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4章 “水门”露丑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

  1968年,理查德·米尔豪森·尼克松就任美国第37届总统。在这之前,他曾经写过一部名为《六次危机》的书。在这部书中,尼克松详细地记述了他自1947年正式投身政界后二十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所经历的六次政治风浪——六次危机。这六次政治风浪,汹涌险恶,有几灰简直就是政治台风,铺天盖地而来,险些将他投入灭顶之灾中,结束他的政治生命,或使他的肉体灰飞烟灭。
  使尼克松颇感庆幸和自豪的是:幸运之神对他特别关照,在幸运之神的庇护下,尼克松驾驶着他的生命之舟,顶狂风,战恶浪,避暗礁,居然一次又一次地安全地渡过了“危机”。展望未来,尼克松并未被以往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清醒地认识到:对他这样一个献身政治的人来说,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不可避免地还会有“危机”。饱经政治风霜的尼克松对此做了思想准备,他对前途充满信心,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有魄力,在未来的“危机”中,迎风斗浪,化险为夷,一如既往地安渡“危机”。
  不出尼克松所料,1972年,尼克松政治生涯中的第七次危机真的降临了。这第七次危机就是震动了全世界的“水门事件”。与前六次“危机”所不同的是:在第七次“危机”中厄运代替了幸运。

4.1 民主,共和两党逐鹿,争连任尼克松拼搏

  1972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四年一度的总统换届选举将在这一年11月份举行。从年初开始,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在为大选中能够获胜而展开积极的活动。
  此时执政的总统,身为共和党的尼克松,眼看自己第一届四年总统任期即将任满,他舍不得离开总统的宝座,他决心争取连任总统,再干四年,为此,他煞费苦心,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尼克松在第一个任期内,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光辉形象”。从政绩来看,尼克松在第一个任期内在内政方面建树不多,但在外交方面却是屡获佳绩。他一上台就提出了著名的“尼克松主义”,紧接着,着手设法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脱身,尝试同打了20多年“冷战”的对手苏联进行对话并缓和双边关系,更令世人吃惊的是,他摒弃了从杜鲁门到约翰逊历届前任总统的反华政策,果断、积极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事后公报一发,轰动世界。就在美国大选之年的1972年2月,尼克松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北京的邀请,访问中国,同毛泽东、周恩来举行会晤,并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上海公报”。当毛泽东在他的书房里,握着尼克松的手,并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尽快改善和发展时,身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竟不加思索地接上一句:“是的,‘一万年大久,只争朝夕’。”毛泽东的诗句竟恰到好处地被这位美国总统意味深长地引用,逗得当时所有在场的中国人都哈哈大笑。
  访问中国的成功,为尼克松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声誉。尼克松对此并不满足,他还要锦上添花,争取更多的功绩和声誉。离开北京后,尼克松又马不停蹄地于5月份访问了苏联,一下子与苏联签署了包括关于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在内的九个重要文件。
  尼克松的外交旋风令全世界的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美国人更是对这位胆识过人的总统推崇备至。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11月份的总统大选,尼克松对争取连任确实感到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何况,作为在职总统,与其他竞选者相比,他还有许多有助于竞选的便利条件可资利用,这些都为他的竞选胜利增加了保险系数。
  久经政治风浪的尼克松并未被成功冲昏头脑,他清醒地意识到,在表面上有利的形势下,仍然潜藏着不利因素,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比如,他的竞选对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已经悄悄地对他构成了威胁。民意测验表明,公众对麦戈文也颇有好感,这从民意测验结果——俩人所获得的支持率几乎完全一样、都是42%可以清楚地看到。有鉴于此,尼克松所在的共和党必须使用足以致对方于死地的杀手锏,才能保证尼克松在11月的大选中一举获胜。
  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相比,尼克松在争取连任的竞选初期没能争得显著优势,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一个不会轻易服输的人。在大学时代,尼克松就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并且为争取在校园内举办舞会(此前无此先例)而赢得了广大同学的拥戴。从那时起,尼克松就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凡是已经确定的目标,他就一定要努力追求,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他都会坚持不懈、契而不舍。正如与尼克松朝夕相处四年多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哈里·霍尔德曼在他的《权力的尽头》一书中透露的:“尼克松在政治舞台上纯属是一个进攻型的竞选者。他的方针永远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演说时他唇枪舌剑,为了击败对手,他会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一切代价。”这种性格也支配着尼克松此次争取连任的竞选活动。
  为了在竞选连任中获胜,尼克松专门成立了一个“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并挑选自己的好友,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席。这个约翰·米切尔早在尼克松当上总统之前就充当过尼克松的选举谋士。他曾与尼克松在同一个法律事务所共事,与尼克松是莫逆之交。1968年尼克松竞选总统时,米切尔曾为了争夺美国南部的选举地盘替尼克松积极奔走,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尼克松选举战略上最薄弱的环节。米切尔在美国南部为尼克松获选作得了极大成绩,因此他成了尼克松顺利当选总统的有功之臣,深得尼克松的信任,特别是在尼克松执政初期,米切尔几乎成了总统的第一心腹。尼克松一走进白宫,就给了米切尔司法部长的头衔。从1969年1月至1972年2月,米切尔一直在这个职位上为尼克松效力。尼克松挑选米切尔出任“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道理就在这里。
  尼克松摆出了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准备竞选,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这还得从尼克松当选37届总统谈起。作为第37届总统,尼克松虽然当选了,但他所代表的共和党在国会参、众两院席位中均为少数派,这使尼克松感到非常头疼,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状况在他执政两年后仍未得到改善。不仅如此,在参议院17个常设委员会和众议院20个常设委员会中,主席大都是民主党人,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和程序委员会。因而,操纵立法大权的国会基本上控制在反对党手中,尼克松则完全处在反对党的抨击之中,其结果是尼克松的每一重大决策几乎都会在国会遇到阻力。曾经有一年,尼克松送交国会的40多件有关国内问题的提案,有38项被搁置。在此背景下,尼克松迎来了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尼克松成立了由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负责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
