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一章 仓促

  谁能想到这场牵动世界政局引起全球动荡的战争,竟把毛泽东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兼卧室变成了运筹帷幄的指挥所

  1951年4月上旬,朝鲜战局发展“微妙”。
  “联合国军”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连串的沉重打击后,为了挽回其失败的影响,乘我军转入休整之际,在“三八线”以南漫长数百里的战线上发起了疯狂进攻,大有一举把战线推过鸭绿江之势。中朝人民军队不畏强暴,逐山逐水,顽强抗击,加之志愿军第二番人朝参战部队迅速赶到,投入防御,才使战线在“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逐步稳定下来。
  当朝鲜的战火,熊熊燃烧,逐步向北蔓延的时候,我们的祖国也同样在躁动不安中,度过了难以平静的日日夜夜。
  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里,军委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他们正围绕朝鲜战局的有关问题,通宵达旦地分析着、研究着。谁能想到这场牵动世界政局引起全球动荡的战争,竟把毛泽东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兼卧室变成了运筹帷幄的指挥所。
  毛泽东坐在圈椅里抽着烟,周恩来坐在一侧的沙发上,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望着办公桌上的一份报告,那是志愿军领导彭德怀、邓华等人4月6日在金化郡上甘岭召开会议后,将他们对战局发展的预测和第五次战役的方案向军委写的报告。
  “请你这个智多星仔细看看,我已看过一遍了。”毛泽东一边把志愿军党委送来的报告递给了周恩来,一边抽着烟,陷入了沉思。
  从1950年10月我志愿军第一批先头部队跨过鸭绿江开始,到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打响前夕,我军近战夜战,稳打稳进,时进时退,机动灵活地驰骋在朝鲜战场,取得了四次战役的胜利,实现了“有效地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预定战略方针,为春季决战创造了条件。、这一阶段,几乎是每战必胜,大量歼敌。就连英、法等国也害怕再遭受更大的损失,担心长期卷入这场战争会削弱西欧力量,感到是结束朝鲜战争的“心理时机”,希望在“三八线”上建立“事实上的停火”了,美国统治集团有些要人也基本同意这种主张。但毛泽东却异常冷静。他明白,美、英、法等国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他们想在朝鲜打赢这场战争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是我们的坚决主张,早在朝鲜战争之初,就表明了这个原则立场。先停火再谈判——现在对方提了出来,无非是对他们有利——首先美国就可以保存实力,还可以使南朝鲜的李承晚保有许多地盘和武装资本,美国军队可以赖在朝鲜不走,而谈判嘛,可以无限期地拖延……我们当然不能按照这个路子走,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地提出,要谈判,对方必须承认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美国如承认撤军,联合国有可能在同意中、苏参加的条件下,主张全朝鲜人民在联合国监督下选举自己的政府。但美国和蒋介石一样,诺言、协定都是不可靠的,应从最坏方面着想……最后还要看战场的军事形势……但从目前朝鲜战场最近进行的战役中,可以看出:敌人不被大部消灭,是不会退出朝鲜的,而要大部消灭这些敌人,则需要时间。然而,饭是要一口一口地吃,仗是要一仗一仗地打,这就是说,“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毛泽东计划在第工番人朝部队到达后,在4月15日到6月底两个半月内,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消灭美军及李承晚建制部队数万人,发起一次新的战役。
