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爱恨倾城小团圆 / 清秋子 > |
七十八 |
|
她还是婉言谢绝了。台湾她不会再去;上海,也只有永远放在记忆的搁物架上了。 1991年,张爱玲半个世纪的好友炎樱去世了。此前,张爱玲虽与炎樱有所疏远,但通信往来还是有的。 同年6月,又有消息传来,姑姑张茂渊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留有遗嘱,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骨灰随便撒掉。 张家是弱枝,本来亲人就不多,姑姑是张爱玲一生中最亲的一个。如今,他们一个又一个隐进了历史的烟尘。 ——在那个年代里出生、成长、盛放,也许本来就是错? 大概是亲朋的离去,对她有所触动,第二年2月份,林式同忽然收到张爱玲寄来的一份遗嘱副本。 遗嘱的内容有两点:“一、如我去世,我将所有的财产遗赠给宋淇和宋邝文美夫妇。二、我希望立即火化,不要存放在骨灰存放处,骨灰应撒在任何无人居住的地方,如果撒在陆地上,应撒在荒野处。” 在“遗嘱执行人”一栏里,张爱玲写的是林式同的名字。 她考虑到林式同一定会感到突兀,便在信中解释道,前不久因为要委托上海的姑父代理大陆版权,她去文具店买委托书,顺便就买了一份遗嘱,“免得有钱剩下来就会充公”。 张爱玲对林式同说:“也没先问一声,真对不起。附寄了个副本来给您过目,不用还我。好在立这遗嘱一共只二十美元,如有难处,不便担任,再立一份,这一张就失效了。我除了点存款没值钱的东西,非常简单。万一有费用不够付,宋淇夫妇会补还。是否能行,等有空请晚间打个电话告诉我(477-9453),可行的话我就拿去登记。” 林式同当然摸不着头脑:“一看之下我心里觉得这人真怪,好好的给我遗书干什么……遗书中提到宋淇,我并不认识,信中也没有说明他们夫妇的联系处,仅说如果我不肯当执行人,可以让她另请他人。我觉得这件事有点子虚乌有,张爱玲不是好好的吗?我母亲比她大得多,一点事也没有……因此,我把这封信摆在一边,没有答复她。可是在张爱玲看来,我不回音,就等于是默许,后来我们从未再提起这件事,我几乎把它忘了。”见《有缘得识张爱玲》。 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于生死问题,看得很开,对身后安排是有条不紊的。可是,她恰恰没有留意自己最大、最具价值的一笔遗产——著作版权。这笔无形资产,在她,真的也就是无形吧,跟没有一样。 她的这种超脱,留给世间的却是一些不超脱——在她身后,皇冠出版社和大陆多家出版社为张爱玲著作的版权,打起了无穷无尽的官司。 3月,张爱玲又给宋淇写了信,告诉他自己的遗物将赠与他们夫妇:“还有钱剩下的话,一、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请高手译。没出版的出版……;二、给你们俩买点东西留念。即使有较多的钱剩下,也不想立基金会纪念。” 张爱玲又一次隐身在深深的雾中了。 她最后这几年是怎么过的,林式同也不甚清楚。 她住的公寓,位于西木大道与罗切斯特街交叉的地方,是一幢淡灰色的四层楼,门前有一棵松树和一棵棕榈树。 公寓大门对面,有小书店、修鞋铺。她偶尔出来散步,邻居跟她打招呼,她也回应一声,只是一声Hello,就再无多话,以至旁人都以为她不会说英语。 书店的老板也常见她,但她去书店,都是匆匆来去,从不说话。——去小书店,能买什么书呢?是那种她喜欢读的“垃圾小说”吧? 1993年春,有一位大陆学者,差一点就见到了她。 这个人与她甚有渊源,就是著名的红学专家魏绍昌先生。 细心的读者应该还记得,魏绍昌就是当年桑弧在家里宴请张爱玲时的座中客,不过,那时他还在金融界做事。 这次魏绍昌到美国来访问,在洛杉矶,巧遇一位与张爱玲同住一幢楼的女邻居! 世界果然很小。魏绍昌既惊且喜,试探可否能联系上张爱玲。女邻居答应,如果给张爱玲写信,她可以帮忙塞到张爱玲的信箱里去。 魏绍昌当然知道张爱玲不见人,尤其对大陆去的人更抱着戒心。 不过,偶而也有例外,80年代初,著名翻译家冯亦代先生到洛杉矶,想去看望她,托熟人向她联系。张爱玲知道冯亦代过去也在上海,表示同意见面。 |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