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五年(B124,丁已)33岁。
冬11月,免薛泽丞相,以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以布衣为丞相封侯自公孙弘始。
[夏六月,诏“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才。”丞相公孙弘奏:“请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第其高下,以补郎中、文学、掌故;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辄罢之。又,吏通一艺以上者,请皆选择以补右职。”自此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六月,公孙弘与太常、博士一起上书汉武帝,提出兴学、置博士弟子、任儒生为官的建议:
“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
此外,还有任儒生为左右内史、太行卒史、郡太守卒史、中二千石属,郡属等职的建议。此一上书得到汉武帝的认可,为广大儒生入仕开启了一个畅通的门径,使西汉的官吏成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这一新的人才选育制度的形成,公孙弘起了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元朔五年(前124年),弘向汉武帝提出了为太学博士置弟子、复其身和以学业状况任官的一整套建议,得到了武帝的首肯。这样,儒生入仕就有了规范化的门径。随着同刘邦一起创业的武将功臣从政坛上消失,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成为历史陈迹,一批又一批的儒生跻入汉帝国的庙堂,西汉官吏“彬彬皆文学之士”,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经过卫绾、公孙弘、董仲舒等人的努力,使西汉的统治思想基本上完成了由黄老之学到儒学的转变,实现了儒学与政治的结合。此一转变,对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在孔子、孟子、荀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儒学与政治的结合还仅仅是大师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那么,到西汉建国伊始,儒学与政治的结合就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叔孙通制朝议,张苍定章程,使汉高帝刘邦从实用的层面上认识了儒学的价值,因而才出现他以太牢之礼曲阜朝圣的场面。但此后惠、文、景时期由于黄老之学的兴盛,儒学与政治的结合暂时中断。不过,由于汉初一批儒学大师的努力,使儒学的勃兴形成了不可阻挡之势。而在董仲舒之手推出的新儒学使汉武帝认识到它巨大的思想价值。由此,导致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的出台。
在推动此一政策出台和此后实践儒学与政治结合的过程中,公孙弘以丞相之尊发挥了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推动了儒学与刑法的结合。此后在两汉司法实践中盛行的“《春秋》决狱”,他应该是重要的启诱推动者之一。汉武帝时期执掌司法权的张汤就以公孙弘为老师,时时请教之。]
[孟祥才云:“公孙弘主要是专以儒术谋求禄利的儒士。不是专治经学的儒学家,不是学者型,是官僚型人物。同学术领袖董仲舒不是同一类型,不是以儒家经义为最高原则,用经义指导政治、规范政治,而是以圣旨为唯一的最高原则,以经义服从政治。]
[董仲舒以“从谀”斥公孙弘。司马迁、班固评公孙弘“希世用事”,“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公孙弘荐董仲舒出任胶西王相。胶西王乃刘彻异母弟,素霸悍。弘以为非仲舒莫可为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遇之。]
匈奴右贤王数侵扰朔方。
以卫青为大将军,将六将军,十万人,出朔方、高阙击胡。(高阙,地在今内蒙狼山中麓石兰计口。(据唐晓峰实地考记。))骑都尉韩说擒获右贤王。
[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大行李息为将军,皆统属大将军。]
[“匈奴右贤王当卫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亲信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逐数百里,不及。虏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此役俘获匈奴王十有余人。益封青六千户。]
[“元朔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左内史李沮……太仆公孙贺……代相李蔡……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匈奴左贤王挡卫青等兵。”
(朔方郡,元朔二年置,郡治在今乌拉特前旗东南。)
“都尉韩说,从大将军出窳浑,至匈奴右贤王庭,为麾下,搏战获王。”
(卫青“麾下”军与四领属将军的出塞点显然不在一处:前者是从窳浑出发,经高阙出塞;后者是从朔方出发,在朔方以北某山口出塞。两路大军一东一西,对右贤王庭形成钳击态势力。)]
夏6月,颁布《劝学诏》。
丞相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淮南王与衡山王谋反,计未果。
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赃罪,并置武功爵。
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时孔安国为博士,传授孔氏所藏《古文尚书》,开拓古文尚书学派。
秋,匈奴万骑入代,杀都尉朱英,掠千余人去。
司马迁仕为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