  毛泽东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将现在在朝鲜作战的9个军狐个师作为第一番志愿部队;将正从国内调去的6个军及现在在朝鲜即将补充的3个军(有两个军在元山、咸兴地区休整)共9个军27个师作为第二番志愿部队,约4月上旬可全部到达“三八线”地区,接替现在在汉江前线的6个军的任务(以后参加第五次战役);将准备从国内调去的6个军及第一番志愿部队中的4个军共10个军30个师作为第三番志愿部队,准备6月中调用。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这一战略举措,对以后促使美国“知难而退……解决朝鲜问题”起了关键性作用……
  涉及到第五次战役何时发起比较合适,毛泽东早有考虑,他原想定在4月上旬或中旬。当2月下旬,彭德怀回国向他汇报战况时,他亲自征求彭德怀的意见。彭德怀面对朝鲜战局谈了不能速胜的看法……加之第二番人朝部队3兵团和19兵团不可能按时到达集结位置;9兵团虽可到位,但因补入新兵多,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战前训练;还有战役必需之物资难以运抵……于是,毛泽东考虑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把战役发起时间推迟到5月上旬。然而,现代作战,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据敌情通报:“4月10日前后,‘联合国军,在越过‘三八线’的同时,加紧整训在日本的南朝鲜军3个师,扩建釜山、金浦等空军基地;其空军对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交通线、物资囤积地、军队集结地进行了空前猛烈的轰炸;其海军也加强了对元山、新浦、清津诸港的炮击;4月中旬,美国将国民警卫第40、第45师由美国本上调往日本,与原在日本的美国步兵第34团组成第16军,准备使用于朝鲜战场。这些迹象表明,‘联合国军’拟在加紧进行登陆作战的准备。登陆地点极可能在东海岸的通州、元山地区,以配合其陆军的正面进攻,南北夹击,驱我军至朝鲜蜂腰部以北……”
  毛泽东又燃起一支香烟,目光不停地注视着地图上的朝鲜平壤至元山一线……好一个蜂腰部!难怪美国认为,这部位,正面狭窄,地形有利,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又是朝鲜北部的腹地;占领了这条线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都可取得有利地位。
  “我就不信这个邪!”毛泽东突然转过身来,与周恩来的目光碰在一起,微笑着会意地向周恩来点点头:
  “报告看完了吗?请发表高见。我看彭德怀他们的分析很有道理:‘现在,我第二番参战部队正在开上三八线,而敌军历经两个多月的进攻已很疲劳,伤亡还未补充,部队不甚充实,且后备部队尚未来到,抓紧这个时机向立足未稳之敌大举出击,打一个大的战役,消灭敌人几个师的建制,以加速朝鲜问题的尽快解决……不然,我军动作慢了,坐失良机,等敌人援军开上来,加之海上两栖登陆,势必逼迫我军两面作战,让我处于不利境地……此役原拟于5月上旬开始,但为了推迟敌之登陆,避免同时两面作战,因此提前于4月22日开始。’”这样一来,战役准备工作就显得比较仓促了。”周恩来略有所思他说:
  “记得3月上旬,我在天津去看3兵团领导王近山他们时,王近山说他们3月中旬至“达安东,兵团领导机关3月16日在北京组建,兵团前卫60军3月17日入朝,都是夜行军,一个师到集结位置一般要半个月左右,全兵团要到4月中旬才能到达集结位置……”
  “不过,这个王疯子会有办法。”毛泽东插活。
  毛泽东这句话的用意,周恩来完全明白——王近山是2野一员猛将。在担任2野6纵司令员时,东征西伐,战功赫赫,他与陈再道、陈锡联、杨勇……都是2野的赫赫名将。此人打起仗来勇敢不怕死,有一股发疯的劲头,因而有个绰号:王疯子。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兼大岳第2军分区司令员的王近山,率一个团赴延安担任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光荣任务途中,在韩略村抓住战机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仗。