  “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在司法部长米切尔的领导下,冥思苦想,以便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任务落到了米切尔的顾问、擅长搞情报间谍工作的戈登·利迪和中央情报局官员霍德华·亨特身上。利迪和亨特不愧为搞情报工作的行家里手,他们很快就拿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行动方案,其中最厉害的几招是:窃听民主党的电话,以便掌握对手的情报;对尼克松的反对派进行威胁,甚至不惜采取非常手段把他们关进兵营里去。方案中最令人叫绝的是:待民主党在迈阿密海滩召开代表大会时,派人去那里租一艘游艇,雇佣一些妓女——利迪先生保证这些姑娘都将是“这个行当中最出色的”,让她们去勾引好色的民主党人,当这些贪色的民主党人和妓女在干淫秽勾当时,用隐藏的照相机将这些场面拍摄下来,然后以此去要挟那些被抓住把柄的民主党人,这样就不愁弄不到所需要的情报。
  “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米切尔,总统特别顾问迪安和总统国内事务委员会主任埃利希曼这三位尼克松总统的左膀右臂、美国政界头面人物在听完了利迪的计划后,觉得这个方案有些“想入非非”、“出了范围”,他们要利迪再搞一套行动方案。
  几天以后,利迪便拿出了新计划:删去了那些“想入非非”的部分,保留了偷拍文件和窃听。整个行动的预算支出为25万美元,这对已经募集到几千万美元竞选费用的尼克松“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来说,简直是个零头,利迪的计划被批准实施。
  尼克松总统本人对此却一无所知。他的助手们熟谙政治风涛,他们明白,哪些事该向总统汇报,哪些事不该向总统汇报才能使总统避免政治风浪的袭击。那些不该汇报的事并不是要瞒着总统,而是事先给总统准备下遁词,事情一旦出现什么差错,总统可以推得一干二净。而且尼克松对窃听的态度他们也了解,那就是“如果说我对窃听这件事抱玩世不恭的态度,那是我阅历过多所致。我从事政治多年,看惯了形形色色的事件,从肮脏诡计到选举舞弊。不一而足,对于一切政治窃听案,我委实不会义愤填膺。”总统态度如此,即使知道这个行动方案,想来也不会阻拦。于是这个方案很快便被付诸行动。

4.2 夜入水门装窃听器,当场被捉丑闻曝光

  窃听计划开始实施,任务交给了“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首席安全顾问麦科德。麦科德接受这一任务后,深知这一行动非同儿戏,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旦被人发现,后果极其严重。因此,麦科德没敢用美国人,而是雇用了四名古巴流亡者当助手。与麦科德一起行动的还有这一计划的主要策划者利迪和亨特。
  麦科德等人选中了水门大厦实施窃听计划,因为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总部设在水门大厦的六楼。他们还在水门大厦正对面的一家廉价的汽车旅馆里开了个房间,准备在民主党总部安装完窃听器后,利用这个房间进行窃听、录音;同时,还可以让人在这个房间里为实施计划的行动小组望风。麦科德把录音和望风这两项任务交给了一个叫鲍德温的人。
  水门是坐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家旅馆的名字。它位于市中心波托马克河畔,是一座外观漂亮、时髦的大厦。整个建筑物不仅造型别致、内部装修也十分讲究。由于水门大厦可以兼作旅馆、办公室和公寓之用,因此,也有人将它称为水门旅馆或水门公寓。
  时值初夏,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常,宽阔的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霓虹灯不停地变换着斑澜的色彩。这里的大厦虽不象纽约城的摩天大楼那样鳞次栉比,却也都有豪华的气魄。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首府,美国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华盛顿不仅拥有举世闻名的白宫、国会大厦和五角大楼这样的专职办公大楼,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国会图书馆、一座著名的建筑物——华盛顿纪念塔。每天,来自五大洲的各种肤色的游客都希望能有机会登上高达180英尺的华盛顿纪念塔,欣赏华盛顿这座20世纪建成的现代化城市的全景。
  1972年5月名30日,麦科德等人实施了第一次窃听行动。
  第一次行动自始至终进行得极为顺当。麦科德带着他的古巴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了民主党总部,他们不露一点儿痕迹地在两架电话里安上了窃听器,然后平平安安地离开了民主党总部办公室。令麦科德和行动小组万分遗憾的是:那两个窃听器一个失灵,未接收到任何信息;另一个虽然窃听到了200多次电话,但内容尽是一些女秘书给那些已婚的政客安排出会或谈情说爱的无聊货色,对竞选毫无价值,弄得麦科德等人哭笑不得。这大概是首次潜入没有经验所致,于是,麦科德等人不得不安排第二次行动。
  1972年6月17日,麦科德等人又行动了。这第二次行动的结果比第一次更糟糕,也许尼克松和他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成员们一辈子都会诅咒这个日子—1972年6月17日。
  第二次行动的计划制定出来了:麦科德和四名古巴人上楼,潜入民主党总部;亨特和利迪呆在楼下214号房间,负责指挥联络;鲍德温在水门大厦对面的楼上望风、放哨。一切准备就绪后,麦科德等人就按计划行动了。
  午夜0点左右,麦科德首先从水门大厦底楼的车库走了出来,他打开了门锁,他想他出去一下很快又要回来,为了再回来时省得再费劲开锁,他用透明胶布把撞锁的锁舌粘住,然后将门虚掩起来走出了水门大厦。麦科德先到对面的旅馆里,检查负责望风和窃听的鲍德温是否一切都准备好了。然后他叫了那四位在外等候的古巴人向水门大厦走去。
  麦科德用胶布粘住门锁,走出大厦后不久,负责水门大厦夜间守卫的黑人小伙子富兰克·威尔斯为了驱走睡魔,想出去喝点咖啡。到大门口,他一拉门,发现大门的弹子锁锁舌被胶布粘住了,他以为是白天哪位粗心的维修工干的事,嘟嘟囔囔地骂了几句,也没多想,顺手扯掉了胶布,“咣当”一声锁上门,到对面的咖啡店里喝咖啡去了。
  黑人小伙子威尔斯刚走,麦科德和四位古巴助手便来到了水门大厦的大门口。当他们想推门而入时却发现门又被锁上了,麦科德以为是查夜的人干的事,也没多想,便让四个古巴人中一位锁匠出身的把锁弄开,为了完成任务后出门方便,麦科德又用胶布粘住了锁舌。麻烦就出在这里,但麦科德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会留下什么隐患。他们一行五人敏捷而轻快地顺着楼梯向楼上跑去。
  麦科德一行五人进入水门大厦后不久,黑人小伙子威尔斯喝完咖啡返回水门大厦门口,他哼着小调,掏出钥匙准备开门,就在他把钥匙放入锁眼里时,他大吃一惊:瞪着眼、张着嘴、嘴里哼着的小调戛然而止。真是活见鬼,这锁怎么又被打开了?锁舌怎么又被胶布粘上了?这前前后后发生的奇怪的事在他脑子里飞快地旋转着,突然,他恍然大悟,一定是窃贼光顾!他紧张地向四下里张望了一下,然后轻手轻脚地推开门,径直走人值班室,拿起电话,拨通了警察局的报警电话。
  8分钟后,一辆没有任何标记的警车驶到了水门大厦门前,从车上跳下了三个穿着皮夹克的便衣警察。此刻,麦科德和他的四位古巴助手正在民主党总部办公室里全神贯注地干着非法的勾当:把电话机大卸八块,在里面安装窃听器;四处翻阅、拍摄文件。对便衣警察的到来他们全然不知。
  站在水门大厦对面楼上望风的鲍德温也看到了三个便衣的人进入水门大厦,但这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一点也没有想到这三个穿皮夹克的人就是警察局接到报警后来的便衣警察。可是当这三个着便衣的人进入水门大厦不久后,水门大厦第8层的房间的灯突然全亮了时,鲍德温觉得情况有些不正常,于是赶紧拿起无线电报话机,呼叫在水门大厦214房间负责指挥联络的霍华德·亨特。亨特问鲍德温有什么意外情况,鲍德温回答说:“8层楼的灯突然都亮了。”亨特想了想说:“没事。这是大楼警卫的例行检查。有什么新情况随时报告,千万别失职。”
  鲍德温和亨特的无线电对话,也传到了正在六楼“作业”的麦科德等人耳朵里,因为他们手中也有一个报话机。望风人和指挥者的对话内容非但没有引起麦科德等人的警觉,反而使他们感到厌烦、多余,也许嫌报话机里大惊小怪的声音吓得他们心惊肉跳,干扰“作业”,也许是为了省电,一个古巴人顺手把报话机关上了。
  这时警察已经查到六层楼了。六楼的灯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亮了。在对面楼上望风的鲍德温透过玻璃窗,在雪亮的房间里看清了有两个穿皮夹克的人手中拿着枪,这下把鲍德温给吓坏了,他赶紧对着报话机呼叫:“一号基地,一号基地,情况不妙,那边有几个人,穿着随便,已经掏出了手枪。”
  亨特一听,赶快呼叫六楼的行动人员:“喂,喂,你们听到了吗?”
