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梅朝荣品诸葛亮 >
三十五


  劳民伤财

  民间有句俗语:"打人别打脸,骂人别骂短","人有脸树有皮"。其中的"脸"指的就是面子。为了一个虚无的面子人们往往可以"打肿脸充胖子"。台湾军事史家李震所说:"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诸葛亮曾经为了恢复汉室天下,不顾自己实力虚弱,毅然决然地发动北伐,那么结果如何呢?他最终在北伐中想得到什么?北伐最后又给他和蜀汉带来了什么?

  中国人有一大特点:面子问题。有"宁伤生命不伤面子"之说,有"千金买一个面子"之论。朋友来了不去高档的酒店觉得在朋友面前没面子,餐桌上不花个千八百的感觉丢了面子;外面工作几年不买车感觉没面子,买车还得买名车大排量的,不然还是丢面子。个人有个人的面子,集体要有集体的面子。总之好像人人从一出生都跟面子较劲。

  曾经一汽为了进"世界500强",一汽主要领导不从市场实际出发,强行搞产销100万辆的面子工程,不实的销售,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直接酿成一汽历史上最严重的亏损。有业内人士评论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形象工程害了一汽"。

  所谓"面子",有这样的定义:面子是指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它包括有关尊敬、荣誉、地位、联系、忠诚和其他类似的有价值的感受。也就是说,面子是一种文化感受,拥有了它,这个人就可以在自己的所处的社会文化范围内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面子,即不同的成功感受。对一个人来讲,面子可能就是指他是一位好父亲;对另外一个人来说,面子意味着对商场商品的购买力。当然因在某一专业的成功而可能获得的许多东西也是面子的一种表现形式。

  面子在一个利益集团圈内部具有很大作用。古人讲"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维护面子而制订行动准则的一种体现。对庶人不用讲"礼"的权力,使大夫阶层在庶人面前"很有面子",庶人承认大夫阶级的权威,在交流过程中会学习去使用礼仪,而尽量去避免刑罚;同理,刑罚也起到了相同的效用。这种"面子"成为一种身份,是向人炫耀的资本。而往往为了维护这种特权,损失的东西会比得到的要多很多倍。

  孙悟空为博个"齐天大圣"的美名,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吃了五百年"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苦;

  琏二嫂子王熙凤的虚荣心更是到了极点,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把面子上的光彩赚得是前庭饱满,大腹便便,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枉送了卿卿性命。

  面子只是一个表象,之所以经久不衰,是人的虚荣心根深蒂固。时下,这种群策群力上的虚荣心理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说上海要造一幢世界第一高楼,明天说广州要造一幢世界第一高楼,反正闭着眼睛吹,又没人来收他的税!真要造起来了,不是端午拖到中秋,就是中秋拖到重阳,工期拉得比大楼还长。等到真正建成了也是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至于建成的东西具体有什么用,谁也不去管,反正是建成了,有功绩了,有地位了,也有面子了。

  诸葛亮也是一个尽要面子的人,可他为博得一虚名也是熬到油尽灯枯。

  诸葛亮晚年主要都在做一件事---不停地北伐,前前后后一共有六次。诸葛亮发动北伐,固然有他战略上的需要,但是面对蜀汉政权更替,朝中大臣争权夺势,他并没有在北伐中给自己赢得砝码,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加深了他假公济私的嫌疑,消耗了蜀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提起郑和下西洋,多少人都为他的壮举兴叹,郑和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布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红海一直到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增进了亚非广大地区之间的友谊,发展了友好经贸合作关系。然而,这壮举的背后对明朝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让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获得"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心理满足感。在郑和下西洋整个过程中,朱棣强征暴敛,抓民扶、增赋税。郑和七下西洋后,长江三角洲的官营手工业户逃亡3/4,使得许多精妙的造船技术就此失传。永乐年间,用于打仗、下西洋、建宫殿等花销是明朝每年财政收入的两到三倍。明王朝的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