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太平广记 〉 |
太平广记
卷第九十三 异僧七 宣律师 宣律师 大唐乾封二年春二月,西明寺道律师逐静在京师城南故净业寺修道。律师积德高远,抱 素日久。忽有一人来至律师所,致敬申礼。具叙暄凉,律师问曰:“檀越何处?姓字谁 耶?”答曰:“弟子姓王名璠,是大吴之兰台臣也。会师初至建业,孙主即未许之,令感希 有之瑞,为立非常之庙。于时天地神祗,咸加灵被,于三七曰,遂感舍利。吴王手执铜瓶, 倾铜盘内,舍利所冲,盘即破裂。乃至火烧锤试,俱不能损。阚泽、张昱之徒,亦是天人护 助,入其身中,令其神爽通敏,答对谐允。今业在天,弘护佛法为事。弟子是南方天王韦将 军下之使者。将军事物极多,拥护三洲之佛法,有斗争凌危之事,无不躬往,和喻令解。今 附和南,天欲即至,前事拥闹,不久当至,具令弟子等共师言。”不久复有人来,云姓罗 氏,是蜀人也。言作蜀音,广说律相。初相见时,如俗礼仪,叙述缘由,多有次第,遂用忽 忘。次又一人,云姓费氏,礼敬如前。云:“弟子迦叶佛时,生在初天,在韦将军下。诸天 贪欲所醉,弟子以宿愿力,不交天欲,清静梵行,偏敬毗尼。韦将军童真梵行,不受天欲。 一王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往还护助诸出家人。四天下中,北天一 洲,少有佛法。余三天下,佛法大弘。然出家之人,多犯禁戒,少有如法。东西天下,人少 黠慧,烦恼难化。南方一洲,虽多犯罪,化令从善,心易调伏。佛临涅槃,亲受付嘱,并令 守护,不使魔娆。若不守护,如是破戒,谁有行我之法教者。故佛垂诫,不敢不行。虽见毁 禁,愍而护之。见行一善,万过不咎,事等忘瑕,不存往失。且人中臭气,上薰空界四十万 里,诸天清净,无不厌之。但以受佛付嘱,令护佛法。尚与人同止,诸天不敢不来。韦将军 三十二将之中,最存弘护。多有魔子魔女,轻弄比丘,道力微者,并为惑乱。将军栖遑奔 至,应机除剪。故有事至,须往四王所时,王见皆起。为韦将军修童真行护正法故。弟子性 乐戒律,如来一代所制毗尼,并在座中听受戒法。”因问律中诸隐文义,无不决滞。然此东 华三宝,素有山海水石,往往多现,但谓其灵而敬之。顾访失由,莫知投诣。遂因此缘,随 而咨请。且沈冥之相,以理括之,未曾持观,不可以语也。宣师又以感通记问天人云:“益 州成都多宝石佛者,何代时像,从地涌出。”答曰:“蜀都元基青城山上,今之成都,大海 之地。昔迦叶佛时,有人于西洱河造之,拟多宝佛全身相也,在西洱河鹫山寺。有成都人往 彼兴易,请像将还,至今多宝寺处,为海神蹋船所没。初取像人见海神于岸上游,谓是山 鬼,遂即杀之。因尔神瞋覆没,人像俱溺,同在一船。其多宝旧在鹫头山寺,古基尚在,仍 有一塔,常有光明。令向彼土,道由郎州过,大小不算,三千余里,方达西洱河。河大阔, 或百里,或五百里。中有山洲,亦有古寺,经像尚存,而无僧住。经同此文,时闻钟声。百 姓殷实,每年二时,供养古塔。塔如戒坛,三重石砌,上有覆釜。其数极多,彼土诸人,但 言神冢。每发光明,人以蔬食祭之,求其福祚也。其地西北去西州二千余里。问去天竺非 远,往往有至彼者。自下云云至晋时,有僧于此地。见土坟随出随除,怪不可平。后见拆 开,深怪其尔。乃深掘丈余,获像及人骨在船。其髅骨肘胫,悉皆粗大数倍,过于今人。即 迦叶佛时,阎浮人寿二万岁时人也。今时劫减,命促人小,固其常然,不可怪也。初出之 时,牵曳难得。弟子化为老人,指撝方便,须臾至周,灭法暂隐。到隋重兴,更复出之。蜀 人但知其灵从地而出,亦不测其根源。见其花趺有多宝字,因遂名焉,又名多宝寺。”又 问:“多宝字是其隶书,出于亡秦之代。如何迦叶佛时,已有神州书耶?”答曰:“亡秦李 斯隶书,此乃近代远承。隶书之兴,兴于古佛之世。见今南洲四面千有余洲,庄严阎浮,一 方百有余国,文字言音,同今唐国。但以海路辽远,动数十万里,重译莫传,故使此方封守 株柱,不足怪也。师不闻乎?梁顾野王,太学之大博也,周访字源,出没不定,故玉篇序 云:“有开春申君墓得其铭文,皆是隶字。’检春申是周武(明抄本无周武二字)六国同 时,隶文则非吞并之日也。此国篆隶诸书,尚有茫昧,宁知迦叶佛时之事。决非其耳目之所 闻见也。”又问:“今西京城西高四土台,俗谚云:是苍颉造书台。如何云隶书字古时已 有?”答曰:“苍颉于此台上,增土造台,观鸟迹者,非无其事。且苍颉之传,此土罕知其 源。或云黄帝之臣,或云古帝王也。鸟迹之书时变,一途今所绝有。无益之言,不劳述 也。”又有天人,姓陆名玄畅,来谒律师云:“弟子是周穆王时,生在初天,本是迦叶佛时 天,为通化故,周时暂现。所问高四土台者,其本迦叶佛于此第三会,说法度人。至穆王 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化人示穆王云:‘高四台是迦叶 佛说法处。’因造三会道场。至秦穆公时,扶风获一石佛,穆公不识,弃马坊中,秽污此 像。护像神瞋,令公染疾。公又梦游上帝,极被责疏。觉问侍臣由余,便答云:‘臣闻周穆 王时,有化人来此土,云是佛神。穆王信之,于终南山造中天台,高千余尺,基址见在。又 于苍颉台造神庙,名三会道场。公今所患,殆非佛为之耶?’公闻大怖,语由余曰:‘吾近 获一石人,衣冠非今所制,弃之马坊。得非此是佛神耶?’由余闻,往视之,对曰:‘此真 佛神也。’公取像澡浴,安清净处,像遂放光。公又怖,谓神瞋也,宰三牲以祭之。诸善神 等,擎弃远处。公又大怖,以问由余。答曰:‘臣闻佛清净,不进酒肉,爱重物命。如护一 子,所有供养,烧香而已,所可祭祀,饼果之属。’公大悦。欲造佛像,绝于工人。又问由 余,答曰:‘昔穆王造寺之侧,应有工匠。’遂于高四台南村内,得一老人,娃王名安,年 百八十。自云曾于三会道场见人造之,臣今年老,无力能作。所住村北,有兄弟四人,曾于 道场内为诸匠执作,请追共造。