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回首页 |
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1869—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生于巴黎,是独生子;父亲在巴黎法律学院任教授;母亲是富家闺秀,笃信天主教新教。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十一岁时丧父,由母亲扶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从十五岁起,他对舅父的女儿玛德莱娜产生了纯洁的爱情;但是六年后,玛德莱娜拒绝了他的求婚。创作于1890年,于次年发表的处女作《安德烈·瓦尔特的笔记》,就是他给自己家庭和玛德莱娜的最后通牒,反映他这一时期的思想。1895年,他终于同表姐玛德莱娜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美满,他仍不改同性恋癖,致使他妻子抑郁成疾,于1938年死去。 1891年,他由莫里斯·巴雷斯引见,认识了象征派大师马拉美,并成为罗马街“星期二晚会”的常客。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显示出他受了象征派和尼采主义的影响,全面扬弃传统文化与道德,摆脱家庭与社会的约束,宣扬独立自由和享乐主义。不过,纪德的文学创作走的是一条探索的道路,因此,他的作品充满矛盾而又互相矛盾,既宣扬了绝对的自由,同时又主张天下人都应当得到解放;既宣扬了狂热的个人主义,同时又歌颁集体的献身精神;即使他主张的享乐主义,也并不是庸俗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旨在发现自我,探索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足见他是勇于剖析自已的作家。 1925年,他去刚果、乍得旅行,目睹了非洲人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的生活惨状,回国后口诛笔伐,有力地鞭答了殖民制度。从此他的创作不再固守在美学与道德的象牙塔中,开始对社会问题发生兴趣,越来越关注苏联,并参加共产主义运动。1936年他访问了苏联,回国著文又否定了苏联的社会现实。 纪德创作十分丰富,有的作品堪称法国现代文学的丰碑。小说主要有:《帕吕德》(1895)、《人间食粮》(1897)、《背德者》(1902)。《浪子归来》(1907)、《窄门》(1909)、《伊萨贝尔》(1911)、《梵蒂冈的地窖》(1914)、《田园交响曲》(1919)、《伪币制造者》(1926)、《妇女学堂》(1929)、《新食粮》(1935)、《忒修斯》(1946)。回忆录主要有:《如果种子不死……》(1926)。游记主要有:《刚果游记》(1927)、《乍得归来》(1928)、《苏联归来》(1936)。戏剧主要有:《萨乌尔》(1903)、《康多尔王》(1905)、《俄狄甫斯》(1932)。此外还有许多文论、日记等。 纪德的作品文笔清丽精湛,思想深邃细腻,语言温婉和谐,具有古典美。他始终是法国人民最喜爱的现代作家。 |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