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刘墉:萤窗小语 >
三十八


  ◎ 可以居

  
  国画大师张大千,生前曾在美国加州卡莫尔有一间画室,名叫“可以居”。“可以居”这三个字出于中国画论里“画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意思是说:当我们初看一张画时,常常只能客观地欣赏。然后将自己投入画中,就可以四处游览。至于自我完全溶人之后,则甚至可以居住在画里了。

  面对一张好画,如果我们都能由“可以观”,而后“可以游”,最后“可以居”,也就能够达到欣赏的极高境界了。

  
  ◎ 空灵

  
  提到国画,许多人都会想起“空灵”,认为空处必灵,灵处必空,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所有的空白,必须靠实体的衬托与暗示才能产生。譬如一张白纸上画一条船,空白处就变成了水;上面画一些山头,下面空白处则成为云。若没有这些山与船的衬托,云和水是不会产生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许多抽象事物的追求,都当由具体的东西开始。绝不可一味创造空洞的理想,而不拟定达到理想的计划。

  
  ◎ 今是而昨非

  
  常听见一些艺术界的朋友讲,回顾自己某一年的作品,实在可笑,如果把那些时间用来从事这一阶段形式的创作该多好,但是如果再过两年他又会讲同样的话来否定现在了。似乎今天永远是对的,过去必然是错的。而不想想若不经过上一个阶段,他又怎么达到现在的地步呢?

  我们固然可以“觉今是而昨非”,但不能因此否定昨天。固然可以说火开朗基罗、董源、王维、李白不合时代,却不能否定他们的价值。不了解传统而一味想打破传统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 马一角,夏半边

  
  绘画史里有所谓“马一角,夏半边”。马一角是指马远,夏半边是说复圭,因为他们构图喜欢们重于一角和让另一边空白而得名。近代北宗大师傅心舍,也常有些作品,像是欲言又止,而彼评为“剩山残水”,但是许多人反觉得更有味道。

  艺术不同于科学,许多事情说完了,反不如点到为止,让观者存其心,自己想象来得境界深远,所以张彦远也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

  
  ◎ 咖啡与牛奶

  
  我曾经看过一篇医学研究报告,有二十个人分为两组,一组睡前喝浓咖啡,另一组喝牛奶,但奶里面放了比前一组多好几倍的咖啡精,然后叫他们去睡觉。结果喝咖啡的人多半睡不着,喝牛奶的人却很快不就进入梦乡。

  由经可知,我们许多时候表现得失常,都是由于心理的因素。所以愈是怕发生的事,愈容易发生;睡觉之前即唯恐失眠的人,八成就是失眠了!

  
  ◎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据心理学家研究,晚上睡觉之前背书,要比一大早读效果好。原因是:早上虽然头脑清醒,背书容易,但是跟着就有许多纷杂的人事,所以背起来的东西,很可能到中午便遗忘了一大半。而睡前所念的书,因为接着就是睡眠而没有其它的打扰。所以容易植根在脑海。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辛苦获得一样东西之后,应该谨慎涵养,发扬光大,而不要急于展示,被流俗所染。这也就是《中庸》所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的道理了!

  
  ◎ 学讲话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对我说,近年来的幼儿,学讲话似乎都比较慢。主要是因为父母上班,或则把孩子交给托儿所带,孩子疏于照顾,学习的机会少;或则是交给年老的长辈带,长辈们讲话太多而且复杂,孩子也不容易学习。

  教育的道理就是如此:我们既不可以少教,使得学生没有东西学,更不能教得太多,混淆了学生的思考。能够适时而教,适可而止,不填塞,才能收到教育的宏效。

  
  ◎ 头发

  
  我们在梳头的时候,常会惊讶自己掉那么多头发,而唯恐头发掉光,但是过了很久头发依然是那么多。这是因为看得到的头发一边在掉,不容易见到的也同时在生长。

  一样的道理,我们对于许多事物往往只注意到那些明显可见的生长,却忽略了潜在蕴发的一切。

  
  ◎ 射箭

  
  我曾经拜访一位神箭手,问他学习射箭的心得。他说初学射箭,一心注意身体的姿势,拉弓的动作,箭绝对射不准。再进一步则心里只想着怎样瞄准,也不容易射中,至于最高的境界,身体的姿态、拉弓与瞄准根本就不需要思考,而当自己的心与箭靶,完全结合时,靶似乎变得特别大,也就能百发百中了。

  所以我下了一个结论:射箭同于任何艺术,当技巧需要经过思考时,那只是普通的技巧;唯有技巧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才能神乎其技。

  
  ◎ 改变

  
  当我们注视钟表的短针时,很难发现它的移动,但是一天当中它竟然转了两圈。当我们注视一棵树的时候,很难看出它的消长,但是春天抽出了新绿,秋天却凋零了黄叶。当我们注视一个人的时候,很不容易看出表面的改变,但是孩子们长高了,青年人也逐渐添了皱纹。

  时间在每一瞬飞逝,万物在每一秒改变,人更在每一刻真走向老年,只是我们不知觉罢了!

  
  ◎ 取法乎中,进而求上

  
  据我教学的经验,有时学生看名家大师的作品,反不如观摩高年级同学的好作品获益得多。因为有些名作境界太高,与初学者程度相差太远,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知如何取法,倒是看程度相近的作品,参酌比较,颇有所得。所以就教学的道理讲,我们固然可以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但就求学的过程而言却应该是“取法于下,进而求中;取法乎中,进而求上”。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