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人们说,商场如战场。商场和战场一样,固然有常胜将军,但较多的人则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一败涂地者也大有人在。英国商人博雷尔曾经发了大财,成了世界闻名的大富豪,但在商海激烈而无情的竞争中,他最终又翻了船,成了当局通缉的逃犯。 故事先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那是个动荡不定的年代,日子过得令人心荡神迷。大富豪博雷尔已经拥有一辆罗尔斯—罗伊斯高级轿车,一辆本特利高级轿车,一架私人飞机,一艘游艇和几艘快艇。他在市区有一大套豪华的公寓房间,结婚时他订购了一对婚礼蛋糕,据说重达1吨以上,一大群厨师花了整整15小时才制作出来。 1958年到1961年间,博雷尔每个星期售出的洗衣机达6000台,在英国洗衣机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在销售最红火的时候,甚至比洗衣机市场的领袖胡佛公司还要多。 博雷尔很早就会做生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在伦敦长大,花两三个小时排队,花1便士买来一挂爆竹,然后按6便士一挂转手卖给别的孩子,从中便赚取了5个便土。他在皇家空军从事国民服务工作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剧团为部队演戏,组织长途汽车把休假的飞行员们送回家。他并不是尽义务,而是从中赚钱。他好像是违背了哪条法律,而被带到了地方法庭。他紧盯着法官说个不休,竭力想使法官弄清“赚钱无罪”的道理。据说法官耸耸肩,答复他说:“但愿你与我同在一个单位就好了。” 离开军队之后,博雷尔开办了一家爱斯运输公司,但失败了。于是他转而卖布匹和服装。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叫迈克的人,迈克告诉他一个信息:移民现在正需要煤油。他说:成群结队到英国来的热带地区移民比本地人更怕冷,把煤油卖给他们必定赚钱,每升煤油足可赚到1先令6便士。于是博雷尔就和迈克合伙做煤油生意。但是他们把利润估得太高,顾客抱怨缺斤少两。他们为了促销,给每一个购买11升煤油的顾客赠送1支自来水笔,可是生意依然不见起色。 迈克没有因为挫折而泄气,他建议博雷尔不妨在洗衣机上碰碰运气。博雷尔一听很感兴趣,认为那是新玩意儿。他们找到一个从荷兰进口洗衣机的人。那人按每台洗衣机29英镑的价钱卖给他们,他们再以44英镑的售价卖出。他们先是在一家小酒店的电话机旁的小桌子上开张,一个星期就卖出了3台洗衣机。然后,他们派出推销员,沿街逐户去敲人家的门。生意非常好。当时曾经有一个笑话:他们把一台洗衣机卖给一位家庭主妇后,先后不下5次说服那妇女,把洗衣机借回来展销,好让他们手头有一台样品招徕顾客。 后来,那个批发商无意中漏出的一句话,使他们的生意发生巨大变化。博雷尔曾经说过他想到荷兰走一趟,那批发商警告他们不要自讨苦吃。博雷尔诧异地问这是怎么回事?那人说,你去了也是白跑,因为我已经控制了荷兰的每一家洗衣机厂了,你拿不到“源头”货的。博雷尔哪会相信,他发现那批发商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不像是说的真话。 博雷尔动身去了荷兰。他找到洗衣机厂家,做成了一笔交易,可按1000先令的价格卖出1台洗衣机。这比从批发商那里进货,每台大约多赚7.5英镑。而且这个价格仍算是低廉的,因为大多数英国洗衣机要卖到70—90英镑一台。 博雷尔花了424英镑,在《每日镜报》最后几页上刊登一则广告。原指望至多可以多卖出200台,可是反应出奇的好,广告招来了大约7000份订单。问题是他们一个星期至多只能提供100份订单的货。博雷尔和迈克捏着订单高兴得满屋子跳着说:“我们发财喽!我们发财喽!” 可是,上哪儿去组织那么多货呢?博雷尔和迈克,还有他们的兄弟姐妹倾巢出动,跑遍了欧洲,试图找到能满足他们订货单的洗衣机厂。这场危机整整拖了两个星期,在这段时间里,许多订户见拿不到货,纷纷撤销订货转向别家购买。迈克见此情况提出说他不干了,这样做生意简直要叫人发疯。迈克把股份卖给了博雷尔。 