“拾第”的谐音。意思是说,由此再往前走,也就是我的身后,便是北京地界,乃天子脚下,人才荟萃,进京科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王尔烈想了想,又望望老者汗流满面,便出口答道:“眼前有汗淋。”
  王尔烈的这个答联中的“汗淋”,乃“翰林”的谐音,也是个双关语,正好与上联的“石地”相对。
  老者听了后,心中很是高兴。他想,自己苦读诗书一辈子了,亦未能考取个功名;今日见到王尔烈又是这样聪颖敏慧,便执意邀王尔烈到家小坐。王尔烈更是个好结交的人,便随老者前去。
  偏巧,离秃老婆店门前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船。那是条漏船,上面已经积了水,一船夫正在用撮子往外淘水。
  老者见状,便顺口吟道:“锅漏漏干,船漏漏满。”
  王尔烈听了,当即答道:“灯吹吹灭,火吹吹燃。”
  没想,那个摆渡的船夫也是个落第秀才。他听了王尔烈的答联来得如此敏快,便也非常高兴,随即接联道:“锅漏漏干,船漏漏满,满还掏。”
  王尔烈一听,乐了。没想今日竟这样巧合,兴致大发,当即答道:“灯吹吹灭,火吹吹燃,燃仍吹。”
  船夫更是开心,紧接着答道:“锅漏漏干,船漏漏满,满还掏,掏净可载客。”
  王尔烈哪里肯示弱,当即接上:“灯吹吹灭,火吹吹燃,燃更吹,吹旺好宴宾。”那樵夫与船夫相识,他听了王尔烈的答联后,说道:“仁兄,没有别的,只因你的灶火正旺,还是置酒款待这位去京科考的学兄吧。”船夫好客,早有此意。当下,在船房子置上薄酒素菜,给王尔烈饯行。酒席间,那船夫借着酒意,说道:“我并不是要甘心落于布衣,也总是想在科场上再试一试,以显身手。怎奈,当今的考场太黑暗,营私舞弊之事甚多。如果朝廷没人,有几个能考得上!”
  接着,他讲起一件事来。
  山东潍坊有一于氏,其家科甲发家,仅在康熙朝,获取进士功名者,就有七人之多。为何能够取胜?原来,他家在应付科场考试上,有一套办法。
  他家朝中有人,买通了主考官,在卷面上订下了暗号。他们的暗号是:见干勾“干”,便是于氏。这个暗号,就是“于”字不挑勾,写成“干”字。果然灵验,主考所点中的进士都是干勾“于”。
  酒席间,那樵夫借着醉意,说道:“仁兄所说极是,像我等老朽,平生已下科场二十余次了,结果竟未有一次获中,皆名落孙山。我本是想要再登科场试试,但一转念,又有何望,只好作罢。科场上的怪事,真是咱们平白人所想象不到的呵。”
  接着,他也讲起一件事来。
  他说,当今的科场舞弊,越来越高明了。直接在卷面上就可以表露出来,即便是被他人发现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真是巧妙绝伦了。
  他说,就拿卷面表露的方法来说,就有好多种。其中有这样几个方法。有的可与主考官通融,订下这样暗号:如在卷子的首句话中,连用四个“一”字,像“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有情”,或者在卷子的第二句话中,连用四个“子”字,像“子贡子路对孔子曰:‘孔夫子何以谓之夫也?’”这个来源于《论语》中的话,有谁能想到这里还纳有如此污秽!
  他还说,就拿送礼通关节的方法,也越来越巧妙了。
  有人竟然以请教诗作为名,向主考赠送字稿,以使主考识其字体。在打点主考上,更是有以点点、圈圈者,表示所送礼物的品级。如有人在诗句旁边“点点”,说明事成他将以铜钱相赠;有人在诗句旁边“圈圈”者,其中圈墨圈者,表示事成将以白银相赠,其中圈朱圈者,表明事成将以黄金相赠。而且,所赠之铜钱、白银、黄金,还以“圈”、“点”的多少来表示数量。有点一点或圈一圈者,表示数目为一百,有点二点或圈二圈者,表示数目为二百。凡此种种。
  王尔烈听了,大骇,说道:“雍正年,翰林院掌院学士喻鸿图,出任四川乡试主考时,仅因他的爱妾为贪恋钱财,偷出他的试题予以出卖,结果喻鸿图竟被处以腰斩。他被腰斩后,并未有当即死去,头脑尚清晰,于是他用手指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一连写下七个‘悔’字。这事说来,也是够凄惨的了。然而,当今还有人敢这样做!”