依言作之,成一铜像。相好圆备,公悦,大赏赉之。彼人得 财,并造功德,于土台上造重阁,高三百尺。时人号之高四台,或曰高四楼。其人姓高,大 者名四;或曰,兄弟四人同立故也。或取大兄名以目之,故有高四之名,至今称也。”又 问:“目连舍利弗,佛在已终,如何重见?”答曰:“同名六人,此目连非大目连也。到宇 文周时,文殊师利化为梵僧,来游此土,云欲礼拜迦叶佛说法处,并往文殊所住之处,名清 凉山。遍问道俗,无有知者。时有智猛法师,年始十八,反问梵僧:‘何因知有二圣余 迹?’答曰:‘在秦都城南二十里,有苍颉造书台,即其地也。’又云:‘在沙河南五十 里,青山北四十里,即其处也。’又问‘沙河’、‘青山’是何语,答曰:‘渭水终南山 也。’此僧便从渭水直南而步,遂得高四台,便云此是古佛说法处也。于时智猛法师,随往 礼拜。不久失梵僧所在。智猛长大,具为太常韦卿说之,请其台处,依本置寺,遂奏周主, 名三会寺。至隋大业,废入大寺。因被废毁,配入菩提。今京城东市西平康坊南门东菩提寺 西堂佛首,即是三会寺佛。释迦如来得度大迦叶后,十二年中,来至此台,其下见有迦叶佛 舍利。周穆王游大夏,佛告彼土见有古塔,可返礼事。王问何方,佛答在鄗京之东南也。西 天竺国具有别传,云岁长年,是师子国僧,年九十九夏,是三果阿那含人,闻斯胜迹,躬至 礼拜。又奏请欲往北岱清凉山文殊师利菩萨坐处。皇帝闻喜,敕给驿马内使及弟子官佐二十 余人,在处供给。诸官人弟子等,并乘官马。唯长年一人,少小已来,精诚苦行,不乘杂 畜。即到岱州清凉山,即便肘行膝步而上,至中台佛堂,即是文殊庙堂。从下至上,可行三 十余里,山石劲利,入肉到骨,无血乳出。至于七日,五体投地,布面在土,不起不食。七 日满已,忽起,踊跃指挥,四方上下空界,具见文殊师利菩萨圣僧罗汉。从者道俗数十人, 有见不见。复有一蟒蛇,身长数里,从北而来,直上长年,长年见喜。衔师脚过,变为僧 形。诸人惧怕,皆悉四散,唯长年一人,心不惊动。种种灵应,不可具述。”律师又问天人 曰:“自昔相传,文殊在清凉山,领五百仙人说法。经中明文殊是久住娑婆世界菩萨。娑婆 则大千总号,如何偏在此方?”答曰:“文殊是诸佛之元帅,随缘利见,应变不同。大士大 功,非人境界,不劳评泊,但知仰信。多在清凉山五台之中,今属北岱州西,见有五台县清 凉府。皇唐已来,有僧名解脱,在岩窟亡来三十余年,身肉不坏,似如入灭尽定。复有一 尼,亦入定不动。各经多年。圣迹迦蓝。菩萨圣僧,仙人仙花,屡屡人见。具在别篇,岂得 不信。”又问:“今五台山中台之东南三十里,见有大孚灵鹫寺,两堂隔涧犹存。南有花 园,可二顷许,四时发彩,色类不同,四周树围。人移(移原作侈,据法苑珠林二二改)花 栽(栽原作伏,据法苑珠林二二改)别处种植,皆悉不生。唯在园内,方得久荣(荣原作 营,据法苑珠林二二改),人究年月,莫知来由,或云汉明所立,或云魏孝文帝栽植。古老 相传,互说不同,如何为实?”答曰:“但是二帝所作。昔周穆之时,已有佛法,此山灵 异,文殊所居。周穆于中造寺供养。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汉明之初,摩腾法师是阿罗汉天 眼,亦见有塔,请帝立寺。其山形像似灵鹫山,名曰大孚,孚者信也。帝深信佛法,立寺劝 人。元魏孝文,北台不远,常来礼谒,见人马行迹,石上分明,其事可验。岂唯五台独验, 今终南、太白、太华、五岳名山。皆有圣人为住持佛法,令法久住。有人设供,感讣徵应。 事在别篇,不烦此术也。”又问:“今凉州西番(音盘)和县山裂像,出何代造耶?”答 云。迦叶佛时,有利宾菩萨,见此山人,不信业报,以杀害为事,于时住处有数万家,无重 佛法者。菩萨救之,为立迦蓝,大梵天王手造像身,初成以后,菩萨神力能令如真佛不异。 游步说法,教化诸人。虽蒙此道,犹故不信。于时菩萨示行怖畏,手擎大石,可于聚落,欲 下压之。菩萨扬威劝化,诸人便欻回心,敬信于佛。所有杀具,变成莲花,随处街巷,华如 种植。瑞像方摄神力,菩萨又劝诸清信士,令造七寺。南北一百四十里,东西八十里,弥山 亘谷,处处僧坊佛殿。营造经十三年,方得成就。同时出家者,有二万人,在七寺住。经三 百年,彼诸人等,现业力大,昔所造恶,当世轻受,不入地狱。前所害者,在恶趣中,又发 恶愿,彼害我者,及未成圣,我当害之;若不加害,恶业便尽,我无以报。共吐大火,焚烧 寺舍,及彼聚落,一时焚荡。纵盗得活,又以大水漂溺杀之,无一得存。时彼山神,寺未破 前,收取此像,远在空中;寺破已后,下内石室,安置供养。年月既久,石生室灭,至刘萨 诃师礼山,逆示像出。其萨诃者,前身元是利宾菩萨。身首别处,更在别篇也。”又问: “江表龙光瑞像,人传罗什将来,有言扶南所得,如何为定?”答曰:“此非罗什所得,斯 乃宋孝武帝征扶南获之。昔佛灭后三百年中,北天竺大阿罗汉优婆质那,以神力加工匠,后 三百年中,凿大石山,安置佛窟,从上至下,凡有五重,高三百余尺。请弥勒菩萨指挥,作 檀室处之。玄奘师传云,百余尺;圣迹记云,高八丈。足趺八尺,六斋日常放光明。其初作 时,罗汉将工人上天,三往方成。第二头牛头旃檀,第三金,第四玉,第五铜像。凡夫今 见,止在下重,上四重闭。石窟映彻,见人脏腑。第六百年,有佛柰遮阿罗汉,生已母亡。 后生扶南国,念母重恩,从上重中,取小檀像,令母供养。母终,生扬州,出家,住新兴 寺,获得三果。宋孝武征扶南,获此像来都,亦是罗汉神力。母今见在,时往罗浮天台西方 诸处。昔法盛昙无谒者,再往西方。有传五卷。略述此缘。何忽云罗什法师背负而来耶?” 宣律师因问:“什师一代所翻之经,人多偏乐,受持转盛,何耶?”答曰:“其人聪明,善 解大乘,已下诸人同时翻译者并隽。又一代之宝也,绝后光前,仰之所不及。故其所译,以 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也。”