  六楼的行动人员根本没有听到,那报话机的开关被关上了,他们还被蒙在鼓里。即使此刻他们听到了呼叫,也为时太晚了,警察离他们只有几步之遥了。
  警察破门而入,如从天降,麦科德等人丝毫也没有察觉,他们在警察进门时还专心致志地往电话里安装窃听器呢。
  “站住!别动!举起手来!我们是警察。”一声大喝,使麦科德等人如梦方醒:他们被捉住了。
  此刻,干了傻事的麦科德等人却又聪明了起来,其中一人巧妙地将报话机的开关打开,趁警察不备,压低嗓门说了,一句:“他们把我们逮住了。”随后麦科德等五人束手被擒,被送往警察局。

4.3 新闻界有心人穷追不舍,墙漏洞断线索总统施计

  案发后的第二天,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首都华盛顿各报都刊登了水门事件的消息。但是各报对这条新闻都显得不够重视,名望极高的《纽约时报》报道水门事件的消息只占十来英寸的版面,而且还是刊登在报纸的里面,一点儿也不引人注目。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把水门事件与白宫联系在一起。
  白宫方面也竭力推卸责任。被捕的麦科德是“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雇员,为了摆脱干系,事发的第二天,“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就发表声明说:麦科德是雇用来协助委员会装置安全系统的,仅此而已,没有其它使命。而且据了解,麦科德与其它不少主顾有来往,言外之意,水门事件是麦科德受到的主雇指使干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强调说:麦科德等人“既不是为我们干的,也不是经我们同意的”,“我们决不会容许或纵容这类活动。”
  与众不同的是,有一家报纸在6月18日星期日出版的报纸上,报道水门事件的消息被放在了头版的显赫位置。这家不寻常的报纸便是《华盛顿邮报》——揭露水门事件的赫赫功臣。
  《华盛顿邮报》从警察局得到水门事件的消息后,立即派两名年轻的记者调查水门事件,他们是严肃勤奋、讲求实际的伯恩施坦和略显浮躁却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伍德沃德。
  他们俩人的长处组合在一起,对完成调查任务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6月18日,《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从警察局得到一条线索:被逮捕的古巴人通讯本上有白宫官员霍华德·亨特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伍德沃德脑子一转,便往白宫挂了一个电话。电话接通了,可亨特不在,白宫总机小姐热心地说,可以把电话接到查尔斯·科尔森办公室,伍德沃德立时喜上心头:科尔森是总统的特别顾问,人称尼克松的“里外一把手”,亨特如在科尔斯办公室,那水门事件就大有新闻价值了。
  正想着,电话挂通了,亨特果然在科尔森那里。当亨特在电话听筒里答应了一声后,伍德沃德便直截了当地发问:“为什么在被捕者身上的通讯录上会有您的名字和电话?”亨特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弄得不知所措,失口“恩”了一声,随即怒气冲冲地嚷了一句:“无可奉告!”
  紧接着,亨特畏罪潜逃了。于是,《华盛顿邮报》以更醒目标题爆出新闻:白宫顾问同水门窃贼有染!
  随后,《华盛顿邮报》记者在银行帐目中查出了尼克松竞选班子的官员将25000美元竞选费转到了在水门被捉的一个古巴人帐下的材料。
  事情越来越清楚了:尼克松的竞选委员会最起码与水门事件有瓜葛!也许还有更深的关系。《华盛顿邮报》决心穷追不舍,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一篇又一篇的揭秘文章在《华盛顿邮报》刊出,一颗又一颗炸弹在社会上爆炸。
  当《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迈阿密先驱报》等相继向公众报道水门事件发生的经过时,作为美国第37届总统的尼克松,正和他的一名高级助理及少数工作人员一起,在一位百万富翁、美国飞机阀门制造商鲍勃·阿普拉纳尔家的别墅里度完周末后刚刚回到家里。这个周末是总统少有的一次没有什么真正工作要做的周末,也是尼克松第一次没有直接回他在比斯坎岛的家。
  尼克松是在星期五(6月16日)乘他的私人专机——“空军一号”飞离华盛顿的。别墅位于远离华盛顿的加勒比海附近一座名叫沃克的大珊瑚岛上。那里属海洋气候,整个岛上的空气都格外清新宜人。虽然那天天气时阴时晴,但尼克松总统度假的雅兴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相反地,整个星期五下午和星期六一天,总统都是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的。
  尼克松在海水中尽情地游了一会,上岸后又饶有兴趣地绕岛走了一圈。他收下了看岛人的妻子为他专门缝制的两件色彩鲜艳的衬衫,并和她的一个12岁的小女孩聊天,天真的孩子还让尼克松参观了她自己喂养的几只大海龟。沉浸在欢乐之中的尼克松总统当然不会料到:他本人会成为这出以水门事件为序幕的政治悲剧中的主角。
  6月18日早晨,当尼克松在他家中的一份《迈阿密先驱报》上看到这条小消息时,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担心和焦虑。他一边喝着香味诱人的咖啡,一边浏览着报上第一版的标题。关于五名盗贼“夜闯水门”的报道,当时被排在这一版中间靠左边一点,标题是“企图窃听民主党总部,几个迈阿密人在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又叫哥伦比亚特区)被拘留”。尼克松看了这条消息后,只感到此事听起来十分荒唐:戴着医用橡皮手套的古巴人居然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安装窃听器!
