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于一九八四年回顾时,他摇着头说,当时他向安西发动了攻击,结果是又一次惨败,死伤数百人。此后,他只剩下大约一千名男女战士了。他们被赶进戈壁沙漠,那里没有道路,没有地名,没有粮食,没有水,没有希望。(他们历尽艰险,于一九三七年四月下旬,先后到达新疆东部的星星峡——译注)。
一天,西边天空出现了一架飞机,盘旋后就降落了。一个穿着褐色皮飞行服的人从飞机里跳了出来。他就是前往莫斯科通报遵义会议情况以来一直未曾听人提起的党的特命代表陈云。他被派往新疆执行救援西路军的任务。飞机把李先念等人接到迪化。他于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乘卡车进入延安。除他的部队外,他是最后一个回到“家”里的人。一九三八年春天,四五百名战士也到达延安。由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发生的扣留蒋介石的西安事变,促进国共合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他们才死里逃生。
张国焘的四方面军和第一方面军的部队最后终于在兰州以东八十英里稍偏南的老集镇会宁会合了。当时,有一位美国人在场目睹了这一情景。
他就是乔治·哈特姆。他生于纽约布法罗,肄业于北卡罗莱纳大学和贝鲁特的美洲大学。他在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医学学位。他二十六岁,褐色的眼睛炯炯发光。当时的情景他几乎都看在眼里。
一方面军的十五军团的部队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二日从西门和北门攻入了会宁城。攻城部队有八百人,而守城部队只有当地的四百名士兵。国民党于十月五日试图把城夺回来,但被击退了。一方面军更多的部队在老将陈赓的统率下进入会宁。
会宁是座典雅的老城,四周筑有城墙,东南西北各有一座漂亮的城门,人口约二千。一九八三至八四年间,这里仅剩下的西门城楼被修葺一新,十分壮观。
会师那天,城里旌旗招展,标语遍布,当四方面军在徐向前将军的指挥下进城时,群情激动,口号声、欢呼声震耳欲聋,呈现出一片欢乐景象。这是一个金风送爽的秋日,阳光明媚,暖和宜人,早晨无霜,夜间稍有凉意。这真是个难得的好日子。。
庄稼已经收割完了,被一捆一捆地码成大堆存放着,等着严寒把院子里的土地冻结实了好脱粒。有些农民正在清理田地准备过冬。这里不是小麦产地。一九三六年时,他们主要种植小米、玉米和荞麦。土豆、西葫芦、南瓜都已收割完毕,都堆在屋子的石灰墙下。一串串的辣椒,还在晾晒。
十月八日晚上,大家欢闹了一夜。第二天,张国焘和朱德同总部一起到达时,大家更是欢天喜地,热烈欢迎。刘伯承没有来,他在渡渭河时受了伤。
十月十日,在城里的孔庙前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孔庙至今仍是会宁的中心。当时孔庙前有一个大广场,现已不复存在了。广场上以往每年总要举行几次集市。
马海德个子不高,精力充沛,几个目前他同埃德加·斯诺一起来到陕北,并开始担任红军医生。他坐在庙前的主席台上,同张国焘、徐向前、朱德等大人物和其他许多人坐在一起。他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只知道他显然是个外国人。那时,大家都知道共产国际在促使两军会合中发挥了作用。消息马上传开了。马海德于是成了共产国际的代表。
朱德在会上讲了话,但现在谁也不记得他当时说了些什么。会匕宣读了中央委员会从陕北发来的贺电。客人们围着新鲜的羊肉、鸡肉、猪肉饱餐了—顿。大家喝着当地土产的眠眠酒。人人都是喜笑颜开。谁也不想匆匆离开这欢乐的地方。大多数部队在这里一直驻扎到十月二十日左右。而贺龙和肖克率领部队直到二十二日才绕过会宁到达将台堡与一方面军会师。
哈特姆当时还没有取他的中国名字马海德,他写下了自己的印象:
关于朱德:“瘦得象鬼,但身强力壮……留着大胡子,……看上去不象军队统帅,……而是象红军之父……”
关于张国焘:“政委……肥胖,高大,肌肤滑润。我感到纳闷,其他人都瘦成皮包骨头,他怎么保养得这么胖……”
关于那一天:“多么激动人心的会师……人们伸开双臂互相拥抱,纵情欢笑,流出了热泪。”
二十月二日,张国焘、朱德和周恩来骑马进入保安。林彪在城外迎接他们,并把他们带到红军学校。军校门前站着毛和他的部下。学员们欢呼雀跃。毛泽东和张国焘登上木制的讲台,发表了讲话,互相祝贺。长征结束了,兄弟们又亲如一人。毛和他的部队走过了两万五千里,也就是七千英里。其他部队至少也走过了同样的路程。他们翻山越岭,渡江涉水,英勇作战,打败了敌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把红军的信息传递给人民大众。
面前的任务是建设一个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