到1959年,博雷尔的洗衣机生意规模已很大了,每星期至少售出500台。有一回他接到伦敦商业区里某人打来的电话,要收购他的原始股,并且出大价钱。他回绝了,转而把目光投向活动剃刀公司。这家很时髦的公司,由于市场上出现了电动剃须刀而陷于困境。博雷尔打算把洗衣机生意与活动剃刀生意合并起来,互相扩大影响。他在报纸上大登广告。他的广告特点是:让公司推销员逐户上门推销时,给住户一张邮回附券,这样推销员就不会像有的公司推销员那样吃闭门羹了。 博雷尔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他在各省开办了许多零售分店。围绕着他的成就,他的知名度也一天天扩大。他毅然进行各种投资…… 博雷尔的公司除了经营洗衣机、剃须刀外,还经营中央空调系统、洗碗机、化妆品、去保加利亚度假以及照相机等等。一时之间,博雷尔无往而不胜,才28岁就成为富豪。他的头脑开始发热,自以为是商战中的天才,决策一贯正确。他插手有线电视、家用电影,花1000万英镑买下了联号收音机和电视机商店。1964年,出于个人对集邮的爱好,他甚至插手做邮票交易的乐队花车。 用文雅的说法,如此一帆风顺直到人们把他的时钟停下来为止。 那是1964年7月份,博雷尔正乘坐他的游艇,到保加利亚某处转悠之际,经理们突然发来一纸公司关门的决议。博雷尔大吃一惊,但却无能为力。这对于他的狂热的崇拜者来说,也许是个突如其来的巨变。 为什么情况会急转直下呢?这事说来话长。以前,在博雷尔接办公司之初,活动剃刀公司的股票从1先令上涨到7先令,这时证券交易所中止了证券交易,到1961年净赚利润达到37万英镑。第二年股票在证券交易所涨到23先令。1962年洗衣机销售额增大一倍,到1963年又增长50%。由于利润猛增,股票的价格高达48先令。 从表面上看,博雷尔的事业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英国人获得成功的故事。 为了使身份地位跟伦敦绅士相称,博雷尔在他的公司董事会里安排了几名上流社会人士,例如国会议员哈里斯,前胡佛公司总经理查尔斯。他甚至还想挤进女工的“皇家园林爱林人足球俱乐部”。几年前,博雷尔已经是阿森纳尔足球队的赞助者了。 博雷尔过着极为阔绰的生活,出尽了风头,成了众多新闻记者追寻采访的目标。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在华光异彩之间已隐藏着灾祸的暗流。 首先,化妆品、洗碗机和中央空调系统的投机已大蚀其本。然后,公司要支付利率13%的定期借款,在当时,这种借款利率是很苛刻的。最后,博雷尔的销售方式也遭到广大顾客议论和不满。他的销售队伍玩弄一个叫“掉包”的鬼把戏,一方面他刊登800先令一台的洗衣机广告,使得顾客们纷纷来填写订购单,而他的油嘴滑舌的推销员们,却在顾客付款时强行推销1200先令一台的洗衣机。这事闹得伦敦城沸沸扬扬,甚至在国会众议院里,也有人批评这种鬼把戏。博雷尔并不在乎,因为哈里斯先生是公司董事,他会在议会里为他辩护的。 博雷尔和钢铁压制公司曾谈成一笔生意,其中包括两家公司交换大笔股票。博雷尔同意销售钢铁压制公司的冰箱,而钢铁压制公司则改装它的一个分厂用来生产洗衣机。但是这笔生意失败了。主要是他们按自己方便而不考虑顾客方便去设计产品。比如说,洗衣机当然尽可能轻一些以便于运输,还要有快速旋转干燥器。公司设计人员尽量在外观豪华、功能齐全上做文章,这当然是好主意;但是这样一来,价格就贵了,跟同行相比就失去了竞争力。 问题的关键是,作为老板的博雷尔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正如《经济学家》杂志评论所说,如果你能更便宜地进口,就决不要制造。先要考虑顾客然后再考虑你自己。 博雷尔还徒劳无益地接管过拜洛克电气公司。这家公司亏本8500万英镑,是个没人敢要的烂摊子。博雷尔接管它之后,不得不替它先清账还债。 有人坦诚奉劝博雷尔再不能这么干了,可是他听不进去。他认为他有大靠山。他喜欢跟别人吹嘘沃尔夫森爵士是他的庇护人。沃尔夫森何许人也?他是50年代至60年代的“大冒险家”,拥有通用担保公司。这位爵爷多年来快乐而且成功地经营着大宇宙商场。博雷尔这么吹嘘,的确起到了作用,使他的公司信誉大增。其实他和沃尔夫森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他吹嘘的那么密切。