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小楼春秋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 | |
|
|
就在王家大院正为收养孩子一事一筹莫展的时候,王汀的老下级、西南军区政委武正平家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纸调令从北京飞到了军区司令部机关所在地宏昆,武正平奉调进京,到北京某军区一个重要新建制机构任要职。 武正平是北方人,1933年入党。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编为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时王汀也带一部到了冀中。时任冀中某县县委书记的武正平就在这时带领党的地方武装并入王汀所辖部队,从此成为王汀最信任最得力的下属。抗战胜利后,他跟随王汀南征北战,一直打到云南。后王汀奉调进京,入朝作战,武正平却带一部留在宏昆驻守西南边陲。一晃与首长分别快要十年,未曾想在建国十周年前夕接到调令,要他举家北迁。 武正平与老首长王汀的家庭情况相反--人丁兴旺。 武正平的妻子柳莺是华北某县城一个小业主的独生女儿,上学上到高小毕业,也没有缠过足,在当时的乡村里,属于新女性。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柳莺受到抗日号角的感召,毅然离家,投身革命,于1942年与时任华北挺进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武正平结婚。 柳莺在婚后的十几年中,连续为武正平生了四个儿子,其中老大武诗和老三武男出生时环境较好,柳莺便亲自哺乳,孩子一直在部队里跟着走,由柳莺一手带大;而老二武林和老四武志,出生时由于种种原因,柳莺无法亲自哺乳,便找了奶妈,放在老乡家里托养长大。 1959年在西南军区大院里的武家,暂时只有武诗、武林、武男三个儿子,小儿子武志还在河北老家的奶妈家里,没有接到宏昆来。 话说得了命令的武正平大步跨进家门院子,见妻子柳莺正带着炊事员和警卫员、司机,在满院子里插彩旗,贴宣传画,结彩绸,看来是想把这个大院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热热闹闹迎接建国十周年的大庆。 武正平住的是一个宽敞的大四合院,四周围绕一圈白石卧底、青石垒墙的大瓦房,那精致雄浑、富于西南民族风情的建筑,打眼一看,便知这里曾是民族上层人士的住所。 此刻,院子里宽敞的天井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天井四周回廊的横柱上,红色彩绸缠绕,堂屋正中门楣上,结着一个大大的红绣球--应该说,柳莺还是一个很称职的夫人,武正平在民族地区工作,家里经常接待民族上层人士,柳莺总是能把住所整理得干净、温暖,恰到好处地扮演一个贤内助的角色,给任当地军地一把手的丈夫争足了面子。 柳莺见丈夫突然提前下班回家,神色凝重但眼睛里却闪着激动的火花。她知道肯定有要事,便跟在丈夫身后,先进了堂屋,又进了堂屋侧面的卧室。 武正平坐在卧室的椅子上,柳莺忙拿起暖瓶给他斟了一杯茶,放在桌上。 "老武,快要建国十周年大庆了,不是说机关里忙得很嘛,你怎么回来这么早?"柳莺关切地问。 "这里建国十周年的大庆活动,我不再挂帅,卸任给政治部主任。军委来了命令,调我到北京工作,并令我十月一日前务必赶到北京,到新单位报到述职,十月一日参加建国十周年大庆观礼!"武正平有些激动地一口气说完。 "新单位?什么单位?是不是北京军区或北京卫戍区?"柳莺急忙问。 "都不是。咱们老政委王汀因病离职休养了,他离任前推荐我接手原本军委委托要他去开展工作的一个部门,是一项有关新中国国防和我军装备的一项全新的工作……" "具体做什么?"柳莺着急地问了一句。 "咱们先不讨论这个。这次咱们是举家北迁,重返首都。你赶快通知几个孩子,尽快收拾一下家里的东西,明晚启程!" 当天傍晚,武正平家的餐厅里很热闹。跟随父母在西南军区家里生活的几个大孩子中,老大武诗和老二武林都是刚上中学的男孩子,他俩的个头已开始猛蹿,但身板还很单薄,一身半旧的二号军装穿在身上,显得咣咣当当。老三武男还是小学生,还没有到发育期,他穿一身深紫小格子裤褂,在以男人为主的家庭餐桌上,他像个纤细的小姑娘,受到了母亲柳莺的特别保护。 因为吃饭的人多,炊事兵为了照顾首长一家的吃饭问题,特意求地方的木工,在大圆餐桌当中加了一个可以旋转的木菜盘架。柳莺不时用手转着这个架子,照应着丈夫和三个儿子吃饭。武家是有家规的,吃饭时间不许说话。武诗、武林飞快地夹菜吞饭,餐厅里只有喝汤和咀嚼的声音。 武正平很快就吃完了饭,他放下筷子,顺手接过炊事兵递上来的一杯茶,喝了一口,说:"武诗、武林,我现在宣布一件事。爸爸已经接到军委命令,马上回北京赴新任,全家跟随我回京。你妈妈的工作到了北京另有安排。命令下得很急,明晚就得搬家、动身。你们两个饭后赶紧收拾自己的东西,明早到学校辞别老师同学。回来以后要抓紧时间帮妈妈整理东西,准备搬家!" 两个大孩子听了父亲的话,惊喜得瞪大了眼睛--他们在建国后曾经在北京十一学校住读,对京城的一切都捻熟得很,各人在京都有一帮好友。只是小学毕业以后,武正平考虑他们长大了,长期脱离父母、家庭的管束不好,硬是把他们转回到西南军区子弟中学。 | |
|
|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