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太平广记 〉 |
太平广记
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 司马相如 谢朓 沈约 庾信 王勃 卢照邻 崔融 张说 崔曙 王维 李翰 顾况 卢渥 唐德宗 戎昱 李端 韩翃 杨凭 符载 王建 裴度 白居易 元和沙门 司马相如 汉司马相如赋诗,时人皆称典而丽,虽诗人之作,不能加也。杨子云曰:“长卿赋不似 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耶?”子云学相如之赋而弗迨也,故雅服焉。相如为上林赋,意思萧 散,不复与外物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而睡,跃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其友人 盛览字长卿(明抄本“卿”作“通”)。牦柯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篡组以成文, 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必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 于内,不可得而博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敢言作赋之心矣。(出《西京杂记》) 西汉时,司马相如作的赋,受到人们的称赞,他的赋典雅、富丽。其他诗人的作品,都 不如他。他的文友杨子云说:“长卿(司马相如的字)作的赋,不似从人间来的,简直是神 仙点化而成的。”扬子云学司马相如的赋,但是赶不上司马相如,所以他很佩服司马相如。 相如写的《上林赋》,文章潇洒,内涵深广,控引天地,涉古及今。有时睡卧构思,灵感来 时便跃然而起,挥笔为文,深思熟虑,精雕细刻,几百天后才写成。他的友人盛览(字长 卿),也是牦柯一带的名士,曾问司马相如作赋的方法,相如说:“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要 有好的形式,一字一句,一辙一韵,都要认真推敲。还要有丰富的内容,作者要有广阔的胸 怀,总览世间众生相,这样,你的文章才能内涵深广,而不只是罗列一些表面现象。”盛览 写完了《列锦赋》后,便退出了文化圈子,终身不敢谈作赋的想法。 谢朓 梁高祖重陈郡谢朓诗。常曰:“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出《谈薮》) 梁高祖非常喜欢和推崇陈郡人谢朓的诗,他常说,三天不读谢朓的诗,觉得口中无味。 沈约 梁奉朝请吴均有才器,常为剑骑诗云:“何当见天子,画地取关西。”高祖谓曰:“天 子今见,关西安在焉?”均默然无答。均又为诗曰:“秋风泷白水,雁足印黄沙。”沈隐侯 约语之曰:“印黄沙语太险。”均曰:“亦见公诗云,山樱发欲然。”约曰:我始欲然,即 已印讫。”(出《谈薮》) 梁时,奉朝请(闲散官员)吴均有才华、有器度。他曾写过一首《剑骑诗》,诗中有这 样的句子:何当见天子,画地取关西。梁高祖对他说:“你诗中说的天子我已经看见了,那 么关西在哪?”吴均沉默,没有回答。吴均另一首诗中有:秋风泷白水,雁足印黄沙。沈约 (南朝梁时文学家,梁武帝登位时封为建昌县侯,死后谥隐,故称其为隐侯)说:“印黄 沙,用语太奇。”吴均说:“我也在你的诗中读过这样的句子:山樱发欲然。”沈约风趣地 说:“我开始用的‘欲然’,现在已经‘印’完了。” 庾信 梁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 韩陵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 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出《朝野佥载》) 梁时,庾信从南朝出使北朝西魏长安,刚去的时候,北方的文人很看不起他。他把他作 的《枯树赋》给他们看,读过之后,便不敢再轻视他了。当时,西魏文学家温子升作《韩陵 山寺碑》碑文,庾信读后很欣赏,并为他书写了碑文。南朝的人问庾信:“北方的文人怎么 样?”庾信说:“唯有《韩陵山寺碑》的碑文还可以,薛道衡、卢思道多少懂点文墨,其余 的都是驴鸣狗叫,喧扰嘈杂而已。” 王勃 唐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点窜。时人谓之 “腹稿”。(出《谈薮》) 唐时,大文学家王勃每当书写碑颂时,先磨很多墨,他却盖被蒙头躺卧,忽然起来,提 笔书写,一气呵成,也不涂改。当时人们把这叫做腹稿。 卢照邻 唐卢照邻字升之,范阳人。弱冠,拜邓王府典签,王府书记,一以委之。王有书十二 车,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后为益州新都县尉。秩满,婆娑于蜀中,放旷诗酒。故世称 王、杨、卢、骆。照邻闻之曰:“喜居王后,耻在骆前。”时杨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 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 簿”。