又问:“俗中常论被秦姚与抑破重戒,云何得佛意耶?”答 曰:“此非悠悠凡所筹度,何须评论。什师德行在三贤,所在通化,那繁补阙,随机而作。 故大论一部,十分略九。自余经论,例此可知。冥祥感应,历代弥新,深会圣旨,罕逢难 遇,又蒙文殊指受,令其删定,特异恒伦。岂以别室见讥,顿亡玄致者也。”又问:“邡州 显际寺山出石像者,何代所立?”答曰:“像是秦穆公所造。像元出处,是周穆王造寺处 也。佛去世后,育王第四女,又造像塔,于此供养。于时此寺有一二三果人住中,秦相由余 常所奉敬。往者迦叶佛时,亦于此立寺,是彼沙弥显际造也。仍将本名,以显寺额。”又 问:“金玉华宫南檀台山上,有砖塔,面别四十步,下层极壮,四面石龛,傍有碎砖,又有 三十余窑砖,古老莫知何代,然每闻钟声?”答曰:“此穆王寺也,名曰灵山。至育王时, 敕山神于此造塔。西晋末乱,五胡控权。刘曜京都长安,数梦此山佛见,在砖塔中坐。语曜 曰:‘汝少饮酒,莫耽色欲,黜去邪佞,进用忠良。’曜不能从,后于洛阳,酒醉落马,为 石勒所擒。初曜因梦所悟,令人寻山访之,遂见此像,坐小砖塔,与梦符同。便毁小塔,更 造大者,高一十九级,并造寺宇。极存壮丽,寺名法灯,度三百僧住之。曜没赵后,寺有四 十三人,修得三果。山神于今塔后又造一寺,供三果僧。神往太白,采取芝草,供养圣僧, 皆获延龄。寺今现在,凡人不见。所闻钟声,即是寺钟也。其塔本基,虽因刘曜,仍是穆王 立寺之处也,又是迦叶如来之古寺也。至贞观年,于玉华北慈乌川山上,常见群鹿来集其 所,逐去还来。有人异之,于鹿集处,掘深一丈,获一石像,长一丈许,见今供养。”又 问:“荆州前大明寺旃檀像者,云是优填王所造,依传从彼摸来,将至梁朝。今京师复有, 何者是本?”答曰:“大明是本像。梁高既崩,像来荆渚。至元帝承圣三年,周平梁后,收 薄国宝,皆入北周。其檀像者,有僧珍师藏隐房内,多以财物赠遗使人,像遂得停。至隋开 皇九年,文帝遗使人柳顾言往迎,寺僧又求像,令镇荆楚。顾是乡人,从之。令别刻檀,将 往恭旨。当时访匠,得一婆罗门僧,名真达,为造。即今西京大兴善寺像是也,亦甚灵异。 本像在荆州,僧以漆布幔之。相好不及真者。大明本是古佛住处,灵像不肯北迁故也。近有 长沙义法师,天人冥赞,遂悟开发,别除漆布,真容重显,大动信心。披觌灵仪,令檀所 作,本无补接,光趺殊异,象牙雕刻,卒非人工所成。兴善像身,一一乖本。”又问:“涪 州相思寺侧,多有古迹,篆铭勒之,不识其缘。此事云何?答曰:“此迦叶佛时,有山神姓 罗,名子明,蜀人也。旧是持戒比丘,生憎破戒者,发诸恶愿:令我死后,作大恶鬼,啖破 戒人。因愿受身,作此山神。多有眷属,所主土地,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二千余里。年啖万 人已上。此神本僧为迦叶佛兄,后为弟子,彼佛怜愍,故来教化,种种神变,然使调伏,与 受五戒,随识宿命,因不啖人。恐后心变,故佛留迹。育王于上起塔,在山顶。神便藏于石 中。塔是白玉所作。其神现在,其郭下寺塔,育王所立。见付嘱仪中。”又问:“南海循州 北山兴宁县界灵龛寺,多有灵迹,何也?”答曰:“此乃文殊圣者弟子,为此山神,多造恶 业。文殊愍之,便来教化。遂识宿命,请为留迹,我常礼事,得离诸恶。文殊为现,今者是 也。于贞观三年,山神命终,生兜率天。别有一鬼,来居此地,即旧神亲家也。大造诸恶, 生天旧神怜之,下请文殊,为现小迹。以化后神,又从正法。故今此山,大小迹现,莫匪有 由焉。见付嘱仪。”又问:“沁州北山石窟佛,常有光明。此像出来久近耶?”答曰:“此 窟迦叶佛释迦佛二时备有,往昔周穆王弟子造迦叶佛像也。”又问:“渭南终南二山,有佛 面山、七佛涧者。”答曰:“此事同于前。南山库谷天藏,是迦叶佛自手所造之藏也。今现 有十三缘觉,在谷内住。”又问此土常传有佛,是殷时、周昭、庄王等造,互说不同,如何 取定?”答曰:“皆有所以。弟子夏桀时生天,具见佛之垂化。且佛有三身,法报二身,则 非凡见,并化登地以上。唯有化身,被该三千,百亿释迦,随人所感。前后不定,或在殷 末,或在鲁庄,俱在大千之中。前后咸传一化,感见随机,前后何定。若据法报,常自湛 然,不足叹也。”又问:“汉地所见诸瑞像,多传育王第四女所造,其争幽冥,难得其实, 此事云何?”答曰:“此实不疑,为育王第四女。厥貌非妍,久而未出,常恨其丑,乃图佛 形相,还如自身,成已发愿。佛之相好,挺异于人如何同我之形仪也。以此苦邀,弥经年 月,后感佛现,忽异本形。父具问之,述其所愿。今北山玉华、荆州长沙、杨都高悝、及京 城崇敬寺像,并是育王第四女造。或有书其光趺,依梵本书。汉人读者,罕识其文。育王因 将此像,令诸鬼神,随缘所感,流传开悟。今睹像面,莫非女形。其崇敬寺地,本是战场。 西晋将末,有五胡大起,兵戈相杀,此地特多地下人骨,今掘犹得。所杀无辜,残害酷滥, 故诸神鬼,携以镇之。令诸冤魂,得生善念。周朝灭法,神亦徙之。隋祖载(法苑珠林二二 载作再)隆,佛还重起。”又问:“幽冥所感,俗中常有。神去形朽,如何重来,或经七日 多日,如生不异?”答曰:“人禀七识,各有神(神原作人据法苑珠林二二改)。心识为 主,主虽前去,余神守护,不足怪也。如五戒中,一戒五神,五戒便有二十五神,戒破五神 去,余者仍在。如大僧受戒,戒有二百五十神,亦戒戒之中,感得二百五十,防卫比丘。若 毁一重戒,但二百五十神去,余者恒随。”律师又问天人曰:“其蜀地简(简原作兰,据道 宣律师感通录改)州三学山寺,空灯常照,因何而有?”答曰:“山有菩萨寺,迦叶佛正法 时初立,有欢喜王菩萨造之。寺名法灯。自彼至今,常明室表。有小菩萨三百人,断粒遐 龄,常住此山。此灯又是山神李特,续后供养,故至正月,处处燃灯,以供佛寺云尔。” (出《法苑珠林》) 唐高宗乾封二年春季二月,西明寺律师逐静在京都城南原净业寺修习佛道。逐静律师积 德高远,久持道心。一天,忽有一人来到律师的住处。