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美国有不少著名的礼貌程序,多少年来延袭至今,在社会中太多礼节已被简化甚至清除的今天,这一类礼貌有幸仍能硕果仅存。比如在美国你如果当众打了一个喷嚏,你应该立即再跟说一声“对不起”,你周围的人这时会说“上帝保佑你”,你然后回说“谢谢你”,他们然后再说“没关系”。我在美国第一次当众打喷嚏时就这么被别人“伺候”着,心中惶然之下,五味翻腾。 我们中国人在生活中一向是缺乏心存感激心态的,印象里大多数中国人之间的互动互助行为都是和“谢”字无关的。我们然后生存在这种缺乏感激的生活中,一过就是好几代人。 美国有一种说法是“带着感激之心生活”,而且这句美国人中最常见的说法就常常被印在青年人的T恤衫之上。刚到美国时实在不太懂这句话的真实意境,只觉得人在江湖能跑得起来抑或相反,或升天或入地应全是自己的能力所辖,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才到美国之初,我仍和在中国时一样是交通行为的自顾自为者,每次在乱穿马路时,街上与我有交通方向之悖的车辆就会立即减速停下来,车内司机无怨无尤地挥手让我先行穿过。 这种状况这么持续着,直到有一天我再不好意思乱穿马路了。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感激实在让我难于承受,堆积起来真能让人觉得自己“不是东西”。细想之下,美国人还是有够高竿老辣,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耐心把他人异化的。他们不动声色地把一大堆感激挥霍在你的面前和心中,要你承受这一类的细微然后偷偷摸摸地吞嚼你的五脏六腹,总有一天你会蓦然觉得无地自容。 回到国内,美国的交通准绳又完全没了用场,才回来几天时,真正觉得“马路如虎口”时常在路边踯躅徘徊不敢斗胆一过,感觉中,大把的车辆们五大三粗地就是要直扑怀中。 在美国,即使是夫妇两人之间每有哪怕是迎送取递一类的小细节,受者也一定是会说谢的。虽说如此一来夫妻间的情愫听着可能生疏不少,但从人的角度细想这种事情就会觉得毫不过分。先不论夫妻之间,人际关系中任何一个举动,比如说有人开车因你横挡在面前而为你减速一类,对他人来讲是可以于也可以不干的,或者说是可以为你干也可以为别人干的。干了就是一种支付,就应该得到形形色色的回报,于人的良口而言,心存感激其实是件收效壮观的好事。上个月在国内时有一大在地铁上看到一位中年男人给一位带着小孩的妇女起身让了座,哪想该妇女竟是一句谢字没有地一屁股坐下了。这之后不久,恰逢此座位旁另一个座位上的人到站下车,该妇女一言不发地竟又把自己的孩子放到那个才空出来的座位上,大声招呼她在车内稍远处的夫婿同来“有福同享”。 这样一来,那个中年男人像是被人当众骂过一样满面铁灰。 在这种没有谢字的生活中,好人难为。而且发展下去,一定可能把中国的好人弄得心硬如铁。 还是在北京,另有一天和几个朋友拦下一辆出租车,众人才坐进去,朋友中的主事人就对着司机开了腔,叱咤着说是“你给我往东直门开”。在这之后他几次与司机就有关所往地点的沟通中,句句的开头必是“你给我……”云云。 感叹那天的司机也是好脾气,一路上一句话不应只管照着这一连串的“你给我……”默然猛开,从他的后脑勺看,不相信他心若止水。 果真到了目的地时,非但没有一个谢字,这位朋友果真最后又叱咤说:“你给我在这里停下。” 中国人的情怀眼下已被拉开,但是社会素质的培育无论粗尝还是细品都反而比以前更糟。常听老一辈的人追溯50年代的凡此种种,虽未亲历,但相信一定是一幅美妙图画。可惜现如今,画这种画的人已经不多了。 谦让为人,有人一定不知道它其实是一种风骨和一种品味。 有两个道理其实我们应该记取,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是是圯桥进履安知非福。 这其实高深得就是宽怀为人的两个了不得的禅机。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