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把它用在学习上或许并不合适。但在日本,每个学年的开端阶段(注意,是4月,不是9月)对于整个学年的学习来说,的确非常关键。大学生们必须在这个时候为自己制定全面的学习计划:学哪些课程,听哪些老师的课,课程表的安排,要拿下多少个学分,等等。 听说中国现在也有不少大学实行了学分制。而学分制在日本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学分制的优越之处主要在于: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天地,锻炼学生们在学习上的独立性。 在日本的大学里,你甭想等着谁来给你分班,告诉你今天一天要上些什么课,指定你的教室在哪儿哪儿哪儿,并发给你一张现成的上课时间表……你是自由的,学习的大权在你手里。你只需要开动脑筋,认真想一想,好好作出一番计划。学校向你提供的,只是两样东西--一本厚厚的类似大学生指南那样的,和一份庞大繁杂的每日学校课程进行表。 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部分是告诉你大学的课程该怎么上。比方说,每年必须拿到多少学分,四年后才能毕业;你所在的专业科系中,专业科目,基础课目,选择课目都有哪些等等;另一部分是具体向你介绍每位老师的授课内容及所使用的教材。 翻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你会一下子发现摆在你面前的并不是死板板的几门功课,而是一个丰富多采的知识天地。就请看看我们文学系国文学科都有哪些可供学生学习的课程吧。 第一类,一般教育课程。这其实是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课。按规定,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必须学习。共占二十四个学分。具体安排了以下课程供学生自选: 属于人方范畴的有--哲学,伦理学,日本思想史,宗教学,艺术(分别为美术,音乐,戏剧,电影),历史学,文学; 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有--法律(包括日本宪法),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历史地理)心理学,人类学;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统计,天文; 属于综合性质的有(以专题划分)-- 当代社会中的女性--日本与美国比较; 东南亚问题; 人的心理与宗教的关系; 体育的科学性问题; 谈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 第二类,外语科目。这也是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学习的,共占十四个学分。分为第一外国语和第二外国语两门。第一外语是英语。第二外语开设了德文,法文和中文,供学生自选。 第三类,体育科目。其中分为体育课和体育理论课两门,共占四个学分。体育理论课主要是讲运动科学和健康保健等。而体育课又有以下具体课程供学生选修: 网球,羽毛球,篮球,垒球,橄榄球,足球,体操,健美操等。 第四类,专业基础科目。这也是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学习的,共占十二个学分。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及讲授内容。具体课程有三门: 日本古典文学研究法,日本语古典方法和汉文。 第五类,专业必修科目。四年中共开设二十四门课,占六十二个学分。其中一二年级必须学习的课程有: 日本语语学概论,日本语发展史,日本文学史。 这类科目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老师及讲授内容。 第六类,自由学习科目。共占十四个学分。具体课程有: 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日本书志学,日本传统表演艺术发展史,比较文学,日本思想史,日本佛教史,中国文学史概说,日本汉文学,欧洲文学,日本民俗学,日本美术史,书法史,书法,日本历史概说,史籍题解,古文书学,教育史概说…… 瞧,够丰富的吧!然而还不仅仅是课程安排得丰富,每门讲授的内容又由于主讲者的不同而显得多彩多姿。同样一门课,主讲老师往往好几个。你讲一套,我讲一套,从教授内容到讲课方法乃至所用教材全都不相同。 就拿“日本古典文学研究法”这门课来说,有的老师专讲,有的老师专讲,还有的讲……又比如“艺术”这门课,有的老师讲法国19世纪绘画,有的老师则讲希腊雕塑,还有的讲巴赫的音乐……总之,谁擅长哪方面,谁对某个问题有特殊的研究就教学生什么。 开学最初两三周是全校学生最活跃也最紧张的一段时间。一切都没有决定下来,一切都还在比较,选择和考虑之中。一会儿到这个课堂听一节,一会儿又到那个课堂听一节。跟这个商量商量,又同那个探讨探讨。参考,对照全校总课程表,再加以自己亲临课堂的感受(学校专门为学生们留出了两三周的时间,进行实际聆听-54321比较-54321选择-54321决定),最后形成自己一年的学习计划。然后,在某一个规定的日期,使用规定的表格,每个学生将自己本年度的学习课程表交给学校,由电脑进行统一处理和储存。由此,学校全盘掌握了各门课程的听讲人员和人数,再制成各课的出勤表交各位任课老师。 按理说,学分的取得应当是从考试成绩和出勤率两方面考虑的。但实际上,出勤率并不被看得那么重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只要出勤率不少于课时的三分之二便不影响学分。而有的老师干脆从来不记考勤。 为了订出自己第一年度的学习课程表,刚入学那一段,我着实困惑了好大一阵子。一切都太新鲜也太陌生了。学习的天地竟是那么自由而宽广,循规蹈矩惯了的我居然不知道如何自由自在地去驰骋。虽然这也想学,那也要学,但规定的学分范围不仅有限,而且讲课时间也往往是重叠的。所以,既要考虑专业课程与一般基础课程的合理搭配,又要顾及上课时间彼此不发生冲突,同时还不能忽视了应取得的学分。那些日子,我天天抱着,趴在摊开的全校总课程表上,选来选去,对来对去,划来划去,活象个临战前紧张制定战略计划的将军。 “什么叫大学生?”生物学课上,大野先生对我们新生发表讲话:“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大学生了,应当首先弄弄清楚,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这不同就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不自觉的。他们得依赖家长,依赖学校和老师。而大学生呢?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自觉的,独立的,不需要依赖任何人,只需凭借学校为他们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按照自己个人设想的方向去充实自己,造就自己。在大学的课堂上,你们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将不再是(中,小学那种)结论,结论,结论,而将是疑问多于结论的东西。反过来,大学老师从你们的考卷中看到的也不应全是死记硬背的教条,而希望更多地看到你们独立的思考,探索和新观点……” 哦,大学。这样的大学!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