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我是湖南人 >
野性与文明:无湘不成军(1)


   “无湘不成军”这句流传甚远的俗语,描述了很多湖南人从军这样一个客观的事实,也就是杨度在《湖南少年歌》中说过的情景:“只今海内水陆军,无营无队无湘人。”
  
   但是,人们进一步揣摩这句话的意思,也可能想到它的另一些含义。比如说,它有可能也是说湖南人擅长军事。其中又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湖南人具有军事智慧,二是说湖南人打仗勇猛,不怕牺牲。
  
   打仗不怕死,是军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曾国藩说过,只要书生不怕死,就能打胜仗。湖湘文化中保留的原始野性,刚好就为湖南人培育了军人必不可少的粗犷和血性。
  
   因此,从军征战,生死未卜,本是常人避之不及的事情,但湖南人却争先恐后,“城中一下招兵令,乡间共道从军乐”。近代以来,在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四大职业之外,湖南人单独开辟了一个热门的职业,使湖南涌现出大量的军人。在战争年代,湖南这个地方,家有三兄弟的,往往有两人参军。
  
   湖南成为军人的出产地,自有历史的大背景。从太平天国起义到
  
   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之间,中国大地上战火连绵,战争几乎没有间断。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在战火的洗礼下完成的。对于这种现象,毛泽东有着精辟而形象的总结。他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他还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湖南人既然是书写这百年战争历史的主笔,就不能不在军事上有极大的建树。换言之,湖南人不能不投身战场,不能不发挥战争的艺术,不能不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不能不在枪林弹雨中流血牺牲。
  
   在兵荒马乱的岁月,当兵是成材的唯一出路,也是成材最快的捷径。北伐英雄和杰出的红军将领黄公略,就是在军队中成材并成名的典型例子。
  
   黄公略是曾国藩的老乡。他在少年时就显示出湖南人的精神,性情刚烈,不畏强暴。他高小毕业后,在山冲里教蒙馆,领着一帮孩子念书玩耍。十四岁那年,他在离家五里地的一座小溪石桥上,看到税警欺压民女,便怒不可遏,走向前去,一巴掌把税警推下石桥。他非常羡慕张良从圮上老人黄石公手中接受兵书,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建功立业,因此改名黄公略,激励自己做一番事业。
  
   黄公略在父亲病逝后,弃家出走,投笔从戎,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他投入湘军,最初在湖南陆军当兵,不久因书画才能得到营长赏识,调到营部当文书。后来在训练队当国文教员,又提升为排长。他考入了赵恒惕主办的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结业后回到原部,不久升为连长。在湘军讲武团,他结识了李灿和彭德怀,很快成为挚友。
  
   北伐作战中,总攻武昌时,黄公略身先士卒,冒着密集的炮火,搭云梯爬上城墙,将敌人机枪炸哑,使部队得以冲上城头。北伐军攻克武昌后,黄埔军校要从军中招收青年军官到高级班学习,他被录取了。彭德怀为他送行,他把自己使用多年的驳壳枪送给彭德怀作纪念。
  
   他在黄埔军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结业前夕,彭德怀邀他毕业后仍回原部工作,由他来办一个随营学校。独立第五师随营学校在南县成立,黄公略任校长。第一期学员尚未结业,独立第五师奉命开往平江,黄公略调任第三营营长。平江起义爆发,黄公略率第三营参加,被任命为红军第四团党代表,并当选为红军第五军党委委员。
  
   黄公略的红四团在平江遭到敌人六个团围攻,损失很大,只剩下两百多人,改为教导大队,黄公略降任大队长兼党代表。向井冈山推进途中,红五军遭到敌军前堵后追,伤亡很大,剩下不到一千人,全军改编为五个大队和一个特务连,黄公略任第二大队大队长,率领第二大队在平江、浏阳和万载边境活动。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