毛泽东对这一仗非常满意,以后在延安接见旅以上干部时说:“太岳有个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勇敢、果断、有胆略!”在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任晋冀鲁豫军区6纵副司令员,在主动要求打敌3师主力时,向刘伯承、邓小平立下了军令状:“我王近山今天不消灭赵锡田,不回来见你们!我们6纵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队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40年后,邓小平对王近山立军令状这个事仍然记忆犹新,他说:“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现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同样多么需要这种“敢打没有命令的仗”和“不叫疯,叫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呵!有了这种精神,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又何愁当前的战役准备工作比较仓促……
  毛泽东不停地吸着烟,再次拿起彭德怀、邓华等人的报告翻阅。之后,他问周恩来:
  “对作战方案还有什么高见。”
  周恩来沉思一会说: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与前四次战役相比,无论是投放的兵力,战线的阔度,还是预想的效果都要大得多。但是,从前几次战役的情况证明,我们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以达到歼灭任务。而这次在战役的第一阶段就预定歼敌5个师(其中3个美军师)另两个旅,恐怕在客观上难以做到……”
  毛泽东重新翻阅了作战方案的这一段:
  “……根据敌人战役布势上只有战术纵深的及其援兵主要来自横方向的特点,我采取战役分割包围与战术分割包围相结合的方针,以40军从金化至加平线劈开战役缺口,协同39军及人民军3军团、5军团东西割裂,不使敌东西增援。集中9兵团、19兵团、3兵团分别从东西两翼迂回,结合正面突击,分两步:首先将敌美3师、南朝鲜军第:师、第6师、英29旅、土耳其旅,尔后将敌美24师、25师分割包围于德川、永平、议政府、抱川地区,各个歼灭之……”
  “是呀,看来彭大将军的野心确实不小!”毛泽东拿起铅笔在报告的一端打了一个记号!
  这时,江青气冲冲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谁有野心?吵死啦!你们不睡觉也不让别人睡觉,该休息啦!”
  江青说罢,转身而去。
  周恩来望着江青转去的背影付之一笑。
  毛泽东笑着丢掉手中的烟头沉默不语。

  王近山突然转身问杜义德,你看在今天会议上我给彭总的保证,叫人家觉得我是不是又发疯了

  1951年4月6日黄昏时分。
  一辆吉普从朝鲜上甘岭志愿军司令部驻地的金矿洞里急急驶出,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颠簸着向南行进。
  志愿军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坐在吉普车驾驶员旁边的座位上,副政委杜义德坐在驾驶员后边的座位,身子随着吉普车的颠晃不时被从座位上弹起,又重重地摔下。不管车子怎样颠簸,王近山的脑子里仍然回想着这次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上,彭德怀部署即将发起的第五次战役时,向他提问的那些话:
  “……3兵团目前正在开进途中,一定要争取在一个星期之内集结完毕,怎么样王近山?能不能保证按时集结到位?”
  王近山叫道:“放心吧彭总,13号以前保证集结完!”
  彭德怀随即征求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和19兵团司令员杨得。
  志的意见,“20号左右发起攻击行不行?”
  杨得志回答:“3兵团都没有问题,我们早入朝两个月,更没有问题!”
  宋时轮说:“我们也没有问题,保证20号以前我们做好攻击准备!”
  这样,彭总才决定于4月22日发起战役。
  想到这里,王近山突然转身问杜义德:“老杜,你看我今天会议上的保证,叫人家觉得是不是我又发疯了?”