  看完报纸,尼克松似乎没有一点大难临头的感觉。他拿起电话,按惯例给住在比斯坎岛旅馆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打个电话,询问有什么新情况,并简单地讨论了一下要不要为一项高等教育法案举行签字仪式的问题。以后,尼克松又打了几个电话,其中有一个电话是打给他的特别顾问科尔森的。另一个是打给他的两个女儿帕特里夏和朱莉的,她们还在电话里祝贺爸爸过一个愉快的“父亲节”。
  当天下午,尼克松又到海里去游泳,温暖的海水和连绵起伏的海浪使尼克松感到非常惬意。他在水中游了很长时间,直到夕阳西下,他还感到余兴未尽。晚饭前,尼克松又同科尔森通了一次电话,简单地谈了谈新闻界对他的竞选对手、民主党人乔治·麦戈文的态度问题。以后,他和随从雷博佐共进晚餐,然后一起看了一场电影。作为消遣,尼克松在临上床睡觉前,还在书房里读完了《胜利与悲剧》这本书的最后几章。
  总之,“夜闯水门”的这个周末对尼克松来说,的确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周末。因为不论是在沃克岛的别墅,还是在比斯坎岛他自己的家里,尼克松都感到十分轻松愉快。当然,风和日丽的气候,一望无际的大海,加上适当的锻炼和休息,不论是谁都会感到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尼克松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感觉返回白宫的。
  不幸的是,他还未跨进白宫的大门,就在回华盛顿的飞机上得到了关于“夜闯水门”涉及“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的消息。消息是与他同机而行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告诉他的,因此,可信程度不容置疑。尼克松当时正坐在扶手椅上,悠闲地喝着啤酒。当霍尔德曼说出此事时,尼克松心里一紧。但表面上,他只是无精打采地笑了一下,说:“真是无聊透顶极了!”那镇定自若的样子和他第一次在报上看到那条消息时没有什么两样。
  尼克松当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大选中获胜。此外,由于议会对他的提案曾频频加以否决,使他感到非常沮丧和尴尬。为了挽回面子,也为了多捞取一些政治资本,尼克松打算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全力以赴,对民主党进行反戈一击,以改变他在前一任总统任职期间所处的被动地位。
  得知“夜闯水门”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有牵连后,尼克松表面上虽然没有惊慌失措,但心里还是希望他的人一个也不要卷进去。在他看来,一个稍有一点政治头脑的人都懂得,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其全国委员会总部不可能也决不是可以刺探到有关总统竞选内部消息的地方;更何况整个事件不仅显得毫无意义,而且搞得很拙劣,看起来几乎像是故意作出的安排。为此,尼克松所采取的唯一行动就是指派另一名白宫助理埃利希曼全权负责,调查水门事件。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也已经责成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水门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亡羊补牢,尼克松还采取一些其他行动,如堵住漏洞、切断线索等,以便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尼克松总统向全国宣布,他已指示白宫所有的人与联邦调查局、司法部等合作,查清此事。他重申:白宫没有人,“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也没有一个负主要责任的人参与了这种被人指责的行动。
  6月20日,星期二上午,在白宫正常的碰头会后,白宫助理埃利希曼依照总统的吩咐,把有关的负责人召集到他的办公室,准备研究如何着手解决问题。这一点就充分表明:“夜闯水门”已不像它刚刚发生时那么不受重视了。参加会议的有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米切尔和白宫法律顾问、国内事务助理约翰·迪安。
  最先到达的是米切尔。虽然“夜闯水门”被捕的五人当中,有一个叫詹姆斯·麦科德的人曾经是米切尔的雇员,但米切尔似乎显得很镇静。他漫不经心地抽着烟斗,眼睛里流露出大家熟悉的神情。
  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霍尔德首先以他那敏感的政治嗅觉,对水门事件整个事态的发展作出了他自己的判断:如果“夜闯水门”会带来什么危险的话,那么米切尔作为“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脸上准会是愁眉不展、乌云密布。可现在,米切尔的表现恰好相反,他不仅面带笑容、异常镇静,而且还在会上明确表态说:“我对发生在民主党总部的那件蠢事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我并没有批准这件蠢事。”他还当众宣布:“被捕者的‘夜闯水门’与他本人及‘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没有任何联系。”
  米切尔的种种表现不仅证实了霍尔德曼的推测,而且这个推测也正是这位白宫要人最希望的。因为在霍尔德曼看来,只要米切尔本人没有被牵连,即使有些“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小喽罗们被“夜闯水门”牵连进去,问题也不难处理。
  作为白宫的高级助理,霍尔德曼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暗中掩盖总统的阴暗面,昭显总统的光明面。为此,不论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首要的工作就是控制整个事态发展的局面。假使局面一时难以控制,也要为了白宫和总统的尊严不借一切代价。
  就在白宫碰头会的当天,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使霍尔德曼的忧虑更加剪不断、理还乱:《华盛顿邮报》头版以醒目的大标题刊出消息说,白宫顾问与窃听人物有关。与此同时,各类调查“夜闯水门”的埃利希曼也从白宫法律顾问、国内事务助理迪安那儿得知,“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拨款委员会的财务顾问戈登·利迪与“夜闯水门”有牵连,而且被捕者就是利迪手下的人。此外,由于在被捕者的通讯录上发现了原科尔森的顾问霍华德·亨特的名字和一个白宫的电话号码,因此,虽然白宫声称霍华德·亨特早已于1972年3月29日被解职,亨特本人也已于案发后的6月19日离开华盛顿,但是,“夜闯水门”与白宫有牵连这一事实已经被许多人所接受,特别是那些关心政坛风云变幻的人们。对于形势的变化,白宫的几位高级助理忧心忡忡,而总统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实际上,早在6月19日晚尼克松乘飞机返回华盛顿之前,他就曾亲自给他的特别顾问查克·科尔森打过三个电话询问此事,全然不像他表面上显示出来的那样处之泰然。其中两次电话是在6月18日从比斯坎岛打给科尔森的,时间分别是下午3:00~3:31和6:39~6:40。另外一次是在6月19日中午,尼克松和科尔森在电话里谈了一小时。当时,科尔森就总统最关心的问题向尼克松保证:涉嫌策划“夜闯水门”的霍华德·亨特在水门案发的时候已经不再被白宫雇用了。科尔森的保证并没有能够减轻尼克松的忧虑。