施礼致敬,相互道过寒暄之后,律师 问道:“施主家住何处?尊姓贵名是什么?”此人答道:“弟子姓王名璠,是大吴国时兰台 的臣民。康僧会法师当初来到建业,国主孙权没有立即允许他传教,令其感召希世之珍宝, 为他建立非常之寺庙。当时天地诸神都以威灵相助,康僧会法师在三七那一天,便感召得到 了佛祖遗骨舍利。吴王手拿铜瓶倾倒在盘内,盘子被舍利所冲击,当即破碎。又用火烧锤 击,都不能使舍利受损。阚泽、张昱等人,也因得到天人保佑与帮助,天人进入他们的身 体,才使其神思敏捷清爽,能够对答流畅允妥。如今我们已升天,以弘扬保护佛法为职事。 弟子是南天王韦将军属下的使者。将军的事务极多,他要拥护三洲的佛法,凡是各处出现争 斗、危机的事情,将军无不亲自前往,进行晓喻调解。如今南洲刚刚平复和解,天王就想立 即到此,只因事情繁杂有所耽误,不久就会到来的,天王让弟子等人先与律师谈谈。”不久 又有一人到来,自称姓罗,是蜀地人。说话全是蜀地口音,大谈佛教的律相之法。初见面 时,礼仪如同俗众,讲述起佛法之缘由来则极有见地,于是让人忘了他原先的俗态。接着又 来了一个人,说是姓费,礼仪方方也如罗氏一样。他说:“弟子在迦叶佛时生于第一层天, 在韦将军属下供职。天下诸人多为贪欲迷醉,弟子凭借自己的宿愿,不惑于贪欲,以清静为 本,奉行佛法,尤敬重佛藏中的戒律。韦将军以童真之心奉事佛法,不受贪欲之烦扰。天王 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共同管理四方天下,往返保护,扶助所有的出家人。四方 天下之中,北方天下佛法流布不广,影响较小;其余三方天下佛法弘扬广大,影响比较普 遍,然而出家之人多数违犯禁戒,严格恪守戒律的人为数较少。东方天下与西方天下,人们 不那么精明聪慧,自身的烦恼也就难于迁化。南方天下的人,虽然多有犯罪行为,但是只要 认真感化令其从善,他们那精明灵活的心性比较容易驯服。释迦佛祖在临近涅槃升天之际, 谆谆嘱咐弟子门徒,并令其谨慎守护佛法,不让妖魔鬼怪侵扰。如不严加守护,如此违戒犯 规,哪里还有人奉行我佛之法教的。所以,佛祖的谆谆教诲与至诚告诫,我辈不敢不奉行。 戒律虽然受到一些破坏,我们仍要以慈悲为怀,尽力去保护出家之人。只要他们修行善事, 过去的各种过错都可以不咎,善事多了就会忘记过去的污点,不必记取以往的过失。况且人 世中的臭气,上薰空界四十万里,诸位天人心境清净,对此臭气无不厌恶。但因受到佛祖的 嘱咐,令其尽心守护佛法,何况天人尚与世人共同栖止于同一个天下,所以诸位天人不敢不 来到天下。韦将军是三十二名天将之中,最有弘扬守护佛法之诚意的。世间有许多魔男魔 女,轻侮戏弄出家人,出家人中的道力微弱者,都受到他们的迷惑拢乱。一有这类事情发 现,韦将军便急忙奔波而到,应该适时地将他们剪除掉。所以只要韦将军有事要办,需要到 四位天王住处时,天王见了都起来迎接。这都是因为韦将军能以童真之心修行,又能精诚守 护佛法的缘故。弟子禀性喜爱戒律,如来佛祖一代所创制的律藏经典,我都在讲堂上聆听接 受过。”律师便向他询问律典中诸多文字隐晦处的含义,费天人无不给以决滞释疑。然而东 方华土对待佛法的态度,往往就像一向对待肉眼能够看得见的山海水石一样,只是认为佛法 灵验、实用所以才去敬奉它。这样来看待和探求佛法佛理就失去了它的根由,不能领悟它的 深层底蕴。又因这样的缘故,伴随而来的现象就是多为实用目的而去谘询祈请佛教。而佛法 本身是对三界万物之中深邃玄幽之相,通过法理予以概括,这是肉眼凡胎无法看得见的,也 是不能用语言具体明确的加以宣示与指述的。宣律师又将《感通记》中记载的内容来询向费 天人道:“益州成都的多宝石像,是什么时代的佛像?”费天人答道:“蜀都的原址在青城 山上,现在的成都当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远在迦叶佛(释迦牟尼十六弟子之一)时代,有 人在西洱河摹拟多宝佛全身形相制造了多宝佛石像,放在西洱河鹫头山寺庙里,后来有个成 都人到西洱河去兴易,带着这座石佛像往回走,走到现在的多宝寺那个地方,被海神踩翻了 船而沉没了。因为当初那个取像的成都人,看见海神在岸上游逛,以为是山鬼,便把海神杀 了,所以惹怒了海神,如今海神便把他的船掀翻了,结果是在同一条船上的人与佛像都沉到 了水底。那尊多宝佛石像原先所在的鹫头山寺庙,旧庙遗址仍然存在,仍有一座寺塔,寺塔 经常放射出亮光。假如要到那个地方去,就需路过郎州,大道与小路都放在内,须走三千多 里路才能到达西洱河。西洱河特别宽,有的地方宽一百里,有的地方则宽达五百里。河的中 间有山岛,岛上有古庙,寺庙里仍有经书与佛像存在,但没有僧人居住。经书的文学与我们 看到的一样,寺庙内还时常听到有钟声响,当地的百姓都比较富足,每年四、八两月,他们 都按时去古塔供奉祭奠。寺塔好像受戒时的坛台,由三层石块砌成,塔顶覆盖着铅盆。这种 寺塔,那个地方极多,当地人称为神冢。每当寺塔发射亮光时,人们使用素食菜果等祭祀, 祈求神灵赐福、保佑。这个地方往西北走距离西州两千余里。距天竺国不太远。过去常常有 人到过那个地方。再往后说就说到晋代了,晋时有个僧人在这个地方,看见地上有一座土 坟,他平掉之后紧接着还冒出来,随平随冒,他奇怪土坟平不掉,后来便被他挖开了。挖开 之后又奇怪怎么那样深,于是继续往下挖。掘到一丈多深时,掘出了佛像、人骨与船。骨头 架子上的肘骨与胫骨特别粗大,相当于现在人的几倍,这是迦叶佛时代,寿命长达两万岁的 闫浮人,如今时劫减少,人的寿命短促了形体也短小了,这是正常现象,不足为怪。那位僧 人挖得石像之后,因为拖不动;便化成一位老人,指挥调遣起来就比较方便了,不大一会儿 就安排妥当了,把石像暂时埋藏了起来,到了隋朝又重新发掘了出来,石像于是又出现在世 上。蜀地人只知道这座神像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但并不了解它的根源是怎么回事。