骆宾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时人号为“算博士”。如 卢生之文,时人莫能评其得失矣。惜哉,不幸有冉畊之疾,著《幽忧子》以释愤焉。文集二 十卷。(出《朝野佥事》) 唐朝的卢照邻,字升之,范阳人。他二十左右岁的时候,在邓王府任过:“典签”(掌 管起草文书、奏表、宣行教命的小官)、“书记”(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等职。邓王府内 有很多书籍,照邻读了很多,而且还能记住一些。后来他升任益州新都县县尉。任期满后, 他到四川去远游、盘桓,终日饮酒、赋诗,生活的很豪放、开朗。所以人们称王(勃)、杨 (炯)、卢(照邻)、骆(宾王)。卢照邻听后说:“在王勃之后我很高兴,可是在骆宾王 之前,我感觉很耻辱。“当时,杨炯的诗,喜欢把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东汉时作 家、学者)之略谈、”陆士衡(西晋文学家)之所记;“潘安仁(西晋文学家)宜其陋 矣”、“仲长统(东汉末年文学家)何足知之”。人们称这是“点鬼簿”。骆宾王的诗文好 用数字,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人们称他为“算博士”。卢照邻 的文章,当时人们没有评论他的得失。很可惜,他得了风痹症,他著有《幽忧子集》,用来 发泄自己的忧愤情绪,文集共二十卷。 崔 融 唐国子司业崔融作武后册文,因发疾(“疾”原作“席”,据明抄本改)而卒。时人以 为二百年来无此文。(出《国史纂异》) 唐朝国子司业(学官,监内副长官,掌儒学训导)崔融,因为撰写《则天哀册文》精思 劳苦而患病死亡。人们认为,二百年来没有过这样的好文章。 张说 唐张说、徐坚同为集贤学士十余年,好尚颇同,情契相得。时诸学士凋落者众,说、坚 二人存焉。说手疏诸人名,与坚同观之。坚谓说曰:“诸公昔年皆擅一时之美,敢问艺之先 后?”说曰:“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皆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富嘉谟之文, 如孤峰绝岸,壁立万仞,丛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异乎?若施之于廊庙,则为骇矣。阎朝 隐之文,则如丽色靓妆,衣之绮绣,燕歌赵舞,观者忘忧。然类之风雅,则为俳矣。”坚又 曰:“今之后进,文词孰贤?”说曰:“韩休之文,有如大羹玄酒,虽雅有典则,而薄于滋 味。许景先之文,有如丰肌腻体,虽秾华可爱,而乏风骨。张九龄之文,有如轻缣素练,实 济时用,而窘于边幅。王翰之文,有如琼林玉斝,虽烂然可珍,而多有玷缺。若能箴其所 短,济其所长,亦一时之秀也。”(出《大唐新语》) 唐时,张说和徐坚同在集贤院当学士十多年,两人爱好一致,感情相投。当时和他们共 事的学士们,已经衰落的很多,独有张、徐二人还留在集学院。张说把当年的学士名字都一 一写出来,和徐坚一起观看。徐坚对张说说;“诸位当年都是各有专长,各领风骚啊,请问 文章方面,谁先谁后?”张说说:“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的文章,都是良金美玉,无 可挑剔。富嘉谟的文章,严峻峭拔,雄奇豪放,别具一格,他这种言论,若是用在议论朝政 的地方,必然引起大乱子。阎朝隐的文章,浓妆艳抹,词藻华丽,轻歌曼舞,读后令读者愉 悦,虽然有些风流儒雅,但是有点过于幽默诙谐。”徐坚又问:“现在的后起之秀,谁的文 章好?”张说说:“韩休的文章,有如美酒佳肴,词语典雅,但缺少韵味。许景先的文章, 虽然肌肤丰满,华丽可爱,但缺少风骨。张九龄的文章,有如淡妆素裹,应时实用,但缺少 润饰。王翰的文章,像华美的玉器,灿烂珍贵,但多有瑕疵。若能去其所短,扬其所长,也 是一时之秀啊!” 崔曙 唐崔曙应进士举,作明堂火珠诗,续(明抄本“续”作“以赎贴”三字)有佳句曰: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其言深为工文士推服。既夭殁,一女名“星星”而无男。当 时咸异之。(出《明皇杂录》) 唐朝,崔曙应进士举,他作了一首《明堂火珠诗》,续作中有佳句:夜来双月满,曙后 一星孤。诗中的措词深为文人们推崇和叹服。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星星,没有男孩。 他留下的后人和他诗中写的一样,当时人们认为很奇异。 王维 唐王维好释氏,故字摩诘。性高致,得宋之问辋川别业,山水胜绝,今清凉寺是也。维 有诗名,然好取人章句。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以为含英集中诗也。漠漠水田飞白 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乃李嘉佑诗也。(出《国史补》) 唐时,王维信仰佛教,所以他的字叫摩洁,性情很清高。他得到了宋之问在兰田辋川的 一套居所,风景很美,就是现在的清凉寺。