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慕容美 > 无名镇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六五 | |
|
|
第十四章 制造恩怨打杀的人 第二天,无名镇上忽然出现一幅奇景。 先是从镇头上缓缓出现三名青衣老人。三名老人之中,一个挟着历书,一个捧着罗盘,另一个则扛着一大捆细麻绳。 当这三名老人经过大街,走向镇尾时,并未引起镇上人多大注意。 但紧接着,一阵隆隆辘辘之声传来,无名镇上每个人的眼睛都突然瞪大了。 一种格式相同,由两头健骡拖拉的四轮平底大板车,就像一只徐徐爬行的大蜈蚣,一辆接一辆,由镇头驶向镇尾,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全部骡车方才过完。 这总数约三百多辆的骡车上面,装载的只有四样东西。 大理石。 红砖。 石灰。 各种巨干原木。 用不着问,镇上人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情。 这是一个大喜讯。 很明显的,不知哪一位大官或富豪,要在这片山区里大兴土木了! 无论这位要建宅第的主人是谁,此举无疑都会为无名镇上带来蓬勃的繁荣。 就拿眼前来说吧!三百多辆骡车,六百多头牲口,以及总数近千名的工人,这每天的酒食、草料、杂支,就够瞧的了。 结果,正如大家所猜想的,镇上的粮行、糟坊、油坊、杂货铺子等,没等到天黑,各类货品就全被搜购一空! 丁麻子豆腐店里积存的豆腐皮豆腐干,老胡兔肉店里八只尚未宰杀的大灰兔,以及蔡瘸子两亩田的青菜萝卜,也在几名管事人员软硬兼施之下,全部给买走了。 有生意做,固然是好的。但是,接着来的后遗症,也着实令人头疼。 无名镇远离省城,脚程快的,也得两三天才能打来回;镇上各种日用必需品一下全卖光了,明天本镇的人日子怎么过? 食物是个大问题。 水的问题更严重。 无名镇上用的全是井水,出水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突然增加一千多人的用量,这些水去哪里汲取? 于是,有井的人家,井口一律加盖,拒绝供水;后山有两条小溪流,路是远了一点,但那也没有办法,只有劳动他们自己派人去挑水喝。 另一方面,镇上的人星夜奔赴省城;凡是有几斤气力的汉子,都被央求陪同出发,以便一次能多带一点货回来。 除了普通商店,镇上另有一种行业,也是忧喜参半。 窑子! 美人窝和百花院两处受的影响不大,因为那不是一个人人去得起的地方。即令梦乡那种不算高级的小酒家,要进去都得先问问自己的荷包。 因此,大庙后面,胡大娘那家论“回”计“酬”的“半开门儿”,便成了那些工人竞相趋赴的目标。 胡大娘手底下只有七八个姑娘,平时生意并不怎么样。而这天晚上,却几乎每个姑娘的房门口,都排了一条长龙。 胡大娘起先是笑得合不拢嘴,但慢慢的一双眉头便皱了起来。 因为长龙才去了一个龙头,她便听到好几个房间里都传来了饮泣之声。 她自己也曾当过姑娘。 她知道要吃这一行饭的姑娘流眼泪,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不过,如今胡大娘心头升起的并不是怜悯。这些姑娘们一个个都是她花了大把银子买来的,无论哪个姑娘因受了伤害而不能接客,都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她担心的,并不是姑娘的身体,而是担心情况会不会恶化到影响她的收入? 第三天,胡大娘的妓院终于被迫关门。那些姑娘经过粗暴而持久的摧残,次展已没有一个还能下得了床。 胡大娘本人也几乎下不了床。 那是天快亮的时候,几个排尾的家伙实在憋不住了,他们见老板娘白白胖胖的,年纪也才不过四十出头,于是眼色一使,不由分说,将胡大娘拖进了房间…… 这种事情是不便说出来的,胡大娘除了咒骂,只有自认霉气。 锁上大门之后,胡大娘怀了一包碎银,去找镇上的吴老大夫。 吴老大夫因镇上环境不宜,已于三天前搬去省城。 胡大娘无可奈何,只好咬紧牙关去找长安生药房的“猴子精”。 “猴子精”听她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说明来意,脑袋摇个不停,几乎没把那副破眼镜摇落下来。 他说他没治过这种“病”,他店里也没有治这种“病”的“药”。最后经胡大娘一再纠缠苦求,他才告诉了她一个“秘方”:让她们休息一个月,多吃鸡鸭鱼肉,好好的静养! 究竟是什么人想在镇后山区中起造豪华府第呢? 这一点连杠子头吕炮也打听不出来。 那些开山垦地,运土搬砖的工人,一个个看上去壮得像人猿,但有些人的智力竟愚鲁得几乎连人猿也不如。 他们不仅弄不清楚他们东家的姓名,有些甚至连自己的祖籍哪里都说不上口。 他们唯一清楚的事,是一天做工四个时辰,工资三钱三分银子,三天发一次饷,一次发足白银一两整。 这是一种非常优厚的待遇。 一两白银,可以兑换十二吊古钱,足够他们喝上三天的老酒,以及到胡大娘经营的那种地方去一次! 除此而外,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除了银子,别的什么对他们都没有用处。 杠子头吕炮卖的黄酒商香豆,价廉物美,正合这些工人的胃口。 所以,无名镇上也几乎只有吕炮一个人可以挑着酒担子在工地上走来走去。 一天鬼混下来,黄酒卖了四大桶,吕炮也对这件正在进行的工程渐渐瞧出一个概略: | |
|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