他们两人之间的生意,只不过1000万英镑而已,而且沃尔夫森购买博雷尔的证券,条件是苛刻的。 在生意兴旺的时候,博雷尔吹嘘说,和胡佛公司的25%相比,他已占有洗衣机市场的30%。但是随着竞争加温,博雷尔的成本也随着升高。1963年做广告就花掉他将近1800万英镑。后来,博雷尔在促销策略上.增添了免费赠送物品的花样、开始时,向每一位购买洗衣机的顾客,赠送1只价值14英镑的电吹风。后来,销售越是下降,赠送的东西也越来越好,什么陶器、长柄带盖煮锅、食品搅拌器、烹饪手册、皮大衣、百科全书、国外旅游等等。然而免费赠品越好,顾客越是怀疑,要是洗衣机真像说的那么好,为什么会给那么多免费赠品呢?这样做,当然抬高了成本,直到全然不能控制的地步为止。销售额也从每个星期的6000台高峰,下跌到每星期只售出几百台。 滑坡既快又不可逆转。 公司股票直线下跌,一直跌到原始最低的1先令。证券损失最终高达1350万英镑,债权人索赔350万英镑。 《经济学家》早就看出了苗头,发表文章评论说:博雷尔没有能和两种力量达成妥协,他的成功使这两股力量与他短兵相接,这两股力量就是消费者和伦敦商界。他们认为,博雷尔自己一直没有弄清楚他闯下的纰漏有多大。博雷尔发牢骚说,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不断议论他,对他的生意才是致命的。他说这是一个推销员的垮台,而不是金融家的垮台。他不从自身找原因,而认为是“墙倒众人推”。 有人批评博雷尔更尖锐,伦敦商业会计公司的科克爵士,认为博雷尔发明了一种新的诈骗术。他说,在此之前,做生意就是把钱投进去,而不是从生意中拿出钱来。没有人像他那样干过。他在家用电器方面的生意已经有很大成就,如果一直做下去,就能得到大约20倍的收入。他卖冰箱靠的是大做广告,广告费是巨大的,他把广告费摊进后来创办的剃刀公司的成本之中。这样,就造成了销售冰箱的公司有巨额盈余的假相,似乎是一笔纯利润。这种假相使得众多投资者购买了他成百万的股票。他再卖掉股份的2%用来支付广告费和国税。科克爵士说,隐瞒成本而在账面上获得巨额利润的做法是非法的,可有些人还认为这是做生意的高招。 博雷尔的公司股票狂跌之后,震惊了全英国。希思首相命令贸易局对博雷尔其人其事进行调查。调查是由“调查诈骗小组”进行的。但是经过6年的调查,并没有查实博雷尔诈骗罪名。博雷尔被罚款3万英镑。其中2万英镑是因为他在1963年的资金平衡表中造假,其余的则是在跟一家公司业务往来时,在信函中说假话。 审判之后,新闻记者们围住博雷尔,问他有何感想。他说的话只是:“我从此失去了我的罗尔斯一罗伊斯轿车和游艇了,但是现在我也浑身轻松了。” 几年以后,博雷尔说他打算就政府对他的指控上法院打官司,但那要花费很大一笔钱。他说:“虽然传说纷坛,其实当我的公司破产的时候,我的床底下并没有藏着成百万的钱财呀!” 博雷尔的据说500万英镑的财产和他的公司一道化为乌有了,但是他的一个子公司“英国及海外投资公司”并没有倒闭,而且还能设法赚几个小钱。1974年,他对《世界新闻》周刊说:“公司破产之后,我只剩下3万英镑。当一个人习惯于有成百上千万的钱的时候,区区几万英镑只能算个穷光蛋了。” 博雷尔在商海里拼搏,曾经发了大财成了大富翁,因经营不当呛了水,险些淹死。他并不甘心失败,试图卷土重来。他在伦敦开了一家夜总会,但是地痞流氓来找他的麻烦,使他开不下去,最后关门拉倒。他发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生活环境不错,就在那里开设了一批联号饭店。这个生意做失败之后,他又改做电视花车。电视花车就是一种广告公司。博雷尔自以为他设计的电视花车新颖独特,但观众却认为更像是一种逃犯的公共马车。警察抓住了他们,并且查出来非法翻印的海外盗版电影片子。博雷尔被罚做300小时的社区服务,外加2年察看。 博雷尔是显赫一时的大富豪,哪能吃得了干社区服务的苦。所谓社区服务,就是在住宅小区扫街、拖垃圾、值班巡逻之类。他溜到了西班牙。 人们最后看见他,是在帕尔马德马洛拉,他这时已是司法当局通缉的一名逃犯。在他头上,悬着20万英镑私人破产债务的罪名。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像博雷尔这样的人,据说有不少呢。 (何言)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