王维的诗享有盛名,他写诗时好摘取别人的章 句,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们认为这是《含英集》中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诗是李嘉佑的诗。 李翰 唐李翰文虽宏畅,而思甚苦涩。晚居阳翟,常从邑令皇甫曾求音乐。思涸则奏乐,神全 则缀文。(出《国史补》) 唐时的李翰,文章的气势虽然宏伟畅达,而他的内心却很苦闷。晚年时居住在阳翟邑, 常常从阳翟邑令皇甫曾那里借用乐器,文思枯竭时就演奏乐器,精神饱满时则写文章。 顾况 唐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 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泛于波中。诗曰: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日余,有 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一诗,故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出《本事诗》) 唐时,诗人顾况住在洛阳,在闲暇时和一两个诗友在宫墙外边的园林中游玩,在从宫墙 内流出的水上,拾到一枚大梧桐树叶,叶上有一首题诗: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第二天在流水的上游,也在树叶题了一首诗,放在水中,诗是: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十多天以后,又有人在园林游春,又在一片树叶上得了首诗,拿给顾况看,诗是: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 卢 渥 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及有一绝句,置于巾 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不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 阳,独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 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出《云溪友 议》) 中书舍人卢渥应举那年,偶然走过宫墙的御沟,看水上有一枚红叶,他叫仆人拿过来, 一看,红叶上题了一首绝句,把它放在装衣帽的小箱中,有时拿出来给朋友们看看。到唐宣 宗李忱的时候,裁减宫女,皇帝下诏书,准许宫女嫁百官司吏,独不允许嫁给举人。卢渥后 来到范阳任职,恰巧得到了一个从宫中退出来的宫女,看到了红叶,感慨万千。过了一会儿 宫女说:“当时只是偶然题诗放在水中,没曾想却在郎君的箱子中收藏着。”一看笔迹,果 然是她写的,两人都为此事奇巧而惊讶。那红叶上的诗是: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唐德宗 唐德宗每临朝,多令征四方丘园才能(“能”字原缺,据《杜阳杂编》补),学术直言 极谏之士。由是题笔献艺者满于阙下。上多亲自考试,故绝请托之门。是时文学相高,公道 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贤进善为意。上试制科于宣政殿,或有乖谬者即浓点笔抹之,或称旨者 翘足朗吟。翌日,即遍示宰臣学士曰:“此皆脱门生也。”公卿大夫已下,无不服上藻鉴。 宏词独孤绶试《放驯象赋》。及进其本,上览,称叹久之。因吟其词云:化之式孚,则必爱 (明抄本“爱”作“受”)乎来献;物或违性,斯用感于至仁。上甚嘉之,故特书第三等。 先是代宗朝,文单国累进驯象三十有二,上悉令放于荆山之南。而绶不斥受献,不伤放弃, 上赏为知去就也。(出《杜阳杂编》) 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出 《国史补》) 唐德宗李适每次上朝时,多次下令征召四方隐居的能人,学术有成,敢于直言谏议的人 士。因此,宫殿门前聚集了很多被举荐来参加考试的人。皇上亲自主考,杜绝了旁门左道、 托人说情等不正之风。儒生的地位被提高了,平等竞争,公道大振。知情者都为推荐贤士而 尽心尽力。皇上在宣政殿设立考场,遇有错谬之处浓笔点抹,遇有称心的文章,则翘足吟 诵。第二天,便把考试的文章给宰臣和学士们看说:“这都是我的门生。”满朝的官员,都 很叹服皇上的英明。参加宏词科考试的独孤绶作了一篇《驯象赋》,皇上读过之后,赞叹很 久,还吟诵着赋中的句子:化之式孚,则必爱乎来献,物或违性,斯用感于至仁。皇上特别 赞赏这些句子。所以皇上在他的名下写了第三等。早在代宗朝时,文单国进贡驯象三十二 头,皇上命令放到荆山南部。独孤绶在赋中既没有说接受进贡不对,又没说把驯象放回山中 不好,皇上很欣赏他很理解皇上的心意。 唐德宗贞元五年,初设中和节,皇上作了一首诗,众朝臣唱和,皇上下诏把这些诗的写 本赐给客州的戴叔伦(任容州经略使,唐时著名诗人)。国人为戴叔伦而荣耀。 