他们见 石像脚背上刻有‘多宝’二字,于是就称它为多宝石像,又称安置石像的庙为多宝寺。”宣 律师又问到,“石像上刻的‘多宝’二字属于隶书,隶书出于秦代。怎么在迦叶佛时代就已 有了神州的隶书呢?”费天人答道:“秦代李斯的隶书,原是近代对远古时代的继承,隶书 的兴起出现于古佛时代。现今南土四周有一千多个海岛,庄严阎浮,那里有一百多个国家, 他们的文字语言都与大唐国相同,只因海路遥远,动辄几十万里,得不到转译传播,致使你 们这个地方封闭自守,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律师没有听说过吗?梁朝的顾野王是太学之中学 识最为渊博的人,他四处考察文字的起源,也没找到确切的答案,所以在《玉篇》序中说: ‘有人打开春申君的坟墓得到他的铭文,铭文全是隶书体文字。’查春申君是东周列国时代 的人,可见隶书非秦国吞并六国之后才出现的。六国时代到底是篆书还是隶书,尚且不可测 度,怎么能知道迦叶佛时代的事呢。所以,隶书到底起源于何时,绝不是单凭耳闻目睹的现 象就能断定的。”宣律师又问道:“现在长安城西的高四土台,俗称苍颉造字台。怎么说是 隶书字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呢?”费天人答道:“苍颉在这里堆土为台以观察鸟的足迹, 这件事不是没有。但关于苍颉其人,人们很少知道他的来源,有人说他是黄帝的臣民,有人 说他是古代帝王。鸟迹之书时时都在衍变,一成不变的事现在绝对没有。这是无须分辩的, 用不着多费否舌。”又有个天人,姓陆名玄畅,前来拜见律师道:“弟子是周穆王时生在初 天的,本是迦叶佛时代的天人,为了开导教化世人的缘故,周穆王时暂时现身。你所问的高 四台,它本是迦叶佛在这里举行第三次法会,讲说佛法度脱人的地方,到了周穆王时,文殊 与目连前来教化,穆王听从他们教化,他们就是列子所说的“化人”。化人告诉周穆王说: ‘高四台是迦叶佛讲说佛法的地方。’穆王便在那里修造了三会道场。到了秦穆公时,扶风 得到了一尊石雕佛像,穆公不认识,便扔到了马棚里,佛像身上弄得非常脏。佛神生气了, 便让穆公得了病,穆公又梦游见到天帝,受到严厉的责罚。梦醒后询问侍臣由余,由余便答 道:‘臣闻周穆王时,有两个化人来到这片国土,说是佛神。’周穆王非常信奉他们,在终 南山上修造了中天台,高一千多尺,中天台的遗址现在仍然保留着,又在苍颉台上建造了神 庙,叫作三会道场。您现在的灾祸,全是因为不尊敬佛神而招致的。”素穆公听了大为恐 惧,对由余说:‘我最近得到一尊石雕人像,石像的穿戴不是现在人服饰的款式,我把它扔 到马棚里了。莫非这就是佛神吗?”由余听了,前往马棚里一看,对穆公说:‘这尊石像真 的是佛神。’穆公把石像拿回来清洗干净,安放在十分清净的地方,佛像便放射出光芒,穆 公又恐惧了。以为佛神放光是在生气,便宰猪杀羊摆供祭祀。不料善神们把这些牛羊等肉统 统拿到远处扔了。穆公更加恐惧了,便问由余这是怎么回事。由余答道:‘我听说佛家素 净,不吃酒肉,为的是爱惜生物的性命。如果得到一个佛像,供奉的时候只要烧香就行,用 来祭祀的供品也都是素食果蔬之类。’穆公听了大为高兴。他要制作佛像,苦于没有工匠, 又询问由余怎么办,由余答道:‘在从前周穆王修造寺庙的附近,应当有工匠。’于是,便 在高四台南面的村庄里找到一位老人,此人姓王名安,已经一百八十岁了,王安说他曾在三 会道场看见过别人制造佛像,但现在自己已经老了,无力制作;在自己村庄的北边有兄弟四 人,当年曾在道场内当工匠亲手制作过佛像,可以找他们四人一起制造。秦穆公便照着王安 的话办了,找到这兄弟四人,制成一尊铜佛像,铜像的形相端庄丰满,穆公十分满意,大加 赏赐四位工匠。工匠们得到赏赐的钱财后,都用来修造了功德,在苍颉土台上修建了几层楼 阁,楼阁高达三百尺,当时人们称它为高四台,有的叫它高四楼。这兄弟四人姓高,老大叫 高四,所以楼阁起名高四台或高曰楼;也有人说,用‘高四’给楼台命名,是因为楼台本为 高氏四人共同建造的。总之。高四台的名字与建造人有关,现在人们仍然叫它这个名字。” 宣律师又问陆玄畅天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目连与舍利弗,;这两位佛子早已不在人 世,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呢?天人答道:“跟他们同名的有六个人,这个目连不是原先那个 大目连。到了北朝宇文周时,文殊师利佛化为佛僧,来到北地游化,说要到迦叶佛讲说佛法 的地方去礼拜,还要到文殊住过的地方去。这个地方就是清凉山(即五台山)。他遍访僧人 与俗众,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当时有个智猛法师,年仅十八岁,他反问这位佛僧:‘你根 据什么知道有两位先圣的余迹?’佛僧答道:‘在秦国都城南面二十里处有座苍颉造字台, 那就是当年迦叶先圣讲说佛法的地方。’他又说:‘在沙河以南五十里,青山以北四十里, 就是那个地方。’智猛法师又问他‘沙河’、‘青山’指的是什么地方,佛僧答道:‘指的 是渭水与终南山。’这位佛僧便从渭水出发一直往南走去,于是找到了高四台,便说这就是 当年迦叶佛讲说佛法的地方。当时智猛法师也跟着他到那里去礼拜先圣余迹。不久,这位佛 僧便不见了。智猛长大后,把这件事跟太常韦卿说了,请他在高四台这个地方,依照原样建 立了寺庙,寺庙建成后便奏报了北周皇帝,命名为三会寺。到了隋炀帝大业年间,废除了三 会寺。因为寺庙被废弃,里面的佛像便配置在菩提寺内。如今京城东市区西平康街南门东边 菩提寺西殿的佛首,就是当年三会寺内的佛像。