  那樵夫道:“何止是敢!简直是有些明目张胆了。”
  那船夫饮了一口酒后,对王尔烈说道:“仁兄这次赴考,不知可有根基否?”
  他所说的“根基”,即指朝廷有没有人。
  王尔烈说道:“生父出任深州学政,从父出任甘州知州,都是科甲正途出身。但是,在朝廷却没有人。”
  那樵夫道:“要是那样,不如趁早活动一下,也免得到时候闹个凑手不及。”
  王尔烈道:“我才不活动呢,凭本事吃饭,看他怎样。如果是真的那样,我必定要金殿面君。”
  那船夫一听,眼睛瞪得圆圆,说道:“你敢面君?有此胆量!”
  那樵夫一听,眼睛眯得长长,说道:“你欲面君?可能见到!”
  王尔烈道:“咱先别说那话了,还是喝酒吧。”
  那船夫一声长叹,说道:“对对,还是喝酒,莫谈国事。”
  那樵夫把声音压低,说道:“想当年吕留良老先生咋样来着?到后来还不是落个祸灭九族,家破人亡!”
  吕留良,浙江石门人,字庄生,又名光纶,又字用晦,号晚村。自幼颖慧,八岁能文。明天启六年(1626年)生,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他曾与黄宗羲、高士魁、张履祥结识,学宗程顾、程颢、朱熹,并对其学和主张大有承续和发展。吕留良特别赞扬朱熹的种族思想。明亡,散家财结客,图谋复兴,备尝艰辛。事败,家居授徒。清廷举博学鸿词科,他誓死拒荐。后削发为僧,取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卒前作《析死诗》六篇,以明志。著作有《吕晚村文集》、《东庄吟稿》又与吴之振、吴自牧编刊《宋诗钞》。殁后,雍正七年(1729年),以曾静文评狱牵涉,阖门被祸,著述多被毁,但民间亦有流传。
  船夫又是一声长叹,说道:“还是不说为好。剩咱二位倒无啥,但是这位王兄,还要科场求功名,莫因此事而影响了人家。”
  樵夫听了,觉得也对。于是,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也对,还是对酒吟联为当。”
  于是,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
  那樵夫想了一下,想到方才背柴走过村外时,见路边黄花初绽,颇为好看。于是,他吟哦道:“村外黄花点点,犹似金钉钉地。”
  王尔烈听了,想到家乡辽阳城有白塔,路过大凌河城时又见到了白塔。于是,他和联道:“城内白塔尖尖,如同玉钻钻天。”
  那船夫听罢,说道:“路遇仁兄赴京科考,咱还是说几句祝福的话吧。”只见他想了想,说道:“秃老婆店,店秃客不秃,京师夺冠。”
  王尔烈一听,见他将“秃老婆店”嵌进上联,于是,便将“大凌河城”也引入下联,随即答道:“大凌河城,城大志更大,金榜题名。”
  樵夫听了王尔烈的答联,觉得实在是恰到好处,入情入理。同时,也并非狂妄,暗自佩服。
  船夫听了王尔烈的答联,亦是赞个不休。随即,他又想到自己与樵夫的身世,一个为樵夫,常在山上走;一个为船夫,常在水上行。随即,他又想到王尔烈方才的问话,准备向山海关行。这些合起来,正好应了“山海”二字,联想到人生,真处处是“关”啊。想到这里,他脱口说道:“山关,海关,山海关,关连山海。”
  王尔烈听了,觉得这位船夫此联出得甚妙,将人生世事与山光水色同山海关阙合为一体了,实为高手。随即,他想到方才与樵夫、船夫谈话的内容和感受。随即,他又想到樵夫、船夫方才听了他的问话后,曾向他讲明山海关城头上,有钟楼、鼓楼各一座,这钟鼓长鸣,曾包容着世间的多少风雨与情触!而自己这次奔赴京师,正是要闻一闻这钟鼓之声。这些合起来,岂不是一个人生的征程写照。想到这里,他立即答道:“钟楼,鼓楼,钟鼓楼,楼容钟鼓。”
  王尔烈言罢,便一步步向山海关走去。
  背后,樵夫与船夫正目送他一步步消失在漫漫黄尘之中。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