  “你说什么?”车子在颠簸,对王近山突然的问话,杜义德没有听清楚。
  “我说在今天会议上我给彭总的保证,保证3兵团13号以前集结完,叫其他同志觉得是不是我又发疯了?”王近山略带解释地大声说了一遍。
  “哦……”杜义德没有直接回答。但作为比较熟悉王近山的杜义德,对王近山的心情是理解的……
  杜义德和王近山算得上老相识了,早在中原野战军时,王近山和杜义德就分别任6纵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以后,2野3兵团成立,王近山、杜义德皆任3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兼任10军军长,王近山兼任12军军长和政治委员。陈康任4兵团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这次陈赓受命组建志愿军3兵团时点了王近山和杜义德的将。3月16日在北京组建兵团领导机关时,你看王近山和杜义德那股亲热的劲头,王近山一见杜义德就朝他背上击了一拳,“老伙计,咱俩又在一起了!”奉命入朝之际,陈赓腿伤发作,不能率部人朝,尸兵团的指挥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这两位姓“副”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肩上。因此,在这次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上,王近山就显得踌躇满志,一副想打好出国第一仗,想一鸣惊人的样子。杜义德记得,会议上,王近山十分健谈,不断地向别人谈出自己的看法:
  “我对彭总这段话特别欣赏:‘美帝纠集它的仆从国搞侵略,号称联合国军。其实,我们志愿军才是真正的联合军,我们一个兵团驻的地区比它们中的一些国家地盘都要大。’……是呀,我们3兵团就是从祖国的大西南地区,抽调3兵团的12军,4兵团的15军,18兵团的60军组建的。鉴于三个军来自三个兵团,称为3兵团。为了抗美援朝,咱们走到一起来了……”
  “还有,彭总这段话大重要了:‘这次战役是极为重要的,是一场大恶仗,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伤亡,也要消灭敌人几个师。’……
  我看要告诉我们的战士,要准备打恶仗,而且要准备场场都是恶仗……”
  “这次战役,敌人投入的兵力,我看还不够咱一个淮海战役打的呢!志愿军参战的部队这么多,加上朝鲜人民军,我们地面作战兵力超过敌军一倍有余,居于优势。”
  “我们3兵团这次担任中路突击,在15公里的正面上,我集中3个军的兵力,三个打一个,死打硬拼,完全可以歼灭敌人成师成团的建制部队。”
  当时,持有王近山这种疯劲的指挥员还有一些:他们把国内战争的老办法,机械地搬到朝鲜战场上来,特别强调以强大的突击力量投入战斗,同时把强大的突击力量误认为仅仅是人力,而不善于把战术技术特别是火力包括在内。战役发展的实践证明,集中兵力,死打硬拼的精神固然可贵,但不和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万万不行;只有把这些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强大的战斗力——疯出一定的水平……
  现在,王近山确实又发疯了,但在朝鲜战场上要疯出水平来似乎还有一定的距离……
  吉普车在漆黑的夜路上颠簸着,突然轰隆一声掉进炸弹坑里,王近山和杜义德下了车,这时,正好有一辆卡车从对面开了过来、司机急忙上前请他们助一臂之力。
  “同志,请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4野。”卡车司机用打火机点着香烟老滋老味地回答。
  “不要暴露火光,有敌机!”
  “那是‘挂灯笼’的夜航机,还远着哩!”卡车司机似有经验地慢声慢气他说,“来,我喊一、二、三,咱们一起推!”
  “一、二、三,一、二、三……好哪,上车吧!”
  上车后,王近山转身面向杜义德,“你现在还没有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呢?”
  “哦,那个问题:是发疯了,不是发疯了,反正你都讲了,我还回答什么呢?”杜义德面带微笑。
  王近山望着微笑的杜义德:“你这个滑头鬼!”
  “不要争论这个了。我看,当务之急是要落实你给彭总的保证!”杜义德说,“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实质吧……”
  “你是说现在应立即检查一下部队的准备工作情况,看能不能保证按时集结到位/王近山说。
  “对。”杜义德回答干脆。
  “其实,咱俩想到一起了,我给彭总下保证时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王近山慢条斯理他说,“如果部队不能按时集结到位,战役就不能按计划进行,这是要抓家伙的……说实在的,当时我完全是凭着一股疯劲给彭总下的保证,考虑到我们这支部队能打能走,打遍大半个中国,特别解放大西南,每天都在跑步中前进,入朝行军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看来,很难说,敌人的飞机到处轰炸,说不定会影响部队行军的速度……60军是我们兵团的前卫,我们到60军去看看怎么样。顺便了解一下有的部队入朝三天后就断粮了是怎么回事?”