戎昱 唐宪宗皇帝朝,以北狄频侵边境,大臣奏议:古者和亲,有五利而无千金之费。帝曰: “比闻有一卿,能为诗而姓氏稍僻,是谁?”宰相对曰:“恐是包子虚、冷朝阳。”皆不是 也。帝遂吟曰:“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世路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侍臣对曰:“此 是戎昱诗也。京兆尹李銮瞿拟以女嫁昱,令其改姓,昱固辞焉。”帝悦曰:“朕又记得咏史 一篇,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武陵桃源,足称诗人之兴咏。”圣旨如此稠叠,士林之荣 也。其咏史诗云:“汉家青史内,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 欲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帝笑曰:“魏绛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公卿,遂 息和戎之论者矣。(出《云溪友议》) 唐宪宗李纯当皇帝的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经常搔扰唐朝的边境。大臣们奏议,有人主 张用过去的和亲办法,并说和亲有五项好处而又不用破费金钱。皇帝说:“近来听说有一位 臣能写诗,但他的姓氏很少见,不知是谁?”宰相回答说,恐怕是包子虚、冷朝阳吧?都不 是。皇帝便吟诵了这首诗: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世路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侍臣们回答说,这是戎昱的诗。京兆尹李銮曾经要把女儿嫁给他,叫他改姓,戎坚决辞 绝了。皇帝高兴地说:“我还记得他和一首《咏史》诗,此人若是在的话(戎昱卒于贞元年 间),我一定叫他去任朗州刺史,朗州所辖武陵县的桃源,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诗人 到那里一定会写出很多的诗作。”皇帝日理万机,在议政时,又能引用这些诗词来表达自己 的意思,这实在是读书人的荣幸。这首《咏史》诗是: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夫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皇帝笑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当年用和亲的办法,也太懦弱了。” 于是,大臣公卿们便不再议论和亲的办法了。 李 端 唐郭暧尚升平公主,盛集文士,即席赋诗。公主帷而观之。李端中宴诗成,有“荀令何 郎”之句,众称绝妙。或谓宿构。端曰:“愿赋一韵。”钱起曰:“请以起姓为韵。”复有 “金埒铜”山之句。暧大喜,出名马金帛为赠。是会也,端擅场;送丞相王缙之镇幽朔,韩 翃擅场;送丞相刘晏之巡江淮,钱起擅场。(出《国史补》) 唐朝,郭暖娶了升平公主,当了驸马。有一次他宴请了很多文士,即席赋诗,升平公主 在帷帐后面观看。李端在宴会正在进行中写完了诗,有“荀令何郎”之句,众人称赞句子绝 妙。有人说他事前就构思好了。李端说:“换一韵我再赋一首。”钱起(诗人)说:“就用 我的姓为韵。”李端又有“金埒铜山”之句。郭暧非常高兴。赠给他名马、金银、布匹。这 次宴会,李端出类拔萃。在送丞相王缙去镇守幽朔的宴会上,韩翃出众。在送丞相刘晏去江 淮巡视的宴会上,钱起超群。 韩翃 唐韩翃少负才名。侯希逸镇青淄,翃为从事。后罢府,闲居十年。李勉镇夷门,又署为 幕吏。时韩已迟暮,同职皆新进后生,不能知韩。共目为恶诗韩翃。翃殊不得意,多辞疾在 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韦扣门急。韩出见之,贺曰: “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大愕然曰:“必无此事,定误矣。”韦就座曰:“留底状 报,制诰缺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德宗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 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云,与此韩翃。”韦又贺曰:“此非员外诗也?”韩曰: “是也。”是知不误矣。质明而李与僚属皆至。时建中初也。(出《本事诗》) 唐朝,韩翃年轻时很有才华,很有名气。侯希逸镇守青淄时,韩翃在他手下当从事。后 来被罢官,在家闲居十年。李勉去镇守夷门时,被启用为幕僚,当时韩翃已经到了晚年,和 他一起任职的都是些年轻人,对他不了解,看不起他写的诗。韩翃很不得意,多称病在家。 唯有一个职务不高的韦巡官,他也是一个知名人士,和韩翃相处的很好。一天半夜时,韦巡 官扣门声很急,韩翃出来见他,他祝贺说:“你升任驾部郎中了,让你主持制诰(起于皇帝 所下文告和命令)。”韩翃很吃惊说:“不可能有这种事,一定是错了。”