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网文网 > 时尚阅读 > 百年恩公河 >
五十八


  39.公元20世纪60年代初

  老革命海老

  阿妈尼的死,震惊了莲花山全县。

  随之,震惊了莲州。

  很快,震惊了省城。

  接到毕敬业告急的电话后,海老回复的第一句话很低沉,但态度不乏强硬:“慌什么?沉住气,天塌不下来。”

  毕敬业如同一只漂浮在惊涛骇浪中的舨船,正面临颠覆之际被一股强力推进避风的港湾。他突然有了底气,有了支撑,拨电话前的惶恐顿时烟消云散。

  接下来,海老思索稍许后,作出了简练得仅有九个字的三条批示:高姿态。做大海。冷处理。

  毕敬业对这三条九个字似懂非懂。但是凭直觉,他体会到了其中丰富的内涵。若非海老这样屡经政治旋涡的历练,并极具丰厚文化底蕴的老革命、老干部,是不会作出如此冷静、客观、正确的决断的。

  通过具体的操作,毕敬业对海老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海老亲自押着紧急调运来的粮车,还有运送阿妈尼尸体的车子,连夜赶赴恩公祠。

  对海老三条指示第一条已心领神会的毕敬业,立即作了三点明确指示:其一,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县直机关各局、委、办一把手,包括莲池镇全体班子成员,集体陪同海老前往恩公祠,任何人不许以任何理由缺席;其二,全部人车佩戴黑纱、白花;其三,除了国家的救济粮、救济金之外,县级二十元、科级十五元,自掏腰包,慰藉死难者家属。

  对莲花山县委作出的姿态,海老表示相当满意,他的嘉许方式是朝毕敬业的肩膀用力地拍了两拍。此处无言胜有言,并且不知胜过多少倍,让毕敬业心里暖洋洋的。

  海老的车子在距恩公祠村口很远处就停了下来,海老率队徒步走向迎接的村民。他一眼认出被村民簇拥在前边的吕叔。彼此相向队列快接近时,海老突然加快步伐,老远就朝吕叔伸出双手。吕叔激动地回应,两双手紧紧地攥成一团。海老的眼圈红了,语音喑哑了:“卫民同志,我代表地委并以个人名义对阿妈尼表示沉痛哀悼,并对你表示深切慰问!请你节哀顺变,带领全村人努力生产自救,顺利度过灾荒。”

  如果说这番话讲得吕叔心里热乎乎的话,海老朝下的言行,竟让吕叔感动得热泪盈眶。海老将吕叔拉到一边儿,先硬行塞给吕叔两百元钱,说这是他的工资,是按恩公祠乡亲筹办红白事的风俗送的礼金,其态度之诚恳,容不得吕叔有任何理由拒绝。海老朝下的一番话,首先将刚才“卫民同志”的称谓,去掉了“同志”,这样进一步拉近了与吕叔的距离。海老说:“卫民,你是村长,村里发生这么大的事儿,你早就该去找我啊。我是恩公祠人啊!人们常说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我海水清即便不够一条好汉,也算得上一个男人吧!你如果先找到我,眼前这悲剧就不会发生。今后再有事的话,你直接去莲州找我,你啥时都不要忘记我是恩公祠人,记住了?!”

  海老说完,与泪流满面的吕叔一起,走到情绪热烈的乡亲们中间,与在场的所有乡亲一一握手,连老人孩子也不疏漏。海老握手时的力度很大,眼圈一直红红的,让被握者感到真诚、实在,贴心贴肺,永远难以忘怀。

  之后,海老走向陪同前来的另一群体。此刻海老的脸色变得凝重且冷峻,他有意省略了与这些下属们握手的程序,尽管他读出了闪动在这些下属们眼睛里的热望,因为这些下属们平时也难得一睹他的神采。海老冲毕敬业轻轻点了点头,就走向了他那辆专用的黑色伏尔加。在司机打开车门的一刹那,他低声对毕敬业叮嘱道:“记住,我对你的告诫。”

  毕敬业点点头,他清楚海老所谓的告诫,就是那九个字的三点指示。海老又难得地作了新的诠释与补充:“大海,最朴素的优点就是:海纳百川。”

  毕敬业眼前一亮,连连点头。

  海老驱车离去几分钟后,出现了另外激烈的一幕:饿死者的家属愤然而起,团团围住了毕敬业;愤懑的群众冲了过来,先是对毕敬业质问,接下来是痛斥,很快升级为大骂,朝毕敬业脸上吐唾沫,扇耳光,拳打脚踢……

  若不是吕叔、火头叔等人奋不顾身地拉起一个保护圈,团团围定毕敬业,他这个堂堂的县委书记,轻则致伤致残,重则死于非命。

  毕敬业的眼泡青肿,嘴角流血,袖子、领口被撕破了,脸上处处留着唾沫、鼻涕的痕迹……

  看着毕敬业的狼狈相,吕叔突然生发一种怜悯之情。这种复杂的心情,有如“能见贼吃饭,不能见贼挨打”。

  此时的毕敬业,虽然忘记了狼狈,心里却在惴惴后怕。多亏海老的告诫在先,他才作出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高姿态。他若不海纳百川,依平素的冲动脾性,还能不死于愤怒的拳脚?众怒难犯,法不治众,在这样的场合,即便被乱拳打死,也如同一只蚂蚁被踩死……

  历经此次变故,毕敬业对海老的告诫,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从恩公祠事发,到眼前这一切,看来早已被海老料定,并牢牢控于其股掌之中,所以才有九字三条告诫。精辟啊!虽才验证两条,已堪称是锦囊妙计,还剩一条“冷处理”,也绝不是空谈,还将为他化险为夷。想到此,他突然有了坚实的依托之感。海老不愧是海老,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不愧是老革命、老前辈。自己就是再历练数十年,也难以望其项背啊。

  恩公祠从饥饿中走了出来。

  火头叔提议:阿妈尼是国际友人,活着是恩公祠的优秀村民,又是为恩公祠众乡亲而死,她不死,我们大伙儿没准儿都得死,我们恩公祠人都给阿妈尼戴孝,戴重孝。

  火头叔的提议,得到了一致的响应。

  于是,恩公祠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起了白花。大人小孩儿全都戴上了一模一式的“孝子帽”。

  恩公祠上下,再次蒙上一片孝白。


123456网文网(123456ww.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