  “我完全同意。”杜义德微笑着点点头。
  吉普车在怒号的夜风中向南奔驰,已距伊川不远了。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和部队越来越多——运送物资的车辆和赶赴集结地域的部队都在抓紧天亮前的时间尽快赶路。
  “砰!砰!”忽听东边传来几声枪响——这是防空警戒哨发现敌机后鸣枪报警。
  枪声一响,公路上人员向四处坡沟上散去隐蔽。
  片刻间,敌机嗡嗡地飞过来了,好像有四五架,由于天黑,看不清敌机的型号,只听见嗡嗡的发动机声越来越响,眼前刷地一亮,接着听见司机喊:
  “敌机投照明弹了!”
  “照明弹!”王近山借着照明弹的光亮看了看手表。杜义德望着一问一闪的照明弹,联想起一首《照明弹》的快板诗吟了起来:

  照明弹,
  不中用,
  好比瞎子打灯笼!
  ……

  “你真有办法,联系实际,出口成诗!”王近山一句一顿,说得有板有眼。
  “对不起,这不是我的创作。”杜义德说。
  “谁的创作?”王近山问。
  这就是我们马上要去的那个单位:60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毕革飞创作的,60军上下都喜欢称他为‘快板科长’、‘兵的诗人’。”杜义德说。
  “好哇!照明弹——,不中用——,好比瞎子打一灯——笼——。”王近山一边重复着快板诗,一边望着司机,“小鬼,加大油门,闯过去!”

  从南充到成都匆匆上任的韦杰,临行时连他的老搭档、川北军区政委胡耀邦为他准备的一顿送行饭都没来得及吃

  “往后传,拉开三步到五步的距离!”
  “往后传,缩短距离跟上!”
  前面散步,后面跑步。一支长长的军旅,传着口令,急匆匆地夜间行进在三面环海一面连接我国大陆的朝鲜半岛上。战士们背着武器弹药,40公斤以上的负荷,抗着冰雪融化的寒冷天气,闯过敌机的轰炸、封锁,从3月17日跨过鸭绿江开始,经新义州、定州、新安州、海南里、江东、三登等地,已经急行军500多公里,历时10多天了。他们必须尽快地到达集结位置,参加即将发起的第五次战役~一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番入朝参战部队之一的第3兵团前卫60军。
  同一天,60军军长韦杰也从第一番人朝参战部队匆匆赶回。
  他是奉命提前入朝带着60军一批师、团军事主官到第一番人朝参战部队实习之后匆匆赶回部队的。
  艰苦长途跋涉的取经取宝,在韦杰那张清瘦的脸庞上布满了一层黝黑和惟淬,这位一向军容整洁的军长,浑身上下风尘仆仆,薄薄的嘴唇不断渗出丝丝血珠,只有那双黑白分明的有些细长的眼睛仍然闪烁着炯炯光芒,流露着他内心的坚毅和兴奋,想念着他即将见到的部队。
  这可是一支能打硬仗恶仗具有丰硕战功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老部队啊!它是徐向前、周士第、王新亭、陈漫远、胡耀邦领导的18兵团60军和61军的老底子。再往前追述,是晋冀鲁豫军区的8纵队和13纵队,属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薄一波领导。刘、邓大军南证后,这支留在内线的部队,在徐向前、周士第直接指挥下,8纵队首先在山西立住了脚,与阎锡山这个“土皇帝”的队伍周旋,继而歼灭了阎锡山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团”。13纵队主力37旅,即曾由皮定钧指挥过的有名的“皮旅”,参加过中原突围、孟良圄战役,曾受到陈毅司令员的表扬,以后编入徐向前、周士第领导的华北军区野战军:兵团。1949年2月,华北军区部队统一整编,=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所属的8纵队和13纵队分别改称为60军和61军。以后,两个军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先后打运城、战临汾、攻太原、进军西北和西南,打了不少硬仗恶仗……
  抗美援朝,韦杰担任军长的志愿军60军是由原60军179师、180师加上原61军181师合编而成。韦杰原为61军军长。原60军军长是张祖谅,西南解放后,60军兼川西军区,而61军兼川北军区。整编后的志愿军60军大多是四川籍战士和起义人员,还有不少的学生娃娃兵……179师、180师补充的起义人员就将近占50%,而新调入的181师虽没有补充起义人员,但新兵也占70%以上。在这样一支匆匆调整的部队面前,从南充到成都匆匆上任的60军军长韦杰,临行时连他的老搭档,川北军区政委胡耀邦为他准备的一顿送行饭都没来得及吃。上任后,首先想到的不仅是党中央、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而更重要的是自己肩负的责任:如何把这支部队带好……。而当前的任务是把这支队伍迅速带出“天府之国”,入朝参战,尽快开到预定位置,作好战前准备……