  尼克松此时最担心的有两点:其一是,“夜闯水门”若是真的与他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有牵连,那将使自己在政治上,特别是在大选中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二是,“夜闯水门”一旦牵扯到白宫的高级顾问成员,那么结果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竟选将会功亏一篑,损失惨重。
  就在尼克松和他所代表的共和党人感到焦虑和担心的时候,民主党人却不失时机地向共和党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当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在竞选中没有占什么优势,特别是当时正式投票选举的日子已屈指可数,民主党想再多争取一些选票也非易事。因此,如果竞选失败,对于民主党人来说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民主党人并未因此而放弃竞选,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得努力拼搏。“夜闯水门”为民主党提供了一个拼搏的极好机会。
  民主党的行动非常迅速,就在水门案发后的第三天,被窃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奥布恩就对共和党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提出了诉讼,控告他们侵犯私人秘密和公民权,并要求共和党赔偿其损失。如果民主党胜诉,那就意味着共和党必须付出100万美元的代价。
  尼克松当时虽然对白宫是否被牵连非常担忧,但很快他就相信了“夜闯水门”与白宫无关的话是事实,因为全权负责调查此事的埃利希曼、“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米切尔等人都异口同声地这样说,尼克松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说的话。6月22日,尼克松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白宫人员没有参与水门所发生的任何活动。”声明语气斩钉截铁,令人不容置疑。
  这样一来,民主党要求的100万美元的赔偿就会落空。其实,这100万美元不论是对民主党还是对共和党都不是争取主动的灵丹妙药,民主党的最终目的也绝不是为了获得这无足轻重的100万美元,而是想通过起诉,把共和党推上法庭,借此机会对共和党进行调查,在漫长的诉讼程序中拖垮共和党,扭转民主党在竞选中的不利地位,达到竞选胜利的目的。
  这正如《时代》周刊的评论所点破的:“民主党人起诉的真正意图是要在整个秋季使共和党人忙于应会法院,使案件为公众所瞩目,以破坏看来势不可挡的共和党竞选活动。”
  当时被授权调查水门事件的官方机构——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对6月17日发生在水门大厦的盗窃活动展开了全面调查。他们调查的第一个人就是与被捕者有直接联系的前白宫雇员霍华德·亨特。结果查出亨特曾经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雇员,离开中央情报局后,他被尼克松总统的特别顾问查克·科尔森雇用。虽然科尔森宣称亨特已于“夜闯水门”之前结束其工作,但由于在两名被捕者的通讯录上都记有他的名字和家里的电话号码,科尔森的话就成了掩饰真相的遁词,没有人再相信他的这些话了。于是,霍华德·亨特被确认为与“夜闯水门”有牵连的人。
  尼克松得知此事后,曾与霍尔德曼通了电话,拐弯抹角地建议为水门盗窃犯筹募款项;他还间接地利用自己和联邦调查局的关系暗示,可以把中央情报局卷入水门事件。企图以此掩人耳目,转移世人的视线。
  与此同时,华盛顿地区法院受理了水门盗窃案,并且准备开庭正式审理。共和党要求把开庭时间推迟到11月份大选投票之后,这样可以减轻水门事件对尼克松的影响。这一要求被法院拒绝。
  8月11日,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水门事件,五名被告被指控的罪名仅仅是偷窃,而且,五名被告在开庭前均被取保释放过。民主党人对此极不满意,认为法庭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民主党声称,据他们的调查结果来看,至少有十三名共和党人与水门盗窃案有牵连。这十三人中,既有白宫雇员霍华德·亨特这样的小人物,更有“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一些专门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
  9月11日,对第一次庭审不满的民主党又以从事政治间谍活动为名对共和党提出了指控,要求法庭给其对手定罪。
  面对民主党的挑战,共和党也毫不示弱,9月13日,共和党反过来向法庭控告民主党故意制造政治事端,败坏共和党的声誉。
  从此,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在法庭上的诉讼战。

4.4 回天有术尼克松连任,不了了之民主党受挫

  民主党先声夺人。他们从五名被捕者入手开始调查,除查出麦科德是共和党“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安全顾问外,还挖出三名与“夜闯水门”有关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人,他们是:莫里思·斯坦,为筹款委员会主席;休·斯隆,为财政委员会主席;戈登·利迪,为财务顾问。经过调查,民主党掌握了可观的确凿证据,他们于是把要求共和党赔偿损失的100万美元提高到了300万美元。
  法庭指控斯坦和斯隆为间谍活动提供了11.4万美元的活动经费,并且查出财政委员会的有关此款项用途的说明和记录被抹掉了。同时,法庭还指控利迪和亨特直接参与和策划了6月17日的“夜闯水门”行动。正是在他府的指使下,夜闯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偷拍文件、安装窃听器和有关装置的一系列活动才成为可能。此外,利迪和亨特还被法庭指控与五名被捕者狼狈为奸,根据是他们曾在警察赶到现场之前通知被捕者迅速撤离。
  除此之外,法庭对共和党指控的罪名还有下列五条:
  ①早在5月25日之前,夜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办公室的窃贼就曾窜入奥布恩的办公室,偷拍过他的私人文件。