释迦如来佛祖得度大迦叶之后,第十二年, 大迦叶来到这座高四台,台下现有迦叶佛的遗骨舍利。周穆王游于大夏时,佛告诉他你们那 个地方现有古塔,可以回去到那里礼拜供奉。周穆王问古塔在什么地方,佛说在都城鄗京的 东南方。据西天竺国的图书资料记载,说这年有个师子国僧人叫长年,现年九十九岁,是三 果阿那含人,听说鄗京东南有古塔,他便亲自到那里礼拜。他又奏请皇帝。要到北岱清凉山 文殊师利佛安放的地方去。皇帝听了非常高兴,赐给他宫内用的驿马以及弟子官佐二十余 人,供他使用。出发之后,各位官人弟子都骑着官马,唯独长年一人徒步走路,因他从小到 今,一直坚持修练苦行,从来不骑牲畜。到了岱州清凉山后,长年使用双肘双膝着地,肘行 膝步而上,直至中台佛堂,也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庙堂。从下面到佛堂这样跪行了三十多里, 沿途山石锋利,刺破了肌肉直到骨头,竟没有血浆流出来。到了第七天,累得趴倒在地上, 面颊贴着泥土,爬不起来,也不进饮食。这样整整七天期满之后,忽然从地上站了起来,欢 蹦跳跃,神扬气爽,只觉得四面八方上下空间,处处都能看见文殊师利菩萨与圣僧罗汉。跟 从他的几十名僧人俗众,有的也能看见,有的则什么也看不到。又有一条身长几里的巨蛇从 北面爬来,直接扑向长年,长年见了非常喜欢。巨蛇用嘴含过法师的脚之后,立即变成僧人 的形状。众人见了十分惧怕,纷纷四散奔逃,唯独长年一人,心不惊动神情坦然。种种灵验 报应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能一一细述。”宣律师又问天人道:“自古以来代代相传,文殊 曾在清凉山上统领五百名仙人讲说佛法。经书里明文记载着文殊是长久住在娑婆世界的菩 萨。娑婆世界则是大千世界的总称,为什么他偏偏只在清凉山这个地方呢?天人答道:“文 殊师利佛是诸佛的元帅,随处都能见到,因缘变化不同。此乃大士大功,并非常人之境界, 不必在此评断,只管信仰就是了。虽然如此,文殊多数情况下还是住在清凉山的五台之中, 此地现属北岱州西部,设有五台县清凉府。唐朝以来,有位僧人名叫解脱,他在岩窟死亡三 十多年了,遗体一直没有腐败,就象园寂入定的一样。又有一位僧尼,也是入定不动。他们 的遗体都经过了许多年没有败坏。圣迹与寺院,菩萨与圣僧,仙人与仙花,屡次出现在人的 面前。所有过些,都在别处有所记载,怎能叫人不相信呢。”律师又问天人道:“现在五台 山中台的东南三十里处,有一座大孚灵鹫寺,两座殿堂隔河相望,至今犹在;寺院南面有花 园,占地面积两顷左右,一年四季都开花,只是颜色种类不同,花园四周有绿树环绕。人们 将里面的花草移到别处栽种时,都不能成活,只有在这个花园里生长,才能永久繁荣。人们 追究这座寺庙建于何年何月时,都没有考证出准确年代,有人说寺庙是汉明帝时建立的,有 人说花草是魏孝文帝时栽植的。自古以来代代相传,各种说法互不相同,到底哪种说法是真 实的呢?”天人答道:“确实是两位帝王建造的。从前,在周穆王时,就已有了佛教,这座 山特别灵明神异,是文殊居住的地方,周穆王在这座山里修造了寺庙,供奉佛法。到阿育王 时,也依旧例设置了寺塔。汉明帝初年,摩腾法师是阿罗汉天眼,也看见这里有寺塔,便请 明帝在这里建立寺庙。这座山的形状象灵鹫山,名字叫大孚,“孚”就是“信”的意思。明 帝深信佛法,便在这里建立寺庙劝导世人。元魏孝文帝的都城在离五台山北台不远的地方, 所以常常来这里礼拜供奉,现在石头上清晰地看到有人马走过的痕迹,就是这件事情的证 明。岂止五台山有灵验,如今终南、太白、太华等五岳名山,都有圣僧名僧住在那里主持讲 说佛法,以图佛法久存。这些地方也都有人前去设供祭祀,都能感应灵验。所有这些事情, 别处都有记载,此不赘述。”律师又问天人现在凉州西番和县断裂的佛像,是什么年代制造 出来的,天人答道:“迦叶佛时代,有个利宾菩萨,看到这座山里的人不相信因果报应,以 杀害生灵为能事,当时住在这里的有几万户人家,没有一个敬重佛教的。菩萨为了救拔他 们,便为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寺院,大梵天王亲手制造了利宾佛像,佛像制成后,菩萨的神力 能使它与真佛设有不同。菩萨到处游化,讲说佛法,教化每个人。人们虽然蒙受佛教的教 化,却仍然不信奉佛法。这时,菩萨便施行了恐怖方法,让佛像手举着大石头,石头可以骤 然落下来,要压住下边的人。由于菩萨显扬神威以示劝化,人们便忽然回心转念,开始敬信 佛法。所有杀害生灵的器具,于是变成了莲花,莲花开满了各处的大街小巷,就象种植的一 样。佛像刚刚收敛了神力,菩萨又劝说那些清真的信徒,让他们修造七座寺庙。要在南北一 百四十里、东西八十里的范围之内,漫山遍谷,处处都有僧舍佛殿。营造过程长达十三年之 久,才得以全部建成。同时出家修道的,多达两万人,他们都住在这七座寺院里。经过三百 年的长期修练,这些人的道业法力都大了,从前所做的恶行,当世减轻了罪过,不再被打入 地狱。从前被他们杀害的,在恶趣之中又发下恶愿:那些杀害我们的人,乘其未能成佛的时 候,我们应当把他们害了;如不加害于他们,他们的罪蘖便会消除,我们就没有理由和办法 予以报复了。于是,他们便一起口吐大火,焚烧了寺院僧舍,直到那些人聚居的地方被大火 洗动一空为止,纵使有人苟活于火灾、又以大水淹没溺死,结果是没有一人能够幸存。当时 那个地方的山神,在寺庙尚未倒塌之前,收取了利宾菩萨的神像,运到很远的空中;寺庙破 毁之后,山神又把菩萨的佛像安置在地下石室中供奉。后来年头太多了,石像仍然存在而石 室却已不见了。等到刘萨诃法师前去拜山时,石像便从地下冒了出来。那个萨诃法师的前 身,原是利宾菩萨,利宾菩萨的石像已经身首异处。这都记载在别处了。”律师又问他江南 龙光寺的珍贵佛像,人们传说是西域僧人罗什带来的,也有人说是从扶南国得来的,哪种说 法是正确的?