  然而,韦杰觉得战前这样那样的准备,指挥员提高文化,学好现代战争知识,掌握现代指挥艺术,才是最重要的准备。那时,这个部队文化程度偏低,在师、团机关中,有小学语文程度的就算知识分子了。更谈不上有懂外文的。记得在河北换装轻武器一律更新为苏式装备时,在180师,有些武器的说明书未能翻译。出国前,还是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赴京开会,特地将一份高射机枪的俄文说明书带去,找到他在苏联使馆工作的小姨子,托苏联驻华使馆武官;才将说明书译出……这和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国军队作战,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懂得现代化的军事科学知识,有一套现代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指挥本领……部队成份新不要紧,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一仗下来就是老兵,关键是要抓住带兵人,……于是,韦杰带领179师师长吴仕宏、180师副师长段龙章、181师师长王诚汉等一批师、团指挥员到南京军事学院临阵磨刀,如饥似渴地进行短期的集中学习。学习回来,韦杰抓紧部队入朝前的短暂时间,完成换装、打坦克、打飞机、近战夜战的训练和组织入朝动员,并决定按181师、179师、军直和180师的序列开进,之后,他又率领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原班人马提前入朝,到第一番入朝参战部队现地实习,实践军事理论,发挥指挥才能……
  ——这个把军事知识联系实战进行学习,又把学到的军事知识运用于实战的过程,正好体现了韦杰的带兵之道。这个出身在广西东兰县一个壮族农民家庭的韦杰,年仅13岁时就参加了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走上了革命道路,当了赤卫队员,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当邓小平、张云逸领导广西左、右江起义成立红7军时,他找到了红军,光荣地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以后,他跟随红7军来到了中央苏区。在中央苏区,韦杰参加了红军总部举办的情报、侦察干部训练班,朱德总司令亲户讲课,使他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他在以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
  “参军后几乎天夭行军打仗,从来还没受到过正规训练。这次集训,确实学到了真本领,是我前进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韦杰把集训班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战中:在他任红3军团5师侦察连连长时,部队开展抓俘虏比赛,他带领侦察连深入敌后,周密计划、巧设计谋,一个月就抓到三四十个俘虏,并抓到了敌人的副团长,全连受到师的嘉奖;红军长征途中,韦杰带领侦察连作为全师的尖兵,查敌情,探道路,及时为部队提供准确的情报;在第二次攻打娄山关的战斗中,侦察连在关北与敌先遣队遭遇,韦杰机智果断,指挥部队生俘敌少校军官,全歼敌尖兵排,夺占了娄山关,为主力部队重占遵义城奠定了基础,受到团长彭雪枫的赞扬……
  现在,韦杰在回到部队的路上,一路思前想后,不知不觉到了伊川附近的60军军部宿营地。
  这是位于山坳里的一座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韦杰的吉普车开到军指挥部附近停下。站岗的哨兵首先发现了从车上走下来的军长,于是先一声喊:“军长回来唆!”