  ②奥布恩的电话从5月25日至6月17日一直被窃听着,设想人员还在水门大厦对面的汽车旅馆里查出了一个能监听用的无线电短波电台。
  ③利迪、亨特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保安顾问麦科德以及另外一名同伙,定期去那个能监听用的无线电短波电台去监听,麦科德则把监听到的内容记录在一份绝密的备忘录上。
  ④窃贼们还试图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治·麦戈文那里安装电话窃听器。
  ⑤6月17日夜闯水门,目的在于修理原有的电话窃听器,同时安装新的电话窃听装置,并趁机翻拍和偷窃民主党与竞选活动有关的文件。
  面对民主党人层层深入的调查和咄咄逼人的攻势,共和党人深感事态的发展对自己越来越不利。这样的诉讼再继续下去,势必有更多的共和党人被调查和受牵连。加上联邦调查局对“夜闯水门”调查“不利”,极有可能还会节外生枝,那将极大地影响到共和党和尼克松本来已是稳操胜券的大选的获胜,最终落得个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的结局。
  尼克松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教训。
  那是1960年,当时任副总统的尼克松和参议员肯尼迪竞选美国第35届总统职位。47岁的共和党人尼克松和43岁的民主党人肯尼迪竞争得难分难解,不分高低。民意测验中,忽而是尼克松领先几个百分点,忽而是肯尼迪又超出几个百分点。到了9月,竟选进入了白炽化阶段,尼克松以47%对46%领先。最后较量的时刻来到了,两位候选人将举行公开的电视辩论,人们将在电视上一睹两位候选人的风采,并在他们中间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总统。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总统竞选中的第一次电视辩论。
  1960年9月26日,7千万人聚集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辩论。肯尼迪和尼克松同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内,尼克松实际上已经输给了对手。在电视屏幕上,肯尼迪满面红光、精神焕发,配上他那四方脸膛、炯炯有神的双眼,显得生气勃勃、落落大方。而尼克松却显得面容消瘦、憔悴、苍白,衬衣领子至少大了半个号码,松松垮垮,更显得人的清瘦,整个儿一副无精打采的病态。这都怪他拒绝化点淡妆的建议,被灯光一照,显出了这副不争气的尊容。
  可以肯定,没有一个美国人愿意选一位未老先衰、一副病态的人来当他们的国家元首。在屏幕前,人们已经做出决定,把选票投向肯尼迪。
  形势陡然急转,人心倒向肯尼迪,这使尼克松懊悔不迭。
  为争取当上总统,他已整整奋斗了十多年,而今却败在了一次电视辩论上,真是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大选结果,肯尼迪以303票对219票击败尼克松,成为美国第35届总统。
  这是尼克松的第六次危机。尼克松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被这次失败所击垮,有一句格言鼓起他的勇气,那就是:“忍受失败方能成为伟大。”在那次危机以后,尼克松忍受着失败的痛苦,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八年后,东山再起,在1968年的大选中,击败了竞选对手,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那次功亏一篑的失败给尼克松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经验教训,从而使他在政治上成熟了许多,使他更加懂得了怎样把握机会、绕开陷阱,去夺取成功。
  水门事件;使尼克松又回忆起了第六次危机的经历,难道历史会重演吗?不,决不会!久经宦海浮沉的尼克松坚信自己有足够的政治经验和手段不让历史重演,他要想方设法扭转自己和共和党人在水门事件中的不利处境。于是,他亲自给助手们下令,采取有力的补救措施,把水门事件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样,他便无可辩白地卷入了掩盖水门事件真相的行列,犯下了日后被弹劾的最主要罪行。
  在尼克松的授意下,埃利希曼在紧要关头为了使白宫摆脱被动地位,提出了一个补救措施:让利迪坦白并承担罪名,利迪可以向法院解释,说他是为了要当“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英雄才这么干的。这样做的好处是:1.能够结束民主党人的民事诉讼,从而限制他们在诉讼有关的证据方面进行非法调查的能力。2.可以丢卒保帅,使低级人员认罪,从而让高级人员平安无事,以此转移新闻界和政界的一些攻击。霍尔德曼对此作了一点补充:让利迪坦白后,我们的人员可以向法院上诉,请求宽大处理利迪,理由是利迪是个侦探小说看得大多而误入歧途的可怜的小伙子。
  尼克松认为,作为缓兵之计这个建议可以采纳,于是这个补救措施被付诸实施。这一招果然奏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形势大为缓和。
  正当尼克松为“夜闯水门”稍微感到一些宽慰的时候,又一个沉重打击落在了他的头上,这就是他的好友米切尔出事了。事情的起因来自米切尔夫人。米切尔夫人是位自得其乐、活泼美丽的女性,无论她走到哪里,都十分引人注目。这使她变得骄纵成性,性格古怪,她对丈夫整日忙于政治而很少有时间在家陪伴她很不满。“夜闯水门”发生两周后,米切尔夫人就开始给新闻界打电话,同时向丈夫米切尔提出最后通碟,要他立即摆脱政治活动,否则她就把一切向新闻界公开。
  这位性格古怪的夫人,说自己是个“政治囚犯”,并宣称她非常爱自己的丈夫,她决不容许他参与任何肮脏的行径。她的这番话足以引起人们对米切尔及其主管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猜疑。由于米切尔对夫人的通碟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米切尔夫人就不顾一切地公开宣布,说她那里有一本手册,其中详细记载着“夜闯水门”的预定步骤,还说她本人了解整个事件的全部细节等等。其实米切尔夫人并不是要和自己的丈夫过不去,她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让丈夫摆脱政治羁绊,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呆在家里陪着她。但她没想到她对丈夫的爱却反而害了丈夫。由于新闻界对米切尔夫人所说的一切都作了公开报道,迫于压力,1972年7月1日,米切尔不得不被迫辞去“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的职务。米切尔对于尼克松的竞选来说,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曾为尼克松1968年竞选总统立过汗马功劳,现在正当发挥作用的时刻却被迫辞职,这对尼克松的打击怎能不沉重呢?
