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一段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该欢迎他们去。” 毛泽东的指示拉开了中国文革史上另一场规模巨大的运动──知青运动的序幕。 迷茫、惶惑中的红卫兵,将其巨大的革命热情转移到了知青运动之中。 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讲话发表的当天晚上,北京四中的部分学生就打起背包,走向了农村的广阔天地。 1969年1月开始,老三届的高、初中毕业生在社会和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纷纷走上了上山下乡之路。 据最早上山下乡到内蒙古草原插队落户的一名叫曲折的北京知青回忆,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曾召集有关安置北京学生的几省劳动部门的同志开会,会议期间,北京革委会一名负责人起身抱拳,作揖求请:“各省来的同志们,都请帮帮忙,各自再增加些人。刚才东北的同志表了态,他们再多接收400人,看看哪个省还能多安排些人?求求在座的各位了……”曲折当时感到有一种被当作“剩余劳动力”和“处理品”的悲哀。 这是整整一代人的悲哀。 但在当时,大部分学生仍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之中。 乘着火车,乘着汽车,他们奔赴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只有临别前汽笛的一声长鸣,才使他们意识到了将与亲人分别,将与自己诞生和成长的城市分别,泪水情不自禁地滴落下来。 在广阔天地里,他们再一次哭了。 夜,已经很深,凉风徐徐,吹送着异域的乡音。他们三三两两来到河滩上,来到草坪上,来到山丘上,弹着吉它,吹着口琴,唱起了那支最心爱的歌曲: 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泽东, 想念毛泽东…… 唱着唱着,有人开始哭泣起来。哭声渐渐漫延,一会儿,哭声连成了一片……。 ——是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 ——是追忆昔日的战斗岁月? 红卫兵,已经为昨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这代价还会延续到下一代人……。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