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1 少年时代


   欧洲移民的后代
   这个小孩子是个天生的机器匠,家里人对他都很提防。
   亨利常常被罚站
   对牛马鸡深恶痛绝的人
   爱恶作剧的孩子与“水坝事件”
   这台机器会走呀
   以踱步来打发时光
   大儿子的离家出走

  1863年7月30日的清晨,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西南约9英里的迪尔本村,传来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又一个小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瞧,多可爱的男孩呀!!”助产婆格安妮·荷穆茨轻轻抱起刚刚包裹好的婴儿,“祝贺你,威廉!”
  “谢谢!谢谢!”婴儿的父亲兴奋地挂着双手,连声向闻讯赶来道喜的邻居们道谢。
  “威廉,给孩子起名了吗?”另一位邻居问道。
  “起了,起了,就叫亨利吧!亨利·福特!”
  “好极了!多么响亮的名字啊!”
  在众人的称赞声中,婴儿的父亲威廉紧紧握着妻子玛丽的手,两人望着)强褓中的小亨利。威廉有一个弟弟也叫亨利,到美国后不久就加入了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狂潮中,后来定居在加州。福特家族有一个习惯:男孩的名字是随着家族代代相传的。面对着众人的笑脸,小亨利却不领情,仍在嚎啕大哭。是的,正如若干年后一位邻居所说的:从这孩子落地的哭声里,谁也没有听出这声音和后来的汽车喇叭声有什么联系。就像他的父母在为婴儿取名为“亨利·福特”的时候,又有谁能想到这个姓名会和“汽车大王”联在一起呢!?
  亨利·福特的祖父约翰·福特和祖母托马辛娜·福特都是爱尔兰人,曾在柯克郡的一家英国人的庄园里作雇工。在英国人的压迫下,爱尔兰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苦。早在1832年,福特家族的成员就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威廉·福特的两个叔叔塞米尔和乔治在美国西海岸登陆后,务农出身的他们并没有像其他伙伴一样留在诸如纽约、波士顿那样初具规模的城市里做工,而是乘坐着牛车,在底特律附近的小镇迪尔本定居下来,在荒郊野地里开始耕耘。在他们给故乡亲友的信中,描述了新大陆廉价的土地、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自由的生活,这一切都强烈地吸引着威廉一家。1847年,由于爱尔兰发生了马铃薯中毒和伤寒病流行等事件,许多人都逃离了故乡。威廉一家10口也在约翰·福特的带领下,加入了移民队伍,来到了当时被视为“移民者和冒险家的乐园”的美国,这一年,威廉·福特21岁。而就在横渡大洋的路途中,亨利·福特的祖母托马辛娜病死在船上,把身躯永远地留给了大海。亨利·福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在他成名之后,他曾专门派人到爱尔兰寻根,而当福特要到国外开设分厂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故国爱尔兰,这已经是后话了。
  以19世纪60年代的生活水准来看,这时的福特家庭已经是一个殷实之家了。亨利出生在一栋两层楼的建筑里,共有7个房间,楼的木板墙被漆成白色。客厅、客房、起居室和厨房都在一楼,而二楼则全部是卧室,客厅正上方的那间卧室就是亨利的出生地。就在亨利出生的第二年,威廉·福特名下所拥有的土地已达到120英亩,也就是在这一年,威廉正式成为美国公民。
  亨利·福特的母亲玛丽·利托戈特·福特是荷兰人,生着一张圆圆的脸,黑眼睛,揭色的头发,她衣着朴素,生性活泼,自打结婚后就担负起了一个农妇所能操持的一切家务和农活。
  1869年1月11日,记忆力超群的亨利永远都记住了这一天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五岁半的亨利跨进了学校的大门。
  “当啷啷!”老校工敲响了下课的手钟,小学生们个个像出笼的小鸟,向教室外冲去。老师合上手中的教案,走到仍在座位上的小亨利面前。
  在所有的功课中,亨利最喜欢算术,成绩非常好,朗读课也还不错,最讨厌的,当然也是成绩最差的,是拼写课,以致常常因拼写出错太多而被罚站。
  “被罚站也有好处,”后来亨利回忆说,“特别是在冬天,罚站的位置是教室黑板的旁边,也正是教室唯一的火炉旁边,非常暖和,人都要打盹了。”
  亨利的朗读课之所以出色,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一本著名的教材,即由俄亥俄大学的教师威廉·霍姆斯·麦格菲编写的《麦格菲文选读本》。这本书有着精美的插图和浅显易懂的动人故事,书中是非清楚,黑白分明,充满了道德的感化,贯穿着清教徒立国的精神,在19世纪70年代,这本书成了美国所有37个州的通用教材。