天人答道:“这尊佛像不是罗什带来的,而是南朝宋孝武帝征扶南时获得的。 昔日佛祖去世三百年时,北天竺的大阿罗汉优婆质那,将神灵之力施加给工匠,工匠在以后 的三百年间,开凿大石山,安置佛窟,从上到下共有五层,高三百余尺。请来弥勒菩萨指挥 安排,制作檀室放在那里,玄奘法师的《传》说,檀室高一百余尺,《圣迹记》则说,高八 丈,脚背为八尺,在六斋日经常放射光芒。当初制作的时候,罗汉将工人送到天空,如此送 上三次才制作成功。佛窟的第二层安放的是牛头旃檀,第三层安放的是金像,第四层是玉 像,第五层是铜像。普通人现在看见的,只是最下边的第五层,上面四层都关闭着。整个石 窟光闪闪的,能够照彻人的肺腑。石窟建成后的第六百年,有位佛奈遮阿罗汉,他刚生下来 母亲就死了。他又出生在扶南国,因为念及母亲生育自己的重恩,便从石窟最上面的一层拿 了一个小檀像,让母亲供奉。母亲死后转生到扬州,长大后出了家,住在新兴寺,证得三 果。宋孝武帝征扶南时,得到了这尊小檀像带回了京都。也是借了奈遮阿罗汉的神力、母亲 如今仍然健在,时常到罗浮天台等西方各个地方去,从前那里的法盛昙没有人去拜谒,母亲 去的地方还要往西。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传》五卷略加论述,怎么忽然说什么这尊檀 像是罗什背到这里来的呢?宣律师于是问道:“罗什法师一代人翻译的佛经,人们大都偏 爱,所以从那之后,修习佛法的情况开始兴盛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天人答道:“鸠摩 罗什这个人聪明智慧,善于理解大乘教义,在他主持下一起参与翻译的人也都是佛教界的俊 才。罗什是那个时代的珍宝,是空前绝后的人,使人望尘莫及。所以他所翻译的佛经,以领 悟和传达佛法的教义为主,是最接近佛祖遗著之真义的。”律师又问道:“通常都说罗什法 师被秦人姚兴逼迫,破除了佛教严格的戒律;怎么说他是最得佛祖遗教之真义的呢?天人答 道:“这个问题不是芸芸凡众所能理解的,无须多加评论。罗什法师的德行在于佛事三贤, 宗旨之所在是感通教化众生,哪能纠缠和拘泥于小节的缺失,应当随因机缘而行事。所以经 他译释的《大智度论》这部经书,十分省略为九分,其余的经论如何,道过这个例子就可以 推知。对于佛法教义的沉思感悟,理解越来越新,象他那样能够深刻领会先圣的旨意,实在 很少见到。他又蒙受文殊的指点传授,让他删定译释的经论,所以大大超过普通人的翻译。 对他这样的人。怎能因为他被逼收纳妻室而加以讥笑,从而一笔勾销他深刻的造诣和卓著的 建树呢。”律师又问在邡州显际寺山上出现的石像是什么时代建造的,天人答道:“石像秦 穆公时制造的,石像原先出现的地点是周穆王建造寺庙的地方。佛祖去世之后,阿育王的第 四个女儿又建造了佛像和寺塔,在这里供奉,这时在这座寺庙里住着一至三个得到证果的僧 人。秦穆公的宰相由余常常到这里供奉。在从前迦叶佛时代,也在这里建立过寺庙,是那个 沙弥显际所建造的。后来这座寺庙仍采用本来的名字,匾额上题的是‘显际寺’。律师又问 金玉华宫南面檀台山上有座砖砌的古塔,塔的四面各为四十步宽,底层极为雄壮,四面都有 石龛,石龛旁边有小块的砖,又有三十余块窑砖。塔的形状十分古老,不知是什么时代建造 的,然而塔内常常听列有钟声。天人答道:“这是周穆王时的寺庙,名字叫灵山。到阿育王 时,敕令山神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塔。西晋末年出现动乱局面,五胡乱华控制政权,刘曜建都 于长安。他几次梦到在这座山上看见有佛坐在塔里,佛对刘曜说:“你要少喝酒,不要沉醉 于色欲,要罢黜奸邪运用忠良。刘曜不听佛的劝告,后来在洛阳酒醉落马,被石勒擒获了。 当初,刘曜被梦境所提示,派人寻访这座山,果然见到这里有个佛像坐在小砖塔里,与他梦 中见到的完全一致。他便令人毁掉小塔,重新建造了大砖塔,塔高一十九级,同时还建造了 寺庙,寺庙极为壮丽,寺庙的名字是法灯寺,引度了三百名僧人住在寺内。刘曜灭亡于石赵 之后,法灯寺内有四十三位僧人修练证得三果,山神在现今的大塔后面又建造了一座寺庙, 用以供养这些证得三果的高僧。山神到太白山上采取灵芝卓,供养这些圣僧,这些圣僧便得 到了长寿。这座寺庙现今仍在,但是凡人看不见。现在常常听到的钟声,就是这座寺庙里的 钟声。砖塔本来的基础,虽然经过刘曜的翻新改建,但仍是周穆王时建寺庙的地方,又是迦 叶如来时代古寺的旧址。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在玉华宫北面慈乌川山上,经常见到一群鹿 集在一个地方,把它们赶跑后还返回来,有人感到奇怪,便在这个地方往地下挖,掘到一丈 深时得到了一尊石像,身高一丈左右。这尊石雕佛像现今还供养在寺庙里。”律师又问荆州 前大明寺内的旃檀佛像,据说是优填王所制造的,被依传从那里来带到了梁朝;如今京城长 安又有一个这样的檀木佛像;这两个之中哪个是本像?天人答道:“大明寺里的那个是本 像,梁高灭亡后,佛像来到了荆州。梁元帝承圣三年于北周平掉南梁朝后,把国宝都收集到 北周,当时那尊檀像被一住僧珍法师隐藏在房内,赠给前来收集国宝的使者许多财物,檀像 便保留了下来。到了隋文帝开皇九年,文帝派遣使者柳顾前往荆州迎请檀像,寺僧又恳求留 下檀像让其守护荆楚之地,柳顾是这个地方的人,所以听从了寺僧的请求。他令人另外刻制 一尊檀像,拿去向皇帝复命。当时访求匠人时找到一位婆罗门僧人,名字叫真达,是真达为 他刻造了檀像。这尊檀像就是如今长安大兴善寺中的那尊檀像,也很灵异。本像在荆州,由 僧人用漆布幔帐遮盖着。佛像的仿制品,制作的形相无论怎么好,也不如本像。大明寺本是 古佛的住处,所以有灵气的檀像不愿迁移到北方。