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序

    《太平广记》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因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所 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专收野史传记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引 书大约四百多种,一般在每篇之末都注明了来源,但偶尔有些错误,造成同书异名或异书同 名,因而不能根据它作出精确的统计了。现在书前有一个引用书目,共三百四十三种,可是 与书中实际引出数目并不符合,大概是宋代之后的人补加的。《太平广记》是分类编的,按 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 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从内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小说,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 代之前的小说的总集。其中有不少书现在已经失传了,只能在本书里看到它的遗文。许多唐 代和唐代以前的小说,就靠《太平广记》而保存了下来。书里最值得重视的是第四八四至四 九二卷,九卷杂传记里所收的《李娃传》、《东城老父传》、《柳氏传》、《长恨传》、 《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都是名篇,最早见于本书。还有收在器玩类的 《古镜记》,收在鬼类的《李章武传》,收在龙类的《柳毅传》,收在狐类的《任氏传》, 收在昆虫类的《南柯太守传》等,也都是非常有名的作品。但是《太平广记》的分类标准并 不统一,如讲精怪的《东阳夜怪录》、讲龙女的《灵应传》,都收在杂传记类,按类别就一 时不容易找到。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宋初人把一部分唐代传奇称作“杂传记”,还没有用“传 奇”这一名称。

     《太平广记》引书很多,有些篇幅较小的书几乎全部收入了,失传的书还可以根据它重 新辑录复原,有传本的书也可以用它校勘、辑补。例如《剧谈录》、《阙史》、《三水小 牍》等书,引文和现有版本的文字略有不同,就很值得研究。研究古代小说的人都要用《太 平广记》作为基本材料。鲁迅编辑《古小说钩沉》和《唐宋传奇集》时就充分利用了本书。 他在《破〈唐人说荟〉》一文中指出:“我以为《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 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 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在谈狐鬼 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 《太平广记》的分类,的确便于检查,也很有研究的价值。书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 大,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术、方士、异人、异 僧、释证和草木鸟兽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属于志怪性质的故事,代表了中国文言小说的主 流。直到清代《聊斋志异》系列的拟古派小说,都跳不出这个范围。书中神仙加上女仙的故 事,共计七十卷,又排在全书的开头,可以看出唐五代小说题材的重点所在,也可以看出宋 初文化学术的一种倾向。唐代道教和佛教竞争很激烈,道教虽然不占上风,然而由道士和信 奉道教的文人编造出来的神仙故事却影响很大,产生了不少优美动人的小说。例如写方士上 天入地寻找杨贵妃的《长恨歌传》就是一篇代表作。唐代小说中的名篇如《柳毅传》、《无 双传》、《虬髯客传》以及《杜子春》、《张老》、《裴航》等,也都和道教有关。晚唐五 代神仙家的思想更是弥漫一时,杜光庭就是一个神仙传记的大作家,《太平广记》里收了不 少他的著作。宋初的小说还保留着这种风气。

    《太平广记》的编者把神仙、道术放在异僧、 释证等类的前面,显然有尊崇民族的宗教文化的意思。作为小说,宣扬佛法灵验和因果报应 的故事虽然可以诱惑一部分读者,但艺术性实在不如神仙故事。唐代小说里往往讲仙女下 凡,又有灵丹度世,还有许多神奇灵异的变化,更能眩人耳目。当然,所有神仙鬼怪的故 事,都是幻想的产物,一般带有消极出世的宗教迷信的宣传,都需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唐代小说的代表作,还应该数那些写人间现实生活的作品写得最好,如完全不带有神怪成分 的《柳氏传》、《莺莺传》、《李娃传》等,写作方法更接近于现实主义的道路。 中国的小说成熟于唐代。唐代小说的绝大部分收集在《太平广记》里,明清人编印的唐 代小说集却往往是改头换面的伪书,所以鲁迅指点读者看唐人小说还是要看《太平广记》。 当然,《太平广记》里收的不只是唐代作品,还有不少是汉魏六朝的作品。其中单篇流传的 唐代传奇大多已经收入了新的选本,如鲁迅编的《唐宋传奇集》、汪辟疆编的《唐人小说》 等书,比较容易见到。但不少已经散失的小说集还很少有经过认真整理的版本,我们要了解 宋代之前中国古代小说的全貌,也只能通读《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对后来的文学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宋代以后,话本、曲艺、戏剧的编 者,都从《太平广记》里选取素材,把许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编。例如演张生、崔莺莺故事的 《西厢记》,有各种不同的剧本,这个故事差不多已经家喻户晓了,可是最早保存在《太平 广记》里的它的素材《莺莺传》,却很少人知道。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宝藏,很值得阅读。但它到底是古代的作品,文字 障碍很多,还不便于向广大读者推荐。现在高光、王小克、汪阳等同志发愿为年轻一代的读 者扫除障碍,架设桥梁,费了很大工夫,把全书译为现代汉语,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我非常高兴其中许多优美的古代小说能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因此乐于为本书作一点粗浅的 介绍。 程毅中 199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