  “亨利!我发现你很爱看地理书嘛!”老师顺手拿起立在桌上的那本大大的、硬皮封面、带有地图的地理课本,他已经注意亨利很久了。老师听说过这个孩子的一些事情,他性格内向,上课时有点心不在焉,要么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树梢上飞来飞去的小鸟,要么就把一本地理课本立在课桌上。
  亨利抬起头,对老师笑了笑,然后很有礼貌地站起来,因为妈妈一直教育亨利做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亨利,你能喜欢地理,这很好,如果哥伦布对地理一窍不通的话,他也就不会去航海,美洲大陆的发现也肯定会更晚些,不是吗?不过,除了地理之外,其他的课也应该很好地学习。”老师在耐心地诱导亨利,几个同学在一旁吃吃地笑着。
  老师轻轻地拍拍亨利的肩膀,转身离开了教室,他很喜欢这个小大人似的孩子。
  亨利见老师走了,冲其他同学做了个鬼脸,然后又把手伸进课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块拆卸了一半的怀表。小伙伴们都拥过来,羡慕地看着。这是一块金壳怀表,黄澄澄的壳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表壳的正面是一艘正在海上远航的三桅帆船,而背面则是几只神态各异的小鸟,做工极为精致。
  “亨利,这表棒极了!是你爸爸的吧?”
  亨利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的表的孩子之一。同学们都知道,亨利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把表拆开来,然后又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装上去,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每当他不想听课,就用那本大大的地理书挡住老师的视线,开始干他的“手艺活”,这件事老师一直被蒙在鼓里,而在同学们眼中,亨利是一个“狂热的钟表匠”
  “肯定是你父亲的,你的表是块‘恺撒’表,我们都见过,不如这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而此时的亨利已经顾不上理会伙伴们了,他得赶紧拆开这块表,琢磨一番后在回家前原样装好。“父亲找不到表,一定知道是我干的。”亨利在想。
  不出亨利所料,一回到家,父亲就来找他,要走了那块金表。
  “农场的那些农具也一定是你拆的吧?”父亲先是仔细地看了看被亨利拿走的金表,又不放心地把表放在耳边听听嘀嗒的走声,然后开始“审问”起这个不安分的小家伙。他今天到了农场,先是发现自己心爱的金表不翼而飞,接着雇来的农工阿道夫又来告状,说不知谁把几件农具给拆了个乱七八糟,怎么也装不回去了。“一定是亨利干的,”威廉自言自语道,“家里的东西都快被他拆光了。”
  亨利低头认了错,来到农场,在阿道夫的帮助下,装好了农具。
  “小家伙,原来是你干的!”看着忙得不可开交的小亨利,憨厚的阿道夫摇摇头,觉得不可思议。阿道夫是普鲁士人,1871年,为了躲避普法战争大量普鲁士人来到了新大陆。阿道夫为人随和,他特别喜欢亨利,亨利打开的第一块表就是阿道夫的。以至多年之后,亨利还常常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你可以打开它看看。”阿道夫抽了一口烟,对拿着怀表爱不释手的小亨利说。
  “我真的可以打开吗?”小亨利瞪大了眼睛,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孩子。”
  于是,在阿道夫的鼓励下,这个好奇的孩子第一次用一根细钻打开了表的后盖。阿道夫随后又告诉亨利一些关于表的基本常识。从此,亨利就陷入了对钟表的狂热中,一直到他的“钟表匠之梦”彻底破灭。
  “这个孩子真是个天生的小机器匠!”吃过晚饭,看着亨利又默不作声地回到楼上他的房间,威廉对妻子玛丽说道。
  “孩子还小,有好奇心不是什么坏事。”母亲是支持亨利的。
  “爸爸,你送给我的八音盒也被亨利拆开过了,”亨利的妹妹玛格丽特也说。“不过,亨利已经给我装好了,跟原来一样。”说着,玛格丽特打开八音盒,悦耳的音乐随之响了起来。
  “我得告诉亨利,我不反对他摆弄机械,”威廉看着自己的那块走时正常的金表,“我只是不喜欢他弄一些纯科学的东西,最好要对农场有点用,他毕竟是我们的大儿子。另外也千万不能去动邻居家的东西,他的好奇已经出了名了。现在,有的邻居跟我开玩笑,说是一见到咱们的小机器匠就害怕。”
  “你们各自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小心东西被亨利给卸了!”最后,威廉如是嘱咐家里的其他成员。
  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小亨利正走在去教堂做礼拜的路上,迎面碰上了朋友霍金斯。
  “听说你有一块表坏了,”亨利问,“能让我修一下试试吗?”