近来有一位长沙寺的义法师,在天人的点 化之下开发觉悟了,于是除去了遮在檀像上的漆布幔帐,使檀像的真面目重新显示了出来, 大大感动了信徒的心怀。揭去帐幔后重新看到了佛像风采,发现檀像的制作本无沾补衔接之 处,光着的脚背尤其为特异,就像象牙雕刻的一样,绝对不象人工制作的。而兴善寺的檀像 躯体,处处都与本像不同。”律师又问他涪州相思寺旁边,有很多古迹,上面有用篆字刻写 的铭文,认不出是什么意思。这件事怎么解释呢?天人答道:“这是迦叶佛时代的事。当时 有个山神姓罗,名叫子明,蜀地人。这位山神过去是个受戒的僧人,平生憎恨破坏戒规的 人,发下恶愿说:我死之后一定要化为大恶鬼,吃掉这些破除戒规的人。这一恶愿便兑现在 他身上,他死后成了这里的山神。山神下面有许多部属,他所管辖的地方,东西长达五千余 里,南北也有两千多里。他与部属每年吃掉万人以上。这位山神转世之前的那位僧人本是迦 叶佛的兄长,后来迦叶佛怜悯这位本是自己大哥的弟子,便来教化他,运用了种种神变之法 终于使他服从,给他受了五戒,接着他便认识了宿命,于是不再吃人了。恐怕他以后变心, 迦叶佛便留下了这些佛迹。阿育王在这些佛迹上建起了寺塔,寺塔坐落在山顶上。山神便藏 在山顶上的石头里。塔是白玉石彻成的。这位山神现在仍在,他住的地方下面的那座石塔, 是阿育王建立的。在嘱咐的文章中可以见到。”宣律师又问他南海循州北山兴宁县边界处的 灵龛寺,有很多佛灵的神迹,这是怎回事?天人答道:“这些神迹都是文殊所留下的。文殊 先圣有个弟子在这里做山神,作了很多恶业,文殊怜悯他便来对他施行教化,他便认识了宿 命,请文殊先圣为他留下神迹,自己好常常礼拜,从而脱离恶业。文殊就为他显现了神迹, 如今见到的神迹就是这样来的。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山神命终,托生于兜率天。另有一个山鬼 来到此地居住,这个山鬼就是原来那山神的亲家。他又大作恶业。生在兜率天的那位原山神 怜惜他,便下来请文殊为他显现小的神迹,用以教化后来的山神,文殊又照过去那样为他显 现了小的神迹。所以如今在这座山上显现的神迹,没有不是有来由的。在嘱咐的文字中可 见。”律师又问沁州北山石窟里的佛像常常放出光芒,这里的佛像是什么时代制造出来的? 天人答道:“这座石窟在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两个时代都有,你说的佛像是从前穆王弟子所 制造的迦叶佛的佛像。”律师又问他渭南山与终南山上的佛面山、七佛涧是什么时代出现 的,天人答道:“这件事与前面那件事相同,南山上的库谷天藏是迦叶佛亲手所造的库藏。 现有十三位缘觉住在谷内。”律师又问他此地有许多佛像,传说是殷周时代昭王、庄王等制 造的,说法不一,如何确定?天人答道:“这些说法都有依据。弟子夏桀时有了天,都受到 佛的教化。况且佛有三身,其中法,报二身,平常人看不见,但这二身也都化登在地上;独 有化身,替身该有三千,有百亿个释迦牟尼佛,随着人的感悟时时都可以见到,或先或后时 间不确定,或者在殷末见到,或者在鲁庄公时见到。这百亿个释迦佛的化身都在大千世界之 中,时间先后成为一统,人们随着不同的机缘随时都可能感悟而见到,到底是先还是后怎么 能够确定呢!假若依据法、报二身,这个问题就更为清楚了。这是不足惊叹的。”律师又问 天人道:“汉地所见到的许多佛像,常常传说是阿育王的第四个女儿所制造的,这些说法的 依据都不明确,很难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件事情怎么解释呢?”天人答道:“这是事实,不 用怀疑。因为阿育王的第四个女儿相貌不扬,很长时间嫁不出去。她常常报怨自己太丑,便 画佛的形相,希望自身也能有佛的相貌。佛像画成后又发愿道:‘佛的相貌这么好,超出于 常人,怎么能同我的相貌相比呢!’从此之后她苦苦祈求,经过许多年月后,终于感应到佛 形出现,她自己的形貌骤然改变了。父亲问她是怎么回事,她便告诉了发愿祈求的经过。如 今北山玉华寺,荆州长沙寺,杨都高悝寺以及京城长安崇敬寺内的佛像,都是阿育王第四个 女儿所造的。有一幅画像画着她光着脚背,靠着一本梵文书。汉人读者,很少有认识梵文 的。阿育王便把这幅画像,让鬼神们随缘感悟,到处流传以开悟他们。如今看到的佛像面 部,没有不是女性的脸型的。崇敬寺那个地方本来是战场,西晋末年有五胡乱华,互相以刀 兵格杀,这个地方地下有许多人的骨头,现在还能挖到。所杀的都是无幸,生灵遭涂炭,所 以鬼神们带来佛像镇压冤魂,让冤魂们能够产生善良的心愿。北周朝灭绝佛法时,神灵也迁 移了,隋祖杨坚时佛教中兴,佛像又返回来了。”律师又问人死之后仍有感应的事在平常人 中也常发生,神魂走了形体烂了,为什么还能活转来,有的过了七天甚至许多天,还与活着 时一个样,这是什么原因?天人答道:“人有七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 识、末那识等),每一识都有神守护,其中以心识为主,主虽然走了,其余各神仍在守护 着,这是不足怪的。比如五戒之中,每戒有五神,五戒便有二十五神,一戒破了五神便走 了,其余二十神仍然存在。又如大僧受戒,一戒有二百五十神,也在每戒之中都感到有二百 五十神在防卫着僧人。如果破了一重戒,那就只有二百五十神失去,其余诸神仍然跟随着僧 人。”宣律又问天人道:“在蜀地简州三学山寺内,有空灯常照,这空灯因何而有?”天人 答道:“三学山上有一座菩萨庙,这是迦叶佛正法时刚建立的,由欢喜王菩萨建造。寺庙的 名字叫法灯。从那时到现在,一直有灯光照到室外。有小菩萨三百人,绝食长寿,常住于此 山。此灯又是后来山神李特继续供奉的,所以每年到了正月,处处燃起灯烛,说这是供奉佛 寺的。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