  随着哨兵的喊声,政委袁子钦和副军长查玉升、参谋长邓仕俊、政治部主任李哲夫等从各自的房间里出来,看着幢步走来的韦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相互喊着:“军长回来啦……一号回来啦……好哇好哇!回来了回来了……”
  可以想见,战役即将发起之际,军长及时从第一番入朝参战部队实习之后赶回部队,对大家心理上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韦杰上前和军里这几个领导一一握手:“你们辛苦了辛苦了……”
  “大家都辛苦!你提前入朝实习往返的路程不比我们少……部队更辛苦,他们至少有40公斤的负荷,一夜要走将近百把华里的路程……180师过三登后,部队带的粮食大部用完,每天吃炒面行军……在行军路上,经常遇到飞机封锁,为了提高通行速度,许多干部在几公里以外就带领部队跑步通过,一跑就是十几公里左右,有的干部战士体力不支掉队了,有的累得大口大口地吐血……我可以毫不夸张他说,这里除了空气中不缺氧,其他一切几乎和当年红军长征时的条件相差无几,而成批敌机不停的骚扰则是长征时不曾遇到过的……所以,有人说,这和当年长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袁子钦和韦杰一见面,一口气就说了这么多。
  “不错,这对部队是一个很大的殿炼……”韦杰问,“现在部队都到指定位置了吗?”
  “181师4月:日就到了指定位置,179师昨天赶到,180师还有一天的路程。”邓仕俊向韦杰汇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两眼充满血丝,看得出来,繁重的司令部工作使这位参谋长熬过了许多不眠之夜。
  “部队遭受空袭有伤亡吗?”韦杰接着问。
  “有。540团一营营长王正方在行军中遭敌机轰炸牺牲,有8人负重伤,有一些负轻伤的下面没有报上来,还有一人失踪……”
  邓仕俊继续汇报。
  “什么,还有人失踪!”
  “这是540团宣传队的宣传员,叫唐小军,四川刚参军的娃娃兵,入朝后的第二天遭受空袭后,就跑到高射机枪连行军,走了两天后,不见了,我们分析,可能返回祖国……”李哲夫觉得是他份内的工作,接着向韦杰说。
  “打退堂鼓了!这还行吗?……”韦杰突然停口不说了,他站在军事指挥员的角度,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娃娃兵怕敌机空袭,不在自己单位行军,跑到高射机枪连去行军,是不对的……但他为什么不跑到别的连队行军,而偏偏跑到高射机枪连去行军呢,娃娃兵很聪明,他知道,高射机枪是用来打飞机的,至高射机枪连行军安全一些……可是,一路上,从行军到宿营高射机枪并没有打飞机,其他武器也没有打飞机……为什么没有打飞机?据说主要是一些指挥员怕打敌机后,暴露了目标,敌机来报复,对付不了,不下命令让部队打……这是消极防空。韦杰联想起这次在兄弟部队实习也给他介绍过这种情况:敌机很疯狂,飞得很低,几乎要碰上电线杆,“抓帽子”,战士实在忍不住了,一个连长把连里的武器组织起来,打下了一架敌机,以后敌机反而下敢来了……以后有人间这位连长,“你没有请示就下命令打,如果上级追究怎么办?”连长说,“好办!我可以这样说,我是按当时敌机轰炸扫射,战士普遍要求打的实际情况下命令的,就像哨所打防空枪一样,敌机临空了,你还要请示批准后才打防空枪吗?”