  “你能修表!?”霍金斯根本不相信亨利的话。
  “当然,不过我没带工具来,这样吧,你跟我到我家里去,我就在那儿给你修。”
  霍金斯半信半疑地跟着亨利走了。在亨利的房间里,他打开一个小箱子,取出一把小螺丝刀撬开了表盖,仔细地观看着每个小小的零件。一番观察后,得出结论:表内部的机件被灰尘封住,所以转动受了阻碍。亨利对机件稍加拂刷,又上了油,拧紧发条,表立即嘀嗒地走了起来。也就是在这时,亨利才想起了做礼拜的事。“那是我修表的第一次经验。”亨利·福特后来回忆说,那一年,他刚满13岁。
  年少的亨利有一个小小的工具箱,里面放着他的“宝贝”:一块父亲送给他的“恺撒”表,自己制作的小锉刀,用母亲的毛衣针制成的几把螺丝刀,用母亲的胸针弯成的镊子以及锯子、螺丝、钉子、锤子和钻孔机,等等。亨利就是用这些工具,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吃过晚饭,亨利要么一个人默不作声地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修理从邻居家搜集的各种废旧钟表,要么就出去与伙伴们一起去尝试一些小小的、异想天开的、甚至有时是带有一些恶作剧的“冒险活动”。
  儿时的经历使后来成为“汽车大王”的亨利养成了一些奇特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喜好,例如他极其讨厌鸡、牛和马。
  “父亲赞成我给家里和农场修东西或者发明些什么,但是坚决反对我摆弄钟表,特别是从邻居家拿来钟表修理。”亨利后来回忆说,“我都是晚上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进行修理,一旦被父亲抓住,他就罚我去照看鸡舍,从而使我对鸡产生了强烈的厌恶。”亨利从小不爱喝牛奶,而父亲常常以营养为由,强迫他喝,也使亨利把牛看作了父亲的“帮凶”。至于讨厌马,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一次亨利在农场骑一匹被公认为最老实的小马时,被马颠了下来,并在地上拖了一会儿,虽未受伤,却把亨利吓得半死。还有一种说法是,一次他冒雨骑马去修表,回来时赶上洪水暴涨冲垮了河上的木桥,而马在趟水过河时失了足,把亨利抛入河中险些送命。不管是否还有什么别的原因,讨厌家畜家禽,特别是讨厌鸡、牛、羊,就成了他的怪癖。另外,亨利的睡眠时间也很少,每晚过了九点,父亲他们都睡了,亨利就溜出去帮邻居们修理钟表和农具,或者一个人在房间里忙碌到很晚甚至通宵达旦,即使是后来离开了学校,除了帮父亲干农活,晚上亨利仍然在干着自己喜欢的修理行当,早上则去给父亲帮忙,“睡眠不足,对我并没有什么大的害处。”亨利一生都这样认为,他后来的朋友爱迪生,也跟他有同样的习惯。
  学校所在的山坡附近有一条小河,亨利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河边玩耍。一天放学后,亨利把小伙伴召集起来,给他们传看一张他“设计”的小水坝图纸。
  “这是我昨晚从一本画册上看到的。”亨利一本正经地说,“我们从明天开始动工吧!”