  面对种种打击和挫折的尼克松,不愧是久经宦海的政治舞台上的老手,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政治经验,使出浑身解数摆脱水门事件的阴影,挽狂澜于既倒。在外交上,他把一向反共的调子换成了友好的奏呜曲。1972年2月,他亲自访华,并同周恩来总理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上海公报》;1972年7月,尼克松完成了从越南撤军的设想,从而基本上结束了美国无限期地卷入越南的武装冲突;1972年5月,尼克松访问苏联获得成功,缓和了苏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在国内,尼克松采取果断措施,成功地制止了因越南战争而引起的持续性通货膨胀,在控制国内工资和物价的同时,为了阻止美元外流,降低了美元与外币的兑换率。尼克松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治行动,为他的竞选连任捞取了必要的政治资本,而且抓住了美国广大选民的心。特别是结束越战,为尼克松竞选连任的胜利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果不其然,在1972年11月7日的大选中,尼克松以60.8%对37.5%的选票战胜了民主党人乔治·麦戈文,获得了绝对胜利,实现了他连任总统的愿望,蝉联第38届美国总统。
  尼克松获得的选票,比他的民主党对手麦戈文多1750万张。按美国总统竞选中超过对手的票数来算,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假如按其得票率之高来看,只有1936年的罗斯福和1964年的约翰逊的得票率与他旗鼓相当。
  这次大选揭晓的第二天,尼克松在华盛顿的肖尔哈姆饭店举行了一次庆功宴,他称赞自己的竞选班子“过去四年来一直是一个伟大的竞选班子”,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还“谢谢大家”使他“最后一次竞选成为所有竞选中最成功的一次”。
  1973年1月20日,尼克松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38届总统。
  民主党人原来想利用“夜闯水门”在大选中挫败尼克松,遗憾的是功亏一篑,未能如愿。被民主党指控的七人(五名被捕者加上利迪和亨物)也在最后一次开庭时拒不承认对他们所指控的罪行。由于证据不足,对这七人以外的涉嫌者民主党均无法起诉。对此,民主党人虽然对这个结局倍感恼火,也只能无可奈何。那七人也在开庭之后分别以1至5万美元的保释金取保释放。轰动一时的水门丑闻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共和党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了。他们花费了400万美元来庆祝尼克松再次当选为总统。“再干四年”的欢呼声传遍了美国。“水门事件”看来已该接近尾声并就此打上句号了。有人如释重负地轻轻松松地吐出了一口气。然而,没有人会想到,故事的高潮还在后头。

4.5 迪安“反水”政局陡转,引火烧身总统垮台

  为了要使政府按照自己要求的方式工作,尼克松连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内阁改组。他接二连三地采取行动,对政府各个高级职位上的人员进行大调动,并把受过四年熏陶、忠实可靠的白宫助手安排在政府部门的关键职位上。如此一来,便触动了某些权势集团的利益。
  在华盛顿,当时被人们公认的有四大权势集团,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分别是:新闻界、官僚机构、国会和情报系统。
  此外,华盛顿最大的权力集中在国会各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和他们对口的政府各部门之间保持密切联系的那伙人。尼克松的行动目的是要把自己在白宫的人安插到所有政府部门和机构中去,这就破坏了那些人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联盟。这样,尼克松不仅成了本世纪以来最使民主党人和官僚机构感到害怕的总统,而且无形中把自己放在了那些权势集团的对立面上。这对民主党人来说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们乘机再一次联合受害的权势集团,把尼克松推上了由“夜闯水门”掀起的浪峰之上,尼克松的改组计划不仅没有丝毫进展,他自己反而陷入了四大权势集团的重重包围之中,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1973年1月,水门事件被再次抛出。1月8日,“夜闯水门”被捕人员被重新收审,事态从此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3月20日,被捕者中的詹姆斯·麦科德终于开口了,他给联邦法院法官写去了一封信,信上承认说:“被告们都曾受到政治压力,要他们承认有罪,并保持缄默。”他在信上还说:“我担心有人向我的家人采取报复措施。”3月31日,法庭在开庭时,公开宣读了这封信。这下,水门事件立刻引起了公众的兴趣。
  新闻界终于开始把水门事件当作头题新闻了。《华盛顿邮报》再度抢先一步,爆出一条条内幕新闻,出尽了风头。《纽约时报》等都已加入水门揭秘的行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不甘落后,在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里,向美国观众报道了水门丑闻。电视拥有的观众远远超过报纸的读者,美国人终于家喻户晓地知道了有个水门事件,并把它作为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
  在这种形势下,身为白宫法律顾问、国内事务助理的约翰·迪安有些沉不住气了。也不知是在法庭的作证时露出了什么蛛丝马迹,还是为尼克松起草的一份关于彻底调查水门事件的报告被人嗅出了什么“怪味”,迪安逐渐开始感到自己的处境艰难,而且越来越危险。
  水门事件重新被抛出后,迪安曾替尼克松起草了一份关于水门事件的各种调查及对策的报告。虽然这份报告只完成了一部分,而且一直未被公开,但一想到这份由他草拟的报告将会成为“文过饰非”的假材料,迪安的内心就有一种法网难逃的恐惧感和负罪感。4月17日,聪明的迪安向总统脑克松提出要求给予他豁免权,准备预先留下一条退路。他的理由是:给予了他豁免权,一旦出什么问题,他本人可以去找检察官,讲出全部真相,那样就不会给白宫带来任何麻烦。
  尼克松拒绝了迪安的要求,没有给他豁免权,这使迪安感到更加不安。
  与此同时,迪安还觉察到曾与他在证词上达成攻守同盟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副主席杰布·马格鲁德,有不愿继续与他合作的苗头。如果马格鲁德翻供,那么他迪安为掩盖水门事件所作的一切证词都将受到怀疑,他的罪名不需要法庭的审判就已经是明摆着的了。
  面对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迪安由忧心如焚变为面对现实了,他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投奔司法部,他才能用自己所掌握的大量机密为自己争取可靠的豁免权。经过再三权衡利弊。迪安终于向司法部门自首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背叛了尼克松。
  迪安的“反水”成了共和党人和尼克松走向失败的又一个转折点。从此,尼克松便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境地。
  1973年6月25日迪安在水门事件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作证:尼克松曾亲自参与掩盖“夜闯水门”,证据是1973年3月21日迪安本人与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的一次谈话。在那次谈话里,尼克松告诉迪安,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筹集100万美元的款子来打发霍华德·亨特。虽然后来这笔款项未能兑现,但仅此一点就已构成了尼克松的犯罪事实。
  那时候霍尔德曼早已不在其位了,但他对尼克松总统的一切事情仍然非常关心。他曾在另一次听证会上揭发迪安是在作“伪证”,想以此来帮助他一直效忠的总统渡过难关。事实上,他曾在离任后听过3月21日迪安和总统的谈话录音,但他自作聪明地以为,白宫装有录音系统仅有几个人知道,只要录音带不公布,这种事谁也说不清。霍尔德曼的自作聪明大错特错了。
  1973年7月16日,尼克松的前助手亚历山大·巴特菲尔德给了尼克松最致命的一击:他向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透露,从1970年以来,尼克松在白宫办公室里安装了录音装置,把自己同所有人的谈话都录了下来。
  侦破起来令人棘手和头疼的案件一下子变得简单和容易了起来:只须检查尼克松的录音带,一切就会水落石出,设法让尼克松交出录音带例成了侦破“夜闯水门”一案的关键。
  铁面无私的考克斯便承担了这一重任,他是哈佛大学著名的法律教授、民主党人,前不久司法部长理查森任命他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负责调查水门事件的真相。考克斯一上任就毫不客气地要求尼克松总统交出录音带以供检查。
  参议院的特别调查委员会也遥相呼应,要求尼克松务必交出录音带。
  尼克松以总统的“行政特权”为理由一口回绝了考克斯等人的要求。尼克松当初下令安装录音装置,把自己同别人的谈话记录下来,为的是将来卸任后以这些谈话录音为参考写回忆录,弥补记忆的不足,按惯例去赢得一笔可观的稿酬和版权收入。没料想却留下了遗患,为他的政敌提供了铁证如山的证据。虽然极度后悔,但尼克松打定主意,就是不交录音带。
  考克斯寸步不让,穷追不舍,非让总统交出录音带不可。
  双方僵持了几个月。
  1973年10月20日(星期天),作为美国最高行政长官的尼克松一怒之下,宣布开除考克斯,撤消专事调查的特别检察官办事处,消息传出,司法部长理查森及副部长都极为愤怒,俩人同时宣布辞朗以示抗议,过了不到24小时,这几件事便以“星期六夜晚大屠杀”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被美国各家报纸、电视向全国做了报道,并引起了强烈反响。
  不管外界如何闹得满城风雨,尼克松就是坚决不交录音带。这样拖了半年多,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1974年7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以8比0通过裁决:尼克松无权扣留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并下令总统必须交出64盘录音带。
  尼克松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也无法耍赖了。他无可奈何且极不情愿地将64盘录音带交给了法官。
  法官们以极大的耐心,一盘又一盘,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这些录音带,一个重要的疑点终于被他们发现了:有一盘录音带上的18分钟的录音被人为地洗掉了!这盘录音带录自水门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即1972年6月20日,谈话人是尼克松和他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
  这18分钟的谈话内容是什么?是否与水门事件有关?为什么事后要人为地洗掉?是不是做贼心虚、销毁罪证?一系列问号留给了调查委员会和美国公民。
  接着,最高法院又一次下令,要求尼克松将其急的74盘录音带全部交出。
  在这最后的74盘录音带上,法官们终于找到了尼克松参与掩盖水门事件真相的直接证据:在1973年6月23日的一盘录音带中,人们清楚清晰地听到了尼克松同霍尔德曼讨论如何“让中央情报局压倒联邦调查局,使这次调查不能进行”的声音,总统甚至粗暴地嚷道:“我他妈的才不在乎发生了什么呢?我要求你们给我保密……,不管是掩盖事实还是其它什么手段,只要能保住密,就那样干!”