韦巡官坐下后 说,皇帝的文告、命令,缺少起草的人,中书省两次提名,皇帝没批。又请示,德宗批示: 用韩翃。当时还有一个同韩翃同名同姓的人,任江淮刺史。又把他两人上报皇帝,皇帝批示 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用写这 首诗的韩翃。韦巡官又祝贺说:“这不是你写的诗吗?”韩翃说是。他才知道没有错。天亮 时,李勉和同僚们都来祝贺。这时正是唐德宗建中初年。 杨凭 唐京兆尹杨凭,兄弟三人皆能文,为学甚苦。或同赋一篇,共坐庭石,霜积襟袖,课成 乃已。(出传载) 唐朝时京兆尹杨凭,兄弟三人的文章都很好。他们在学习时,都很刻苦。为了写一篇文 章,三人同坐在院中的大石上,不怕霜露打湿了衣服,直到把文章写完。 符载 唐符载字厚之,蜀郡人,有奇才。始与杨衡、宋济栖青城山习业。杨衡擢第,宋济先 (明抄本“先”作“老”)死,无成。唯载以王霸自许,耻于常调。韦皋镇蜀,辟为支使。 虽曰受知,尚多偃蹇。皋尝于二十四化设醮,请撰斋词。于时陪饮于摩诃池,载离席盥漱, 命小吏十二人捧砚,人分两题。缓步池间,各授口占。其敏速也如此。刘辟时为金吾仓曹参 军,始依皋焉。载与撰真赞云:“矫矫化初,气杰文雄。灵螭出水,秋鹗乘风。行义则固, 辅仁乃通。他年良觌,麟阁之中。”及皋卒,辟总留务,载亦在幕中。及辟败,载亦免祸。 (出《北梦琐言》) 唐明,四川人符载,字厚之。有奇才。他曾和杨衡、宋济在青城山学习。杨衡及第,宋 济先死,一事无成。唯有符载自恃有才,非常傲慢。韦皋镇守四川时,把他用为管理军中给 养的支使、虽然是知遇之恩,他仍然很骄傲。韦皋在二十四化设道场,请他写斋词,韦皋在 摩诃池旁陪他喝酒,符载离开席位洗了洗手,命十二个小吏捧砚台,分列两旁,他缓步池 间,口授斋词,才思敏捷,速度很快。刘辟依附韦皋任金吾仓曹参军,符载给刘辟题画像的 诗是:“矫矫化为,气杰文雄。灵螭出水,秋鹗乘风。行义则固,辅仁乃通。他年良觌,麟 阁之中。”韦皋死后,刘辟统领留下的事务,符载也在幕府中,刘辟失败时,符载并没受牵 连。 王建 唐王建初为渭南县尉,值内官王枢密者,尽宗人之分。然彼我不均,复怀轻谤之色。忽 因过饮,语及桓灵信任中官,起党锢兴废之事。枢密深憾其讥。诘曰:“吾弟所有宫词,天 下皆诵于口。禁掖深邃,何以知之?”建不能对。故元稹以尝有宫词,诏令隐其文。朝廷以 为孔光不言温树者,慎之至也。及王建将被奏劾,因为诗以让之,乃脱其祸也。建诗曰: “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龙马每交骑。常承密旨还家 少,独奏边情出殿迟。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出《云溪友议》) 唐朝诗人王建,开始时在渭南任县尉,和宫中宦宫王枢密是同宗,由于他们的职务不一 样,王建很轻视王枢密。有一次因饮酒过量,王建说起了东汉时桓帝刘志、灵帝刘宏由于重 用了宦官,使朝中正直之士被杀被禁之事,王枢密认为是讥讽他。他责问王建:“兄弟所有 的宫词,天下人都在传诵,宫廷禁卫森严,怎么都传到了外面?”王建没法回答。元稹所作 的宫词,也曾有被下诏禁止的。朝廷中认为西汉时的孔光终日清谈,不论政事,是非常谨慎 的。后来有人上奏弹劾王建,因为他写的诗,却脱过了灾祸。他的这首诗是: 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 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友马每交骑。 常承密旨还家少,独奏边情出殿迟。 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 裴 度 唐宪宗以玉带赐裴度,临薨却进。门人作表,皆不如意。公令子弟执笔,口占曰:“内 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在人间。”闻者叹其简切而不乱。(出《因 话录》) 唐宪宗李纯曾赐给诗人裴度一条玉带,他在临死前,想把玉带再献给皇上,他的门人给 皇上写奏表,都不如他的意。他又叫他的弟子执笔,他口授:“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 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在人间。”听到的人都叹服他的文词简洁、贴切而不乱。 白居易 唐白居易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即高 迈,而小蛮方丰艳,因杨柳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 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唱是词,上问谁词?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 遂因东使,命取永丰柳两枝,植于禁中。自感上知其名,且好尚风雅,又为诗一章,其末句 云:“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后除苏州刺史,自峡沿流赴郡。