  “这真是个好主意!咱们试试!”爱德塞·鲁迪曼是班上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看了图纸后第一个赞同,当然,谁让他是亨利最好的朋友呢。有他带头,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一天放学后,小水坝终于垒好,小河被截断了,大家欢呼雀跃,兴奋不已。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杰作”后,孩子们又累又饿,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却忘了拆除水坝。夜里,水越涨越高,很快漫过了小小的水坝,水流改变了方向,流向山坡下的农田,幸好农田的主人发现得早,赶去拆除了水坝,然而地里的马铃薯已经有一部分被淹了。第二天,农田的主人告到了学校,老师只好带着亨利他们去道歉。
  1876年3月29日,也就是在亨利12岁那年,母亲玛丽在产下她的第8个孩子后不久就离开了人间,仅留下了一张画于1861年,也就是婚后不久的画像。
  “这个家从此成了一块没有发条的表了!”小亨利悲哀地说,他推开窗户,望着茫茫的夜空。亨利床边的小桌上,摆着几本画册,这是玛丽生前用来教亨利天文知识的。星星依然在闪烁,而母亲却已经离开了人间,小亨利的眼泪大滴大滴地流下来。对亨利来说,母亲是他一生中最令他难忘的人,母亲的去世给亨利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以致亨利一直认为这是上帝所做的最大的错事。
  玛丽的言行对福特的一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自己的回忆录里,福特满怀深情地写道:
  “她给了我勇气、教我忍耐和自律,这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她还教导我不要指望那些永远无法得到的东西。当我受委屈时,母亲常说,生活会给你带来许多烦恼,你时刻会面临艰难、失败和痛苦,但是你必须好好干。你可以有同情,但切不要同情自己。”
  福特在后来回忆道,母亲经常对自己说:“认定要做的事情,切不可半途而废。”
  福特还接受了他母亲所具有的荷兰人的洁癖,所以在他后来建功立业后,对其所属工厂的清洁卫生要求到了近于苛求的地步。稍不满意,全厂上下一起清扫。就连福特名下所拥有的煤矿的井口,都要涂上白色的油漆。后来的岁月里,一提起去世的母亲,亨利就黯然神伤,从母亲去世后,性格内向的亨利变得更加寡言少语了。
  “亨利这孩子确实是聪明,可是既然他这样狂热地瞎闹去修理钟表,为什么不遵照父命,去努力务农呢!?”目送着亨利匆匆离去的身影,邻居们真是迷惑不解。
  1876年7月的一天,在从迪尔本通向底特律城的路上,行驶一辆运货的马车,车上坐着亨利和他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沉默不语,只听到车轮发出单调的吱呀声。小亨利双手托着下巴,呆呆地注视着前方。小亨利是家中的长子,在他的眼中,父亲是个高大、威严、认真而严肃的人,威廉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子女,然而这种父爱更多的是以严格管教的面目出现的,所以给父子之间带来了更多的矛盾。父亲其实并不反对小亨利摆弄机械,但是他认为小亨利既然是家中的长子,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关注农场的事务上,特别是对于小亨利免费为别人修理钟表,父亲更是坚决反对。他认为既然学会了一门手艺,就应该为家里挣些钱,父亲对自己的长子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此时此刻,小亨利却还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中。对于母亲的去世,亨利一直都认为父亲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亨利的母亲春天要生产时,威廉·福特第一次没去请这些年来一直为福特家的孩子接生的助产婆格安妮·荷穆茨,而是自作聪明地去请了一位医生,结果努力了半天,孩子还是不幸夭折,而且在12天后,母亲玛丽自己也病倒了,高烧不退,仅仅在12天后就离开了人世。在这件事上,亨利一生都没有原谅父亲。
  “哐!哐!哐!”这种难堪的沉默被远处传来的奇怪的声音打破了,拉车的马也被吓了一跳,不安地刨着蹄子,发出一声声的嘶鸣。老威廉勒住了马里,马车停了下来。路上出现了一台蒸汽机,正向马车的方向驶来。
  “快看!亨利!”父亲当然知道亨利最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果然,亨利的眼光被这台机器牢牢地吸引住了。这台蒸汽机在当时的美国农场几乎可以说是家家必备的装置,它实质上是一种立式锅炉,有着一个圆形的锅炉,只需在下面的炉门里加入木柴,蒸汽就能推动附在锅炉旁边的一个轮子。通常在农场里,只要接上一条皮带,就能驱动一台农机或一台木锯。最令亨利惊讶的不是这台机器本身,而是机器的主人对这台机器的巧妙连接和改装。他在机器的传动装置上安装了一根链条,把蒸汽机与一个小型马车车厢的后轮连接在一起。
  “天哪!这一下子机器就会走了!”亨利被惊呆了。60年后,亨利·福特坐在壁炉前回忆起这一情景,感慨地说:“也许就是在那一刻,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那台神奇的蒸汽机的出现也许真是上帝的安排吧!”