  这位连长真有那么一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魄力,不多久,直接提升为营长……
  韦杰想到这里突然站起身来,面向邓仕俊:
  “我看,我们的防空工作,要通过这次行军好好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以往的防空,敌机来了,部队就近疏散,卧倒,不许来回跑动,这是消极防空……以后的防空,敌机来了,要一方面疏散隐蔽,一方面组织火力对空射击,这样的防空才是积极的……我们当然要积极防空,不要消极防空。”
  韦杰稍停一下说,“当然,不仅防空工作姜总结一下,后勤补给工作也要总结一下,刚才听政委说,似乎有的单位已经断粮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惊动了彭总,还有一段插曲哩!”袁子钦示意李哲夫,“请主任给军长讲。”
  “事情是这样:前不久,我们给志司拍了一个电报说,有的部队已断粮断炊,开始用衣服、毛巾换朝鲜老乡的粮食,搞饭吃,请速给予补给。彭总接到电报很恼火,把电报给了洪学智,洪学智看过电报后,很有把握他说,‘这个电报情况反映不准确,60军不缺粮。彭总说,‘部队都开始拿衣服换粮食了,怎么不缺粮。’洪学智说,‘我手上有个统计,60军虽然粮食不多,但还有三到五天的粮食,我已派一个参谋去看了,请你放心!’但彭总仍不放心,他怕洪学智派去的参谋回来报假情况,又把自己的秘书杨风安找来当面交代,叫杨凤安马上到60军去一下,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凤安到军里说明来意后,袁政委说,‘请转告彭总放心。部队还存有三天的粮食。有的单位出现了用衣服和毛巾换朝鲜老乡的鸡和酸菜吃的事,我们是担心粮食少了,部队违反纪律,才给志愿军司令部发了电报。’杨凤安很快赶回志愿军司令部把他了解的情况如实汇报,彭总这才放了心。昨天兵团首长王近山、杜义德来检查我们的战前准备工作也问到这个事,我们也将这个情况作了汇报……”
  李哲夫把这段情况讲得较快,他边讲边留意韦杰的脸色。
  “惊动了彭总!惊动了志司!惊动了兵团!60军要出名了……
  仗还没有打哩!”稍停一会,韦杰问,“兵团首长亲自来,有什么指示?”
  “主要是来明确作战任务,你在友军实习没有参加这次志愿军召开的会议所以他们来亲自传达……”袁子钦说着面向副军长查玉升,查玉升将早已准备好的一份记录稿交给韦杰:
  “总任务没有变:战役定于4月22日发起,组成三个突击集团,9兵团为左翼突击集团,3兵团为中央突击集团,19兵团为右翼突击集团。3兵团thiE面突击,9兵团和19兵团从两翼突击并实施战役迂回。首先集中兵力歼灭南朝鲜军第1师、英29旅、美3师、土耳其旅、南朝鲜军第6师,尔后再集中力量会歼美24师、25师。3兵团以12军、60军为第一梯队,15军为第二梯队。60军为兵团左翼突击部队,由高台山出击,首先突破地藏峰,迅速插向敌人纵深,割裂美25师与土耳其旅的联系,牵制美25师、美3师,相机前出至釜谷里,协同兵团主力歼灭敌人……”
  “兵团首长刚走不久,接到了志司一封电报,要我们60军接替188师和26军的防御任务。”参谋长邓仕俊边说边把电报递给韦杰。
  “由于参加第四次战役的部队,在战役发起前就已缺额很大。
  经过两个多月的机动防御以后,减员继续增大。彭总决定以第二番入朝部队逐次接替第一番入朝部队的作战任务。命令60军于4月13日接替183师黑石洞、马巨里之间的防御任务和26军铁原西南地区防御阵地,阻止敌人进攻,掩护兵团主力集结……”
  韦杰看完电报,走到作战值班室,在地图上校对了一下部队接防位置和各师集结地域,用手丈量着距离。
  “看起来,军的指挥位置还要靠前一些,参谋长,马上作好转移准备……战前准备工作还有什么问题要说……”
  “还有几个具体问题:主要是粮食和弹药问题,如弹药按志司规定尚缺一半……现在部队都吃稀饭,均在担心粮食能否得以解决;一批山东籍新兵还未到达;一批朝鲜翻译在4月22日才能配到部队……”
  邓仕俊说。
  ……问题是60军,月13日就要接替26军的阵地了!
  韦杰和邓什俊不约而同地望看作战值班室里翻着的1951年4月9日的日历……

 123456网文网 123456ww.com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