时秭归县繁知 一,闻居易将过巫山,先于神女祠粉壁大署之曰:“苏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 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居易睹题处畅然,邀知一至曰:“历阳刘郎中刘禹锡, 三年理白帝,欲作一诗于此,怯而不为。罢郡经过,悉去千余诗,但留四章而已。此四章 者,乃古今之绝唱也,而人造次不合为之。沈佺期诗曰:“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 疑风雨,幽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王无兢诗 曰:“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徘徊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 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李端诗曰:“巫山十二重,皆在碧空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 风。猿声寒渡水,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去,千秋见楚宫。”皇甫冉诗曰:“巫峡见巴东, 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 中。”白居易吟四篇诗,与繁生同济,而竟不为。(出《云溪友议》) 唐朝,白居易有一姬善歌,名樊素;另一姬善舞,名小蛮。他曾在诗中写道:樱桃樊素 口。杨柳小蛮腰。后来,白居易年高体迈,而小蛮却正值青春年少,丰腴艳丽。他写了一首 《杨柳词》,用以抒发他的惆帐心情。这首诗是: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如丝。永丰 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到了唐宣宗李忱时,宫中常演唱这首词。皇上问:“谁写的 词?永丰在什么地方?”左右大臣一一回答了他。他便派人东去洛阳,取来两枝永丰柳,栽 植在宫禁中。白居易知道皇上知道了他的姓名,皇上又有那么大的兴致,他又写了一首诗, 最后两句是: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时,他过三峡沿江而 下去赴任,当时秭归县的繁知一,听说白居易要过巫山,他事先在神女祠的粉墙上用大字书 写了一首诗: 苏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 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白居易看到题诗心情很舒畅,使邀请繁知一,说:“历阳郎中刘禹锡,治理白帝城三年 (刘禹锡曾任夔州刺史),曾想在这里写一首诗,却因为胆怯而没有写。他离开这里的时 候,认真读了一千多首写巫山的诗,他认为只有四首最好,这四首诗,确实古今绝唱啊!一 般的人是不敢轻易再写了。沈佺期的诗: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 暗谷疑风雨,幽崖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 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王无兢的诗: 神女向高唐,巫山不夕阳。 徘徊作行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李端的诗: 巫山十三重,皆在碧空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而带风。 猿声寒渡水,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去,千秋见楚宫。 皇甫冉的诗: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白居易吟咏完这四首诗,便和繁知一乘船而去,而没有在此题写诗篇。 元和沙门 唐元和中,长安有沙门(不记名),善病人文章,尤能捉语意相合之处。张籍颇恚之, 冥搜愈切。思得句曰:“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径往夸扬。乃曰:“此应不合前辈意 也。”僧笑曰:“此有人道了也。”籍曰:“向有何人?”僧冷吟曰:“见他挑李发,思忆 后园春。”籍因抚掌大笑。(出《摭言》) 唐宪宗元和年间,长安有一个僧人,非常喜欢挑剔别人文章的毛病,尤其能捕捉文章的 语言、内容和前人相似的地方。诗人张藉很恼怒他这种做法。于是搜寻了两句:长因送人 处,忆得别家时。便去找那僧人夸耀说,我这两句的意思没有和前辈一样吧?僧人笑说,这 意思也有人写过。张藉说,以前有谁写过?僧人冷冷的吟诵道:“见他桃李发,思忆后园 春。”张藉听完后拍掌大笑。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