  看到因为蒸汽机的缘故马受了惊,蒸汽机的主人非常友好地向亨利父子道歉,并停下来让他们的马车先过去。趁这个机会,亨利跳下马车,飞跑到机器的主人面前,一边向主人询问关于这台“神奇的机器”的问题,一边仔细观察机器的结构,特别是传动装置的连接。热心的主人微笑着回答了这个小家伙的所有问题。在父亲的的再三催促下,小亨利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机主,目送着这台会走的机器消失在远方。
  我们可以在这儿举一个例子说明福特对这次经历的印象是何其深刻。出生于伦敦的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伯特·莱西在其畅销书《福特、人和机器》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链条使蒸汽机靠自身的力量向前推进,蒸汽机使孩子明白了如何使用链条改换力的支点,然后用皮带推动静止的机车。亨利记下了这台密歇根的巴特尔·克里克氏尼科尔斯—谢帕德公司制造的动力装置。数年后,在其他地区披露的有关该产品出现断裂事故的法院听证会上,他以清晰而准确的记忆参与了案例的取证:

    问:这种尼科尔尔—谢帕德公司的发动机转速多大?
    答;大约每分钟200圈。
    问:你有什么根据呢?
    答:因为我问过司机发动机转速有多大,他告诉我大约
    每分钟200圈,从此我记在心里。
    问:你从12岁的少年时代就记住了吗?
    答:是的,先生,就像昨天记住的一样清楚。

  看着儿子入迷的样子,老福特不禁想起了小亨利6岁时的那件事。一次,大人都出去了。把小亨利一个人留在了家里。结果小家伙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把瓦壶装满了水,然后用布条和纸紧紧塞住壶嘴放在火炉上烧。结果到最后,瓦壶爆炸了,瓦片灰尘四散飞扬,其中的一块碎片打在了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疤痕。
  “孩子!”老福特注视着自己的长子,“我知道你的魂儿又被那台机器勾去了,还是想想那次瓦壶炸碎的教训吧!我不希望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在你的身上!”
  亨利只是以沉默作为对父亲的回答。
  亨利越来越不愿意读书了,在母亲去世后的几年里,亨利与家人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少,他整天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当他的“万能工匠”上,不停地拆钟修表,不知疲倦地摆弄各种各样的机械,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沉浸在各种运行机械的构思和遐想中。老威廉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知道自己劝不动这个大儿子,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常常以忧虑的眼光从背后注视着忙忙碌碌的亨利。亨利的母亲在去世前为老威廉留下了六个子女,他们分别是亨利(1863年)、约翰(1865年)、玛格丽特(1867年)、珍妮(1869年)、威廉·朱尼尔(1871年)和罗伯特(1873年),所以邻居们已经把威廉·福特家这两年一次的新生儿坠地现象看作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几个弟弟妹妹中,亨利和妹妹玛格丽特相处得好一些,偶尔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心事向自己的妹妹说几句,更多的时候,他还是喜欢独自一人,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鲁日河就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从迪尔本流过,河边有一片小丛林,这是亨利最喜欢的地方,一旦自己的“工匠活”干累了,或者有了闲暇,亨利就来到小树林中,一个人以踱步来休息和消磨时光。亨利也有朋友,他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亨利的同学、学校成绩最出色的学生爱德塞·鲁迪曼、亨利非常钦佩成绩出色、各方面都受到好评的鲁迪曼,并把他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他也是能和亨利一起在鲁日河边散步的唯一的人。也许真是命运的安排,若干年后,亨利最喜欢的妹妹玛格丽特嫁给了爱德塞·鲁迪曼的弟弟詹姆斯·鲁迪曼。
  “我知道我父亲的想法,对一次在散步时亨利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他也许对我很失望,但是他应该知道,我决不是自暴自弃的那种人。”亨利把脚下的一块石子踢进河中,“我总觉得自己是在等待着什么。”
  是的,亨利是在等待着什么。1879年12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亨利和两个弟弟离开了家,在一个路口,他没有随弟弟约翰和威廉一起向学校的方向走去,而是走上了通往底特律城的密歇根大道,然后搭上了一辆农夫的马车,驶向底特律城。亨利’福特就是这样,以离家出走的方式开始了新的生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亨利的少年时代伴随着母亲的去世就结束了。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