  尼克松的防线已彻底地崩溃了。要求弹劾尼克松总统的呼声一天比一天高。
  1974年7月27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表决,向国会众议院提出了弹劾总统的动议:第一,指控总统采取一系列行动阻挠对水门事件进行公正的调查;第二,指控总统广泛滥用总统权力;第三,指控总统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
  紧跟着,弹劾之声传遍华盛顿。8月4日的《华盛顿邮报》写道:在国会的各个走廊和衣帽间里充满了这样的气氛:人人都在谈论水门事件和尼克松。“弹劾的魔鬼已经放出来了,不可抗拒的弹劾的巨轮正在转动”,“对很多人来说,现在的问题不是他是否下台,而是何时和如何下台”。
  弹劾制,最早本是英国的法律制度,以后被美国沿用。所谓弹劾,实为审讯,但又与审讯不完全相同。它只能定罪,而不能判刑。弹劾之权属于参、众两院,首先要由众议院半数以上通过决定,然后由参议院来弹劾。参议院必须有2/3的多数同意才能定罪。定罪之后,受弹劾者立即削职贬为平民,由普通法院来对其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在弹劾之前或弹劾过程中被弹劾者自动引咎辞职,弹劾的问题也就不再存在,而改由普通法院来处理了。
  在美国历史上,国会对一位在任总统进行弹劾,在尼克松之前只发生过一次,那就是在1868年对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进行的。那次弹劾进行了三个月时间,最后被参议院否决。
  尼克松如果被国会弹劾,那就得象1868年那次弹劾一样,至少进行好几个月。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尼克松既要执行繁重的总统职务,又要受到质询、审查并为自己辩护,这样,不但美国的国家机器可能陷入停顿和瘫痪,而且整个美国会陷于一片混乱状态。假如尼克松最终被判定有罪而遭到废黜,那么对于在国会两院中本来已处于少数地位的共和党也将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在尼克松被迫交出他那74盘与水门事件有关的录音带后,尼克松负有掩盖水门事件的罪责已十分肯定了。尼克松的出路只剩下别无选择的一条:辞职。
  在经过一番痛苦的选择和思考,尤其是得知国会两院能同意他不辞职的票数最多为15票后,再经过共和党三巨头:戈德华特、斯科特和罗兹的规劝,1974年8月7日晚,尼克松正式决定辞职。第二天8月8日上午11点,尼克松约见副总统福特,正式通知福特他决定辞职。这是美国设置总统职位185年来第一次有总统在不名誉的情况下辞去总统职务。
  一个颇有建树的总统一开先河、被迫辞职,应该说这在美国政治历史中是不光彩的一页。对尼克松本人来说,辞职标志着他28年前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的政治生活的结束,这个结束对他来说未免有些凄凉。
  1974年8月8日晚9点12分。
  美国白宫椭圆形总统办公室。
  第38任总统尼克松第37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这里发表讲话,与以往不向的是,这次讲话是他向全国发表他宣布辞职的电视讲话。尼克松讲话时,面色阴沉,偶尔有一丝苦笑掠过他的面庞。他的话说得很慢,终于他讲出了他后来自称是有生以来最难出口的一句话:“……我将辞去总统职位,明天中午生效。”整个讲话历时17分钟。
  8月9日上午,是尼克松在白宫的最后半天。吃过早餐,黑格将军来见尼克松,有点犹豫他说:“这是一件必须完成的工作,总统先生,我猜想您宁愿现在把它做了算了。”说着,拿出了一张纸,放在了尼克松跟前,纸上只有一句话:“我谨此辞去美国总统职位。”
  尼克松望着这张纸,木然地凝视了片刻,拿起笔,似乎有些颤抖地在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9点过后,尼克松和夫人在白宫坐上直升飞机,飞往安德鲁机场,然后换乘“空军一号”,飞往南加利福尼亚州,开始过他的平民生活。
  同日中午12点零3分,尼克松的副总统福特宣誓就任美国第38任总统。
  尼克松辞职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一致通过取消了对他的弹劾。
  一个月后,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在白宫宣布,由于“审讯一名美国前总统的前景可能会无可挽回地丧失……已经使国家恢复了的平静”,所以,他已“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赦免”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对美国“已经犯下的,或可能犯下的以及参与的一切罪行”。
  美国公众却不那么大量,接二连三的民意测验表明,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尼克松不应该被赦免,而且永远不应让他担任任何公职。
  美国一贯标榜自己是民主和正义的化身,无论地位高低、肤色深浅,只要是美国公民,就享有同等的权力和自由,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实际上美国的法律,不论是完备的还是不完备的,都是为统治阶级及其内部占主导地位的各大财团服务的。在水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尼克松作为总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策划水门行动,但他的态度和行动却一直在为他的部下掩盖罪证,其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他的部下,而是为了维护他自身的利益和他所代表的财团的利益。尼克松的所作所为能轻而易举地逃过法律的制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产阶级所谓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论调是多么虚伪和可卑;充分暴露了以金钱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政治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这真是:网开一面赦免总统,民主、正义大受亵读。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